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性皮肤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论文文献综述
阿苏瑞,刘芳芳,李睿亚,段妍[1](2019)在《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性皮肤病一直是皮肤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难点。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遗传性皮肤病有330多种,其中大多数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研究常见遗传性皮肤病突变基因及易感基因,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基因诊断的依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对近些年关于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阐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2](2018)在《美国女孩患罕见遗传性皮肤病》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位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9岁女孩儿凯特琳·麦凯布患有一种名为着色性干皮的罕见遗传性皮肤病。这种疾病的患病率是百万分之一,而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缺少修复紫外线伤害的DNA,这使得凯特琳每天出门必须做好一切防晒措施,否则可能会在90秒之内被严重晒伤,就像下油锅一样被烫伤。凯特琳的母亲安玛莉是一名护士,凯特琳的疾病(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8年21期)
王炫[3](2018)在《遗传性皮肤病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及体外实验预测内含子突变对基因剪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针对已经收集到的4个遗传性皮肤病患者,包括卟啉病1例,结节性硬化症1例,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及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1例,进行基因筛查,确定各患者可能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为该患者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2、设计体外实验验证已发现的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患者所携带的EDA基因c.925-14T>A突变会引起了剪切位点变化。方法1、提取临床拟诊断患者及其亲属外周血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利用Sanger法及第二代测序方法来筛查突变位点。2、利用质粒载体及逆转录方法,通过体外实验检测并验证ED4基因c.925-14T>A突变对转录过程中剪切位点的影响。结果1、对拟诊断4个患者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了 3个新发突变位点。结节性硬化患者携带TSC2基因c.5130-5131insT体细胞镶嵌突变,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LAMA3基因发生大片段缺失,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患者携带EDA基因c.925-14T>A内含子突变,且患儿母亲和姨母均为该突变的携带者。2、体外实验验证患者EDA基因内含子突变位点导致基因剪切位点发生明显改变。最终导致在合成的EDA-A1蛋白Glu308和Va1309中加插入4个多余的氨基酸。结论1、利用第二代测序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可以筛查出可能参与引起患者相应的临床表型的基因突变位点,为了明确新发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则需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2、TSC2基因发生体细胞镶嵌突变c.5130_5131insT是导致该患者较轻结节性硬化症表型的原因。体细胞镶嵌突变的存在很可能是导致结节性硬化症基因筛查检出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3、EDA基因内含子发生c.925-14T>A突变为致病性突变,导致剪切位点改变,且该种剪切方式恰好导致在Glu308和Va1309中加插入4个多余的氨基酸,严重影响了外胚层发育不良素A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明,郑璐瑶,鲁智勇,李智铭[4](2017)在《网络资源在遗传性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性皮肤病是一类由于基因变异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该文主要介绍一些国内外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相关网站,并阐述其在教学中的意义,以便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遗传性皮肤病教学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陈付英,李明[5](2017)在《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相关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固醇(cholesterol)是含有环戊烷多氢菲骨架的一种脂质小分子,是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成份,代谢异常会引起多种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本文就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相关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肖生祥[6](2016)在《遗传性皮肤病与妊娠》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性皮肤病包括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和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经典遗传性皮肤病即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经典遗传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预防遗传性皮肤病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患病胎儿出生。文中在介绍遗传性皮肤病的分类基础上,探讨不同种类和不同遗传方式的遗传性皮肤病在妊娠时应采取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刘小丽[7](2016)在《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的诊断方法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15日所收治的罕见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例患者进行诊断,对该例患者组织病理改变,PCR扩增以及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分子生物学检查诊断,该例患者组织病理方面有如下改变:透射电镜下显示棘细胞桥粒数异常下降,桥粒与张力细丝分离充分,角质形成细胞周边有大量分支微绒毛。结论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罕见遗传性皮肤病进行诊断的价值确切,对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ATP2C1基因突变有良好检测效果,诊断价值值得肯定。(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34期)
周志明,张锡宝[8](2016)在《外显子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发现的遗传性皮肤病约为330种,但是绝大部分的遗传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或未完全明确。目前,外显子测序技术已经应用到寻找与各种复杂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的研究中,已有多篇该技术用于逆向性痤疮、掌跖角化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等疾病的文献报道,说明该技术在遗传性皮肤病研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刘影[9](2016)在《两种遗传性皮肤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对机体起着保护和调节等作用。人的皮肤主要包含了两大组织层:靠外的表皮(epidermis)及其下真皮(dermis)。毛囊、汗腺等腺体是皮肤附属器。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表皮及相关皮肤附属器有关,包括了两个部分:(1)播散性浅表光线型汗孔角化症散发病例的遗传学研究播散性浅表光线型汗孔角化症(disseminated superficial actinic porokeratosis. DSAP)由Cherosky在1966年进行首次描述。目前认为DSAP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已经有5个染色体连锁位点及7个相关致病基因被相继发现。其中MVK是被报道次数最多的DSAP致病基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皮肤科确诊了6例DSAP散发病例。对这6例患者的MVK基因编码区进行了直接测序分析,发现了两个新的DSAP致病错义突变c.31C>T(P11S)和c.1004G>A (G335D),以及一个己知错义突变c.1126G>A (G376S)。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认MVK在正常人和DSAP患者的皮肤中皆有表达,但是两者MVK表达位置有差异。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野生型和叁种突变型MVK蛋白质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的定位,没有发现明显差异。对氨基酸突变后MVK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发现当位于ATP结合结构域的第335位甘氨酸突变成天冬氨酸后,氨基酸之间的氢键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此处肽段的二级结构Loop区发生轻微变化,这或许影响了ATP同MVK的ATP结合结构域的相互作用。AutoDock软件分析出G335D突变体与ATP的结合能比野生型的低,这间接证明了此位点突变可能影响了ATP同MVK的结合作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发现,P11S、G335D和G376S这叁个MVK蛋白质突变体的半衰期皆不同程度地短于野生型。最后我们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利用siRNA干扰了MVK表达之后,细胞会出现异常凋亡。这种异常凋亡过程可能与PARP1相关。(2)一个X染色体连锁隐性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全家系的遗传学研究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全(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 HED)是175种遗传性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已知HED有多种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已鉴定EDA、EDAR、EDARADD和WNT10A这4个基因和HED发生相关。其中EDA是最常见的致病基因。在本研究中,经孝感市中心医院确诊了一个HED家系。我们直接对先证者的EDA基因的外显子及外显子和内含子的交界区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了一个位于类TNF结构域的错义突变c.T1061>C,此突变导致第354位亮氨酸突变成脯氨酸(L354P)。在家系内未患病的男性成员和168个正常人对照中均未发现此突变。对野生型和突变型EDA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模拟,发现L354P改变了相应位点处残基的氢键结构,导致此处肽段的二级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类TNF结构域中二级结构的改变很可能影响了EDA与配体EDAR的结合,从而干扰了整个信号通路的传递,导致了外胚层发育过程中的障碍及不健全。因为此家系中的致病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的EDA基因中,所以此家系所患疾病名称最终被定义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全(X-Linked reccesive 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 XLHED)。综上所述,本论文对两种和皮肤生长发育相关的疾病DSAP和XLHED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新的致病突变。这些新突变扩展了相关基因的突变谱,为产前诊断及分子诊断提供了依据,为精准医疗提供基础。我们还对这些突变做了相关功能性分析,努力探讨致病突变导致病症表型的分子机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刘佳玮[10](2016)在《遗传性色素性皮肤病基因突变及相关致病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雀斑样痣在临床上较常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棕褐色斑点或斑片,可以作为综合征的皮肤表现出现,也可以作为疾病单独出现。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临床罕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疹表现为泛发全身的雀斑样痣,而缺乏系统受累的表现,本病相关致病基因及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自2005年商业化后即广泛应用于罕见病致病基因的检测,具有数据量相对全基因组测序小而诊断阳性率较高的特点。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探索一例叁代3例患者的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家系的未知致病基因,并对候选致病基因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实验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一个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家系资料,并绘制家系图谱。对家系中2例患者和1例正常对照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重迭2例患者共同的变异,除外正常对照的良性变异,通过蛋白功能预测和与数据库对比筛选得到一系列候选致病基因,通过家系共分离验证得到本病的候选致病基因,在2例散发的泛发性雀斑样痣患者中进行该基因的验证,并在200个随机的正常人中筛查是否有检出的突变。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明确该致病基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实验结果:EPHB1基因的突变在多个蛋白功能预测软件中预测有害,在多个基因数据库中均无突变相关数据,且与疾病共分离,在200个正常人中也未检测到该突变,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均证实EPHB1基因在患者皮损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该突变在ExAc数据库中频率高于疾病发病率,且在2例散发的不伴有系统受累的泛发性雀斑样痣患者中均未检出该基因的突变。结论:EPHB1基因不能明确是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的致病基因,EPHB1基因可能与色素性疾病的发病相关。研究背景:色素异常症是一组疾病的统称,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皮疹表现为同时出现的色素增加和色素减退斑,一般不伴有系统症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是其中两种经典类型,两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相似,但两者的致病基因不同,基因诊断在鉴别不典型病例中有一定优势。基于目标区域捕获的二代测序技术以其低成本,高通量的特点,适用于异质性疾病的基因筛查,但关于其在色素性疾病筛查诊断中的报道尚较少。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基于目标区域捕获的二代测序技术,批量检测临床诊断为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患者的致病基因,进而验证二代测序技术在色素性皮肤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实验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临床诊断为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7个家系的8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全血标本。因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和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皮损容易混淆,将目标区段设定为ADAR1基因和ABCB6基因,提取患者DNA后通过超声打断,末端修复,链接接头等完成文库制备,通过Nimblegen序列捕获芯片完成目标区段的杂交捕获,并通过Hiseq2500测序仪进行上机测序,最后通过信息分析和数据解读获得突变信息。实验结果:在收集到的8例临床表现为泛发性色素异常症的患者中,来自两个家系的3例患者检出了致病基因突变。本研究总结了检出突变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家系图。这3例患者都有全身弥漫分布的色素增加和色素减退斑,临床均诊断为泛发性色素异常症,其中1例患者检出了ABCB6基因的突变(c.1270T>C),而另外2例患者检出了ADAR1基因的突变(c.1325C>G)。结论:不典型的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皮疹可以不局限于四肢末端,也可累及躯干。基于目标捕获的二代测序技术降低了测序的成本和周期,适用于色素性疾病的临床检测。研究背景: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色素性皮肤病。本病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皮疹表现为以四肢伸侧为主的网状色素增加和色素减退斑。本病致病基因已知。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Sanger测序的方法,检验临床收集到的5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的已知致病基因,明确其致病突变。实验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家系资料,采集外周血,提取外周血DNA, PCR扩增所有ADAR1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侧翼的调控序列。Sanger法进行直接测序。实验结果:在5例临床诊断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的家系中均检测到ADAR1的基因突变,突变均位于外显子区,影响蛋白结构和功能。结论:检出的突变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致病突变。(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6-03-15)
遗传性皮肤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位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9岁女孩儿凯特琳·麦凯布患有一种名为着色性干皮的罕见遗传性皮肤病。这种疾病的患病率是百万分之一,而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缺少修复紫外线伤害的DNA,这使得凯特琳每天出门必须做好一切防晒措施,否则可能会在90秒之内被严重晒伤,就像下油锅一样被烫伤。凯特琳的母亲安玛莉是一名护士,凯特琳的疾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性皮肤病论文参考文献
[1].阿苏瑞,刘芳芳,李睿亚,段妍.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前景[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
[2]..美国女孩患罕见遗传性皮肤病[J].人人健康.2018
[3].王炫.遗传性皮肤病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及体外实验预测内含子突变对基因剪切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8
[4].李明,郑璐瑶,鲁智勇,李智铭.网络资源在遗传性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7
[5].陈付英,李明.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相关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
[6].肖生祥.遗传性皮肤病与妊娠[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6
[7].刘小丽.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8].周志明,张锡宝.外显子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6
[9].刘影.两种遗传性皮肤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10].刘佳玮.遗传性色素性皮肤病基因突变及相关致病机理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