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糖酶基因论文-张道伟,李燕,张萌,王莎莎,肖仲久

海藻糖酶基因论文-张道伟,李燕,张萌,王莎莎,肖仲久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藻糖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色瓢虫,海藻糖酶,TRE2-like,TRE2

海藻糖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道伟,李燕,张萌,王莎莎,肖仲久[1](2019)在《海藻糖酶基因TRE2-like和TRE2在异色瓢虫羽化过程中的表达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海藻糖在异色瓢虫的变态发育、羽化等整个生命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类似膜结合型海藻糖酶(TRE2-like)与膜结合型海藻糖酶(TRE2)基因为基础,探讨在异色瓢虫羽化阶段这两个海藻糖酶的潜在功能,为阐明异色瓢虫从蛹发育到成虫时海藻糖代谢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TRE2-like和TRE2基因序列设计双链RNA(dsRNA)区域片段并合成对应的dsRNA,通过RNAi将其注射到异色瓢虫2日龄蛹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NAi处理后羽化第1天的异色瓢虫成虫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蒽酮比色法、酶标法等分别测定RNAi处理后羽化第1天的异色瓢虫成虫主要糖类物质含量及TRE活性变化,并观察异色瓢虫羽化后的表型变化。【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dsGFP注射组)相比,异色瓢虫2日龄蛹被注射TRE2-like或TRE2 dsRNA后,其新羽化成虫体内TRE2-like和TRE2表达量均极显着下调,且少数个体出现了蜕皮与翅形成困难等畸形表型。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在注射dsTRE2-like后显着降低,膜结合型海藻糖酶活性在注射dsTRE2后显着降低;注射dsTRE2后糖原含量显着下降,注射dsTRE2-like后糖原和海藻糖含量显着下降,注射dsTRE2-like+dsTRE2后糖原和葡萄糖含量显着下降,且海藻糖含量极显着下降。注射dsTRE2-like, dsTRE2和dsTRE2-like+dsTRE2后可溶性海藻糖酶基因TRE1-1和TRE1-2表达下降或显着下降,而TRE1-5表达上升或显着上升,海藻糖合成酶(tre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 GP)、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ase, GS)基因的表达均显着下调。【结论】TRE2-like和TRE2基因表达被抑制后,异色瓢虫海藻糖等代谢受到影响。研究结果为探究异色瓢虫体内膜结合型海藻糖酶的潜在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周霞,罗红玉,张欢欢,朱熙,刘雪[2](2019)在《马铃薯海藻糖酶基因人工miRNA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cosmic (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在转录后水平与靶基因互补结合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海藻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渗透调节性物质,其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人工miRNA技术(artificial microRNA, amiRNA)设计特异性沉默马铃薯海藻糖基因(StTRE)的人工miRNA (amiR-StTRE),并利用巢式PCR技术克隆得到包含amiRTRE前体序列的701 bp目的片段。然后将获得的DNA片段(701 bp)与表达载体pCPB121通过双酶切和质粒重组法构建StTRE基因amiRNA表达载体(pCPB121-amiR-StTRE),并经过双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检测,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CPB121-amiR-StTRE。以期有目的地利用amiRNA进行马铃薯的抗旱性遗传改良提供分子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5期)

王德意,汝玉涛,王勇,马月月,那爽[3](2018)在《柞蚕蛹滞育和滞育解除过程中海藻糖酶基因表达模式及酶活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柞蚕Antheraea pernyi海藻糖酶(trehalase,Treh)基因,探讨该基因在柞蚕蛹滞育和滞育解除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与海藻糖酶活力变化,为阐明柞蚕蛹滞育期间糖代谢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柞蚕蛹中克隆获得海藻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长光照(17L∶7D)处理后的滞育解除柞蚕蛹与对照滞育蛹不同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谱;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其在长光照下滞育解除过程中柞蚕蛹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脂肪体中海藻糖酶活力的变化,同时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其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结果】克隆获得柞蚕3个海藻糖酶基因,分别命名为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U977455,KU977456和KU977457),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分别为1 797,1 635和1 932 bp,分别编码598,544和643个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pTreh1A和ApTreh1B为可溶型海藻糖酶(Treh S),ApTreh2为膜结合型海藻糖酶(Treh M)。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各组织中ApTreh2比ApTreh1的分布更广且表达量更高。qPCR检测发现,ApTreh1A和ApTreh1B在长光照处理后的柞蚕蛹脂肪体中,21 d时表达量都表现出快速升高[分别是对照组(12L∶12D)的2倍和4.7倍],28 d与35 d时下降,42 d时表达量再次升高;ApTreh2随着滞育的解除表达量逐渐升高,28 d时达到最高(约为对照组的2.7倍),42 d时又出现一个小高峰(约2.3倍),后期逐渐下降。长光照下脂肪体中海藻糖酶活力逐渐升高,21 d时达到最高(约18.5 U),35 d时降到最低(约11.2 U),42 d时其酶活力再次略微升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与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蛹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在长光照条件下呈现出升高趋势,21 d时达到最高,在整个发育时期的含量比对照组要高。【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柞蚕蛹滞育解除过程中海藻糖酶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蛹脂肪体中海藻糖酶活性、蛹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呈一致性,提示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响应在柞蚕蛹滞育解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汪晓茜[4](2018)在《假眼小绿叶蝉海藻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茶区,是最重要的茶叶害虫之一。该虫防治困难,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导致了严重的“3R”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其它防治方法。昆虫海藻糖酶是滞育激素调节与几丁质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对昆虫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不仅克隆得到了假眼小绿叶蝉海藻糖酶基因,明确了其表达情况,同时为防控叶蝉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最终发展持续控制害虫的新技术奠定基础。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假眼小绿叶蝉内参基因的筛选在假眼小绿叶蝉转录组数据中筛选了5种内参基因(18S,ACT,EF1α,RPL10,α-TuB)设计其特异性引物,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不同发育阶段、低温胁迫处理、饥饿胁迫处理、不同农药浓度处理)下的假眼小绿叶蝉5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并使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ΔCt法以及RefFinder软件对内参基因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下,RPL10和EF1α的稳定性最好;在农药胁迫下,18S和ACT是最好的内参基因组合;在饥饿胁迫下,EF1α和RPL10是表达最稳定的两个基因;在低温胁迫处理下,RPL10和EF1α是稳定性最好的基因。(2).假眼小绿叶蝉海藻糖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通过RACE技术获得海藻糖酶基因cDNA全长为2469 bp,其中包含开放阅读框ORF 1797 bp,一共编码氨基酸642个,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分别为ATG、TAG。序列中含有海藻糖酶基因的经典标签序列“PGGRFREFYYWDSY”和“QWDYPNAWPP”以及一个甘氨酸富集区“GGGGEY”。预测编码蛋白分子量为74185.44,理论等电点为5.80,不稳定系数为38.91,分子式为C_(3361)H_(5091)N_(869)O_(972)S_(30),脂肪总数为77.59,总平均亲水性-0.381。该氨基酸序列和已经公布的其他昆虫海藻糖酶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经分析发现该基因预测存在两个得分较高的跨膜区,因此该海藻糖酶基因为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并将其命名为EvTre2。(3).假眼小绿叶蝉海藻糖酶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分析海藻糖酶基因在不同处理下均有所表达。且在低温胁迫处理下,各个低温处理下的海藻糖酶基因表达较未处理成虫相比均有所提高,在4℃处理一小时的样品中表达量达到最高。在农药处理胁迫中,经叁个农药浓度处理的样品的海藻糖酶基因表达量均有所提高,并且在浓度3000 mL/公顷时达到了最高。在不同发育阶段下,若虫的表达情况较成虫有所下降。在饥饿胁迫处理下,各个时长饥饿处理均有所提高,特别在饥饿60 h的样品中表达量大幅提高。结果显示EvTre2与假眼小绿叶蝉的抗逆性机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成功地从假眼小绿叶蝉中克隆得到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海藻糖基因在假眼小绿叶蝉中的的作用奠定基础,为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8-06-01)

陈龙,谭瑶,周晓榕,庞保平,格希格都仁[5](2018)在《沙葱萤叶甲海藻糖酶基因GdTre1的克隆、分子特性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作为昆虫体内海藻糖代谢的关键性酶,在昆虫能量调节和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海藻糖酶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探究海藻糖酶在沙葱萤叶甲生长发育和成虫夏滞育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沙葱萤叶甲转录组数据,采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Tre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技术检测其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卵、1-3龄幼虫、预蛹、蛹、成虫(羽化后3,7,10,15,25,40,60,80和100 d)]、成虫不同组织(头、胸和腹)以及3日龄成虫在不同温度(15,20,25,30,35和40℃)胁迫下的表达水平;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不同日龄成虫体内海藻糖酶活性。【结果】克隆获得了沙葱萤叶甲可溶性海藻糖酶基因,并命名为Gd Tre1(Gen Bank登录号:KY697913),该基因全长1 933 bp,开放阅读框1 704bp,编码567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分子量为66.56 k D,等电点为6.62;编码蛋白具有海藻糖酶超基因家族典型的功能结构域,包含1条信号肽,不具有跨膜结构。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d Tre1与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Tre1b的同源性最高,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70.25%。RT-q PCR检测结果表明,Gd Tre1在沙葱萤叶甲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在卵期和成虫滞育期间高表达,而在幼虫、预蛹、蛹及成虫滞育前低表达;在成虫不同组织中,通常在腹部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胸部,最低为头部;Gd Tre1表达量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30℃达最高值,而后随温度升高略有下降。沙葱萤叶甲不同日龄成虫体内Gd Tre1表达量及Tre活性存在显着差异,且Gd Tre1表达量与Tre活性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海藻糖酶与沙葱萤叶甲生长发育和成虫夏滞育有密切的关系。该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该虫的夏滞育分子机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德意,汝玉涛,王勇,姜义仁,秦利[6](2017)在《柞蚕海藻糖酶在蛹解除滞育和发育期的基因表达特征及酶活力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滞育(Diapause)是昆虫重要的生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的停滞和生理活动的降低,昆虫在解除滞育时,海藻糖酶在糖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催化海藻糖分解生成葡萄糖用于昆虫糖酵解或转换成葡萄糖-6-磷酸等中间产物用于其它代谢过程。为研究柞蚕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的糖类代谢规律,克隆柞蚕Antheraeapernyi海藻糖酶(Trehalose)基因,命名为ApTre2(GenBank登录号:KU977457)。其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 932 bp,编码643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分子量为74 kD,等电点(p I)为5.82;具有1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在线跨膜结构域预测显示,ApTre2的3′端有一段约23aa的跨膜区,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同源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pTre2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的海藻糖酶相似度较高。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在5龄幼虫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体壁、生殖腺、肌肉和马氏管中的表达量较高。以一化性柞蚕滞育蛹脂肪体组织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q PCR)研究长光照(17L︰7D)解除柞蚕蛹滞育解除及蛹发育过程中ApTre2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ApTre2基因在滞育期表达量较低,随着滞育的解除表达量逐渐升高,28 d达到最高(约2.7倍),后期逐渐降低,35 d降到最低(约0.7倍),42d其表达量再次急剧升高(约2.3倍)并在之后的几天呈下降趋势,而此阶段正是柞蚕蛹羽化较为集中的阶段。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脂肪体中海藻糖酶活性,结果显示解除滞育过程中该酶活性逐渐升高,21 d达到最高,后逐渐降低,35 d表达量最低,42 d再次升高,与ApTre2基因的表达规律相类似。本研究结果表明ApTre2基因及其酶活性变化与柞蚕蛹滞育解除及发育过程中糖类物质的调控密切相关,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期刊2017-10-26)

王爽[7](2017)在《利用转基因RNAi技术沉默稻纵卷叶螟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Oryza sativa)对于全球人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已经有有超过1/2的人是以大米为食。但是,我国的水稻产量并不丰富,究其主要原因是虫害。在我国威害水稻的害虫已知的有350多种,常见的有30多种,主要包括食叶类、钻蛀类、吸汁类、食根类这4大类害虫,其中稻纵卷叶螟危害较为严重。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俗称卷叶虫,刮青虫、苞叶虫等,。海藻糖酶是昆虫体内海藻糖代谢的一个要害酶,同时,海藻糖也是昆虫重要的血糖物质,因而其在昆虫能量的调节以及昆虫的发育过程中具有不能漠视的作用,尤其在昆虫飞行的过程中,是昆虫飞行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因而海藻糖酶也就天然的成为了害虫管制的理想靶标。截至目前,科研工作者发现海藻糖酶基因的类型有两种,分别属于可溶性海藻糖酶基因(Tre1)和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Tre2)。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体外注射dsRNA的方法来导致RNAi的现象,从而实现降低稻纵卷叶螟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以及利用转基因RNAi技术,以取得对稻纵卷叶螟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具有缄默作用的转基因水稻植株,从而达到控制稻纵卷叶螟危害的目的,为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治奠定根底。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注射dsRNA干扰稻纵卷叶螟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以稻纵卷叶螟膜两种藻糖酶基因(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和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为靶标,设计两个靶位点以实现对稻纵卷叶螟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和海藻糖酶基因的RNAi效应,并将两个靶位点分别命名为CmTreⅡ*和CmTre*。采用RNAi技术,在体外合成两个dsRNA(CmTreⅡ-dsRNA和CmTre-dsRNA)。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分别将CmTreⅡ-dsRNA和CmTre-dsRNA导入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体内。观察发现,在注射CmTreⅡ-dsRNA和CmTre-dsRNA后稻纵卷叶螟幼虫对水稻的取食情况有较为显着的下降,生长发育情况也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有的出现蜕皮受阻等现象。而且注射CmTreⅡ-dsRNA和CmTre-dsRNA的稻纵卷叶螟的虫体明显相较于对照组又小又黑,有的甚至出现了畸形的虫体,更甚者出现死亡等情况。RT-qPCR结果表明,注射了CmTreⅡ-dsRNA和CmTre-dsRNA的稻纵卷叶螟幼虫在96 h后,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48.33%和71%;在注射PBS溶液、CmTreⅡ-dsRNA和CmTre-dsRNA 7 d后,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23.33%,63.33%和83.33%,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1.66%,51.66%和71.66%,且各组的校正死亡率为13.18%、58.50%和82.26%(P<0.05)。2.重组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同样的,以CmTreⅡ和CmTre两个基因片段为靶位点,分别在其两端添加Spe I和BamH I酶切位点,进行人工合成,然后经双酶切后与植物表达载体p1301连接,构建p1301-CmTreⅡ*和p1301-CmTre*两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的方法验证重组表达载体p1301-CmTreⅡ*和p1301-CmTre*已构建成功,并采用液氮冻融的方法将其成功转入农杆菌LBA4404,构建基因工程菌。3.转基因水稻的获得使中花11号粳稻的愈伤组织被分别含有p1301-CmTreⅡ*和p1301-CmTre*质粒的农杆菌LBA4404浸染,经过愈伤组织的抗性筛选、分化和植株再生,总共获得17株转基因再生植株。通过靶标位点的RT-PCR检测,其结果表明:7株是含有CmTreⅡ的阳性转基因植株,9株是含有CmTre的阳性转基因植株。1株转基因失败,舍去。4.RNA干扰效应的检测将取食非转基因水稻的稻纵卷叶螟设置为对照组,观察发现取食了转基因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的取食情况以及生命活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同时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情况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有的甚至出现了蜕皮受阻等现象。而且取食转基因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的虫体明显相较于对照组又小又黑,有的甚至出现了畸形的虫体,更甚者出现死亡等情况。取食转基因水稻的稻纵卷叶螟体内海藻糖酶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PCR)来测定,并统计稻纵卷叶螟的死亡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取食非转基因水稻的稻纵卷叶螟,取食转入目的基因片段CmTreⅡ的水稻的稻纵卷叶螟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平均相对表达量下降了29%;取食转入目的基因片段CmTre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的海藻糖酶基因平均相对表达量下降了55%,死亡率也分别增加了46.67%(取食转CmTreⅡ基因的水稻)和66.67%(取食转CmTre基因的水稻),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1.85%(取食转CmTreⅡ基因的水稻)和74.67%(取食转CmTre基因的水稻)。转CmTreⅡ基因的水稻和转CmTre基因水稻的室外抗虫性的试验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对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取食量都有显着下降,表现为转CmTreⅡ基因水稻的卷叶率和白叶率分别为13.40%和12.47%,转CmTre基因水稻的卷叶率和白叶率分别为12.61%和11.84%,相比对照组(即取食非转基因水稻)卷叶率分别下降了11.32%(转CmTreⅡ基因的水稻)和12.11%(转CmTre基因的水稻);白叶率分别下降了10.10%(转CmTreⅡ基因的水稻)和10.73%(转CmTre基因的水稻);研究结果表明转CmTreⅡ基因的水稻和转CmTre基因的水稻的RNA干扰效应都十分地显着,能对取食其叶片的稻纵卷叶螟的海藻糖酶基因起到非常明显的缄默作用,而且稻纵卷叶螟对转基因水稻表现出明显的拒食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30)

张露,朱世城,郑好,沈祺达,王世贵[8](2017)在《褐飞虱海藻糖酶基因在表皮几丁质代谢中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昆虫海藻糖酶能够调控几丁质代谢并控制蜕皮过程。本研究通过TRE表达被抑制后,检测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蜕皮状况、几丁质含量及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和几丁质酶(chitinase,Cht)基因表达情况,探究不同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在褐飞虱表皮中对几丁质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RNAi技术,以实验室饲养种群褐飞虱为材料,通过向其体内注射双链RNA(dsRNA)分别抑制单个海藻糖酶基因或同时抑制多个海藻糖酶基因,注射48 h后通过Trizol法提取褐飞虱总RNA,反转录试剂盒合成第一链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确定RNAi效果。氢氧化钾法测定48 h褐飞虱整体几丁质含量变化并对蜕皮困难虫体进行拍照;最后采用qRT-PCR检测褐飞虱CHS和Cht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分析TRE在调控几丁质代谢中的作用。【结果】与注射dsGFP相比较,其余各注射组褐飞虱整体几丁质含量显着下降,其中dsTRE1混合注射组与Validamycin注射组呈极显着下降,同时褐飞虱出现蜕皮困难等现象。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单个TRE的dsRNA注射后该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但是部分TRE的表达有互补性上升。其中TRE1-2和TRE2在各注射组处理下表达均下降,dsTRE1s对TRE2的表达也有抑制效果,整体上dsTRE1混合注射组和海藻糖酶抑制剂Validamycin抑制效果明显;dsTRE注射组抑制CHS表达效果不明显,Validamycin能够显着降低CHS1和CHS1a在表皮中的表达,且2种dsTRE1注射后CHS1表达在上升,dsTRE1-2注射后表皮中的CHS1a的表达上升;Cht1和Cht8在dsTRE各注射组及Validamycin处理中表达下降或显着下降,dsTRE1-1注射后Cht2和Cht5表达显着上升;dsTRE1-2注射后Cht1、Cht6和Cht8表达下降,Cht2和Cht4表达显着上升;dsTRE2处理组中Cht1、Cht8和Cht10表达下降而Cht9表达显着上升;dsTRE1s注射后,Cht1和Cht5表达显着下降,而Cht9表达显着上升;Validamycin注射组中10个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都显着或者极显着下降。【结论】TRE能够通过调控褐飞虱几丁质代谢途径来控制几丁质的合成,结果可为开展和筛选有效的海藻糖酶抑制剂控制褐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李孝良,彭祥然,陈功,戴卫江,唐旭东[9](2016)在《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Trehalas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是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成熟孢子的主要糖类物质之一,海藻糖酶作为海藻糖代谢的主要催化酶,在微孢子虫的发芽及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家蚕微孢子虫的海藻糖酶具有4个序列相似度较高的编码基因拷贝(Nb Tre1、Nb Tre2、Nb Tre3和Nb Tre4),除了Nb Tre4编码蛋白质的N端有1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其他拷贝的编码蛋白质均没有信号肽结构域,但都具有少数的N-糖基化位点,而没有O-糖基化位点,此外,丝氨酸磷酸化位点的比率也较高,二级结构较为简单,仅有螺旋区和低复杂度区。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了Nb Tre1基因,该基因片段长933 bp,编码31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36.7 k D,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14个磷酸化位点。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获得Nb Tre1蛋白的表达菌株,利用IPTG诱导获得大量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融合Nb Tre1蛋白,其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融合Nb Tre1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1∶25 600。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了该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应用于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的检测等。(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刘晓健,孙亚文,崔淼,马恩波,张建珍[10](2016)在《飞蝗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可专一性地将一分子海藻糖水解成为两分子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几丁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海藻糖酶已成为害虫控制的潜在靶标。本研究以重要农业害虫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为材料,探讨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生理功能,为飞蝗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搜索飞蝗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获得4个海藻糖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blast、TMHMM和SignalP等相关软件分析其序列特征;利用ClustalW进行海藻糖酶全长氨基酸序列比对,MEGA7构建海藻糖酶的系统进化树;运用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研究4个海藻糖酶基因在5龄若虫不同组织及发育日龄的表达特性;体外合成4个基因的dsRNA后,分别注射5龄第2天若虫,同时注射dsGFP作为对照,收集注射dsRNA 48 h后的整虫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后,采用RT-qPCR技术检测海藻糖酶基因以及几丁质合成关键基因UDP-N-乙酰葡糖胺焦磷酸化酶基因LmUAP1和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LmCHS1的表达量,并观察记录表型。【结果】飞蝗4个海藻糖酶均含有海藻糖酶的2个功能保守区以及1个甘氨酸富集区,其中1个海藻糖酶具有跨膜结构域,将其命名为LmTre(GenBank M登录号:KX371563),1个海藻糖酶具有类跨膜结构,将其命名为Lm Tre M-like(Gen Bank登录号:KX371565),其余2个均为可溶性海藻糖酶,分别命名为LmTreS1和LmTreS2(GenBank登录号:KX371564和FJ79502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LmTreM和LmTreM-like与膜结合型海藻糖酶聚为一支,而LmTreS1和LmTreS2与可溶性海藻糖酶聚为一支;对4个基因在5龄若虫不同组织部位和发育日龄表达量的分析表明LmTreM、LmTreS1和LmTreS2具有组织特异表达特性,而LmTreM-like在所有组织部位中均表达,且4个海藻糖酶基因呈现出不同的发育变化趋势;RNAi结果表明,分别注射飞蝗4个海藻糖酶基因dsRNA至5龄若虫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降低,且不存在基因间的交叉干扰,几丁质合成关键基因LmUAP1和LmCHS1的表达也无显着变化,注射各海藻糖酶基因dsRNA的5龄若虫均可成功蜕皮至成虫。【结论】飞蝗存在1个膜结合型、1个类膜结合型和2个可溶性海藻糖酶基因,这4个基因具有不同的组织和发育表达特性,任一基因的表达沉默均不影响5龄飞蝗正常蜕皮至成虫。(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2期)

海藻糖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icrocosmic (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在转录后水平与靶基因互补结合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海藻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渗透调节性物质,其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人工miRNA技术(artificial microRNA, amiRNA)设计特异性沉默马铃薯海藻糖基因(StTRE)的人工miRNA (amiR-StTRE),并利用巢式PCR技术克隆得到包含amiRTRE前体序列的701 bp目的片段。然后将获得的DNA片段(701 bp)与表达载体pCPB121通过双酶切和质粒重组法构建StTRE基因amiRNA表达载体(pCPB121-amiR-StTRE),并经过双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检测,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CPB121-amiR-StTRE。以期有目的地利用amiRNA进行马铃薯的抗旱性遗传改良提供分子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藻糖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张道伟,李燕,张萌,王莎莎,肖仲久.海藻糖酶基因TRE2-like和TRE2在异色瓢虫羽化过程中的表达与功能[J].昆虫学报.2019

[2].王周霞,罗红玉,张欢欢,朱熙,刘雪.马铃薯海藻糖酶基因人工miRNA载体的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王德意,汝玉涛,王勇,马月月,那爽.柞蚕蛹滞育和滞育解除过程中海藻糖酶基因表达模式及酶活力分析[J].昆虫学报.2018

[4].汪晓茜.假眼小绿叶蝉海藻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

[5].陈龙,谭瑶,周晓榕,庞保平,格希格都仁.沙葱萤叶甲海藻糖酶基因GdTre1的克隆、分子特性和表达分析[J].昆虫学报.2018

[6].王德意,汝玉涛,王勇,姜义仁,秦利.柞蚕海藻糖酶在蛹解除滞育和发育期的基因表达特征及酶活力变化研究[C].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2017

[7].王爽.利用转基因RNAi技术沉默稻纵卷叶螟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D].贵州大学.2017

[8].张露,朱世城,郑好,沈祺达,王世贵.褐飞虱海藻糖酶基因在表皮几丁质代谢中的调控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7

[9].李孝良,彭祥然,陈功,戴卫江,唐旭东.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Trehalas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J].蚕业科学.2016

[10].刘晓健,孙亚文,崔淼,马恩波,张建珍.飞蝗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J].中国农业科学.2016

标签:;  ;  ;  ;  

海藻糖酶基因论文-张道伟,李燕,张萌,王莎莎,肖仲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