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紫外发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谱,电荷,电流,效应,姜黄,荧光粉,发射光谱。
紫外发射论文文献综述
邓罡,李晓佩,王际辉[1](2018)在《酸性溶液中姜黄素的紫外-可见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溶液酸度对姜黄素紫外-可见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当溶液pH 6.87时,姜黄素的结构为酮-烯醇式,紫外-可见和荧光发射光谱均表现为单峰;当溶液pH值为1.36和0.55时,姜黄素的酮氧原子结合H~+,减小了姜黄素分子在溶液中的团聚,因此荧光发射光谱的强度极大增加;当溶液中H~+的浓度增大为3mol·L~(-1)时,强酸环境促使姜黄素分子双酮式结构的生成,紫外光谱中出现肩膀峰,荧光发射光谱的强度降低。(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S1期)
郝婷婷,李无瑕,田士兵,李俊杰,顾长志[2](2018)在《紫外辐照增强纳米金刚石锥场发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多功能纳米材料,纳米金刚石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学、光子学以及量子力学的研究中。~([1])此外,由于纳米金刚石晶界上存在大量的sp2杂化键,为电子输运提供了大量的通道,使得纳米金刚石具在冷阴极场发射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优势。~([2,3])本文中,我们利用聚焦离子束(FIB)的灰度刻蚀制备了纳米金刚石锥阵列,该纳米金刚石锥具有一个包含大量sp~2杂化键的无定型碳表面。如图(a)所示,我们利用搭载了双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SEM)对单个纳米金刚石锥进行了场发射能力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10V的外加电压下,纳米金刚石锥上产生了高达54μA的场发射电流。尤其利用紫外光照射纳米金刚石锥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场发射能力,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金刚石锥具有低至1.1 V/μm的超低开启电场,而其场发射电流相比于之前提高到了二倍,如图(b)所示,这一结果与紫外辐照下的光电效应激发了更多电子空穴对有关。这种纳米金刚石锥在高性能的冷阴极场发射器以及紫外光探测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纪丽[3](2015)在《紫外发射线小型卫星项目(CAFE)》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普查缺失的重子,理解星系吸积和反馈对星系演化的影响,需要对近邻宇宙中星系际介质和邻近星系的紫外OVI和HI Lyα发射线成像,所覆盖的波长为1020.1080A和1240.1300 A。这个紫外窗口在科学上非常独特和重要。纵观空(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5-10-19)
苏茂根,刘进明,敏琦,杨峰,曹世权[4](2015)在《极真空紫外波段Al离子发射光谱的分析和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两台Nd:YAG激光器作用于放置在真空腔室中的铝靶,获得了Al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并对23~35nm波段范围内的光谱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光谱中的分立谱线主要来自于Al 5+-Al 8+离子的2s-2p跃迁;同时利用碰撞辐射稳态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电荷态Al离子的离子丰度随电子温度、电子密度的演化关系;最后结合激发态粒子数布局满足归一化玻尔兹曼分布的假设,获得了不同等离子体参数条件下的理论光谱,通过与实验光谱的比较,确定了等离子体参数.(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贾相华,尹龙承,姜宏伟,朱瑞华,王丹[5](2014)在《退火温度对Li:ZnO薄膜紫外发射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i衬底上制备不同退火温度的Li∶ZnO薄膜。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XPS)、扫描电镜(SEM)和光致发光(PL)谱研究样品结晶质量、成分、表面形貌和发光特性。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高度c轴择优取向生长;随退火温度升高,样品结晶性变好,紫外发射增强。LiOH在退火温度超过700℃分解,使Li、H进入到ZnO晶格,在ZnO薄膜中形成LiZn-H复合缺陷,这种复合缺陷使H被困在ZnO薄膜中,形成H施主,显着提高ZnO薄膜紫外发光强度,抑制ZnO薄膜绿光发射。(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万国江,温强,胡学芳[6](2013)在《共沉淀法制备LaPO_4:Ce紫外发射荧光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湿化学法共沉淀技术制备出LaPO_4:Ce紫外发射荧光粉,并对产物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独居石结构、形貌近似球形。LaPO_4:Ce的发射主波长为315 nm,当铈掺量为5%mol时发光强度最大,是优异的UVB发射材料。(本文来源于《光源与照明》期刊2013年03期)
叶芸,肖晓晶,郭太良,林贺,黎威智[7](2012)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碳纳米管电泳液浓度对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酸化的碳纳米管(CNT)粉末、硝酸镁置于异丙醇溶剂中超声处理,制备成分散均匀的CNT电泳液.采用不同CNT浓度的电泳液在CrCuCr电极上电泳沉积CNT薄膜,并对阴极样品进行场发射性能测试;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对CNT电泳液进行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NT浓度为0~0.13 g/L的电泳液在258 nm处存在光谱吸收,且其吸光度与相应CNT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CNT浓度为0.12 g/L时电泳沉积制备的CNT阴极场发射性能较好,其开启电场为0.903 V/μm,当电场强度为1.395 V/μm时场发射电流密度为2.903 mA/cm2.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可以有效地分析电泳液中CNT浓度,为电泳沉积良好质量的CNT薄膜提供了保证.(本文来源于《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期刊2012年06期)
宋维业,石峰,赵丹,秦伟平[8](2012)在《具有强紫外上转换发射特性的小尺寸、水溶性NaYF_4∶Yb,Tm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温热解法合成了小尺寸、粒径均匀分布的NaYF4∶18%Yb,0.5%Tm纳米晶,并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实现了纳米晶油溶性向水溶性的转变。通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修饰前后的纳米晶进行了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是纯六角相NaYF4(β-NaYF4),且粒径均匀分布在35 nm左右。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修饰前后的纳米晶具有强的紫外上转换发射特性,其Tm3+离子的五光子上转换发光强度强于四光子和叁光子上转换发光强度。鉴于这种特殊的光学性质以及小的尺寸,所合成的水溶性纳米晶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王爽[9](2012)在《立方氮化硼单晶电致双折射及电致真空紫外发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所研究的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cBN)材料,目前只有人工制备的,至今在自然界还未发现天然的。虽然cBN是最简单的III-V族化合物,但是目前还不能生长大块的单晶,只能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相变制备尺寸最大只有几个毫米的单晶。经过人们努力研究,目前已经发现cBN具有很多优良的力学、热学、电学与光学等性能。作为电子材料和光电子材料,cB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它的材料的制备、各种物理性质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对高温高压下合成的非故意掺杂的cBN单晶的线性电光张量的测量、非线性伏安特性、在大气环境中光电激发等离子体以及电致真空紫外发光(VUV)进行了研究。对cBN单晶的线性电光张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cB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6.3eV,在III-V族化合物中具有最大的禁带宽度。cBN晶体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以及红外与紫外光谱的很大范围内都透明,并且拥有很高的光强损坏阈值。cBN晶体具有闪锌矿结构和43m对称性,因此具有线性电光效应。用cBN晶体进行电光调制能够实现短波长和高光强调制,是一种潜在的电光材料。对cBN晶体的电光张量进行测量不但对电光材料方面的应用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如cBN的拉曼效应以及cBN与各向同性介质界面间产生的表面波的传播控制等方面)也是先决条件。把cBN晶体加工成长方体进行电光张量的测量比较方便而又准确。而cBN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目前人工合成的cBN晶体的尺寸普遍很小,把cBN晶体加工成长方体进行电光张量的测量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我们尚未见报道。我们根据所获得的cBN晶体样品具有片状八面体形状和八个面都是{111}的特征,考虑到cBN晶体的解理面是{110}面,利用解理以及研磨和抛光的方法,把大约0.3mm×0.3mm×0.1mm片状八面体结构的cBN晶体加工成长方体形状。我们利用横向电光调制系统,用650nm连续波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在cBN单晶长方体样品上进行了横向电光调制实验。通过对该cBN单晶样品电致双折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用它建立的横向电光调制系统输出的电光信号包括可以被分别测量的两个部分,其中一个信号与调制电压无关,另一个与调制电压相关。利用测得的两个电光信号可以精确地获得cBN晶体的线性电光张量。提供了不需要测量绝对光强就可以精确测定线性电光张量的方法。应用此种方法,首次精确地测定cBN单晶线性电光张量中叁个全同的非零元素为3.95pm/V,比理论计算值约大一个数量级,比AlN、GaN、GaAs和GaP等III-V族化合物的线性电光系数都大。证明cBN晶体是从红外到紫外光谱适用范围很宽的电光晶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平行板电极结构以及针板电极结构分别对cBN晶体进行了伏安特性的研究。对于平行板电极结构利用陷阱作用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理论对伏安特性进行了分析。八个面都是{111}面的片状cBN单晶样品的两个大面一般近似正六边形。六边形的大面被叁条相距最远的顶点的连线把片状cBN单晶样品划分成六个叁角形区域。叁个区域无色透明,另外叁个区域虽然也透明,但是具有琥珀色。两种不同颜色区域交替分布。相同颜色的区域彼此互不相邻,被另外颜色的区域隔开。对于针板电极结构,经实验我们发现探针接触cBN晶体不同颜色区域,伏安特性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探针接触cBN晶体无色区透明区时,电阻率高;而探针接触cBN晶体有色区时,电阻率相对低。可能的原因是cBN单晶无色透明区含杂质和缺陷少,是近本征的,故电阻率高;cBN单晶有色区含有较多的杂质和缺陷,禁带中有较多的能量状态,故电阻率较低。根据cBN晶体与探针接触的区域颜色的不同应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无色透明区的情况,伏安特性曲线可以利用Fowler-Nodheim隧道效应来进行解释。有颜色区域的情况,伏安特性曲线可利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理论来进行解释。对于伏安特性的研究将为cBN单晶的电致VUV发射提供理论支持。首次研究了在大气环境中使用cBN单晶片通过极不均匀电场激发产生等离子体现象。人工生成低温等离子体的方法主要是气体放电。大气环境中气体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最适合工业应用,因此人们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开展研究。针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是各种电场中最不均匀的电场,而且在针尖处电场最强。理论上针尖尺寸趋近无穷小,电场强度趋近无穷大。所以在针-板电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可以使电极间隙中的气体电离,出现电晕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在大气环境中把未故意掺杂的cBN单晶片放在针-板电极之间,晶片的两个平面分别与两个电极紧密接触,cBN单晶片取代了空气隙,然后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与空气隙比较相对较低的直流电压,出现与一般电晕放电不同的气体放电,随着电压的增加似乎经过辉光放电过渡到弧光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当针电极为负极性时,明亮的蓝紫光包围着针,由针尖向针的另一端扩展一段距离。当针电极为正极性时,明亮的蓝紫光沿着cBN单晶片上表面离开针尖向周围扩展。同时出现电流控制型微分负阻现象。单晶片为尺寸约为0.3×0.3×0.1mm左右未故意掺杂的琥珀色单晶片,电极接触的两个平面都是{111}晶面;钨针电极的针尖的直径大约是10μm,平板电极的材料是黄铜;针-板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大小在700-1200V之间。而用类似的石英片、云母片替换cBN单晶片则无上述现象发生。在大气环境中使用cBN单晶通过极不均匀电场激发的等离子体,不仅仅是电场使空气电离产生的。最初的空气放电可能是cBN单晶被极不均匀电场激励所发射的波长149nm的VUV电离了空气,然后在极不均匀电场的作用下维持空气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这为大气下生成低温等离子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首次观测到极不均匀电场中cBN单晶VUV的发射。VUV在军事、工业、科研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真空室中把未故意掺杂的cBN单晶片放在针-板电极之间,晶片的两个平面分别与两个电极紧密接触,然后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适当的直流电压,能够产生cBN单晶VUV的发射。真空室的真空度在3×10-3Pa—7×10-4Pa之间;单晶片为尺寸约为0.3×0.3×0.1mm左右未故意掺杂的琥珀色单晶片,电极接触的两个平面都是{111}晶面;钨针电极的针尖的直径大约是10μm,平板电极的材料是黄铜;针-板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极性可正可负,电压大小在600V-1550V之间。在真空度为3×10-3Pa的情况下,使用VUV光谱仪测得的光谱的峰值波长约为149nm。在真空度为7×10-4Pa的情况下,把等离子体电视荧光屏用的绿色荧光粉(BaAl212O19:Mn+)涂在晶片与针尖接触点的周围区域,用肉眼观察到了VUV激发产生的绿色荧光。cB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它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并且具有许多类似于金刚石的性质。在极不均匀电场中cBN单晶VUV的发射,可以用电子在cBN的能带之间的跃迁和电子与空穴的直接复合过程给予解释。在电场的作用下价带顶Г附近的电子跃迁到能量最低的X能谷,在价带顶Г附近产生空穴。然后X能谷中的电子被电场转移到能量较高的Г能谷中。最后Г能谷中的电子与价带顶Г附近的空穴复合,发射出VUV。cBN单晶作为线性电光晶体、常压下促进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以及电致VUV发射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值得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6-01)
王建硕[10](2012)在《Yb/Tm共掺的NaYbF_4和NaLuF_4微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其紫外上转换发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稀土掺杂发光材料能够很好的满足诸多领域的应用要求,比如固体激光器、叁维显示、生物标签、生物成像等。在众多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中,稀土氟化物因其声子能量低、荧光量子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又因为合成条件对于产物的形貌、尺寸、上转换发光性质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过去的时间里,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力求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使上转换发光达到最大效率。其中,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等条件都是最为直接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概括性地总结了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分类以及制备方法。并对不同合成方法造成的尺寸、分散性、上转换荧光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做出了对比。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切合实际的计划和展望。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利用高效、简洁的合成方法制备出了不同相貌、不同尺寸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同时对不同尺寸的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稀土掺杂氟化物进行了表征。主要的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纯六角相(-相)NaYbF_4:Tm~(3+)六棱柱微米棒。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配比、表面活性剂等实验参数,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形貌和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详细探讨了不同形貌产物的最佳生成条件。(2)利用水热法合成了NaLuF_4:Yb~(3+),Tm~(3+)微米晶。通过XRD和SEM的分析表明,所得的稀土氟化物微米晶为纯六角相(-相),尺寸约为19.7m。通过系统的实验,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于此同时,我们还对不同形貌、尺寸的产物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和生长机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4-01)
紫外发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种多功能纳米材料,纳米金刚石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学、光子学以及量子力学的研究中。~([1])此外,由于纳米金刚石晶界上存在大量的sp2杂化键,为电子输运提供了大量的通道,使得纳米金刚石具在冷阴极场发射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优势。~([2,3])本文中,我们利用聚焦离子束(FIB)的灰度刻蚀制备了纳米金刚石锥阵列,该纳米金刚石锥具有一个包含大量sp~2杂化键的无定型碳表面。如图(a)所示,我们利用搭载了双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SEM)对单个纳米金刚石锥进行了场发射能力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10V的外加电压下,纳米金刚石锥上产生了高达54μA的场发射电流。尤其利用紫外光照射纳米金刚石锥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场发射能力,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金刚石锥具有低至1.1 V/μm的超低开启电场,而其场发射电流相比于之前提高到了二倍,如图(b)所示,这一结果与紫外辐照下的光电效应激发了更多电子空穴对有关。这种纳米金刚石锥在高性能的冷阴极场发射器以及紫外光探测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外发射论文参考文献
[1].邓罡,李晓佩,王际辉.酸性溶液中姜黄素的紫外-可见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2].郝婷婷,李无瑕,田士兵,李俊杰,顾长志.紫外辐照增强纳米金刚石锥场发射特性[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纪丽.紫外发射线小型卫星项目(CAFE)[C].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
[4].苏茂根,刘进明,敏琦,杨峰,曹世权.极真空紫外波段Al离子发射光谱的分析和模拟[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贾相华,尹龙承,姜宏伟,朱瑞华,王丹.退火温度对Li:ZnO薄膜紫外发射性能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4
[6].万国江,温强,胡学芳.共沉淀法制备LaPO_4:Ce紫外发射荧光粉[J].光源与照明.2013
[7].叶芸,肖晓晶,郭太良,林贺,黎威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碳纳米管电泳液浓度对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影响[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2
[8].宋维业,石峰,赵丹,秦伟平.具有强紫外上转换发射特性的小尺寸、水溶性NaYF_4∶Yb,Tm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J].发光学报.2012
[9].王爽.立方氮化硼单晶电致双折射及电致真空紫外发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0].王建硕.Yb/Tm共掺的NaYbF_4和NaLuF_4微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其紫外上转换发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