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色底物法论文_张晋超,赵雄,吕茂民,尹惠琼,王延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色底物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胰蛋白酶,活性,凝血酶原,蛇毒,纤维蛋白,因子,肝病。

发色底物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晋超,赵雄,吕茂民,尹惠琼,王延琳[1](2015)在《发色底物法在酶促反应初速度内测定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发色底物法,使其在酶促反应初速度内测定α1抗胰蛋白酶(AAT)的活性并用于血浆蛋白纯化过程中各样品活性的检测。方法采用酶标仪动态监测模式观察酶浓度和反应时间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计算初速度并确定被底物饱和的最大酶浓度。将AAT与胰蛋白酶孵育,剩余靶酶和底物作用产生的光密度可反映AAT的活性。通过△D与AAT标准品活性进行拟合建立标准曲线,测定相关样品的活性,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验证。结果胰蛋白酶浓度为0.0625 mg/ml,20 min内酶促反应处于初速度内。AAT标准曲线范围为200~1200 IU/ml,r>0.99。该法测定CohnⅣ、前处理液、洗脱峰样品中AAT的活性分别为(720.59±18.63)、(601.84±19.18)、(568.09±24.83)IU/ml。每个样品之间的RSD<10%,加样回收率均在90%~110%。结论发色底物法经优化后,准确度和精密度大幅度提高,更适于实验室制备AAT或不同生产阶段样品的活性检测。(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5年03期)

张晋超,赵雄,吕茂民,章金刚[2](2014)在《发色底物法在酶促反应初速度内测定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α1-抗胰蛋白酶(alpha-1 antitrypsin,AAT)是人血浆中最重要的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上采用静脉注射补充AAT方法治疗先天性AAT缺乏所引起的肺气肿等肺部疾病,疗效显着。发色底物法是国内测定AAT活性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标准品和测定时间不同会影响人AT活性测定结果。本研究采用AAT国际标准品为参考标准,将测定时间控制在反应初期,在酶促反应初速度内测定AAT活性,优化了发色底物法。方法发色底物法是以胰蛋白酶为靶酶,以苯甲(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摘要篇)》期刊2014-11-13)

雷丹青,刘绵林,周先丽[3](2005)在《发色底物法测定注射用降纤酶中类凝血酶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发色底物法测定注射用降纤酶类凝血酶的方法。方法以Be-Phe-Val-Arg-PNA为发色底物,检测波长405nm。结果降纤酶在2~10单位/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05年06期)

王明山,黄珺,袁谦,陈晓东[4](2003)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D 二聚体 (DD)对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活性 (AT :A)的影响。方法 留取 31例体检正常标本和 85例FDP、DD可能增高的患者标本 ,分别用发色底物法测定AT :A ,免疫比浊法测定抗凝血酶抗原 (AT :Ag) ,ELISA法测定其FDP、DD含量。再将正常混合血浆与高FDP、DD浓度的异常混合血浆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同上法分别测定其AT :A、AT :Ag、FDP及DD的含量。 结果 AT :A除肝硬化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 (P >0 .0 5 ) ,而AT :Ag含量各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 ;AT :A与AT :Ag含量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比值增高的幅度与FDP、DD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FDP、DD对发色底物法测定AT :A结果有影响。临床应用中 ,若同时测定AT :A和AT :Ag含量 ,更能明确反映该指标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检验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黄珺,王明山,袁谦,陈晓东[5](2002)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对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的影响。方法:留取31例体检正常标本和85例FDP、D—D可能增高的患者标本,分别用发色底物法测定AT—Ⅲ:A,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用EIISA法测定其FDP、D—D含量。再将正常混合血浆与高FDP、D—D浓度的异常混合血浆、高D—D浓度的标准品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用上法分别测定其AT—Ⅲ:A及AT—Ⅲ:Ag、FDP、D—D的含量。结果:AT—Ⅲ:A除肝硬化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AT—Ⅲ:Ag含量各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AT—Ⅲ:A与AT—Ⅲ:Ag含量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值增高的幅度与FDP、D—D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FDP、D—D会使发色底物法测定AT—Ⅲ:A结果偏高,其偏高的幅度与FDP、D—D的含量呈正相关,此时测定AT—Ⅲ:Ag含量更能反映其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教育》期刊2002年03期)

关明,梁惠琪,周丹秋,吕元[6](2001)在《改良发色底物法测定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组织因子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测定组织因子 (TF)活性的方法 ,研究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TF活性与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已商品化的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PPSB)作为因子 、 的来源 ,活化的 a水解底物 S2 2 2 2释放对硝基苯胺 ,40 5 nm处的吸光度与标准液中的组织凝血活酶含量成良好的双对数关系 (r =0 .998)。采用此法测定 32例胃癌、4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TF的促凝活性。结果 :该方法简单、灵敏、能定量 ,线性范围大 ;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与肿瘤恶性程度成正比 (P <0 .0 5 )。结论 :检测 TF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活性水平将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龚道元,李子萍,凌光鑫,周克元,易正山[7](2001)在《微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肝素浓度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肝素 (Hp)浓度方法 ,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用微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 Hp浓度 ,监测了 1 8例肾病病人血透期间和 2例 DIC病人在用肝素治疗期间血浆肝素浓度。结果 标准曲线在 0 .1~ 0 .8u/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高、中、低叁种浓度回收率分别为 90 .1 %、93.2 %和91 .4%。批内 CV=5.2 % ,批间 CV=7.1 % ,与 TCT法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91 89,P<0 .0 1 )。肾病病人血透期间血液 Hp浓度为 0 .2 7~ 0 .61 u/ml,2例 DIC病人在皮下注射 Hp后 2 h和 3h分别达到 0 .36u/ml和 0 .33u/ml的峰值浓度。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特异、稳定、准确性好 ,成本低 ,可用于临床。(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检验》期刊2001年01期)

张吉林,宋玉国,张生昌,傅平平[8](1999)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重症肝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血浆凝血酶原活性(FⅡ:CA)在重症肝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ECVCSA)检测了100例献血员和115例重症肝病患者的 FⅡ:CA,并同步检测预示重症肝病的其他指标。结果:FⅡ:CA正常参考范围(85.0~131.0)%,重症肝病患者的 FⅡ:CA 与正常对照及预示重症肝病的其他指标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FⅡ:CA 的测定可做为重症肝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张吉林,宋玉国,赵琦[9](1999)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估血浆凝血酶原活性(FⅡ:CA)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ECVCSA)检测了100例献血员和400例各型肝炎的FⅡ:CA。结果FⅡ:CA正常参考范围为(85.0~131.0)%;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和肝硬化A级为(84.0~72.5)%,轻度下降;慢性肝炎中、重度和肝硬化B级为(72.4~54.6)%,中度下降;重症肝炎和肝硬化C级为(54.5~25.9)%,重度下降。当FⅡ:CA低于30%,肝病患者存活率为4.0%,而高于50%存活率为92.9%。结论在肝病中对FⅡ:CA的测定可估计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1999年02期)

林果为,魏影非,倪赞明,王晓明,张万忠[10](1998)在《二期发色底物法外周血单核细胞促凝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产标化组织凝血活酶为代标准液,依据外源凝血途径建立反应系统。FXa水解发色底物释放硝基苯胺,于405um测定所得的吸光度与标准液中组织凝血活酶含量呈良好的观对数线性关系(r一0.998)。此方法测定范围在1~10°凝血活酶单位之间;标准曲线的重复性好(CV-5%)。经PBMC标本测定显示,应用本方法检测PBMCPCA符合实验要求。(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检验杂志》期刊1998年04期)

发色底物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α1-抗胰蛋白酶(alpha-1 antitrypsin,AAT)是人血浆中最重要的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上采用静脉注射补充AAT方法治疗先天性AAT缺乏所引起的肺气肿等肺部疾病,疗效显着。发色底物法是国内测定AAT活性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标准品和测定时间不同会影响人AT活性测定结果。本研究采用AAT国际标准品为参考标准,将测定时间控制在反应初期,在酶促反应初速度内测定AAT活性,优化了发色底物法。方法发色底物法是以胰蛋白酶为靶酶,以苯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色底物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晋超,赵雄,吕茂民,尹惠琼,王延琳.发色底物法在酶促反应初速度内测定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J].军事医学.2015

[2].张晋超,赵雄,吕茂民,章金刚.发色底物法在酶促反应初速度内测定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C].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摘要篇).2014

[3].雷丹青,刘绵林,周先丽.发色底物法测定注射用降纤酶中类凝血酶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

[4].王明山,黄珺,袁谦,陈晓东.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

[5].黄珺,王明山,袁谦,陈晓东.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的影响[J].检验医学教育.2002

[6].关明,梁惠琪,周丹秋,吕元.改良发色底物法测定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组织因子活性[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

[7].龚道元,李子萍,凌光鑫,周克元,易正山.微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肝素浓度及临床应用[J].陕西医学检验.2001

[8].张吉林,宋玉国,张生昌,傅平平.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重症肝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活性的研究[J].吉林医学院学报.1999

[9].张吉林,宋玉国,赵琦.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9

[10].林果为,魏影非,倪赞明,王晓明,张万忠.二期发色底物法外周血单核细胞促凝活性测定[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

论文知识图

发色底物法检测了结合到CHO细胞...发色底物法检测了结合到HepG2细...与ACPC的活性对比(发色底物法1 S- 2444 发色底物法测定 rhPro...对纯化蛋白C活性的影响(发色发色底物法检测5μMGW4064处理...

标签:;  ;  ;  ;  ;  ;  ;  

发色底物法论文_张晋超,赵雄,吕茂民,尹惠琼,王延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