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有机库论文_薛杨,宿少锋,林之盼,王小燕,陈毅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土壤有机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森林,密度,储量,海南岛,生态系统,土壤学。

森林土壤有机库论文文献综述

薛杨,宿少锋,林之盼,王小燕,陈毅青[1](2019)在《海南岛东北部5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海南岛东北部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本文对该区湿加松林(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木麻黄林(Casuarina equisetifolia)、椰树林(Cocos nucifera)、次生林和混交林等5种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森林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差异显着(P<0.05),其中次生林最高,为3.78 g/kg,木麻黄林最低,仅有0.90 g/kg;5种森林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次生林46.06 t/hm2、混交林40.52 t/hm2、湿加松林39.08 t/hm2、椰树林31.26 t/hm2和木麻黄林15.22 t/hm2。浅海沉积土上的次生林、滨海沙土上的混交林均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显着地高于同一母质上的椰树林和木麻黄林(P<0.05)。综上,该区不同类型森林的建立深刻地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库储量,次生林和混交林的建立可能有助于该区增加土壤固碳。(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何姗,刘娟,姜培坤,周国模,王会来[2](2019)在《经营管理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及减缓气候变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肥、火烧、采伐、林下植被管理、覆盖等营林措施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显着影响了森林土壤的碳输入和碳输出。综述了主要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今后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及生物质炭添加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存在增加、降低和无影响3种结果;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取决于火烧后恢复时间、火烧温度、火烧强度、土层深度等因素;皆伐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来源等因素,导致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而间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则与间伐强度有关;去除林下植被及凋落物加快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但林下植被的替代与添加则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覆盖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导致有机碳稳定性下降。随着研究方法和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今后应深入研究营林措施对土壤碳形态、结构和转化过程的影响;同时,更多关注人为管理和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碳库产生的迭加效应。(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胜兰,吴鹏飞[3](2019)在《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研究了全球变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1月利用土柱移植法把贡嘎山东坡海拔3200 m(E0)处的土柱分别移植到2800 m(E1)、2400 m(E2)、2000 m(E3)和1600 m(E4)模拟增温,并设置不控制降水和凋落物(T1组)、控制降水和凋落物(T2组)2种处理。2014、2015和2016年的11月对T1和T2组的各梯度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随着移植梯度的下降,T1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而T2组则随移植梯度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土壤有机碳年间变化在不同处理和不同梯度间存在差异,T1组以201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且E0、E3、E4梯度的年间差异显着(P<0.05);T2组年间变化趋势在不同梯度间存在差异,但各梯度的年间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与单一增温作用相比(T2),增温与凋落物和降水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更大(T1)。(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婧[4](2019)在《全球和样带尺度森林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是评价土壤有机碳循环动态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地球系统模型对土壤碳汇动态的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来自难以准确估算土壤有机碳的驻留时间。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transit time)是指单位时间内所有离开土壤碳库的碳原子的平均年龄。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估算难度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定义模糊,用法混淆;另一方面是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假设条件导致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基于观测数据的估算结果难以用于评估模型模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大量研究从不同的时间尺度阐明了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机制。然而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尚未明晰。本研究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建立了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全球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本研究分析了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在区域尺度上,本研究采集了我国东部森林五个野外站点的土壤样本,分析了我国东部森林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在站点尺度上探究了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和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从已发表文献中收集了全球1670个站点的土壤碳驻留时间数据,并建立了数据库。通过对不同估算方法之间的比较,发现在全球范围内,计算土壤碳驻留时间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各个方法中,微生物培养方法计算得出的驻留时间最短,稳定同位素方法与碳储量-通量法较为相近,而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计算得出的驻留时间最长。(2)为了评估模型对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模拟的精确性,本文将实测的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稳定碳同位素法和碳储量-通量方法)与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型普遍显着低估了全球范围内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其主要原因是模型在模拟土壤碳循环过程中忽略了碳垂直运移过程,从而低估了土壤碳驻留时间。在增加了土壤垂直运移过程后,模型对土壤碳驻留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得到显着提高。(3)基于全球放射性碳同位素的观测数据,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总体而言,该方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存在极大的空间差异,且受到土壤取样深度的显着影响。(4)为了探讨全球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影响因素,本研究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土壤碳驻留时间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实测值得出的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与全球年均温(y=-5.28x+156.04,r~2=0.48,P<0.01)及年降雨(y=-68.19x+1222.6,r~2=0.60,P<0.01)都呈现负相关关系。然而在区域范围内,影响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森林演替阶段和土壤有机碳含量。(5)为了揭示区域内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规律,本文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我国东部森林五个站点的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与全球数据所呈现的格局类似,该方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在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吉林长白山(3849±770 year)与浙江天童山(1348±270 year)的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比北京东灵山(361±72 year)、湖南八大公山(436±87 year)和广东黑石顶(383±77 year)更长。(6)凋落物的空间分布对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浙江天童山的20公顷动态监测样地中采集凋落物及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坡度、海拔和土壤湿度共同决定了地上凋落物碳储量。相关分析未发现凋落物量对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影响,但表明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与土壤碳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对深层土壤的有机碳驻留时间而言,地形因子具有重要的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了估算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并发现在全球尺度上的空间变化主要受到降雨量与气温的调控。在区域尺度上,森林演替和地形因子是决定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实测值对模型模拟结果的评估,本研究发现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型显着低估了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尤其在干旱和寒冷的生态系统。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模型只考虑了温度和水分条件对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模型的模拟准确性,不仅需要在更多地区实测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还须对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8)

袁瑱,周志勇,赵洪涛,史佳伟,张欢[5](2019)在《太岳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随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和湿度是驱动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驱动作用又会随着培养时间而发生改变.以山西太岳山地区的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iere,PF)、辽东栎林(Ouercus wutaishansea Mary,QF)和油松辽东栎混交林(MF) 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把其土壤放在水分含量为30%、60%、90%和温度为5℃、10℃、20℃、30℃的水热条件下进行培养,用CO_2自动测量系统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整个矿化周期为387 d.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以辽东栎林的相对较高,最高值出现在20℃和90%水热条件下培养的辽东栎林,为18.58μg/g,最低值出现在30℃和30%含水量的油松林,为3.95μg/g.在前75 d培养时间内,累积碳矿化量随着水热梯度的提高而增加,而在从181-387 d的培养期内,累积碳矿化量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对瞬时矿化速率的影响也随着培养时间呈现出了类似的变化规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以辽东栎林土壤在5℃和90%湿度培养时最高,为2.35;以在20℃和湿度60%培养的混交林土壤最低,为0.58.温度敏感系数值(Q_(1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温度梯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在太岳山地区,同样的培养条件下,以辽东栎林的土壤碳矿化量最高;在培养前期,水热互作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有正的驱动作用,而在培养后期,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明显减弱.(图4表4参41)(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宠[6](2019)在《河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河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评估,为河南省森林碳汇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全国林业发展区划叁级区区划办法》把河南省划分为12个叁级林区,在各林区内选取810处土壤取样点,对样点内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测定各样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构建各林区土壤有机碳的深度分布模型,了解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评估河南省森林土壤任意深度有机碳储量。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12个林区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表层有机碳密度最大,随土壤深度增加有机碳密度值呈指数函数形式迅速下降;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显着(P<0.05),同一林区的不同土壤深度层内有机碳密度差异显着(P<0.05)。(2)构建河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深度空间分布模型,该模型由林区表层土壤以及底层土壤共同决定,具体表达式为:S_h=S_∞+(S_0-S_∞)×exp(k×h)。经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模拟误差以及相关系数的判定,模型模拟误差均在容许范围之内,可以用于估算河南省任意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储量。(3)森林土壤有机碳深度空间分布模型模拟结果为:河南省森林土壤在深度为0~100 cm时,有机碳储量达到358.89×10~9kg;土壤深度为0~150 cm时,有机碳储量达到395.02×10~9kg;土壤深度为0~200 cm时,有机碳储量达到430.60×10~9kg。与0~100 cm层相比,100~150 cm土层和100~2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10.07%、19.99%。本文所构建的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模型,可以快速估测河南省任意深度的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模拟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模型可用来较为准确地评估河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状况,为河南省森林碳汇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艳丽,字洪标,程瑞希,唐立涛,所尔阿芝[7](2019)在《青海省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土壤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林型、林龄以及环境因子(海拔)的差异,至今对于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估算依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利用森林土壤实测数据估算了青海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和碳、氮储量,分析了土壤有机碳、氮密度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在海拔3100—3400 m达到最大34.33 kg/m~2;氮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范围为1.39—2.93 kg/m~2。2)在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均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范围分别为3.84—4.63 kg/m~2、0.22—0.27 kg/m~2。3)青海省森林土壤碳储量为1098.70 Tg,氮储量为61.78 Tg。4)海拔与氮含量和密度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P<0.01)。土层深度与有机碳含量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与有机碳密度、氮密度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P<0.01)。说明海拔和土层是影响青海省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的关键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宠,田耀武,刘谊锋[8](2018)在《伏牛山区陶湾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深度分布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栓皮栎林、油松林、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林地类型的165个土壤采样点,研究了伏牛山区陶湾流域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型。结果表明:0~20cm深度,栓皮栎林、油松林、混交林、灌木林SOC密度平均为7.92,8.42,8.14和9.67kg·m-2,灌木林与栓皮栎林、油松林、混交林SOC密度差异显着(P<0.05),4类植被类型SOC密度值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0~20cm层SOC密度与植被类型、郁闭度、粘粒含量、砂粒含量相关性均显着,与海拔相关性不显着;用0~100cm层碳密度来描述区域SOC储量时,估计值偏低。若考虑0~150cm深度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与0~100cm的深度相比,研究流域4种树种有机碳密度将增加2.0%~3.6%,若考虑0~200cm的深度,有机碳密度将增加3.9%~7.0%。(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田耀武,刘谊锋,王聪,王罡,和武宇恒[9](2019)在《伏牛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为快速评估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河南省伏牛山区玉皇顶和鸡角尖山体上,设置21块不同海拔、树种、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典型样地,测定各样地不同深度土层的SOC密度,分析SOC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确定预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一般性因子。【结果】研究区0~4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范围为8.93~14. 38kg/m2,平均值为11.52 kg/m2。树种类型、山体间的SOC密度差异不显着,同一树种SOC密度与同一山体方位、坡度等地形因子回归关系显着;所有样地SOC密度与树木密度、凋落物厚度和叶面积指数等植被因子回归关系显着,与地形因子回归关系不显着; SOC密度与植被因子间的回归关系可解释73.3%的针叶林地SOC密度的变异,76. 7%的阔叶林地SOC密度变异,以及71. 8%的研究区所有林地的SOC密度变异。【结论】同一山体同一树种SOC密度,可以用方位、坡度等地形因子来描述;同一山体不同树种或不同山体不同树种林地的SOC密度,可以用植被因子来描述;植被因子是土壤有机碳密度预测的一般性因子,可以通过遥感等手段快速评估复杂地形内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秋新选,邓喜庆[10](2018)在《云南省主要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估测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2012年云南省试点项目及云南省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采集的169个森林土壤剖面资料,采用土壤类型法,对云南省9个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密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黄棕壤、棕壤、黄壤、暗棕壤、石灰土、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紫色土,除紫色土与暗棕壤发生倒退变化外,排序与有机质含量一致。从纵向上比较,高海拔地区的林下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从横向上比较,云南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除暗棕壤外,其余均高于全国水平。(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年04期)

森林土壤有机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及减缓气候变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肥、火烧、采伐、林下植被管理、覆盖等营林措施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显着影响了森林土壤的碳输入和碳输出。综述了主要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今后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及生物质炭添加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存在增加、降低和无影响3种结果;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取决于火烧后恢复时间、火烧温度、火烧强度、土层深度等因素;皆伐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来源等因素,导致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而间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则与间伐强度有关;去除林下植被及凋落物加快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但林下植被的替代与添加则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覆盖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导致有机碳稳定性下降。随着研究方法和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今后应深入研究营林措施对土壤碳形态、结构和转化过程的影响;同时,更多关注人为管理和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碳库产生的迭加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土壤有机库论文参考文献

[1].薛杨,宿少锋,林之盼,王小燕,陈毅青.海南岛东北部5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J].热带作物学报.2019

[2].何姗,刘娟,姜培坤,周国模,王会来.经营管理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3].马胜兰,吴鹏飞.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4].王婧.全球和样带尺度森林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9

[5].袁瑱,周志勇,赵洪涛,史佳伟,张欢.太岳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随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的变化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

[6].张宠.河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D].河南科技大学.2019

[7].王艳丽,字洪标,程瑞希,唐立涛,所尔阿芝.青海省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9

[8].张宠,田耀武,刘谊锋.伏牛山区陶湾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深度分布格局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8

[9].田耀武,刘谊锋,王聪,王罡,和武宇恒.伏牛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秋新选,邓喜庆.云南省主要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估测的初步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8

论文知识图

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图土坡总有机碳储最的比较研究技术路线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3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表2...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各层10 cm厚度的平均...

标签:;  ;  ;  ;  ;  ;  ;  

森林土壤有机库论文_薛杨,宿少锋,林之盼,王小燕,陈毅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