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裂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缝,塑性,混凝土,沾化,围岩,井壁,水力。
塑性裂缝论文文献综述
崔莹,屈展,赵均海,王萍[1](2019)在《井壁Ⅰ型裂缝尖端塑性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井壁围岩Ⅰ型裂缝的尖端塑性区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对井壁围岩Ⅰ型裂缝的尖端塑性区分布进行研究,建立了Ⅰ型裂缝尖端塑性区边界统一解表达式,并以泥页岩井壁为例,求解出泥页岩Ⅰ型裂缝尖端塑性区边界统一解,进一步推导了考虑围压作用的泥页岩Ⅰ型裂缝尖端塑性区计算公式。同时讨论了不同b值、不同拉压强度比、不同强度准则下泥页岩Ⅰ型裂缝尖端塑性区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中间主应力发挥比例的不断增加,塑性区曲线不断平滑,塑性区裂缝尖端延长线上的裂缝扩展速率也相应降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积极作用可以使含张拉裂缝的井壁围岩充分发挥岩石自身强度,减小塑性区范围,同时降低裂缝在尖端延长线上的延展。(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孙钊[2](2019)在《利用平板试验法探究提高混凝土保水性对降低水分蒸发速率和抑制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平板试验法测定在不同的混凝土保水性条件下,水分蒸发速率对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缝面积大小的影响。分析水分蒸发速率与塑性裂缝之间的关系,说明塑性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早期塑性阶段表面快速失水所致,强调提高混凝土保水性能和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湿养护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杨照[3](2018)在《抑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及塑性收缩裂缝的方法和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优化,在合理砂率范围内,适当降低砂率和降低水泥用量对细砂集料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外加剂后掺法对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效果明显。采取对混凝土集料复配、后掺法拌制混凝土方法有显着增强外加剂减水的作用,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并抑制混凝土由于水化热温度过高产生的早期塑性收缩裂缝。(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范白涛,邓金根,刘伟,谭强,林海[4](2018)在《地层塑性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具有塑性特征的地层中,岩石的塑性变形对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显着,传统压裂模型大多未考虑塑性对裂缝起裂和延伸的影响。因此,考虑地层岩石弹塑性变形、黏性压裂液流动与裂缝扩展的非线性耦合,建立了弹塑性地层中压裂裂缝扩展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弹塑性地层中压裂裂缝扩展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索塑性变形对裂缝扩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弹塑性地层裂缝扩展过程中裂缝尖端附近会产生显着的塑性变形,与仅考虑弹性的计算结果相比,压裂地层所需的裂缝扩展压力更高,且形成的裂缝相对更短、更宽。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地层岩石强度、压裂液黏度及注入速率对地层中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表明地层强度对裂缝扩展行为影响显着,强度越低,塑性变形程度越大,裂缝扩展压力越高,同时裂缝长度越短,宽度越宽。压裂液黏度对裂缝扩展影响相对较小,而在总注入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压裂液注入速率对裂缝扩展的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8期)
孙江云,金宝宏,侯玉飞[5](2016)在《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周约束平板法测试系统,研究了粉煤灰、矿渣及硅灰不同掺量比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影响,同时对其开裂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的掺入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粉煤灰的抑制效果要优于矿渣;硅灰的掺入加剧了混凝土的早期塑性开裂,并随着掺量的增加开裂愈加明显。(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刘琳琳[6](2016)在《沾化凹陷沉积岩岩性、塑性、弹塑性及裂缝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沉积岩岩性方面的研究还缺乏以矿物成分含量为基础的岩石类型划分,并且前人对具有不同岩石成分沉积岩的塑性、弹塑性及裂缝发育特征的研究同样较为薄弱,这制约了对油气成藏过程及机理的进一步认识。本文针对上述研究薄弱环节,选取沾化凹陷为研究区,根据岩石力学实验研究、沉积岩随埋深力学性质演化研究及岩心和薄片中裂缝观察,探讨了拉张环境下,不同类型组合地层中的裂缝发育特征、机理及发育部位,并给出了模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岩石成分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全岩矿物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对沾化凹陷沉积岩进行岩性分类,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沉积岩主要有四个大类,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粘土岩和杂岩;9个亚类,包括石英碎屑岩、长石碎屑岩、方解石碳酸盐岩、白云石碳酸盐岩、粘土岩、石英长石杂岩、方解石杂岩、白云石杂岩、粘土杂岩。对岩心和薄片中互层部位裂缝发育情况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组合地层互层接触部位均发育平行层面裂缝:砂岩和泥岩组合地层中,泥岩多发育与沉积层理面高角度斜交的裂缝;泥页岩、方解石碳酸盐岩组合地层中,碳酸盐岩层内极其发育垂向裂缝;白云岩、泥岩组合地层中,白云岩发育垂向裂缝和高角度斜向缝;显性孔隙结构(铸体薄片中见大量被铸体充填的孔隙)、隐性孔隙结构(铸体薄片中无或极少见被铸体充填的孔隙)砂岩组合地层中,具有隐性孔隙结构的砂岩层发育垂向缝。对沾化凹陷沉积岩进行压缩、回弹、破裂实验研究得出:(1)在相同的垂向载荷下,碎屑岩、杂岩、碳酸盐岩的垂向压缩性和回弹性依次减弱,水平方向的伸展量也依次减小,(2)具有显性孔隙结构、结构疏松的碎屑岩轴向压缩性和径向伸展性好于具有隐性孔隙结构、结构致密的碎屑岩。在盆地沉降垂向加载过程中,或盆地抬升卸载过程中,碎屑岩最不容易破裂,碳酸盐岩最易产生裂缝。根据沾化凹陷沉积岩地层岩心裂缝发育深度统计以及沉降埋藏过程中岩石力学性质演化研究,地层塑性压实阶段埋藏深度范围为0-2100m,塑性压缩及破裂阶段埋藏深度范围为2100m以下。综上研究发现:具有不同组分、不同结构的岩石,其力学性质存在差异,相同应力条件下,在其互层组合地层中表现出相对刚性和相对塑性特征。组合地层发育“工”字型裂缝组合,在沾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2100m深度以下发育“类石香肠”构造带。(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张永新[7](2016)在《泵送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的分析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泵送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的产生原因、危害加以阐述,提出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6年03期)
罗仲坚[8](2015)在《外加剂对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影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外加剂对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影响展开了探究,通过结合具体的试验,对原材料和试验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说明,并对试验所得结果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5年10期)
张伟,宗兰,张士萍[9](2015)在《基于光测法对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混凝土早期塑形收缩裂缝的检测方法阐述,进一步研究光测法在评价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性能中应用的可行性。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缩裂缝进行处理,并对处理为二值化的裂缝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测法对于测试单根裂缝数值参数简单、便捷且准确。(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5年25期)
邹茗地,唐亮,李成君,唐辉[10](2015)在《基于弹塑性损伤本构的混凝土裂缝扩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模拟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方法,即利用有限元程序中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分别考察了无初始裂缝和有初始裂缝缺陷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扩展的过程,从损伤开始到裂缝扩展再到破坏的整个过程中,可以明确地捕捉到混凝土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演变过程,得到混凝土损伤特性图和损伤状态下的混凝土与钢筋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时,能均匀分布混凝土塑性损伤影响区,均匀出现多条损伤裂缝,裂缝扩展形式与实际相符,这种模拟混凝土开裂的方法能够容易得到各荷载阶段的塑性损伤破坏单元;利用塑性损伤模型对构件预制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缺陷情况进行模拟,了解到初始裂缝对承载能力有一定影响,应做好构件使用前的开裂检查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5年04期)
塑性裂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平板试验法测定在不同的混凝土保水性条件下,水分蒸发速率对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缝面积大小的影响。分析水分蒸发速率与塑性裂缝之间的关系,说明塑性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早期塑性阶段表面快速失水所致,强调提高混凝土保水性能和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湿养护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裂缝论文参考文献
[1].崔莹,屈展,赵均海,王萍.井壁Ⅰ型裂缝尖端塑性区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孙钊.利用平板试验法探究提高混凝土保水性对降低水分蒸发速率和抑制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作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
[3].杨照.抑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及塑性收缩裂缝的方法和措施[J].民营科技.2018
[4].范白涛,邓金根,刘伟,谭强,林海.地层塑性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5].孙江云,金宝宏,侯玉飞.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
[6].刘琳琳.沾化凹陷沉积岩岩性、塑性、弹塑性及裂缝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6
[7].张永新.泵送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的分析与防治[J].四川水泥.2016
[8].罗仲坚.外加剂对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影响探究[J].四川水泥.2015
[9].张伟,宗兰,张士萍.基于光测法对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的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15
[10].邹茗地,唐亮,李成君,唐辉.基于弹塑性损伤本构的混凝土裂缝扩展分析[J].中外公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