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结构域受体论文_田映国,金勇,陈丽,陈洪明,粟芙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盘状结构域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受体,酪氨酸,结构,肿瘤,细胞,激酶,肺癌。

盘状结构域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田映国,金勇,陈丽,陈洪明,粟芙蓉[1](2019)在《miR-198通过调控盘状结构域受体2影响肺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探讨miR-198通过调控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影响肺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胚肺细胞与肺癌细胞,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比较各种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DDR2与miR-198的关系。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人肺癌细胞株A549对放疗最不敏感,放疗抵抗细胞株A549-R中miR-198表达显着低于其他细胞且DDR2表达显着高于其他细胞。DDR2是miR-198的直接靶基因,过表达miR-198显着抑制A549-R细胞中DDR2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强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同时显着抑制了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miR-198通过直接靶向DDR2调控肺癌细胞对放疗的抵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斌,杨洋,邵美玲,徐鹏,杨光义[2](2019)在《盘状结构受体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肺癌患者的80%,且该病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5%,目前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盘状结构受体1(DDR1)是受体型酪氨酸的一种,在纤维化、关节炎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DDR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转移和预后高度相关。基于DDR1的靶点药物或可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策略。本文将从DDR1的结构和功能、相关信号通路靶点、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DDR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展开介绍,综述近年来DD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9年08期)

马金鹏,熊彬,徐世霞,王小娟,张德奎[3](2019)在《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是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RTK)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胶原作为其受体可使其活化,并调节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如个体的正常发育、器官纤维化及肿瘤的侵袭和迁移等。最近的多项研究表明DDR1-胶原信号在多种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胶原直接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磷酸化的DDR1对肿瘤细胞的存活及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讨论DDR1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细胞粘附中的作用并展望DDR1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运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期刊2019年08期)

严莉,鞠桂霞,江俊麟[4](2018)在《盘状结构域受体1在血管重塑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重塑(vascular remodeling,VR)是心脑血管疾病典型病理特征之一,易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及管壁破裂出血,最终危及生命。血管重塑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和浸润、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失衡。研究报道,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 1,DDR1)可结合胶原蛋白参与血管重塑性疾病发病过程。本文将对DDR1在血管重塑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进行概括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姚红羽,阳志军[5](2018)在《盘状结构域受体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组织中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正常卵巢组织、43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94例卵巢癌组织中的DDR1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卵巢癌患者的DDR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DDR1蛋白阳性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织的DDR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其他组织(均P<0.05),而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者、低分化者、有腹腔转移者的DDR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Ⅰ~Ⅱ期者、中-高分化者高、无腹腔转移者(均P<0.05)。DDR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腹腔转移是卵巢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DD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与远处转移,或可成为评估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8年08期)

刘玉含,闫琛,康运凯,魏攀[6](2017)在《半乳糖凝集素-3和盘状结构域受体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和盘状结构域受体(DDR)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3和DDR1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食管组织中Galectin-3和DDR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3.43%(9/67)和16.42%(11/67),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3和DDR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6.12%(51/67)和73.13%(49/67),Galectin-3和DDR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着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01)。Galectin-3和DDR1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3和DDR1蛋白呈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郭丽芳,尚琪,张翠霞,温萌,张德奎[7](2017)在《盘状结构域受体酪氨酸激酶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盘状结构域受体酪氨酸激酶1(DDR1)是新发现的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与其配体——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而这种结合可导致位于胞内区的酪氨酸激酶缓慢而持续的磷酸化,这种磷酸化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迁移以及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导致多种病理学的改变,如纤维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DDR1还可参与多个脏器的炎症反应,如肝炎、肾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等。未来,需进一步研究DDR1是否参与其他脏器的炎症反应,力求全面反映DDR1在炎症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7年18期)

谢瑞霞,李佩容,张翠霞,郭丽芳,尚琪[8](2017)在《盘状结构域受体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过表达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DDR1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DDR1目的基因,双酶切目的基因并插入LV5载体,构建LV5-DDR1慢病毒表达载体;随后转入人胚肾细胞293FT中进行慢病毒包装,用获得的慢病毒毒液感染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系并通过嘌呤霉素筛选阳性表达细胞;根据转染情况,将细胞分为BGC823组(空白BGC823细胞)、BGC-NC组(转染空载慢病毒LV5的BGC823细胞)、BGC-DDR1组(转染过表达LV5-DDR1的BGC823细胞),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DDR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分析,成功构建了LV5-DDR1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BGC-NC组比较,转染LV5-DDR1慢病毒表达载体组的BGC823细胞DD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DDR1慢病毒表达载体及DDR1稳定过表达的BGC823细胞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杨佳纯,孟燕旎,徐雷鸣[9](2016)在《盘状结构域受体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作为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在诸多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等过程,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目标。本文就DDR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期刊2016年06期)

杨婷,张翔,张晓,杨安钢,张瑞[10](2016)在《下调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抑制4T-1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短发夹RNA(shRNA)下调小鼠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DDR1下调后对4T-1小鼠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针对鼠的DDR1基因设计并合成2对shRNA干涉序列连入p LKO.1慢病毒表达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表达shRNA的重组病毒,用获得的病毒感染4T-1细胞,用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并建立稳定细胞系。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确定DDR1基因的下调效果。利用TranswellTM小室迁移实验观察DDR1下调后的4T-1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经测序鉴定后,成功构建了慢病毒p LKO-sh DDR1-1、p LKO-sh DDR1-2以及阴性对照慢病毒p LKO-sh NT。用重组病毒感染4T-1细胞,建立稳定细胞系,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结果表明DDR1基因的明显下调。TranswellTM小室实验显示,与感染p LKO-sh NT的对照细胞相比,感染p LKO-sh DDR1-1和p LKO-sh DDR1-2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下调DDR1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盘状结构域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肺癌患者的80%,且该病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5%,目前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盘状结构受体1(DDR1)是受体型酪氨酸的一种,在纤维化、关节炎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DDR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转移和预后高度相关。基于DDR1的靶点药物或可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策略。本文将从DDR1的结构和功能、相关信号通路靶点、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DDR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展开介绍,综述近年来DD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盘状结构域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1].田映国,金勇,陈丽,陈洪明,粟芙蓉.miR-198通过调控盘状结构域受体2影响肺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9

[2].刘斌,杨洋,邵美玲,徐鹏,杨光义.盘状结构受体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

[3].马金鹏,熊彬,徐世霞,王小娟,张德奎.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9

[4].严莉,鞠桂霞,江俊麟.盘状结构域受体1在血管重塑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

[5].姚红羽,阳志军.盘状结构域受体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8

[6].刘玉含,闫琛,康运凯,魏攀.半乳糖凝集素-3和盘状结构域受体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7].郭丽芳,尚琪,张翠霞,温萌,张德奎.盘状结构域受体酪氨酸激酶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

[8].谢瑞霞,李佩容,张翠霞,郭丽芳,尚琪.盘状结构域受体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过表达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系的建立[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9].杨佳纯,孟燕旎,徐雷鸣.盘状结构域受体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胃肠病学.2016

[10].杨婷,张翔,张晓,杨安钢,张瑞.下调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抑制4T-1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心成纤维细胞HE染色(×400)9-3过表达DDR1对胃癌细胞裸鼠体内...1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移植瘤...ELISA检测His2DR对II型胶原与RA滑膜细...pGCsi-R1抑制HSC-T6细胞中α -SMA表达

标签:;  ;  ;  ;  ;  ;  ;  

盘状结构域受体论文_田映国,金勇,陈丽,陈洪明,粟芙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