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课程权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权利,课程,学生,教师,道德,生命,缺失。
课程权利论文文献综述
唐利[1](2018)在《论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权利》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者,其课程权利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程权利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政府层面、幼儿园方面、教师方面和家长方面找出其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提出政府立法、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课程权利意识的建议,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建言献策。(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8年22期)
许琳[2](2017)在《地方高校选修制下学生课程权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选修课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常常处于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中,并游走于一个左端为倡导追求合理的知识结构,右端是大力张扬学习自由间的光谱中。这也势必导致要么过分限制学生权利致使权利缺失,要么赋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导致课程权利膨胀,藉此,笔者选取了S大学公共课选修制课程实施的案例,通过相关政策文本分析,结合案例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的多利益主体综合调研及课程实施的参与式观察,试图呈现和分析该校选修制下学生课程权利总是在“被限制”和“被自由”之间徘徊的现实困境,进而反思了选修制下的课程管理。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解释了相关核心概念,并梳理了研究相关的文献,阐明了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笔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案例学校S大学选修制的制度文本以及调查对象的访谈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定量分析,找出其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笔者从课程权利的四维度:课程知晓权、课程选择权、课程实施参与权、课程评价权深入探讨四种课程权利下,课程利益相关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权利困境;第四部分,厘清选修制与高校学生课程权利的关系,并从课程权利的核心要素入手思考选修制下学生课程权利的合理分配,为优化选修制课程管理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选修制实施中学生课程权利存在以下困境:在课程知晓权方面,学生诉求得不到满足且自主行权意识淡薄;在课程选择权方面,学校往往过度赋权且缺乏靶向性;在课程实施参与权方面,学生“话语权”有缺失且消极被动参与;在课程评价权方面,学生行使权利过于感性且具有程式化的特点。立足于调查结果,笔者发现,选修制中多重利益主体的权利诉求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且选修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其制度设计价值取向的摇摆性致使制度调和存在困难;而选修制与高校学生课程权利始终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牵制的关系。对此,本文给出了完善和优化学生课程权利与地方高校选修制的建议:首先,管理者要转变领导者角色定位,树立学生主动行使课程知晓权的意识;其次,制定权利运行程序,有针对性地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再次,建立“共同参与”机制,保障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权利;最后,丰富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理性行使课程评价权。(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2)
朱景光,张玉军[3](2016)在《反刍学生课程权利的失权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实施成效,丰富课程认识,有必要把中小学学生的课程权利真实地纳入研究和实践中。学生的课程权利基本可分为学生的课程决策权利、课程设计权利、课程实施权利和课程评价权利等。学生课程权利重建主要应包含课程目标规划的参与权、课程内容决策的参与权、课程实施的平等自主权、课程评价的公平对待权等方面的建设与落实。(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16年15期)
朱景光[4](2016)在《学生课程权利的失权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实施成效,丰富课程认识,有必要把中小学学生课程权利真实地纳入研究中。教育中之所以存在学生课程失权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浸淫、社会法律的阻滞、学校教师的失真以及学生自身的迷失等原因。学生课程权利建设有课程目标的决策与建设、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实施过程的平等与自主、学习结果的管理与评价四个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材教学》期刊2016年06期)
王瑞德[5](2015)在《教师课程权利的道德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权利是教师权利的基本内容,对教师课程权利进行道德追问于教师而言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道德实践植根于教师的道德自信,教师能够通过"教什么"和"如何教"实现对课程权利的道德观照。教师需要从中国历史的真实叙事中捕捉课程道德的厚度,从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出发捕捉课程道德的宽度。(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31期)
朱景光,龙丽[6](2015)在《生命何以增值——学生课程权利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赋予学生适度的课程权利,是课程权利分配的必然、我国课程制度的诉求、课程质量提升的条件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基于"生命、生存、生长"的课程理念,增值建设的教师策略有:直面意义日益缺失的生命世界、深入孩子的内心和生活世界、确立基本的学习和成长目标的"脚踏大地"的学习性生存;生成积极情感、建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习惯的"仰望星空"的优秀性生长。(本文来源于《教育参考》期刊2015年04期)
王晶,胡中晓[7](2015)在《教师课程权利的价值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教师的课程权利基本定位为所谓的课程实施权,对于课程决策权、评价权等却无处可寻。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政策、理念赋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权利,教师课程权的落实对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继续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邱德乐[8](2015)在《论学生的课程权利》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的课程权利是指学生在学校课程设置、学习、发展、评价、管理等方面所应享有的权利,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权和人权的体现,既有合法性,也有合理性,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课程设置开发的选择与决策、课程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和选择、课程实施过程的平等参与、课程评价、管理与结果对待等方面应享有广泛而合理的权利。(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5年03期)
刘雨[9](2012)在《课程改革中学生课程权利的缺失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课程运作流程的划分,课程改革中学生课程权利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学生课程决策权利的缺失、学生课程设计权力的缺失、学生课程实施权利的缺失和学生课程评价权利的缺失。学生课程权利缺失的重建策略是在观念层面上加强学生课程权利意识、在制度层面上明确赋予学生课程权利、在学校层面上创建课程权利交流平台和在实践层面上增强学生参与的执行力等四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2年04期)
陈梅[10](2010)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师生课程权利生成——兼议施瓦布的课程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施瓦布提出的实践课程思想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成为师生参与并行使课程权利的有力支撑;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问题,原因之一是课程研究专家与教学实践工作者(广大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合作。因此,把广大师生纳入课程权利主体的范畴是防止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应然要求。(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期刊2010年09期)
课程权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选修课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常常处于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中,并游走于一个左端为倡导追求合理的知识结构,右端是大力张扬学习自由间的光谱中。这也势必导致要么过分限制学生权利致使权利缺失,要么赋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导致课程权利膨胀,藉此,笔者选取了S大学公共课选修制课程实施的案例,通过相关政策文本分析,结合案例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的多利益主体综合调研及课程实施的参与式观察,试图呈现和分析该校选修制下学生课程权利总是在“被限制”和“被自由”之间徘徊的现实困境,进而反思了选修制下的课程管理。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解释了相关核心概念,并梳理了研究相关的文献,阐明了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笔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案例学校S大学选修制的制度文本以及调查对象的访谈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定量分析,找出其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笔者从课程权利的四维度:课程知晓权、课程选择权、课程实施参与权、课程评价权深入探讨四种课程权利下,课程利益相关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权利困境;第四部分,厘清选修制与高校学生课程权利的关系,并从课程权利的核心要素入手思考选修制下学生课程权利的合理分配,为优化选修制课程管理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选修制实施中学生课程权利存在以下困境:在课程知晓权方面,学生诉求得不到满足且自主行权意识淡薄;在课程选择权方面,学校往往过度赋权且缺乏靶向性;在课程实施参与权方面,学生“话语权”有缺失且消极被动参与;在课程评价权方面,学生行使权利过于感性且具有程式化的特点。立足于调查结果,笔者发现,选修制中多重利益主体的权利诉求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且选修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其制度设计价值取向的摇摆性致使制度调和存在困难;而选修制与高校学生课程权利始终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牵制的关系。对此,本文给出了完善和优化学生课程权利与地方高校选修制的建议:首先,管理者要转变领导者角色定位,树立学生主动行使课程知晓权的意识;其次,制定权利运行程序,有针对性地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再次,建立“共同参与”机制,保障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权利;最后,丰富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理性行使课程评价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程权利论文参考文献
[1].唐利.论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权利[J].学园.2018
[2].许琳.地方高校选修制下学生课程权利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朱景光,张玉军.反刍学生课程权利的失权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6
[4].朱景光.学生课程权利的失权与重建[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
[5].王瑞德.教师课程权利的道德向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6].朱景光,龙丽.生命何以增值——学生课程权利的视角[J].教育参考.2015
[7].王晶,胡中晓.教师课程权利的价值透视[J].继续教育研究.2015
[8].邱德乐.论学生的课程权利[J].课程.教材.教法.2015
[9].刘雨.课程改革中学生课程权利的缺失与重建[J].教育观察.2012
[10].陈梅.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师生课程权利生成——兼议施瓦布的课程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