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芳[1]2003年在《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吗啡后PH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清皮质酮的改变及纳洛酮、RU486预处理对上述改变的影响,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方法:所有动物均于实验前一天脊髓蛛网膜下腔埋置导管(PE—10),制作成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给药的动物模型。1.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对大鼠细胞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二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鞘内注射吗啡组(40μg/50μl)。2.为探讨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后免疫调节的机制。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i.t吗啡组、i.t纳洛酮组、纳洛酮拮抗组、RU486预注组。纳洛酮拮抗组在i.t注入吗啡40μg前5分钟i.t纳洛酮140μg/rat,RU486组在i.t注入吗啡40μg前腹腔注入RU486 20mg/kg。给药6小时后抽取血样并取出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用MTT法测定PHA-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EI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浓度。 结果:1.i.t注射吗啡组6小时后PH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降低,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2.纳洛酮拮抗组明显逆转i.t吗啡后产生的血清皮质酮升高和抑制PHA-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3.预注RU486对i.t注射吗啡导致的PHA-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血清皮质酮浓度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 结论: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抑制PH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伴有HPA轴的激活;吗啡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是通过阿片受体介导的,能被纳洛酮拮抗;HPA轴的激活不参与此过程的调节。
段金炜[2]2012年在《蛛网膜下腔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以及脊髓背角GLAST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骨癌痛是一种机制独特而复杂的慢性疼痛,局部肿瘤骨组织的各种变化诱导了神经系统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研究发现在骨癌痛大鼠的脊髓背角出现特有的大量肥大的星形胶质细胞。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是维持突触间隙谷氨酸浓度的主要调节器,在已知的5种EAATs亚型中,表达于胶质细胞的GLAST(EAAT1)芏清除谷氨酸过程中的作用很大。疼痛与脊髓胶质细胞功能改变和GLAST表达密切相关。脑啡肽作为一种内源性阿片肽类镇痛物质日益受到关注,许多动物实验已表明其有明显的镇痛效应。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为疼痛治疗带来新的方向,本实验小组前期利用慢病毒载体包装人前脑啡肽原基因(Human preproenkephalin gene, HPPE),成功筛选出能稳定表达的细胞株(Plv-UbC-HPPE/HEK293),以及其对照细胞株(UbC-GFP-LV/HEK293),现将其注射到骨癌模型大鼠的蛛网膜下腔,观察其对大鼠骨癌痛行为学和脊髓背角GLAST/EAAT1的表达影响。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以及脊髓背角谷氨酸转运体蛋白(GLAST/EAAT1)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5),假骨癌空白对照组(A)、骨癌模型组(B)、骨癌模型鞘内注射UbC-GFP-LV/HEK293对照组(C)、骨癌模型鞘内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治疗组(D)。造模术前1d,术后1、5、10、15、20、21、23、25d测定各组大鼠后肢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C组和D组分别于造模术后第20d蛛网膜下腔注射UbC-GFP-LV/HEK293细胞和Plv-UbC-HPPE/HEK293细胞。造模术后25d取各组大鼠L4-L6脊髓,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GLAST的表达。结果:B、C组大鼠与对照组(A)相比,大鼠PWL逐渐降低(P<0.05),GLAST表达降低(P<0.05);D组大鼠鞘内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后PWL升高(P<0.05),GLAS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SD大鼠胫骨注射MADB-106乳腺癌细胞株可引起行走诱发痛、自发性痛敏、热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等痛行为学变化,大鼠造模侧胫骨X线检查也证明了大鼠骨癌痛模型成功建立。鞘内注射质粒Plv-UbC-HPPE/HEK293后骨癌痛大鼠热痛阈值明显升高,说明鞘内注射Plv-UbC-HPPE/HEK293对大鼠癌痛有镇痛作用。鞘内注射质粒Plv-UbC-HPPE/HEK293可以增加骨癌大鼠脊髓GLAST蛋白表达,可能是治疗骨癌疼痛的机制之-
陈锐, 王华, 江伟[3]2013年在《大鼠经寰枢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法与传统置管法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法,并比较几种常见的鞘内置管方法,为脊髓水平的神经生理实验及疼痛研究提供更有效方案。方法选择90只230~2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Yaksh组,寰枢椎(AA)组和尾置管(L)组,分别从枕骨大孔、寰枢椎间隙、腰5-6椎间隙置管至蛛网膜下腔。叁组模型建立后,观察大鼠置管后死亡率、肢体瘫痪率及体重变化情况,并测定其缩足反应阈值(PWT)、甩尾反应潜伏期(TF)和吗啡镇痛效果。对比叁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置管后AA组和L组发生死亡和肢体瘫痪的百分率明显低于Yaksh组;且体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Ysksh组;术后7d内,AA组大鼠的PWT值和TF值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最为接近;吗啡镇痛实验说明AA组置管方法与其他组相比并无差异。结论大鼠经寰枢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方法具有死瘫率低、身体恢复快、对后续实验影响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新型鞘内置管方法。
参考文献:
[1]. 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 曹春芳. 苏州大学. 2003
[2]. 蛛网膜下腔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以及脊髓背角GLAST的影响[D]. 段金炜. 山西医科大学. 2012
[3]. 大鼠经寰枢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法与传统置管法的比较[J]. 陈锐, 王华, 江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