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新麦草论文_李忠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华山新麦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麦草,华山,小麦,序列,赤霉病,白粉病,种质。

华山新麦草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虎[1](2019)在《华山新麦草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2n=2x=14,NsNs)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大麦亚族新麦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我国华山海拔450米至1800米之间的中低山区石间路旁、墟缝中的残积土和峭壁的岩石空隙中。该物种为我国特有种质资源,是国家首批一类珍稀保护植物和急需保护的农作物野生新缘种。我们利用叁代测序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测序过滤掉低质量和接头后的subreads平均长度8.3 Kb,总碱基量418 Gb;纯叁代拼接得到6.07 Gb基因组序列,Contig N50约为916.4 Kb,利用Hi-C数据优化后得到6.11 Gb基因组序列,Conting N50约为958.8 Kb;CEGMA核心基因完整性,BUSCO评估及二代数据回比率表明,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较好;共有6.06 Gb的序列长度的基因组序列被定位到7条染色体上,占比99.26%;在定位到染色体上的序列中,能够确定顺序和方向的的序列长度为5.59Gb,占定位染色体序列总长度的92.3%;预测得到了4.68 Gb(76.63%)的重复序列,41,842个基因,97.80%的基因可以注释到NR等数据库中;预测得到1,842个tRNA,955个rRNA,4,877个miRNA,得到15,948个假基因;新麦草中存在449个特有的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华山新麦草与小麦组物种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吴宽,牛永浩,康克功,赵磊,吴云锋[2](2019)在《华山新麦草易位系抗黄矮病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由麦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YDV)感染引起。为给优质抗BYDV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种质资源,采用堆测法种植材料,利用饲毒蚜虫接种病毒BYDV-GAV的方式,对27份华山新麦草易位系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比较了接种病毒后各材料的病情指数及其千粒重。结果表明,27份华山新麦草易位系中,5份材料的病情指数介于13.56~18.89,表现为抗BYDV-GAV;9份材料的病情指数是介于27.78~48.89,表现为感BYDV-GAV;其余13份材料的病情指数均大于50.0,表现高感BYDV-GAV。不同华山新麦草易位系对BYDV-GAV抗性差异较大,筛选出的5份抗黄矮病材料可为培育优质抗病毒新品种提供重要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德时[3](2019)在《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筛选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趋狭窄的遗传基础和匮乏种质资源严重制约了小麦育种的发展。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2n=2x=14,NsNs)拥有众多优异基因资源,其作为远缘杂交育种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可将Ns染色体或有利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中,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得到更多育种材料。本研究利用细胞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形态学比较对实验室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高代材料进行鉴定,并获得H1132、H1133、H4122和H1423四个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结果如下:(1)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12个系的BC_1F_8和BC_1F_9代中194株单株的细胞学结果表明:单株的染色体数目范围为40-54,其中42、43、44共占82.5%,多于45和少于42的分别为10.8%和6.7%;单株染色体构型存在多样性,有单价体、二价体、叁价体和端体,而在42和44条染色体中仍存在不稳定单价体构型。以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结果表明材料的外缘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所含Ns染色体数目范围为0-10。(2)衍生系H1133、H4122、H1423的鉴定与分析细胞学鉴定表明H1133、H4122和H1423的染色体数和构型为2n=44=22Ⅱ。以华山新麦草gDNA为GISH探针,Oligo-pTa535(红)、Oligo-pSc119.2(绿)为FISH探针组合杂交,发现H1133、H4122和H1423均携带华山新麦草的2条Ns染色体和普通小麦的42条全部染色体。分子标记分析发现第叁部分同源群的3个EST标记(CD454742、BF473348、CD454575)和2个PLUG标记(TNAC1326、TNAC1248)在H1133中特异性扩增华山新麦草的条带;第五部分同源群的BE499166和2个PLUG标记(TNAC1588、TNAC1503)在H4122中特异性扩增华山新麦草的条带;第七部分同源群的3个EST标记(BE637663、BG274576、BE591127)和2个PLUG标记(TNAC1957、TNAC1821)在H1423中特异性扩增华山新麦草的条带。因此判断H1133、H4122、H1423分别为3Ns、5Ns和7Ns附加系。在农艺性状上,H1133、H4122和H1423的平均株高为70cm,亲本7182为80cm。H1423的平均分蘖为8个,少于亲本7182。成株期的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为免疫,H4122和H1423表现为高抗,从材料的系谱推断H4122和H1423的抗性来源为华山新麦草。苗期鉴定结果表明7182与H1133、H4122、H1423对V26、CYR31、CYR32小种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均为高抗;H1133(a)和H1133在CYR29和CYR31中出现抗性分离现象。(3)衍生系H1132的鉴定与分析细胞学观察发现H1132的染色体数和构型为2n=42=21Ⅱ。以华山新麦草gDNA为GISH探针,Oligo-pTa535(红)、Oligo-pSc119.2(绿)为FISH探针组合杂交,发现H1132携带2条Ns染色体,但缺少2条1D染色体。分子标记分析发现第一部分同源群3个EST标记(BE497584、BE443796、BG313767)和3个PLUG标记(TNAC1026、TNAC1043、TNAC1091)在H1132中特异性扩增华山新麦草的条带;中国春缺体-四体分析证明H1132缺少1D染色体,这个结果与原位杂交结果一致。在表型数据的显着性分析中我们发现H1132在株高、分蘖等方面与亲本7182有显着差异。成株期的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H1132高抗条锈病;从材料的系谱推断抗性来源为华山新麦草。苗期鉴定结果表明H1132与亲本7182对V26、CYR31、CYR32小种的表现基本一致,均为免疫至高抗,但对CYR29表现为感病。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H1132为小麦-华山新麦草1Ns(1D)二体异代换系,携带有多个优异农艺性状,可作为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进一步加以利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郝冬冬[4](2019)在《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抗病性鉴定及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最近几年频发,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小麦近缘种属植物具有许多普通小麦不具有的抗病基因等优良性状,是改良小麦的重要基因库。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2n=2x=14,NsNs)作为小麦的近缘属植物之一,是小麦的叁级基因源,具有很多优异的基因可以用于普通小麦的改良,如:早熟、耐盐、耐瘠薄、抗旱等,另外,还具有抗多种小麦病虫害的优良性状。为了创制更多的种质资源和充分利用华山新麦草的优良特性,本实验室用普通小麦7182和华山新麦草杂交,经幼胚培养和多次回交,创制出一系列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本实验通过对4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进行研究,综合采用抗病鉴定(赤霉病、白粉病)、细胞学观察、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以期为小麦抗病育种创制新种质。实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赤霉病抗性鉴定及细胞学研究通过两年的赤霉病鉴定,筛选出中抗赤霉病衍生后代H-34-8-2-6-1和H-24-3-1-5-19-1。对这2个衍生后代的根尖细胞进行压片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皆为42条。原位杂交鉴定结果显示,H-34-8-2-6-1根尖细胞含有1对华山新麦草Ns染色体,确定为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H-24-3-1-5-19-1根尖细胞携带有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整臂,确定为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根据抗病鉴定结果,亲本普通小麦7182中感赤霉病,而H-34-8-2-6-1和H-24-3-1-5-19-1的鉴定结果都属于中抗,因此初步推测H-34-8-2-6-1和H-24-3-1-5-19-1抗赤霉病的基因来源于华山新麦草。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H-34-8-2-6-1的株高、分蘖数、穗长和小穗数与亲本7182有差异但不显着,而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亲本7182差异显着。H-24-3-1-5-19-1的株高较亲本7182显着降低。2.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白粉病抗性鉴定及细胞学研究通过多次苗期白粉病鉴定,筛选出一个对白粉病免疫的衍生后代H-3-5-9-3-1。对H-3-5-9-3-1的根尖细胞进行压片观察发现,H-3-5-9-3-1具有44条染色体,经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结果显示,H-3-5-9-3-1具有两条黄绿色信号,确定为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根据抗病鉴定结果,亲本普通小麦7182和华山新麦草对白粉病分别为中感和免疫,而衍生后代H-3-5-9-3-1表现出免疫,因此推测H-3-5-9-3-1的抗病基因来自华山新麦草。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H-3-5-9-3-1的株高比亲本降低,差异在0.05和0.01水平上均达到显着,分蘖数较亲本增加,差异也达到极显着;穗长和结实率都优于亲本7182,小穗数和穗粒数与亲本7182接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黄娟,崔忠刚,谢洲,付亮,王强[5](2019)在《华山新麦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山新麦草属禾本科小麦族新麦草属,是一个多年生二倍体物种,因只分布于陕西华山而得名,属于普通小麦的叁级基因源;因具有抗逆境、抗病虫、早熟、优质等特点,成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外源基因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对华山新麦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综述从遗传多样性、形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其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首次对该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旨在提高对华山新麦草的整体认识,为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4期)

孟长军,岳圣轩,张旸,梁勇,李瑞桐[6](2019)在《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育苗复配基质选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国家一级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为试验材料,以园土为对照,设计了3个基质配方(园土:细沙=1:1;园土:草炭=1:2;园土:草炭:珍珠岩=1:2:1),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下华山新麦草幼苗的各项指标,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基质的育苗效果要优于单一基质;3个复配基质中,配方3 (园土:草炭:珍珠岩=1:2:1)处理下,华山新麦草的发芽率、苗期各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表现较优,可作为华山新麦草的育苗基质配方;配方3处理能够显着促进华山新麦草幼苗的根系发育,显着提高其根系活力,进而显着增加了华山新麦草幼苗叶片中的氮素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最终使得华山新麦草幼苗生物量的积累表现更优。本研究结果可为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的迁地保护提供一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3期)

孙偲,张鹏,张琳,方正武,蔺瑞明[7](2018)在《华山新麦草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山新麦草(Psath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 2n=2x=14, Ns Ns)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新麦草(Psathyrostachys)属多年生二倍体异花授粉草本植物,是小麦野生亲缘物种之一,具抗条锈病,白粉病等多种优良抗病、抗逆性状,是实现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可作为改良小麦种质的优质基因来源。本文围绕华山新麦草自然种群生态,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杂交后代外源遗传物质鉴定展开,重点对华山新麦草-普通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等进行介绍。这对保护华山新麦草,利用华山新麦草对小麦遗传背景进行改良,以及推进小麦抗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4期)

刁慧珊[8](2018)在《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纹枯病抗性鉴定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纹枯病(wheat sharp eyespot)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在我国各小麦主产区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呈明显加重趋势,因普通小麦中抗源稀缺,有必要在小麦近缘种属挖掘新的抗源。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Ns Ns,2n=14)具有很强的抗逆、早熟和抗病等多种优异的生物学特性,是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种。本研究利用细胞学观察、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分子标记(SSR和EST-STS)技术,对课题组近期创制的59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采用纹枯病温室牙签接种法对该59份材料和97份引进美国小麦材料和国内改良品种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结合田间农艺性状,筛选优良的纹枯病抗性材料,并对稳定的抗性材料进行SSR和SNP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59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综合细胞学观察、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分子标记(SSR和EST-STS)鉴定分析,18-1-3-1-6-2-2为小麦-华山新麦草2Ns(2D)异代换系,其余的根尖细胞均含有42条染色体,无明显外源信号,推断其可能导入了小片段Ns基因组染色体,为易位系或渐渗系。2.采用纹枯病温室牙签接种法,对该59份材料和97份引进美国小麦材料和国内改良品种进行纹枯病抗性筛选鉴定,中抗及以上种质36份,包括10份国内改良品种,16份引进美国小麦材料和10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对这部分材料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Y-83-1和Y-83-3两年表现抗病,且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作为小麦纹枯病抗病育种的稳定抗源。3.对36份纹枯抗性较好的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检测到504个等位变异,变幅2~23,平均等位变异8.40;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引进美国小麦材料遗传多样性较高,和小麦-华山衍生后代亲缘关系较远;抗性位点标记验证结果表明,与抗性QTLs连锁的Xwmc154、Xbarc126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综合农艺性状和抗性皆较好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Y-83-1和Y-83-3进行SNP分子标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它们的遗传组成。这些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抗纹枯病材料的筛选鉴定,对小麦纹枯病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奠定了材料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20)

贺晓岚,王建伟,李文旭,赵继新,武军[9](2018)在《华山新麦草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Ph-1-SS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在植物逆境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挖掘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抗非生物胁迫关键功能基因,以华山新麦草叶片为材料,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1-SST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Ph-1-SST,登录号为KX761897。通过PCR法扩增其g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gDNA和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3 344bp和2 001bp,编码66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含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2.9ku,理论等电点为4.87。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大麦1-SST基因编码蛋白的相似性最高(90%),为糖基水解酶32家族成员。对1-SST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h-1-SST及其同源蛋白位于不同分支,初步推断此全长cDNA是华山新麦草中编码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的一个新基因。结果为作物非生物胁迫改良提供重要基因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白宇皓[10](2017)在《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华山新麦草Ns染色体特异SCAR标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是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种之一,具有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使其成为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中宝贵的优质基因来源。本研究利用牙签嵌入接种法对53份普通小麦和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并结合分子细胞学特征对筛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初步鉴定;利用RAPD标记转SCAR标记技术和附加有华山新麦草1Ns-7Ns染色体组的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材料开发能在小麦背景中对华山新麦草Ns染色体进行识别检测的特异SCAR标记。实验获得如下结果:1.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纹枯病抗性评价与细胞学鉴定苗期小麦纹枯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对纹枯病的抗性有较大的差异,病情指数的变异范围为20.0%-82.0%。抗病等级表现为抗病(R)及以上的材料11份,占全部供试材料的21.6%,平均病情指数为26.8%。表现中抗(MR)的材料27份,占全部供试材料的52.9%,平均病情指数为46.9%。表现中感(MS)或感病(S)的材料13份,占全部供试材料25.5%,平均病情指数为61.9%。对11份抗病材料进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细胞学观察,所有材料根尖细胞均含有42条染色体,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没有发现杂交信号。但抗病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其亲本7182有显着的差异,初步分析推断这些材料为华山新麦草小片段的易位材料并有望在小麦抗纹枯病育种过程中加以利用。2.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RAPD标记扩增的特异片段筛选与SCAR标记转化用180条RAPD随机引物R1-R180(10 bp),对附加有华山新麦草1Ns-7Ns染色体组的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材料进行筛选,有5个RAPD引物分别在1Ns、2Ns、4Ns、5Ns附加系中有特异扩增。对特异片段进行切胶纯化,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特异片段并测序。经测序得到特异片段的序列,提交NCBI植物基因组数据库中比对,设计出5对SCAR引物并在材料中进行验证。新设计的SCAR引物S2Ns-131在小麦-华山新麦草2Ns附加系和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上有特异性扩增,而未在亲本7182中扩增出条带。从而证明R131已经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S2Ns-131,可以用于特异性检测华山新麦草2Ns染色体。(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华山新麦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由麦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YDV)感染引起。为给优质抗BYDV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种质资源,采用堆测法种植材料,利用饲毒蚜虫接种病毒BYDV-GAV的方式,对27份华山新麦草易位系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比较了接种病毒后各材料的病情指数及其千粒重。结果表明,27份华山新麦草易位系中,5份材料的病情指数介于13.56~18.89,表现为抗BYDV-GAV;9份材料的病情指数是介于27.78~48.89,表现为感BYDV-GAV;其余13份材料的病情指数均大于50.0,表现高感BYDV-GAV。不同华山新麦草易位系对BYDV-GAV抗性差异较大,筛选出的5份抗黄矮病材料可为培育优质抗病毒新品种提供重要种质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山新麦草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忠虎.华山新麦草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2].吴宽,牛永浩,康克功,赵磊,吴云锋.华山新麦草易位系抗黄矮病的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19

[3].张德时.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筛选和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郝冬冬.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抗病性鉴定及细胞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黄娟,崔忠刚,谢洲,付亮,王强.华山新麦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6].孟长军,岳圣轩,张旸,梁勇,李瑞桐.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育苗复配基质选优[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7].孙偲,张鹏,张琳,方正武,蔺瑞明.华山新麦草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18

[8].刁慧珊.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纹枯病抗性鉴定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9].贺晓岚,王建伟,李文旭,赵继新,武军.华山新麦草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Ph-1-SS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8

[10].白宇皓.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华山新麦草Ns染色体特异SCAR标记开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的原...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染色...华山新麦草亚种群RAPD数据的主成...7 华山新麦草生境中光合有效辐射...3特异SSR标记在小麦-华山新麦草华山新麦草的生物量结构

标签:;  ;  ;  ;  ;  ;  ;  

华山新麦草论文_李忠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