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抒情言志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代,抒情言志赋,士不遇,专制政治
抒情言志赋论文文献综述
蒋文燕[1](2012)在《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浅析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赋发展史上,和苑猎京都大赋保持同样均衡发展态势的还有抒情言志赋。如果说"体国经野"的苑猎京都大赋表现的是汉代赋家的才情,那么汉代抒情言志赋记录的是赋家在制度和规范下的心态、情态与形态,其主题是"士不遇"。而汉代抒情言志赋对"士不遇"主题的吟咏又因时代及赋家思想、经历、性情的不同,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的特点。这种意义的转换亦可成为考察汉代士风变化的一条途径。(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7期)
张丽萍,朱智明[2](2011)在《士人的自觉意识——扬雄抒情言志赋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到扬雄的抒情言志赋,今人往往批评其"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然而,所谓的"无为"、"避世"思想在两汉之际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复杂社会和文化现象中自有其独特内涵——士人的自觉意识。(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蒋文燕[3](2009)在《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浅析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在汉赋发展史上,和苑猎京都大赋保持同样均衡发展态势的还有抒情言志赋。如果说"体国经野"的苑猎京都大赋表现的是汉代赋家的才情,那么汉代抒情言志赋记录的是赋家在制度和规范下的心态、情态与形态,其主题是"士不遇"。而且汉代抒情言志赋对"士不遇"主题的吟咏又因时代及赋家思想、经历、性情的不同,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的特点。这种意义的转换亦可成为考察汉代士风变化的一条途径。(本文来源于《人文丛刊》期刊2009年00期)
尚随洁[4](2008)在《陆机的抒情言志赋主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抒情言志赋在六朝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陆机作为六朝重要的赋家,其赋作主题丰富,抒情言志赋在其赋作中成就突出。赋作的主要内容中有游宦过程中的复杂情绪,有伤悼之作,有将情感寄托在幽人、列仙身上的。他的抒情赋思乡念亲,哀叹人生,这些赋作,将陆机丰富而执着的人生经历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8年18期)
卢毅[5](2008)在《两汉抒情言志赋与士人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士人心态特征与人格形态的确立在中国士史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欲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探讨成为本文选题的主要原因。两汉抒情言志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透视汉代士人心灵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看到并感慨于大一统四百年间士人心灵世界激荡起的层层涟漪和他们顽强执着的生命精神。小赋表明,士人心态既有呈现于言辞上的消极一面,更有于掩藏于言辞下的积极一面,儒、道两家思想同时对汉代士人心态与人格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们总体上形成了以儒为主、以道为辅、儒道互补的心理态势。当大一统君主专制已然带来强大心理压力,并以冷酷面目不断扼杀着士人立功理想的时候,当现实政治已然不是理想中清明政治的时候,士人不得不于道家思想中消解自身政治遭遇的不幸,寻求精神的安慰与心理的平衡,于是心态上便呈现出忧世惧祸、顺天委命、思玄体道、游仙隐遁等种种消极色调。但两汉王朝毕竟正处于历史上升期,同时儒家思想又以空前独尊之势对士人立身行事原则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尽管士人在大一统压力下,于文中透现出种种消极言词与消极心态,但在立身行事上,他们仍普遍怀有立功扬名、追求人生不朽的强烈愿望,怀有深切的忧患意识与积极的参政热情,以忠君爱国、彰明大义的群体意识与大局意识,以自强不息、正道直行的人格取向彰显出个体生命之光彩。正是这种强烈的进取精神与积极心态,才使得汉代士人能够于四百年大一统时代中担负起砥砺道德、传承文化、兼济天下的士之重任,并促成了整个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与精神面貌。因此文章欲以两汉抒情言志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体现的士人个体心态及群体心态特征进行分析。上篇以个案研究为主,分析抒情言志赋所体现的士人个体心态,下篇结合两汉政治气候与社会思潮的演变,进一步总结汉代士人群体心态的共性特征,并对形成共性特征的社会历史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在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典型个案分析法、比较法、文史互证法。(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学院》期刊2008-04-01)
张丽萍[6](2007)在《士人自觉意识的开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一般认为以建安为开端的魏晋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任何新事物的形成都有其逐步积累酝酿的过程,“文学自觉”亦非突如其来。读了两汉之际到东汉末年的抒情言志赋我发现,士人的自觉意识早在西汉后期就初露端倪,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士人的这种意识一直在不断发展着。本文就是要以现代人的眼光客观地对这一时期的抒情言志赋进行评价,从而真正的认识它在中国古代赋史上的地位、意义。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西汉末年的抒情言志赋思想内容上的变化及其成因。到了西汉末年,外戚幸臣相继专权,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皇权大为削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一批与汉大赋相异的抒情言志赋。这类赋少了汉初士人的积极用仕之心,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远身避祸,在这部分赋作中已初露士人的自觉意识。第二部分,考察东汉初期抒情言志赋思想内容上的变化及其成因。光武帝特别注意对大臣防范,谨固谦恭的作风成为此期士风的特征。在此政治形势下,班固一边作《两都赋》这样的体物大赋来颂扬光武帝的功绩,一边又作《幽通赋》和《答宾戏》这样的抒情言志赋来抒发士人被皇权压抑的苦闷和不满,他是那一时期士人的典型代表。赋作中的游仙思想和以着述立言为自己志向等内容是士人自我觉醒意识的进一步发展。第叁部分,考察东汉中叶抒情言志赋思想内容上的变化及其成因。东汉中叶国家政权渐为外戚、宦官及其党羽所把持。士人则为挽救皇权而与外戚宦官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但终于由于对立面的力量过于强大,个人的力量无法与之抗拒。对政治的极度失望,使这部分士人产生了归隐的思想。这一时期士人的自觉意识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第四部分,考察东汉末期抒情言志赋思想内容上的变化及其成因。东汉末期恶化的现实形势(党锢之祸)使士人对皇权极度失望。此期部分赋作区别于东汉初、中叶的显着特征是对现实政治的激烈批判,但却独少担待天下忧患的情怀。另一部分赋作则流露出了对政治的绝望心态而导致的士人对皇权的疏离、对时俗的警惕、远身避祸的思想,这为魏晋自觉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蒋文燕[7](2006)在《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衡的赋作在汉赋发展史上具有传承与开拓意义,而其《思玄赋》则是汉代抒情言志赋中对屈原的《离骚》在文句、描写和结构上进行了最完整最有意识的模拟。但因时代背景与创作个体的不同,与屈原《离骚》中“宁溘死以流亡”的精神之旅相比,《思玄赋》中张衡的“道德之旅”是借游历的形式,通过对自己道德前途的叩问来表达他的坚持。因此《思玄赋》可视为屈骚精神在汉代抒情言志赋中的影响与流变的读本之一,并进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汉代抒情言志赋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刘培[8](2005)在《论宋初抒情言志赋》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初许多文人喜欢以辞赋来抒情言志。一些沉浮于宦海的文人,多以赋来抒发自己谋于稻粱、身为形役的苦闷;一些有志于挽救世道人心的文人,则以赋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抨击失之于道德的“小人”。宋初的抒情言志赋围绕着感慨自身遭际和表现人格理想两大主题展开。(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6期)
王燕[9](2004)在《两汉抒情言志赋的士人心态解读和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汉初的贾谊开始,士人就不仅用赋这种当时最流行的文体来歌功颂德、求取功名,同时也用来表现个体的牢骚愤懑、人生思索。从西汉到东汉,这种抒情言志赋的创作可以说是不绝如缕。和散体大赋比较起来,这种相对自由的文体由于更少功利目的,也就更为深刻地展示了士人真实的内心世界。笔者认为,通过两汉的抒情言志赋来研究当时士人的心态和价值取向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在本文中,笔者拟采用文学、文化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文证史,以史广文,着重从文本出发来探讨文学创作的主体——士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特殊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之中的特殊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和价值状态,用历史的眼光动态地考察在汉代大一统的背景下士文化的流变历程,以期能够从文本中尽量钩稽出历史的真实面貌,并借此深刻理解“士”——即古代的知识分子的独特气质,认识士文化的变化轨迹。 全文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着重于共时性的分析,主要从文本出发考察士人在抒情言志赋中所展现的真实心态,依据在赋中士人所表现的心路历程分为五个部分:一、个体实现与社会承认的追求——功名意识;二、身不由己的悲哀和求而不得的失落——人生忧患意识;叁、自我解嘲与超脱——理性意识;四、人格独立与道统自任——角色意识;五、生命安顿和个体关注——自娱意识; 下篇则着重于历时性的分析,主要是从文本到历史的综合观照,把两汉分为西汉初期、西汉中期到王莽新朝、东汉前期、东汉中后期四个阶段,试图从历史背景的变迁、士人坚持道统的特质、儒学经学和其他思想的影响以及宗法制的社会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不同时期士人的生存状态,并籍此探讨在赋中表现出来的士人价值取向变化及其形成原因。(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李生龙[10](1991)在《论汉代的抒情言志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时代,人们总有自己的情感、心声需要抒发,因而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抒情文学。在先秦,《诗经》与《楚辞》南北辉映,代表了那一时代的抒情要求。那么,汉代的抒情文学在哪里呢,众所周知,汉大赋是以状物为主的,不是抒情之作。直到汉末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汉代的抒情之作主要是大赋之外的那些拟骚之作,被刘勰称为“杂文”的“对问”之作以及一些抒情小赋。这些作品才是真正的汉代抒情文学的主体,是上继诗骚,下开百代抒情(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1991年02期)
抒情言志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到扬雄的抒情言志赋,今人往往批评其"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然而,所谓的"无为"、"避世"思想在两汉之际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复杂社会和文化现象中自有其独特内涵——士人的自觉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抒情言志赋论文参考文献
[1].蒋文燕.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浅析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转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张丽萍,朱智明.士人的自觉意识——扬雄抒情言志赋之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蒋文燕.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浅析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转换[J].人文丛刊.2009
[4].尚随洁.陆机的抒情言志赋主题探讨[J].语文学刊.2008
[5].卢毅.两汉抒情言志赋与士人心态[D].西藏民族学院.2008
[6].张丽萍.士人自觉意识的开端[D].重庆师范大学.2007
[7].蒋文燕.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8].刘培.论宋初抒情言志赋[J].青海社会科学.2005
[9].王燕.两汉抒情言志赋的士人心态解读和价值取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10].李生龙.论汉代的抒情言志赋[J].求索.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