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纤涡旋场光镊对微粒操控的研究

单光纤涡旋场光镊对微粒操控的研究

论文摘要

光镊是利用光子与微粒间动量转换,以实现对微粒运动操控的一项技术。它具有非接触性、无损伤、高精度等特点与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个科学领域,有效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涡旋光束具有确定的轨道角动量和暗中空光场分布特性而被关注。本文理论上计算了基于涡旋隐逝场和基于涡旋聚焦场的两种光纤光镊对微粒的捕获力,并分析了粒子在两种不同形式涡旋场中的运动状态。实验上通过单模-多模光纤耦合激励出高阶涡旋场,并依靠单光纤光镊捕获系统,完成了对酵母细胞的轴向捕获和捕获力测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光镊技术的背景和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说明了涡旋场光镊的主要特点和捕获机理,以及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并介绍了两种结构单光纤涡旋场光镊的主要结构和捕获效果。理论部分由两部分构成:(1)利用射线模型分析了米氏粒子在涡旋隐逝场中的捕获力,结果显示横截面内梯度力和散射力的大小总是随径向距离增大而减小。始终指向光轴方向的梯度力会将微粒捕获到光纤表面,而在角向散射力的作用下,粒子会产生绕光轴的旋转运动。同时本文还探究了微纳光纤直径和微粒半径对捕获力的影响,发现梯度力和散射力的变化曲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2)利用T矩阵理论和麦克斯韦应力张量积分计算了单层粒子和双层粒子在涡旋聚焦场中的受力和力矩。结果显示线偏振场的聚焦场分布存在角向非均匀性,微粒在其中做轨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但是在其他几种偏振场则是正圆轨迹。随着光束阶数的增大,微粒的旋转周期逐渐增大,并且线偏振场中的椭圆轨迹离心率会减小。运动轨迹随着微粒半径增大而减小,当微粒半径大于某个临界值时就会被捕获到光轴上,无法进行轨道运动。对于双层粒子,内层为高折射率的双层粒子具有更大的捕获力,内层为低折射率的具有更大的旋转频率。实验部分,本文利用化学腐蚀法制备了多模光纤探针,并测量了不同温度下光纤包层和纤芯的腐蚀速率。而后通过单模-多模光纤耦合激励出高阶模式,并依靠单光纤光镊捕获系统进行了酵母细胞的轴向捕获和捕获力测量。结果显示多模光纤探针捕获力比单模光纤探针要小得多。同时本文还探究了粒子大小和错位耦合中纤芯错位量对捕获力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涡旋场光纤光镊的基本原理
  •     1.3.1 涡旋光束的角动量
  •     1.3.2 涡旋场光镊的捕获机理
  •     1.3.3 涡旋场光纤光镊的分类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2章 微粒在微纳光纤涡旋隐逝场中的受力与运动
  •   2.1 微纳光纤涡旋隐逝场分布
  •   2.2 射线光学理论模型
  •     2.2.1 单光线捕获力
  •     2.2.2 单光束的捕获力
  •   2.3 涡旋隐逝场对米氏粒子的作用力
  •     2.3.1 米氏粒子在涡旋隐逝场中捕获力矢量分布
  •     2.3.2 微粒半径和微纳光纤半径对捕获力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粒在涡旋聚焦场中的受力与运动
  •   3.1 涡旋聚焦场分布
  •   3.2 T矩阵方法
  •     3.2.1 粒子的T矩阵
  •     3.2.2 力和力矩的计算方法
  •   3.3 涡旋聚焦场对粒子的作用力和力矩
  •     3.3.1 单层粒子在涡旋聚焦场中的受力与运动
  •       3.3.1.1 光束偏振态对微粒操控的影响
  •       3.3.1.2 线偏振角的线偏振场对微粒轨道运动的影响
  •       3.3.1.3 微粒半径对涡旋场捕获的影响
  •       3.3.1.4 光束阶数对微粒操控的影响
  •     3.3.2 双层粒子在涡旋聚焦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       3.3.2.1 光束偏振态对双层粒子操控的影响
  •       3.3.2.2 光束阶数对双层粒子操控的影响
  •       3.3.2.3 内层折射率对双层粒子操控的影响
  •       3.3.2.4 内层半径对双层粒子操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涡旋场光纤光镊对微粒的捕获与操控
  •   4.1 化学腐蚀法制备光纤探针
  •     4.1.1 化学腐蚀法的基本原理
  •     4.1.2 腐蚀速率的测量
  •     4.1.3 光纤探针几何形态测量
  •   4.2 光纤光镊捕获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1 多模光纤内高阶模式的传输
  •     4.2.2 酵母细胞的捕获与捕获力测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闹

    导师: 张波

    关键词: 光纤光镊,涡旋光束,轨道运动,捕获力,力矩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

    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分类号: TN253

    DOI: 10.27381/d.cnki.gwlgu.2019.000232

    总页数: 71

    文件大小: 2848K

    下载量: 29

    相关论文文献

    • [1].涡旋特征和轨迹演化的可视化研究[J]. 计算机时代 2020(02)
    • [2].北太平洋涡旋对基于细尺度参数化的海洋内部混合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 2020(02)
    • [3].超短涡旋脉冲产生方法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05)
    • [4].可持续性涡旋的产生与测量[J]. 物理实验 2020(05)
    • [5].基于流场分析的变截面涡旋齿的强度分析[J]. 流体机械 2020(05)
    • [6].非经典涡旋光束在高数值孔径系统中的传播特性[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04)
    • [7].涡旋压缩机新型渐变壁厚涡旋齿的设计和工作特性研究[J]. 流体机械 2018(12)
    • [8].海洋涡旋自动探测几何方法、涡旋数据库及其应用[J]. 海洋科学进展 2017(04)
    • [9].基于二维超表面的多通道涡旋光束技术[J]. 光电工程 2017(03)
    • [10].高功率涡旋光束产生方法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7)
    • [11].磁涡旋极性翻转的局域能量[J]. 物理学报 2016(21)
    • [12].涡旋——大海的探戈[J]. 地理教育 2011(06)
    • [13].大海的探戈——涡旋[J]. 百科知识 2010(18)
    • [14].共轴双涡旋声束形成离轴多涡旋的定位[J]. 声学学报 2020(01)
    • [15].冬季黑潮延伸体区域涡旋尺度海面温度季节内变化特征[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7)
    • [16].涡旋激光阵列产生技术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09)
    • [17].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海洋涡旋检测模型[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05)
    • [18].基于卫星高度计和浮标漂流轨迹的海洋涡旋特征信息对比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9(04)
    • [19].基于紧凑比率的海洋涡旋提取方法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09)
    • [20].涡旋电磁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J]. 微波学报 2018(02)
    • [21].高阶相干涡旋和光涡旋的动态演化和传输轨迹[J]. 光电子·激光 2016(07)
    • [22].涡旋压缩机涡旋齿温度分布与变形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6(11)
    • [23].光学涡旋应用于微测量的研究进展[J]. 激光杂志 2015(06)
    • [24].大海的探戈——涡旋[J]. 科学24小时 2010(10)
    • [25].涡旋态参与的约瑟夫森效应[J]. 江西科学 2014(04)
    • [26].自散焦非局域非线性材料中的光学涡旋孤子[J]. 物理学报 2013(04)
    • [27].环形涡旋光干涉叠加形成复合涡旋光的特性研究[J]. 山东科学 2013(02)
    • [28].平面涡旋光叠加形成复合涡旋的理论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9].涡旋纹与涡旋结构的发生与演化[J]. 大舞台 2012(03)
    • [30].涡旋泵涡旋齿的压力和温度场模型[J]. 化工机械 2011(05)

    标签:;  ;  ;  ;  ;  

    单光纤涡旋场光镊对微粒操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