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BMPPT-DOSO-甲苯体系对铀(Ⅵ)的萃取及铀(Ⅵ)、钍(Ⅳ)之间的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侯丹[1](2016)在《基于吸附铀酰离子的植酸改性真菌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核工业的迅速发展,含铀废水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多,这将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如何处理含铀废水是目前治理环境问题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铀废水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处理法和吸附法,但因这些方法自身仍存在很多缺陷,如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吸附量不大或选择性不好等,而改性生物材料技术和离子印迹技术以其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等优势逐渐得到人们关注。本论文基于铀酰离子配位原理,从构筑富含磷酸功能化基团的吸附剂出发,以快速高效处理废水中的铀为目标,制备了植酸改性真菌(PA-ZZF51)和植酸硅醚修饰海洋兼性真菌的铀酰离子印迹材料(U(Ⅵ)-ⅡP)两种不同的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比表面测试仪等测试仪器对所得吸附剂进行了特征表征,并分别考察了各因素对这两种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吸附剂的重复性和选择性,且对吸附实验结果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主要内容如下:论文第一章对含铀废水的来源、特征、危害、处理方法及植酸的理化性质、特征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化学改性生物吸附剂和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论文第二章简介了实验过程中需用到的试剂、仪器,真菌的培养和收集过程,吸附剂的制备方向、表征方法及详细的吸附实验方法,吸附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论文第三章用植酸作改性试剂,制备了植酸改性真菌PA-ZZF51生物吸附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及吸附前后的受试菌进行表征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发现PA-ZZF51表面变粗糙,结合位点和孔隙增多,吸附过程中羧基、氨基、磷酸酯基等基团均参与了铀的吸附过程,吸附后表面变光滑且孔隙减少,说明植酸成功接枝到真菌上并参与了吸附。吸附实验表明吸附剂PA-ZZF51与未改性真菌相比,对U(Ⅵ)的吸附效果显着增加,当溶液p H 5.0,固液比0.2,反应时间45 min、初始铀溶度100 mg g-1时吸附量达最大值453.7 mg g-1,是未改性真菌的20.9倍。重复性实验表明吸附剂PA-ZZF51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多次重复利用,其中用解吸剂HNO3和HCl进行5次循环实验的脱附率仍在90%以上。动力学研究发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理论吸附容量与实际值更接近,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95,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PA-ZZF51对铀的吸附过程;同时通过研究等温吸附模型发现Langmuir等温方程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967,表明PA-ZZF51吸附铀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论文第四章以菌粉为基体,植酸为功能单体,UO22+为模板离子,TEOS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铀(Ⅵ)离子印迹聚合物(U(Ⅵ)-ⅡP),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比表面分析仪对U(Ⅵ)-ⅡP进行了特征表征,结果发现红外图谱上出现明显的P=O伸缩振动峰,P-O伸缩振动峰,Si-O-Si对称伸缩、弯曲振动峰等,表面呈分散的微球状且有多孔,经吸附后,多孔状结构减少,均匀粒子空穴基本被填满,制备材料U(Ⅵ)-ⅡP与NIP相比,比表面积和孔容大,但平均孔径小,表明U(Ⅵ)-ⅡP已成功制备且表面存在U(Ⅵ)离子相应的特异性识别印迹位点,吸附能力增强。为了科学地反映出影响吸附铀的主要因素,论文首先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溶液p H、固液比、反应时间及初始铀浓度对铀吸附容量的影响,然后再以单因素实验结果为参考,应用响应面BBD法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采用单因素法当溶液p H 6.0、固液比0.4、反应时间60 min、初始铀浓度50 mg L-1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114.44 mg g-1;采用响应面BBD法当溶液p H 5.79、固液比0.37、反应时间65.25 min、初始铀浓度52.35 mg L-1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119.805 mg/g,两者差距不大,当然使用响应面BBD法既考虑了单个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又模拟了交互项对吸附的影响,并有等高线图和三维立体响应曲面图可直观看出交互影响和吸附量最大值位置,表明利用响应面BBD法优化吸附条件科学合理。重复性实验发现U(Ⅵ)-ⅡP用EDTA进行5次循环实验后对铀的脱附率仍高于90%,表明U(Ⅵ)-ⅡP稳定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选择性实验发现U(Ⅵ)-ⅡP对Th(IV)和Cu(Ⅱ)的相对选择系数分别为1.87和1.85,表明U(Ⅵ)-ⅡP对U(Ⅵ)有一定的专一识别能力,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动力学分析表明,U(Ⅵ)-ⅡP对U(Ⅵ)的吸附更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速率主要由化学吸附所控制;同时通过研究吸附等温线模型发现U(Ⅵ)-ⅡP对铀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论文第五章对本论文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总结,并对今后含铀废水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辽宁[2](2014)在《一种新型双环类萃取剂的合成及萃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溶剂萃取法也称为液液萃取法,在湿法冶金术中是把金属离子从水相中萃取到有机相的过程,其中萃取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要很低或者不溶解。溶剂萃取技术对于稀土元素的分离非常有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分析化学家们已经利用溶剂萃取技术几乎分离了所有的金属离子,而且许多的分析步骤可以用于商业湿法冶金过程。溶剂萃取被普遍认为是分离稀土最合适的方法,其分离稀土更有效,操作时间更短。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处理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同时人们对铁的研究也产生极大的兴趣,而对于酰胺萃取剂的研究很少。酰胺类萃取剂制作容易,污染小,能稳定存在,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效果好而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中合成了2,3a,5-三辛基六氢化吡咯[3,4-c]吡啶-3,4-二酮,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2-(双二丁基氨基甲酰甲胺)-N,N-二丁基乙酰胺三种酰胺萃取剂,并初步研究了双环酰胺对稀土离子的萃取性能,同时也研究了其他两种链状酰胺萃取剂对Fe(Ⅲ)的萃取行为和萃取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2,3a,5-三辛基六氢化吡咯[3,4-c]吡啶-3,4-二酮,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2-(双二丁基氨基甲酰甲胺)-N,N-二丁基乙酰胺三种酰胺萃取剂,并通过红外、核磁、质谱、单晶等多种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2)考察了硝酸体系中双环酰胺萃取剂对Cd3+、Eu3+的萃取性能。但是可能由于双环酰胺2,3a,5-三辛基六氢化吡咯[3,4-c]吡啶-3,4-二酮中两个羰基基团之间的烷基链的位阻的影响导致萃取效果不好,经初步研究表明:羰基并未与金属离子有效的结合,对其研究尚未报道,所以此双环酰胺对稀土离子的萃取行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考察了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Fe(Ⅲ)的萃取影响。结果表明,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为萃取剂时,萃取分配比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加,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萃取过程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对反应有利。2-(双二丁基氨基甲酰甲胺)-N,N-二丁基乙酰胺为萃取剂时,萃取分配比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加,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萃取分配比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对反应不利。
胡佩卓[3](2013)在《酰胺类萃取剂和氮杂冠醚对U(Ⅵ),Th(Ⅳ)和Sr(Ⅱ)的萃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和开发新的萃取体系对于核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2个长链二酰胺类萃取剂、2个吡啶酰胺和1个氮杂冠醚共计5种萃取剂的合成与表征;研究了所合成的酰胺类萃取剂对U(Ⅵ)和Th(Ⅳ)的萃取;研究了氮杂冠醚对Sr(Ⅱ)的萃取;重点考察了上述萃取体系中稀释剂、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通过斜率法研究了萃取机理;考察了反萃行为。(1)制备了N,N,N’,N’-四辛基丁二酰胺(TOSA),N,N,N’,N’-四辛基戊二酰胺(TOGA);N,N’一二(对甲苯基)-2,6吡啶二甲酰胺(DTPDA);N-苯基-2-吡啶甲酰胺(HPPA)和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N15C5);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所合成的上述化合物进行了表征。(2)对TOSA和TOGA而言,萃取效果次序为:煤油>环己烷>氯仿;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TOSA和TOGA的萃取分配比先增大后减小,这是硝酸的盐析效应与竞争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硝酸浓度的增大,盐析效应和竞争作用均逐渐增强,但盐析效应有利于萃取,而竞争作用对萃取不利。在较低酸度下,TOGA对铀的萃取分配比大于TOSA的,而高酸度下的次序相反。TOGA对U(Ⅵ)的萃取分配比均高于Th(IV)的。相同条件下U(Ⅵ)的反萃率均低于Th(Ⅳ)的反萃率。(3)HPPA萃取U(Ⅵ)的能力较弱,萃取分配比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为1.00左右;DTPDA在高酸度下,对U(Ⅵ)表现出较强的萃取能力,对Th(Ⅳ)的萃取能力较弱。不同盐析剂也影响着DTPDA对U(VI).Th(IV)的萃取,对U(Ⅵ)尤为明显。(4)高酸度不利于氮杂冠醚对Sr2+的萃取,硝酸浓度为2mol/L时分配比达到最大。增大萃取剂浓度和盐析剂浓度有利于萃取,升高温度不利于萃取;酸性体系的一次反萃率低于30%。
孔迎刚[4](2012)在《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类及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萃取重金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着“工业石油”之称的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电热材料、磁阻材料、储氢材料、陶瓷、玻璃工业、激光材料、催化剂、农业等领域,这就要求对稀土元素的分离提纯的研究更加深入。溶剂萃取具有分离效率高、处理容量大、便于控制等优点,被认为稀土元素分离和提纯的有效手段。萃取剂是溶剂萃取中的第一要素,双环取代酰胺作为酰胺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类酰胺在保留了N-C=O官能团的基础上,通过环结构增加了平面刚性,限制了羰基的旋转,从而可以很理想的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使得双环二酰胺成为今后非常值得研究的新型萃取剂。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已成为土壤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化学萃取法是少数能彻底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3-氧戊二酰胺对稀土的萃取已有详细的研究,但3-氧戊二酰胺对萃取铁离子等重金属的研究尚未系统报道。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本文主要研究了对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类萃取剂的合成以及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对铁、镨、钐等重金属萃取效果的研究,主要完成如下的工作:1.合成了反丁烯二酸二乙酯、富马酰胺、富马二腈、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利用熔点仪、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品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2.合成了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品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3.研究了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在盐酸介质中萃取Fe3+的机理和性能,考察了萃取剂浓度、盐酸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通过红外谱图对配位情况进行了分析。4.分别以二甲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环己烷、煤油:正辛醇=8:2为稀释剂,考察了稀释剂对萃取Fe3+的影响,萃取效果依次为:二甲苯>环己烷>甲苯>四氯化碳>煤油-辛醇(8:2)>氯仿。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萃取分配比增加,在不同的稀释剂中,萃合物结构不同。5.分别以二甲苯、甲苯、氯仿、环己烷、煤油:正辛醇=8:2为稀释剂,考察了稀释剂对萃取Pr3+Sm3+的影响。得出结论:在以煤油:正辛醇=8:2为稀释剂时,对Pr3+Sm3+的萃取效果明显好于在其他稀释剂中的萃取效果。6.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证明萃取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萃取。
王晓亮[5](2012)在《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铀的富集》文中研究指明处理核乏燃料的新理念是分离—嬗变,核化学的主要任务是将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次量锕系元素(MA)从镧系元素与包壳金属元素中分离出来,进而将MA混合在燃料棒中置于快中子堆中燃烧,实现核燃料的绿色循环。分离MA与镧系元素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因为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是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离子半径等性质彼此相近。MA主要是Am和Cm,它们又以+3价态存在,与镧系元素的稳定价态相同,更增加了分离的难度。分离MA和镧系元素是基于锕系元素相对于镧系元素来说是软的路易斯酸,因此使用含有较软配位原子如N、P和S的配体可实现它们的分离。目前研究分离MA与镧系元素主要是采用液—液萃取法,但相比而言,固相萃取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设计合成路线,以吡啶2,6-二甲酸为原料,经过酰氯化反应、取代反应合成了吡啶-2,6-二甲酸甲酯,再进过自由基反应,在吡啶的4位上引入—CH2OH制得了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甲酯,随后经过酰胺化反应制得了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酰胺,最后经过氧化反应,合成了新型二酰胺吡啶配体4-甲酸吡啶-2,6-二甲酰(DCA)。制备了DCA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SBA-15(DCA-SBA-15),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孔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被阻塞;用氮气吸附/脱附实验测量了其比表面积,只有29m2/g;初步研究了它对U(Ⅵ)的吸附,在pH=6.0时,最大吸附量只有40mg/g,吸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值。因此,选用其它有机配体合成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并研究其对铀的吸附。最后,采用后嫁接法制备了磷酯和氨基双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PA-SBA-15),并研究了其对铀的吸附行为。得到的介孔氧化硅通过SEM、XRD、固体13C核磁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进行了表征,表明得到PA-SBA-15具有规则的介孔结构,均一的孔径和大的比表面积。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批量实验技术研究了PA-SBA-15对U(Ⅵ)的吸附行为。初步结果表明,PA-SBA-15对U(Ⅵ)的吸附是一个快过程,在1个小时之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并且在pH=5.5温度为95℃时,吸附量可达到373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表明PA-SBA-15对U(Ⅵ)是单层均一的吸附。PA-SBA-15对U(Ⅵ)的吸附是pH依赖的,因为pH不仅影响U(Ⅵ)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而且影响吸附剂表面的电荷。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反应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基于这些结果,PA-SBA-15可作为有前景的高效固相吸附剂用以去除废水溶液中的U(Ⅵ)以及从浓度非常低的U(Ⅵ)溶液中富集铀。这种含N和P的双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锕系元素铀具有非常好的富集能力,下一步的研究就是这种材料对镧系元素离子的吸附,进而研究它对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分离效果。
王咏梅[6](2003)在《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中钍及稀土的联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钍对人而言是一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它的危害主要在于其放射性:钍又是稀土矿的伴尘元素之一。在稀土矿的湿法冶炼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钍的迁移与富集:在稀土生产中钍是污染物之一,在稀土产品中钍又是主要杂质指标之一。因此,无论对稀土生产的工艺控制、产品纯度的检测还是对环境污染的监控,都需要对稀土元素和钍联测分析,据文献资料研究发现,钍和稀土元素的联测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文献报道。 固化杨梅是一种由牛皮和杨梅树皮加工而成的新型吸附材料。经实验证实,固化杨梅对钍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在298K、溶液pH为3.50、吸附时间为4小时时,每克固化杨梅吸附材料对钍的最大吸附量为108.75mgTh4+/g,对镧的最大吸附量为21.92mgLa3+/g,对铈的最大吸附量为21.92mgCe3+/g。固化杨梅对钍的良好选择吸附性在于钍与固化杨梅的单宁结构中的多酚羟基活性基团螫合生成为五元环。正是固化杨梅对钍独特的选择性吸附,使之能将钍与稀土元素分离。这种分离方法较之于现在应用研究的钍的主要分离方法(溶剂萃取法和萃淋树脂分离法)有以下的优点: 1)溶剂萃取和萃淋树脂分离钍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毒性大,成本高,后续处理困难;而固化杨梅来源于天然产物的提炼物,即皮胶原纤维和单宁缩合物,这些物质使用完成后能被微生物分解,绿色环保,所以固化杨梅是一种价格低廉、原材料广泛的绿色天然吸附材料。 2)溶剂萃取牡操作繁复,反萃困难:而萃淋树脂存在萃取剂流 失的问题,使用寿命短:固化杨梅对牡与稀土元素的分离,操作简单 方便,耗时短:将pH二3.5的溶液控制流速为0.40. 6mL/l nin,流过吸附柱后,少量蒸馏水洗涤,用pH为4.55,5硝酸洗脱稀上元素, 再用0.lm。比HN03洗脱牡;用NaOH再生。 低压离子色谱用0.8。UL乙二胺一1叨L柠檬酸(P H5.50)作洗脱液,连续测定轻稀上中占98%以上含量的元素(La3+、ce3+、Prs+、Nd3+),La3+、ce3+、P尸+、Nd,+的检出限分别为o.25mg/L、o.Zomg/L、0.1 6m泌、O,1 sm叭。用固化杨梅将稀土元素和牡分离,低压离子色谱测定轻稀土元素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针含量(检测范围为O30“昨smL)。实验证明,应用固化杨梅、低压离子色谱和分光光度计可以联合测定稀土精矿、稀土产品(氯化稀土和Ce仇)、稀土矿渣和废水同一样品中的轻稀上离子和牡离子含量,Th4+的回收率为95.2一1 07.2%;RSD为0.311 .79%。在所研究测定条件下,稀土矿,巾的其他金属元素对牡和稀土测定无影响。 .国标法分离牡与稀上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反复萃取三次,每次耗时2小时,再用盐酸反萃,欲酸介质中偶氮肿川显色,分光光度测定。固化杨梅分离牡与稀土元素的方法,与国标法GB厅12690.15一90、GB厅2591 .5一81相比较,操作简便、耗时短、易分离且分离度高,不污染坏境。
崔玉,孙思修,徐荣琪,张振伟,张怀忠,孙国新[7](2003)在《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从硝酸盐介质中萃取铈(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余绍宁,赵山银,包伯荣[8](2000)在《HBMPPT-DOSO-甲苯体系对铀(Ⅵ)的萃取及铀(Ⅵ)、钍(Ⅳ)之间的分离》文中提出以个苯甲酰基-2,4二氢-5-甲基-2-苯基-3H-吡唑硫酮-3(HBMPPT)为萃取剂、二正辛基亚砜(DOSO)为协萃剂,研究其在硝酸介质中对铀(Ⅵ)的萃取行为,以及萃取剂浓度、酸度等各种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以确定两种萃取剂的协同萃取及分离效果。结果表明,HBMPPT和DOSO有较好的协同萃取效果,一定条件下,铀(Ⅵ)、钍(Ⅳ)的分离系数可达523。
二、HBMPPT-DOSO-甲苯体系对铀(Ⅵ)的萃取及铀(Ⅵ)、钍(Ⅳ)之间的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BMPPT-DOSO-甲苯体系对铀(Ⅵ)的萃取及铀(Ⅵ)、钍(Ⅳ)之间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吸附铀酰离子的植酸改性真菌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含铀废水的来源、特征及危害 |
1.2 含铀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蒸发浓缩法 |
1.2.4 膜分离法 |
1.2.5 萃取法 |
1.2.6 生物吸附法 |
1.3 植酸简介 |
1.4 化学改性生物吸附剂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5 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1.6.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实验概述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菌丝体的培养、收集 |
2.3 改性吸附剂的制备 |
2.4 吸附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2.4.1 红外光谱 |
2.4.2 扫描电镜 |
2.4.3 氮气吸附脱附 |
2.5 吸附实验方法 |
2.5.1 铀(Ⅵ)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测定 |
2.5.2 铀(Ⅵ)吸附实验 |
2.5.3 铀(Ⅵ)脱附实验 |
2.5.4 吸附选择性 |
2.5.5 对吸附条件的优化方法 |
2.6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7 吸附等温模型分析 |
第3章 植酸改性真菌Fusarium sp.#ZZF51的制备、表征及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研究 |
3.1 引言 |
3.2 植酸改性真菌Fusarium sp.#ZZF51的制备 |
3.3 产物(PA-ZZF51)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扫描电镜分析 |
3.4 吸附条件的优化 |
3.4.1 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 |
3.4.2 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3.4.4 初始反应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5 PA-ZZF51的循环再生性能分析 |
3.6 PA-ZZF51的吸附动力学 |
3.7 PA-ZZF51的吸附等温线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植酸硅醚修饰海洋兼性真菌制备铀酰离子印迹材料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植酸硅醚修饰海洋兼性真菌铀酰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 |
4.3 铀酰离子印迹材料制备条件的优化 |
4.4 产物(U(Ⅵ)-ⅡP)的表征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扫描电镜分析 |
4.4.3 氮气吸附脱附实验 |
4.5 吸附条件优化实验设计与结果 |
4.5.1 单因素实验设计与结果 |
4.5.2 Box-Behnken Design(BBD)法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6 U(Ⅵ)-ⅡP的循环再生性能分析 |
4.7 U(Ⅵ)-ⅡP的选择性吸附分析 |
4.8 U(Ⅵ)-ⅡP的吸附动力学 |
4.9 U(Ⅵ)-ⅡP的吸附等温线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一种新型双环类萃取剂的合成及萃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萃取理论 |
1.2.1 萃取平衡 |
1.2.2 萃取动力学 |
1.2.3 稀释剂 |
1.2.4 水相的组成 |
1.2.5 分离因数 |
1.3 萃取技术的发展 |
1.4 萃取剂的发展概述 |
1.4.1 酸性萃取剂 |
1.4.2 胺类萃取剂 |
1.4.3 螯合萃取剂 |
1.4.4 中性络合萃取剂 |
1.5 酰胺类萃取剂概述 |
1.6 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方法 |
1.6.1 物理法 |
1.6.2 化学法 |
1.6.3 生物法 |
1.6.4 萃取法 |
1.7 研究工作的提出及目的 |
第二章 萃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检试方法 |
2.3 2,3a,5-三辛基六氢化吡咯[3,4-c]吡啶-3,4-二酮的制备及表征 |
2.3.1 富马酸二乙酯的制备 |
2.3.2 反丁烯二酰胺的制备 |
2.3.3 反丁烯二腈的制备 |
2.3.4 2-乙基(1',2'-二氰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
2.3.5 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的制备 |
2.3.6 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晶体的培养 |
2.3.7 2,3a,5-三辛基六氢化吡咯[3,4-c]吡啶-3,4-二酮的制备 |
2.4 2-(双二丁基氨基甲酰甲胺)-N,N-二丁基乙酰胺的制备及表征 |
2.4.1 氮川三乙酰氯的制备 |
2.4.2 2-(双二丁基氨基甲酰甲胺)-N,N-二丁基乙酰胺的制备 |
2.5 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制备及表征 |
2.5.1 二甘酸的制备 |
2.5.2 二甘酰氯的制备 |
2.5.3 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3a,5-三辛基六氢化吡咯[3,4-c]吡啶-3,4-二酮对稀土元素的萃取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萃取剂分子式及结构 |
3.2.2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及方法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硝酸体系中双环酰胺萃取剂对稀土元素的萃取性能初步研究 |
3.3.2 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稀土配合物 |
3.3.3 结论 |
第四章 盐酸体系中多官能团酰胺萃取剂萃取铁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萃取剂分子式及结构式 |
4.2.2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
4.2.3 实验中有关试剂的配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萃取 Fe(Ⅲ)的性能研究 |
4.3.2 2-(双二丁基氨基甲酰甲胺)-N,N-二丁基乙酰胺萃取 Fe(Ⅲ)的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酰胺类萃取剂和氮杂冠醚对U(Ⅵ),Th(Ⅳ)和Sr(Ⅱ)的萃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萃取剂的研制及其在溶剂萃取中的作用 |
1.3 溶剂萃取技术在锕系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酰胺类萃取剂 |
1.3.2 亚砜类萃取剂 |
1.3.3 冠醚类萃取剂 |
1.4 研究内容 |
1.5 萃取原理研究 |
1.5.1 萃取的基本概念 |
1.5.2 分配系数 |
1.6 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 |
1.6.1 稀释剂的性质 |
1.6.2 萃取剂的浓度 |
1.6.3 体系的硝酸浓度 |
1.6.4 盐析剂浓度 |
1.6.5 温度 |
参考文献1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溶液配制的方法 |
2.3 分光光度法测量铀,钍的浓度 |
2.4 火焰原子吸收测量放射性锶的浓度 |
2.5 放射性核素的萃取实验 |
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三章 N,N,N',N'-四辛基丁二酰胺对U(Ⅵ)的萃取行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丁二酰氯的合成 |
3.1.2 N,N,N',N'-四辛基丁二酰胺的合成 |
3.1.3 N,N,N',N'-四辛基丁二酰胺的分离和纯化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N,N,N',N'-四辛基丁二酰胺的结构表征 |
3.2.2 不同条件对TOSA萃取性能影响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3 |
第四章 N,N,N',N'-四辛基戊二酰胺对U(Ⅵ)和Th(Ⅳ)的萃取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戊二酰氯的合成 |
4.1.2 N,N,N',N'-四辛基戊二酰胺的合成 |
4.1.3 N,N,N',N'-四辛基戊二酰胺的分离和纯化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N,N,N',N'-四辛基戊二酰胺的结构表征 |
4.2.2 不同条件对TOGA萃取性能影响的研究 |
4.2.3 U(Ⅵ),Th(Ⅳ)的反萃 |
4.3 TOSA与TOGA萃取UO_2~(2+)的比较 |
4.3.1 萃取剂浓度对铀的分配比的影响 |
4.3.2 硝酸浓度对铀的分配比的影响 |
4.3.3 几种萃取剂浓度对U(Ⅵ)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4 |
第五章 N,N'-二(对甲苯基)-2,6吡啶二酰胺对U(Ⅵ)和Th(Ⅳ)的萃取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N,N'-二(对甲苯基)-2,6吡啶二酰胺的合成 |
5.1.2 N,N'-二(对甲苯基)-2,6吡啶二酰胺的分离纯化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N,N'-二(对甲苯基)-2,6吡啶二酰胺的结构表征 |
5.2.2 不同条件下DTPDA对UO_2~(2+)和Th~(4+)萃取性能影响的研究 |
5.2.3 U(Ⅵ),Th(Ⅳ)的反萃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5 |
第六章 N-苯基-2-吡啶酰胺的合成及对铀的萃取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N-苯基-2-吡啶酰胺的合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N-苯基-2-吡啶酰胺的结构表征 |
6.2.2 不同条件下HPPA对U(Ⅵ)萃取的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6 |
第七章 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的合成及其对Sr(Ⅱ)的萃取性能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1,2-二(2'-羟乙氧基)苯的合成 |
7.1.2 1,2-二(2'-对甲苯磺酰乙氧基)苯的合成 |
7.1.3 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B15C5)的合成 |
7.1.4 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B15C5)的纯化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B15C5的结构表征 |
7.2.2 B15C5对锶的萃取性能研究 |
7.2.3 不同HNO_3浓度下的反萃效率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7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类及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萃取重金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萃取剂的发展概述 |
1.2.1 含磷类萃取剂的进展 |
1.2.1.1 酸性磷型萃取剂 |
1.2.1.2 中性磷型萃取剂 |
1.2.1.3 多官能团有机磷萃取剂 |
1.2.2 有机羧酸和螯合萃取剂 |
1.2.3 胺类萃取剂 |
1.2.4 酰胺类萃取剂 |
1.2.4.1 单酰胺类萃取剂 |
1.2.4.2 双酰胺类萃取剂 |
1.2.4.3 酰亚胺类萃取剂 |
1.2.4.4 酰胺夹醚类萃取剂 |
1.2.4.5 环状酰胺类萃取剂 |
1.3 研究工作的提出及目的 |
第二章 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及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的合成及表征 |
2.2.1 反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表征 |
2.2.1.1 反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
2.2.1.2 产品谱图解析 |
2.2.2 反丁烯酰胺的合成的合成及表征 |
2.2.2.1 反丁烯酰胺的合成 |
2.2.2.2 产品谱图解析 |
2.2.3 反丁烯二腈的合成的合成及表征 |
2.2.3.1 反丁烯二腈的合成 |
2.2.3.2 产品谱图解析 |
2.2.3.3 产品的物理性质和表征 |
2.2.4 2-乙基(1’,2’-二氰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表征 |
2.2.4.1 2-乙基(1’,2’-二氰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
2.2.4.2 产品谱图解析 |
2.2.4.3 产品的物理性质和表征 |
2.2.5 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合成及表征 |
2.2.5.1 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合成 |
2.2.5.2 产品谱图解析 |
2.2.5.3 产品的物理性质和表征 |
2.3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
2.3.1 二甘酸的合成 |
2.3.2 二甘酰氯的合成 |
2.3.3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 |
2.3.4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表征 |
2.3.4.1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红外光谱 |
2.3.4.2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核磁共振谱图 |
2.3.4.3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物理性质及表征 |
第三章 盐酸体系中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对 Fe3+的萃取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准备 |
3.1.2.1 铁离子储备液的配制 |
3.1.2.2 盐酸体系配制 |
3.1.2.3 萃取剂的配制 |
3.1.2.4 盐酸羟胺的配制 |
3.1.2.5 邻二氮菲水溶液的配制 |
3.1.3 操作步骤 |
3.1.3.1 萃取时间的确定 |
3.1.3.2 萃取步骤 |
3.1.3.3 红外实验操作步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水相盐酸浓度对 TBODGA 萃取 Fe3+分配比的影响 |
3.2.2 萃取剂浓度对 TBODGA 萃取 Fe3+分配比的影响 |
3.2.3 温度对 TBODGA 萃取 Fe3+分配比的影响 |
3.3 总结 |
第四章 不同稀释剂中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ODGA)萃取 Fe3+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准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稀释剂中水相盐酸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2.2 不同稀释剂中萃取剂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2.3 不同稀释剂中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2.4 不同稀释剂中负载有机相红外光谱 |
4.3 总结 |
第五章 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ODGA)萃取 Pr3+和 Sm3+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准备 |
5.1.2.1 金属离子溶液的配制 |
5.1.2.2 盐酸体系配制 |
5.1.2.3 萃取剂的配制 |
5.1.2.4 百里香酚蓝的配制 |
5.1.2.5 偶氮胂(III)水溶液的配制 |
5.1.3 操作步骤 |
5.1.3.1 萃取时间的确定 |
5.1.3.2 萃取步骤 |
5.1.3.3 红外实验操作步骤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相盐酸浓度对 TBODGA 萃取 Pr~(3+)、Sm~(3+)分配比的影响 |
5.2.2 不同稀释剂中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
5.2.3 不同稀释剂中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5.2.4 不同稀释剂中负载有机相红外光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铀的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分离镧-锕的萃取剂 |
1.3 新型萃取方法 |
1.4 有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 表征方法及手段 |
2.3 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合成路线 |
2.4 DCA 配体的合成 |
2.5 DCA 功能化介孔氧化硅 SBA-15 的合成 |
2.6 磷酯-氨基双官能团化介孔氧化硅 SBA-15 的合成 |
2.7 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 U(Ⅵ)的吸附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DCA 配体的鉴定 |
3.2 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表征结果 |
3.3 UV 法分析 U(Ⅵ)浓度的可靠性 |
3.5 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 U(Ⅵ)的吸附分析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6)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中钍及稀土的联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钍的概况及其分离分析研究进展 |
2.1 稀土湿法冶炼中钍的迁移、分布和治理概况 |
2.1.1 稀土生产的“三废”中钍的污染和危害 |
2.1.2 稀土矿中钍的分布状况 |
2.1.3 稀土湿法冶炼中钍的迁移和分布 |
2.2 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中钍的迁移和分布 |
2.3 国内外钍分离分析现状和进展 |
2.3.1 钍的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2.3.2 钍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3 稀土湿法冶炼中钍和稀土联测方法研究 |
3.1 固化杨梅对钍的吸附研究 |
3.1.1 吸附材料的制备 |
3.1.2 实验 |
3.1.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2 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稀土含量的研究 |
3.2.1 实验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低压离子色谱测定钍的研究 |
3.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分光光度法测定钍的研究 |
3.4.1 仪器与试剂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中稀土与钍的联测 |
3.5.1 试剂和仪器 |
3.5.2 实验 |
3.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与论文发表情况 |
四、HBMPPT-DOSO-甲苯体系对铀(Ⅵ)的萃取及铀(Ⅵ)、钍(Ⅳ)之间的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吸附铀酰离子的植酸改性真菌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 侯丹. 南华大学, 2016(03)
- [2]一种新型双环类萃取剂的合成及萃取性能研究[D]. 张辽宁. 济南大学, 2014(02)
- [3]酰胺类萃取剂和氮杂冠醚对U(Ⅵ),Th(Ⅳ)和Sr(Ⅱ)的萃取性能研究[D]. 胡佩卓. 兰州大学, 2013(10)
- [4]二氮杂四氢吡咯[3,4,0]吡啶-3,4-二酮类及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萃取重金属研究[D]. 孔迎刚. 济南大学, 2012(04)
- [5]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铀的富集[D]. 王晓亮. 南华大学, 2012(01)
- [6]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中钍及稀土的联测方法研究[D]. 王咏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03(03)
- [7]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从硝酸盐介质中萃取铈(Ⅲ)[J]. 崔玉,孙思修,徐荣琪,张振伟,张怀忠,孙国新. 无机化学学报, 2003(06)
- [8]HBMPPT-DOSO-甲苯体系对铀(Ⅵ)的萃取及铀(Ⅵ)、钍(Ⅳ)之间的分离[J]. 余绍宁,赵山银,包伯荣. 核技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