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论文_张敬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罗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阿罗汉,佛教,罗汉,尊号,小乘,上座,证人。

阿罗汉论文文献综述

张敬川[1](2016)在《鸠摩罗什的一乘佛学思想——以《大乘大义章》中关于阿罗汉授记问题的讨论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慧远与鸠摩罗什间关于阿罗汉授记问题的问答,主要涉及到声闻乘的教义与《法华经》一乘思想的分歧。慧远以业感缘起理论为支持,认为凡断尽烦恼,则必无受生之理。因此对阿罗汉授记成佛的教义有所疑惑。鸠摩罗什认为,无论是阿罗汉还是法身菩萨,都只是断尽叁界烦恼,还有出叁界烦恼未断,这是其受生之本。阿罗汉成佛的教理基础在于所证的法性没有叁乘之别,叁乘只是佛陀因众生根性的不同而方便安立的教法,佛教修证的最终归宿应当是佛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否定叁乘的意义,作为度化众生的方便叁乘各有其次第,这种次第是不容混淆的。一佛乘是在叁乘各自完成其相应的次第后才对其开显的教义。(本文来源于《普陀学刊》期刊2016年00期)

王鹤琴[2](2015)在《汉译《杂阿含经》中的阿罗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罗汉信仰是佛教叁大信仰体系之一,是早期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信仰核心。汉译《阿含经》是记录佛陀及其弟子言教最早的北传经典,其中,《杂阿含经》因作为佛法的母体其地位尤为重要。从教义教理以及教制教史两个方面考察汉译《杂阿含经》中的阿罗汉,不仅是认识阿罗汉信仰整体发展历史的基础,也是把握早期佛教特性的关键。《杂阿含经》五十卷是刘宋年间天竺僧人求那跋陀罗在南京翻译的。那时的中国佛教,大小乘同时从印度向中国传播,它们之间既彼此争锋,又相互浸润,《杂阿含经》在这种背景下的输入,为印度早期佛教在中国的流行提供了重要的经典支撑,也增添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杂阿含经》中以阿罗汉为旗帜的佛教思想与修行法门对中国当时的佛教产生重要影响,烦恼与涅盘、僧团与圣僧等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元素。中国的罗汉信仰是伴随佛教由域外输入的一种信仰形态,其一开始就表现出异于域外的本土特色,这种特色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信仰需求有关。在大乘佛教占据主流的中土,罗汉信仰之所以能够与佛信仰和菩萨信仰并立存在与它复合了圣徒传、神异僧信仰和祖师崇拜有紧密关联。而这又与佛陀去世后印度佛教的流变及西域特别是宾佛教的发展密不可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禅学的传播及其实践的盛行促进了中国罗汉信仰的普及与开展。作为神异僧信仰的宾头卢信仰和迥异于佛菩萨个体信仰的罗汉团体信仰成为中国罗汉信仰的两种基本模式,这两种模式奠定了中国罗汉信仰的后期繁荣和风格演变。世界叁大宗教对于人以及人生活的世界基本都持否定的态度,这在佛教中表现尤甚。人被烦恼束缚着不断造业,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佛教认为,轮回就是无穷无尽的受苦。因此,佛教所追求的解脱境界是无生、寂灭、彻底自由的涅盘。而要想跳脱叁界,就得断除牵引我们作业流转的烦恼。《杂阿含经》中对烦恼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分类和从不同角度的阐释。所谓烦恼就是障碍解脱、不趣涅盘的一切负面的情绪、感受、认识等,烦恼的产生表面看来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原因,可是在佛教看来,从本质上讲还是精神的原因,是心出了问题。因此,对治烦恼不是靠改革社会和折磨肉体,而是依凭精神修炼。早期佛教的解脱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从初果须陀洹开始,脱离凡夫而成为圣者,最终的解脱成为必然,只待时机而已。因此,由凡夫而得须陀洹是佛教修道体系初步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对“我见”的破除,所以须陀洹又叫“见道”。叁果阿那含的地位已经非常高,因为死后不再生到欲界而直接在色界天或无色界天般涅盘,所以经典中有将其称为有余涅盘的记载。与大乘佛教只能在人间成佛不同,早期佛教追求的涅盘是可以在天上获得的。阿罗汉的证得是解脱目标的实现,早期佛教的终极关怀止于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涅盘。关于无余涅盘,佛陀反对从有无的角度进行思量,对于佛陀或者阿罗汉死后是有是无的问题,佛陀持“无记”的态度。后期佛教的涅盘观以及佛身观在此基础上有了全新的发展。以佛陀为根本导师的早期教团,内部关系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约束个人的戒律和作为组织管理的规制必不可少。僧团的壮大发展必然引起外道的不满和挑战,佛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积极回应是它得以立足的前提。整体上看,佛教对待外道的态度是温和、开放的。有一些阿罗汉及其弟子偏爱闲静独居、寡欲清修的阿练若行等头陀行,游离于僧团内外,佛陀对此的态度是重实质而轻形式。佛陀有四大弟子在僧团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分别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大迦叶和阿难。《杂阿含经》中的舍利弗地位非常突出,不仅大智第一,善于说法,而且禅定功夫高深,得到佛陀的赞叹。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僧团的管理和各项规制的完善等。可以说,舍利弗是教团中地位仅次于佛陀的领袖级人物。然而,舍利弗先佛涅盘,佛陀入灭后有关僧团领导权的问题日渐突出,终成为大迦叶和阿难矛盾的焦点。在《杂阿含经》中,有反应大迦叶和阿难分歧的几部经典,这几部经典塑造的大迦叶是冷漠、严厉的,而阿难的形象则谦和忍耐、富于同情心。经过旁采其它经典并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人的冲突并不是性格不合那么简单,背后反映了以阿难为代表的释迦族掌握的核心教团和以大迦叶为代表的外围教团有关领导权的争夺。斗争的最终结局是大迦叶稍占上风并对阿难做出让步。在佛教的早期发展中,释迦族影响巨大,从出身释迦族的阿罗汉这一角度可以管窥一二。阿难、难陀、提婆达多、罗睺罗、摩诃波阁波提等,对于佛教都从不同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从族姓家庭视野下来考察早期佛教是很有必要的。早期佛教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反映了追求出世的佛教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真实样态。(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释阿难[3](2014)在《巴利《论事》中的“阿罗汉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昆达摩论事(Kathavatthu)是南传上座部的辩论书,出自佛灭后200-300年间阿育王(Asoka)时期的部派佛教。在七部论中排第五,其论在第叁结集时由目犍连子帝须长老(Moggaliputta Tissa)编成。根据摩诃朱拉隆功大藏经,《论事》共有226论。本论文主要研究核心在于《论事》中,第二论“阿罗汉退论”和第四论“一切有论”中的‘阿罗汉等论’。内容探讨佛教的“阿罗汉观”,共可分为两部分:一、就原始佛教的立场,如何诠释“阿罗汉”。二、部派佛教对“阿罗汉”的主张如何演变。关于《论事》中“大天五事”到“说一切有部”的“阿罗汉起烦恼”和“退转”问题,研究成果发现:一、在原始佛教,“佛”是一位阿罗汉,“辟支佛”和“声闻”也是阿罗汉。在此,“阿罗汉”是佛教最高尚的修行目标。另外“阿罗汉”一词不仅佛教专用,佛教未出现前,早在印度社会中已被作为“圣者”之名称。阿罗汉不只完成“自利”、破除轮回、脱离生死的任务,还完成“利他”,对社会有所贡献。二、部派时期,因为“大天五事”问题,“阿罗汉”的地位被高度怀疑是否为佛教中最圆满的圣者。各部派对阿罗汉,纷纷有不同主张。“说一切有部”认为阿罗汉有六种,前五种当面对特殊因缘,“非理作意”时会现起烦恼而退转,若是“如理作意”和第六种“不动法”,则不会退转。有部的立场认为“佛”也是一位阿罗汉,有“受用退”,有的也主张“佛”全无退。因为部派对“阿罗汉”是否有、无退转,争议不休,在部派之后,变得更重视行菩萨道为了“成佛”而不是“成阿罗汉”。从而认为,“佛”非“阿罗汉”,“阿罗汉”即是声闻,但上座部对“菩萨”的解释不同,菩萨有叁种:大菩萨(Mahabodhisattva),缘觉菩萨(Paccekabodhisatta),声闻菩萨(Savakabodhisatta)。叁种所行的菩萨道都是为了成就“阿罗汉”。但其中大菩萨的阶位者,即为成就佛道的菩萨行者却有可能面对从佛道“退转”问题,故就进而分有“不定”(Aniyatabodhisatta)与“定”(Niyatabodhisatta)菩萨之分,无论如何叁种菩萨已证得了阿罗汉后永远不退转。叁、巴利各种文献说明了,《论事》对有部“阿罗汉起烦恼退”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有部所主张的“叁世实有,法体恒存”与阿罗汉“非理作意”时起烦恼而有退转,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若主张“叁世实有”(一切时),为何仅在“非理作意”时阿罗汉退失,但“如理作意”时却无退?因按照有部,“烦恼”在“叁世”应是“同一法体”让阿罗汉退转(无论在“如理作意时”或“非如理作意时”)。另外,有部主张“一切有”,这被上座部批判为“邪见”。对于“不动法”,巴利佛典说明,从圣之解脱来看,一切圣人等亦属于“不动法”。原始佛教和上座部肯定一切圣者皆无退转。四、《论事》的辩论由“自说”(Sakavadi)的上座部与“他说”(Paravadi)的其他部派双方组成,彼此进行问答。其论辨的逻辑机制称“八论破”(Atthaniggaha),主要有两种方式:一、“顺反论”(先肯定后否定),二“反顺论”(先否定后肯定)。完整的问答逻辑出现于“补特伽罗论”,共分“四义”,每一义又各有二论(“顺反论”和“反顺论”),共有八论(四义八论)。《论事》是佛教最早期的逻辑论书,近代学者认为它的逻辑形式,属于西方逻辑假言命题的“否定后件式”(Modus Tollens)。(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6-09)

释阿难[4](2014)在《原始佛教“阿罗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论定原始佛教对于阿罗汉的立场?又如何论述阿罗汉呢?"阿罗汉"在原始佛教的地位中,被视为是最高层次的解脱之目的,同时也是修行最终果位。倘若我们要厘清"阿罗汉"的本身概念,就必须追溯古印度社会当时对于人一生的基本看法与规划。古印度时期,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称为"四修行处所"(或曰(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4年01期)

源流[5](2012)在《从说一切有部的无诤法看阿罗汉的利他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乘佛教的传统中很少说到阿罗汉的利他行,认为这主要是菩萨的行为,而阿罗汉则通常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自了汉"。但是,这种说法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在说一切有部的无诤法中找到了阿罗汉有利他行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证明阿罗汉的确有利他行。(本文来源于《中国佛学》期刊2012年01期)

王卫东[6](2011)在《董其昌和《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碑刻》一文中研究指出董其昌(1555—1636),字思白,号玄宰,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十六年(158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天才俊逸,善谈名理;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行楷之妙,跨绝一代。画山水少学黄公望,中复去而宗董源、巨然,复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气韵秀润,潇洒生动。(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1年10期)

周小英[7](2010)在《宋旭五百罗汉像与《乾明院阿罗汉图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文《吴彬漆缣本五百罗汉像》述及鄱阳一地曾庋藏的叁本吴彬《五百罗汉图》,其中二本流传于今,都带有慧通的题记。饶有缘分的是,鄱阳南罗汉寺还有宋旭画的一册漆缣本《五百罗汉图》(图1),也有慧通的题记。它的艺术性暂且不谈,由于它记录了五百罗汉像的题名,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文着墨于此。信奉五百罗汉的风尚由来已久,但有一点人们很长时间都迷迷蒙(本文来源于《新美术》期刊2010年05期)

范扬[8](2006)在《范扬《阿罗汉图》》一文中研究指出范扬的画作多人称之为"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甚为恰当。其笔墨行走之处,满纸生风,看似形散,实则神聚,看似粗头乱服,细读笔笔相生,墨到韵至。观其洒脱自如、行走无碍的画面,有豪放畅达先声夺人之势,其功力之深厚,语汇之独特,令读画者为之撼动并因之畅神。(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06年11期)

熊晓平[9](2002)在《因狮子吼 成阿罗汉 《楞严经》——说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的民俗活动中 ,狮子主要用来镇墓、驱崇辟邪、趋吉辟凶 ,后来成为官位等级的象征。狮舞早在汉代就已兴起 ,是一种民间舞蹈 ,有驱灾庆丰、祈福视吉之意。狮子在佛教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佛教经籍常常以狮喻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吴立民[10](1999)在《如何修证阿罗汉道──关于业力的理论、修行和证入》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把人们修行的根机分为缘觉、声闻、菩萨叁乘。缘觉乘修的是十二因缘,其证果是辟支佛;声闻乘修的是四谛,其证果是阿罗汉;菩萨乘修的是六度,其证果是佛。缘觉、声闻属小乘,菩萨属大乘。小乘的根本教义是业力,大乘的根本教义是般若。所以修证阿罗汉道,一定要了解业力(本文来源于《佛学研究》期刊1999年00期)

阿罗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阿罗汉信仰是佛教叁大信仰体系之一,是早期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信仰核心。汉译《阿含经》是记录佛陀及其弟子言教最早的北传经典,其中,《杂阿含经》因作为佛法的母体其地位尤为重要。从教义教理以及教制教史两个方面考察汉译《杂阿含经》中的阿罗汉,不仅是认识阿罗汉信仰整体发展历史的基础,也是把握早期佛教特性的关键。《杂阿含经》五十卷是刘宋年间天竺僧人求那跋陀罗在南京翻译的。那时的中国佛教,大小乘同时从印度向中国传播,它们之间既彼此争锋,又相互浸润,《杂阿含经》在这种背景下的输入,为印度早期佛教在中国的流行提供了重要的经典支撑,也增添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杂阿含经》中以阿罗汉为旗帜的佛教思想与修行法门对中国当时的佛教产生重要影响,烦恼与涅盘、僧团与圣僧等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元素。中国的罗汉信仰是伴随佛教由域外输入的一种信仰形态,其一开始就表现出异于域外的本土特色,这种特色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信仰需求有关。在大乘佛教占据主流的中土,罗汉信仰之所以能够与佛信仰和菩萨信仰并立存在与它复合了圣徒传、神异僧信仰和祖师崇拜有紧密关联。而这又与佛陀去世后印度佛教的流变及西域特别是宾佛教的发展密不可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禅学的传播及其实践的盛行促进了中国罗汉信仰的普及与开展。作为神异僧信仰的宾头卢信仰和迥异于佛菩萨个体信仰的罗汉团体信仰成为中国罗汉信仰的两种基本模式,这两种模式奠定了中国罗汉信仰的后期繁荣和风格演变。世界叁大宗教对于人以及人生活的世界基本都持否定的态度,这在佛教中表现尤甚。人被烦恼束缚着不断造业,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佛教认为,轮回就是无穷无尽的受苦。因此,佛教所追求的解脱境界是无生、寂灭、彻底自由的涅盘。而要想跳脱叁界,就得断除牵引我们作业流转的烦恼。《杂阿含经》中对烦恼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分类和从不同角度的阐释。所谓烦恼就是障碍解脱、不趣涅盘的一切负面的情绪、感受、认识等,烦恼的产生表面看来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原因,可是在佛教看来,从本质上讲还是精神的原因,是心出了问题。因此,对治烦恼不是靠改革社会和折磨肉体,而是依凭精神修炼。早期佛教的解脱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从初果须陀洹开始,脱离凡夫而成为圣者,最终的解脱成为必然,只待时机而已。因此,由凡夫而得须陀洹是佛教修道体系初步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对“我见”的破除,所以须陀洹又叫“见道”。叁果阿那含的地位已经非常高,因为死后不再生到欲界而直接在色界天或无色界天般涅盘,所以经典中有将其称为有余涅盘的记载。与大乘佛教只能在人间成佛不同,早期佛教追求的涅盘是可以在天上获得的。阿罗汉的证得是解脱目标的实现,早期佛教的终极关怀止于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涅盘。关于无余涅盘,佛陀反对从有无的角度进行思量,对于佛陀或者阿罗汉死后是有是无的问题,佛陀持“无记”的态度。后期佛教的涅盘观以及佛身观在此基础上有了全新的发展。以佛陀为根本导师的早期教团,内部关系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约束个人的戒律和作为组织管理的规制必不可少。僧团的壮大发展必然引起外道的不满和挑战,佛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积极回应是它得以立足的前提。整体上看,佛教对待外道的态度是温和、开放的。有一些阿罗汉及其弟子偏爱闲静独居、寡欲清修的阿练若行等头陀行,游离于僧团内外,佛陀对此的态度是重实质而轻形式。佛陀有四大弟子在僧团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分别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大迦叶和阿难。《杂阿含经》中的舍利弗地位非常突出,不仅大智第一,善于说法,而且禅定功夫高深,得到佛陀的赞叹。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僧团的管理和各项规制的完善等。可以说,舍利弗是教团中地位仅次于佛陀的领袖级人物。然而,舍利弗先佛涅盘,佛陀入灭后有关僧团领导权的问题日渐突出,终成为大迦叶和阿难矛盾的焦点。在《杂阿含经》中,有反应大迦叶和阿难分歧的几部经典,这几部经典塑造的大迦叶是冷漠、严厉的,而阿难的形象则谦和忍耐、富于同情心。经过旁采其它经典并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人的冲突并不是性格不合那么简单,背后反映了以阿难为代表的释迦族掌握的核心教团和以大迦叶为代表的外围教团有关领导权的争夺。斗争的最终结局是大迦叶稍占上风并对阿难做出让步。在佛教的早期发展中,释迦族影响巨大,从出身释迦族的阿罗汉这一角度可以管窥一二。阿难、难陀、提婆达多、罗睺罗、摩诃波阁波提等,对于佛教都从不同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从族姓家庭视野下来考察早期佛教是很有必要的。早期佛教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反映了追求出世的佛教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真实样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罗汉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敬川.鸠摩罗什的一乘佛学思想——以《大乘大义章》中关于阿罗汉授记问题的讨论为中心[J].普陀学刊.2016

[2].王鹤琴.汉译《杂阿含经》中的阿罗汉研究[D].西北大学.2015

[3].释阿难.巴利《论事》中的“阿罗汉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释阿难.原始佛教“阿罗汉观”[J].法音.2014

[5].源流.从说一切有部的无诤法看阿罗汉的利他行[J].中国佛学.2012

[6].王卫东.董其昌和《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碑刻[J].东方收藏.2011

[7].周小英.宋旭五百罗汉像与《乾明院阿罗汉图录》[J].新美术.2010

[8].范扬.范扬《阿罗汉图》[J].中国书画.2006

[9].熊晓平.因狮子吼成阿罗汉《楞严经》——说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

[10].吴立民.如何修证阿罗汉道──关于业力的理论、修行和证入[J].佛学研究.1999

论文知识图

奉纳板,新德里博物馆...奉纳板,勒克瑙政府博物馆藏...(叁)罗汉-唐代罗汉塑像(传为杨惠之作,江苏...(叁)罗汉-《阿罗汉图》(李龙眠作)罗汉-贯休画罗汉真迹《乾明院阿罗汉图录

标签:;  ;  ;  ;  ;  ;  ;  

阿罗汉论文_张敬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