导读:本文包含了湿陷性黄土地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土,地基,路基,水灰比,特征值,载荷,灰土。
湿陷性黄土地基论文文献综述
石峰,吴建明[1](2019)在《沉管二次夯扩挤密桩在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一般的地基处理措施难以全部消除湿陷性;而桩基础虽能全部消除湿陷性,但由于负摩阻力的影响,桩长过大,施工成本过高,也不宜采用;而采用沉管二次夯扩挤密桩法,处理深度可达18~60m,且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温永杰,屈凯[2](2019)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以会展大道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在我国陕北、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此土受水浸湿后极易发生沉陷,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以海东市平安新城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会展大道施工图设计为例,介绍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的地基采取冲击碾压、强夯、灰土挤密桩、泡沫轻质土填换等处理措施以及其他辅助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市政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赵亮,张辉[3](2019)在《基于渗流分析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城际轨道地基处理范围》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维渗流土柱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开展了压实黄土渗流特性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城际轨道地基处理范围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实系数对非饱和黄土的渗流影响显着。湿润峰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两个阶段,快速入渗和缓慢入渗。对压实系数较大的黄土,当湿润峰推进到50 cm后,水分入渗速率进入缓慢阶段。当入渗边界水头较小时,不同的边界水头对压实的黄土渗流规律影响不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及数值分析得到:城际轨道地基采用挤密桩处理时,外放尺寸可按规范取最小值2 m,不必按处理深度的一半取值。对于乙、丙类建筑物或非高等级的线性工程,在满足承载力要求下可采用减小地基处理深度、增大地基处理宽度的处理方式。研究成果可为优化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城际轨道工程地基处理范围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李洪军[4](2019)在《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公路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换填垫层法、冲击碾压法、强夯法、挤密桩法为对象,研究了这几种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涉及到的石灰掺量、安全距离、有效处理深度、桩间距以及成桩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结果表明:石灰土垫层合理的掺灰量是6%~8%;强夯施工安全距离受限时开挖隔振沟宜靠近强夯点,且深度不小于2m;考虑含水率修正的强夯有效处理深度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根据理论公式计算的挤密桩间距宜控制在2.0~2.5倍的桩径范围内,以保证其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公路与运输》期刊2019年05期)
余东[5](2019)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分析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浅谈了湿陷性黄土的形成原因、工程特征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对不同湿陷性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和工程概况优选原则的分析。本文结合银昆高速某标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实际概况,针对填方路基和挖方路基两种不同的工况,采取了相应的路基处理方案并进行了路基处理效果分析。(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陈敬洪[6](2019)在《某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的湿陷性往往是局部和突发的,对建筑物影响很大。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设计,需要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根据场地内黄土的特性,提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6期)
何腊平,蒋宗鑫[7](2019)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复合地基处理对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成桩方法和桩体材料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合兰州中川机场新建航站楼项目,设计不同试验方案,从湿陷性处理效果、地基承载力及土体挤密情况叁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筛选出最佳处理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不同处理方案都能满足消除黄土湿陷性的要求;施工工艺对地基承载能力几乎无影响,桩体材料对其影响较大,灰土桩处理区域承载能力比素土桩处理区域高14%左右;桩体材料相同时,沉管挤密桩对土体的挤密效果优于预成孔夯扩挤密桩,四种方案中素土沉管挤密桩处理区域的挤密效果最佳,从桩体压实效果分析,灰土挤密桩压实度明显优于素土挤密桩,压实系数离散程度更小。(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10期)
强科亮[8](2019)在《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补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兰州市西津西路下立交工程中采用灰土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补强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灰土挤密桩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和施工要点,为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在地基基础补强方面,提供了方法和经验。(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9期)
崔靖俞,纪曦,季港澳,张吾渝[9](2019)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粉煤灰-水泥复合注浆材料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运用注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传统注浆材料渗透性差,成本高等问题,通过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下的粉煤灰-水泥复合注浆加固材料的各项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物质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龄期下的硬化浆体随着粉煤灰掺量及水灰比的增加,其初凝及终凝时间都会延长,早期抗压强度降低,但后期抗压强度仍会缓慢增长;浆体的结石率会随着粉煤灰的增加而增大,但流动度则会减小;浆体的水化产物主要为C-S-H凝胶以及Ca(OH)_2。此类注浆材料具有适合的凝结时间及流动度,拥有良好的渗透能力,提高了材料的可注性,其结石率与抗压强度也保证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力有提升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齐守魁[10](2019)在《浅谈水土泥挤密桩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土挤密桩是一种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具有沉降性土地的加固技术,以某工程施工中遇到湿陷性黄土地基后,运用水泥土挤密桩的方法并有效解决湿陷性黄土问题。详细介绍了水泥土挤密桩,其原理和施工的相关内容,以某工程为例的施工采用此方法后,效果表明该技术是可以有效的解决湿陷性黄土沉降的办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湿陷性黄土地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在我国陕北、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此土受水浸湿后极易发生沉陷,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以海东市平安新城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会展大道施工图设计为例,介绍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的地基采取冲击碾压、强夯、灰土挤密桩、泡沫轻质土填换等处理措施以及其他辅助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论文参考文献
[1].石峰,吴建明.沉管二次夯扩挤密桩在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9
[2].温永杰,屈凯.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以会展大道设计为例[J].中国市政工程.2019
[3].赵亮,张辉.基于渗流分析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城际轨道地基处理范围[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李洪军.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9
[5].余东.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分析及在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
[6].陈敬洪.某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J].山西建筑.2019
[7].何腊平,蒋宗鑫.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复合地基处理对比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9
[8].强科亮.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补强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9].崔靖俞,纪曦,季港澳,张吾渝.湿陷性黄土地基粉煤灰-水泥复合注浆材料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10].齐守魁.浅谈水土泥挤密桩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