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宣传论文_都海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立宪宣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立宪,国会,国风,政治,政党,北洋,责任内阁。

立宪宣传论文文献综述

都海虹[1](2018)在《政治传播视角下《北洋官报》的立宪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朝野上下的呼声,认真权衡自身利害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晚清政治走向的重要决策——实行"预备立宪"。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事业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革,新式官报粉墨登场。《北洋官报》从创办到结束存世达十二年,其新闻价值与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8年32期)

周积明,李超[2](2015)在《清末立宪运动宣传中的亚欧视角与中国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的一部分。20世纪初,与中国立宪运动相先后,在俄国、波斯和土耳其等国家也都发生了从专制转向立宪的运动。清末报刊对亚欧大陆的立宪运动一直密切关注,不仅积极加以介绍宣传,而且"从周边看中国",致力于以周边国家发生的立宪风潮来反观中国的立宪运动。从这一意义上言,清末的立宪运动与亚欧大陆的立宪运动具有一体性和关联性,而清末立宪运动中报刊舆论对亚欧大陆立宪风潮的宣传和论述,也是清末立宪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毛兰[3](2013)在《《大同报》的立宪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内政凋敝、外族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末立宪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国内重大的政治运动之一,它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立宪派的活动与宣传。《大同报》就是接受君主立宪思想的满洲宗室留日学生进行立宪宣传的产物。它创刊于1907年6月,出至第七期停刊。它宣传了君主立宪政体。从抨击君主专制、否定共和政体、鼓吹君主立宪这叁个方面回答了《大同报》对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的思考。它宣传了责任政府。从责任内阁的责任、责任内阁的产生、责任内阁的权利分配叁个方面说明了《大同报》对责任政府的设想。它认为政府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责任内阁由议会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党魁选拔阁臣组成。总理大臣与阁臣必须有共同的“大政方针”①,总理大臣总理责任,阁臣分担各部分责任;君主和皇族不负责任,君主命令必须经总理大臣或阁臣签押副署,副署官员对君主的行为负责,皇族能投身军队,不得进入内阁,也不对政事负责。它宣传了国会及地方议会。它认为国会是立宪精神的体现,要建立责任政府必须有代表国会行使监督责任的国会。报纸将国会的职权分为财政监督权、立法协赞权、行政监督权、外交监督权。同时还介绍了地方议会,认为地方议会与国会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地方议会跟随行政区域范围不断扩张就能形成国会。因为它是满族人创办的报纸,所以它不仅重视立宪思想宣传,还特别留意民族问题,主张满汉平等、五族融合。报刊非常重视蒙藏问题、关注外族入侵,同时又着力宣传满汉融合、主张国民平等。大同报将蒙藏问题与外族入侵联系起来,看到了列强侵略政策的隐蔽性,认为满汉问题不是民族问题,只是政治不完善的结果。只有区别对待这两个问题,才能实现五族统合。《大同报》立宪宣传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大同报》是满人谈立宪的刊物;其次,它对民族问题特别敏感;再次,它非常注重开设国会。(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3-05-01)

赵淑菊[4](2012)在《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东方杂志》的清末立宪宣传(1905.9-1911.5)》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外患迭起,内忧深重,国家、民族徘徊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东方杂志》即在这种背景下诞生。虽然背后的出资方商务印书馆是一个商业组织,但是和清术众多的政论报刊一样,《东方杂志》的出资者及主持者亦对它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望,且初期的主持者张元济、孟森等人又是坚定的立宪派,于是,这数年间,《东方杂志》一直不遗余力、不惜篇幅地鼓吹立宪。甚至有学者谓“《东方杂志》是期刊中宪政论之最具规模者”。那么,作为一份政治倾向鲜明的刊物,它是如何做立宪宣传的,本文将以政治传播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杂志所处的时代背景、主持人的政治经历、杂志内容等方面来做简要探讨。论文第一章首先梳理了政治传播的概念。虽然政治传播活动由来已久,但是到底何谓政治传播,至今学界仍无定论。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政治传播的定义发现,虽然表述不同,但大体上学者们都认为政治传播即关涉政治的传播活动。因此,《东方杂志》在清末的立宪宣传完全可以视为一种政治传播活动,本文的研究也就有了学理的依据。此外,第一章还对《东方杂志》本身做了简单介绍,以便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论文第二章从主持者及选报来源两个方面论述《东方杂志》的政治倾向,因为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杂志在立宪宣传中的话语表达。对于传播者的研究是政治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本文所框定的时间段即1905.9—1911.5来说,主持者主要有张元济和孟森。作为把关人,张、孟二人的政治经历和立场必然会间接影响到杂志的话语表达。此外,创办初期,《东方杂志》为一份选报类刊物,那么,选择哪些报刊的文章也可从侧面反映其政治立场。论文第叁章主要介绍了《东方杂志》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传播学认为任何传播活动无不烙上时代的印迹,《东方杂志》的立宪宣传亦不例外。本章从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思想、媒介环境来剖析时代与《东方杂志》的关系。政治上遭逢千年未有之变局,上至统治者,下至士人百姓都在思变,专制制度已行将就木;经济上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深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渐趋解体;思想上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激烈较量;媒介环境上新闻自由思想萌芽,清末新闻法制起步。论文第四章为文本分析。本文选取了在1905年9月至1911年5月期间出版的《东方杂志》作为文本研究对象,即从二卷八期至八卷叁期,共计70期。确切地说,选取了其中的165篇文章。具体而言,本文从为何立宪、如何立宪、官制改革、教育、地方自治等方面来考察《东方杂志》的清末立宪宣传。在晚清政府崩溃的前夕,君主立宪是风行一时的社会思潮,《东方杂志》作为一份政论性刊物在宣扬立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政治传播的角度考察《东方杂志》的立宪言论,或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2-05-01)

王华[5](2011)在《《国风报》的立宪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反对并力求改变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当时中国有志之士的强烈要求。由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立宪运动就是这一要求的集中体现。而这一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与立宪派及其立宪报刊的舆论宣传密不可分。在清末致力于宪政宣传的报刊里,《国风报》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它是继《政论》被迫停刊后,梁启超为鼓吹立宪而创办的又一重要刊物。《国风报》于1910年2月20日正式出版,1911年7月停刊。其办报宗旨是:忠告政府,指导国民,灌输世界之常识,造成健全舆论。本文对《国风报》的宪政理论宣传主要从国会、责任内阁、政党和宪法等内容进行介绍,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中国应采适合本国发展的宪政内容。该报创刊于国会请愿运动兴起之时,故本文对《国风报》的国会请愿运动主要从国会请愿团体、国会请愿活动及请愿的理由方面进行宣传和系统的阐述。该报创刊之初,希望以“忠告”、“向导”的手段达到改革的目的,主张用和平的手段进行社会改良,反对暴力革命。但由于清廷对预备立宪期限的一再搪塞,皇族内阁的成立和国会请愿运动的镇压,使资产阶级立宪派对清廷立宪目的产生怀疑,并揭露其伪立宪的面目。从中也呈现出立宪派与清廷、革命派关系之间的微妙变化。《国风报》以它鲜明的时代特色、理论宣传与国情结合、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以社会进化论为指导的改革途径为特点,对宣传资产阶级立宪思想,启迪民智,指导和鼓励国会请愿运动有极大的影响。它详细地记录了清末立宪后期的活动,反映了立宪派对清廷、革命派的态度,对研究清末立宪运动和研究辛亥革命的爆发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1-05-18)

石烈娟[6](2003)在《《新民丛报》的立宪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新民丛报》的立宪宣传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研究。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对《新民丛报》的办报背景、宗旨、各时期主要内容的变化、发行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说明《新民丛报》在立宪宣传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叁章对《新民丛报》立宪宣传的主要内容民权、立宪救国、政党理论与活动、地方自治、法治和立法改革、西方立宪史等进行了初步整理,认为《新民丛报》的宪政宣传深刻揭露了封建专制主义,积极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对于提高国民的政治意识,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客观上促进了革命意识的觉醒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四章总结了《新民丛报》立宪宣传的特色,认为《新民丛报》具有鲜明的近代特色、温和、渐进的改良特色、晓畅易懂、饱含热情的语言特色。(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唐富满[7](2003)在《《东方杂志》与清末立宪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立宪运动是20世纪初国内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它的兴起与发展与立宪派及其立宪报刊的宣传密不可分。在清末从事立宪宣传的报刊里,《东方杂志》是较有影响的一种。该刊从一创刊起,就致力于立宪宣传,它还详细地记录了立宪运动的具体经过,留下大量有关立宪运动的第一手资料。本文试图对这一刊物在清末的立宪宣传作一探讨。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东方杂志》及其立宪宣传概况。该节主要介绍了《东方杂志》的创办、早期主持人和主编、前期政治倾向以及该刊对清末立宪运动的兴起所做的分析。 第二部分:对《东方杂志》立宪宣传的内容进行分析。《东方杂志》立宪宣传的内容主要有:立宪救国、地方自治、宪法、国会、责任内阁等。 立宪救国论主要介绍了立宪政体的性质及其优点,从内政和外交两方面指出为什么立宪能救国。 地方自治宣传是《东方杂志》前期宣传的重点。它不仅对地方自治进行理论上的界定,指出实行地方自治的必要性,而且还为我国如何实施地方自治提出了设想。 宪法、国会和责任内阁被认为是宪政制度的基本特征。该刊对它们的定义、种类及其作用进行了不遗余力地宣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它们的实施作了种种规划。 第叁部分:试析《东方杂志》在立宪宣传中对清政府和革命派关系的变化。清政府、革命派和立宪派是活跃在清末政坛中的叁大力量。本节试图分叁个阶段来分析《东方杂志》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革命派间所存在的复杂的离合关系,来加深对该刊立宪宣传的理解。 第四部分:《东方杂志》立宪宣传的特点。首先,紧扣时代脉博是其鲜明特点。其次,将理论宣传和国情分析结合起来是其重要特点。此外,它始终体现了救亡图存这一主线。(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稂艳玲[8](2002)在《试论《清议报》的立宪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史学界对清末立宪有不少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立宪派的阶级基础和政治活动方面,而对立宪派所进行的舆论宣传及思想主张研究不多。实际上,立宪派以报刊为阵地,进行了大量的立宪宣传,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其中,《清议报》是立宪派所创办的第一份宣传立宪的刊物,具有开路先锋的作用。本文试对这一报纸的立宪宣传作一探讨。 本文分为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清议报》及其立宪宣传概况。介绍了《清议报》的宗旨、栏目、主要撰稿人、发行等。将《清议报》所有宣传立宪的文章加以分类整理,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使之看起来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对《清议报》立宪宣传的内容进行分析。 《清议报》立宪宣传的内容主要有:民权宣传、国民性改造宣传、政党政治宣传、倡立宪法宣传等。前期以民权宣传、国民性改造宣传为主,后期则以政党政治宣传、倡立宪法为主。 民权宣传以天赋人权学说和主权在民论为武器,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从而为20世纪初的君主立宪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国民性改造宣传包括以下内容:破除奴隶根性、灌输国家思想、提倡责任义务思想等。国民性改造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激发了国民的政治热情,从而为立宪运动准备了群众基础。 政党政治宣传论证了政党可以救亡,政党可以抵抗暴政,政党政治符合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等。这一宣传使新型政党观念得以传播,使人们对政党政治的重要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立宪运动中政党的纷纷成立奠定了基础。 倡立宪法宣传在中国的思想界是第一次。它介绍了宪法的概念、内涵、性质和作用,论证了立宪的历史必然性并规划了中国立宪的次第。这对清末宪政运动带来深刻的影响。 第叁部分:评价《清议报》立宪宣传的意义和影响。 《清议报》的立宪宣传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分别表现为:对当时的国人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蒙意义,开了近代中国立宪思潮的先河,推动了清末君主立宪的政治运动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何炳然[9](1992)在《清末《政论》《国风报》的立宪宣传——兼谈梁启超这个时期的思想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国内阶级斗争空前激化。反对和改变以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问题是怎样反对和改变:革命还是改良?由此,社会上产生了两股(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资料》期刊1992年03期)

立宪宣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的一部分。20世纪初,与中国立宪运动相先后,在俄国、波斯和土耳其等国家也都发生了从专制转向立宪的运动。清末报刊对亚欧大陆的立宪运动一直密切关注,不仅积极加以介绍宣传,而且"从周边看中国",致力于以周边国家发生的立宪风潮来反观中国的立宪运动。从这一意义上言,清末的立宪运动与亚欧大陆的立宪运动具有一体性和关联性,而清末立宪运动中报刊舆论对亚欧大陆立宪风潮的宣传和论述,也是清末立宪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立宪宣传论文参考文献

[1].都海虹.政治传播视角下《北洋官报》的立宪宣传[J].青年记者.2018

[2].周积明,李超.清末立宪运动宣传中的亚欧视角与中国主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毛兰.《大同报》的立宪宣传[D].湘潭大学.2013

[4].赵淑菊.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东方杂志》的清末立宪宣传(1905.9-1911.5)[D].安徽大学.2012

[5].王华.《国风报》的立宪宣传[D].湘潭大学.2011

[6].石烈娟.《新民丛报》的立宪宣传[D].湖南师范大学.2003

[7].唐富满.《东方杂志》与清末立宪宣传[D].湖南师范大学.2003

[8].稂艳玲.试论《清议报》的立宪宣传[D].湖南师范大学.2002

[9].何炳然.清末《政论》《国风报》的立宪宣传——兼谈梁启超这个时期的思想变化[J].新闻研究资料.1992

论文知识图

资料来源:《申报》,1907年7月20日,...

标签:;  ;  ;  ;  ;  ;  ;  

立宪宣传论文_都海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