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解放区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解放区,文学,英模,陕甘宁边区,后期,赵树理,民族形式。
解放区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秦林芳[1](2019)在《抗战后期解放区英模类报告文学的对比模式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后期解放区英模类报告文学在描写英模人物时较为普遍地使用了对比手法。它们通过书写主人公的复杂历程,使主人公在新旧两个社会和解放区与国统区两个不同区域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它们以此形象地说明了解放区是"领导中国前进"的力量,同时,又暴露了国统区之"落后倒退"的性质。这突出地反映了作者们的意识形态的追求,从一个方面凸现了解放区后期文学功利性价值观的"阶级性"内涵。这一对比模式是在解放区后期"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潮中产生的,同时,它也成了这一思潮的重要载体和标本。(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秦林芳[2](2019)在《解放区后期文学价值观论析——从《血泪仇》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区后期文学的价值观以追求功利性为目的,其功利性主要是以阶级利益为中心,通过阶级—政治倾向性表现出来的。剧作《血泪仇》的创演及反响,说明了解放区后期文学功利性价值观在内涵上已发生了从重在"为民族"到重在"为阶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和导引之下发生的。它提出的"文艺工农兵方向"和文艺工作者"立场问题"以及"态度问题",反映了"阶级的功利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作为必须执行的"党的文艺政策"和解放区文艺的"方向",它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对各解放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使之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形成了以"阶级的功利主义"为主的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秦林芳[3](2019)在《论解放区前期文学中的“深入生活”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抗战爆发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在解放区前期文学中业已形成了"深入生活"的思潮。这一文学思潮的发生是解放区各级领导大力倡导和解放区文化界自觉追求的结果。在观念层面,解放区各界以"深入生活"的必要性为中心建构出了相关理论,为"深入生活"从口号发展成为一种文学思潮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许多作家以个体性实践和群体性实践两种方式,深入前线、敌后和农村,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由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启的解放区后期文学阶段,主流意识形态对作家"深入生活"的规约与作家思想感情改造问题相联结,从而使之具有了某些新特点,但是,前期文学中"深入生活"的观念与实践事实上也为之提供了历史的关联和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9期)
秦林芳[4](2019)在《论解放区后期文学的“英模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区后期文学的"英模书写",是在大生产运动和英模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书写对象的选择上,相关作品既涵盖了英模中的各种典型,又突出了其中的重点人物,在整体上呈现出点面结合的特点。这一时期对英模的具体书写从"对己""对公"和"对人"叁个层面展开,分别展现出英模的"实绩""灵魂"和"影响"。"英模书写"使作家在"走向工农兵"的过程中"受了很好的教育",同时也承载起了"教育群众"的重要使命,并以此积极参与了现实生活。作为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它所包孕的这双重意蕴是作家们追求文学之"用"的表现和结果,显现出解放区后期文学的阶级功利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秦林芳[5](2019)在《论新编历史剧《叁打祝家庄》的现实意蕴——兼论解放区文学的现实性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解放区"旧剧改革"的代表作之一,新编历史剧《叁打祝家庄》遵循有关意识形态的要求,将现实认知寄寓于历史之中、借历史题材的书写表现了现实需求。除为解放敌占城市提供"策略教育"外,它还宣传了阶级斗争理论和唯物史观,弘扬了整风运动所倡导的调查研究的精神,从而从"内容"到"方法论"方面均拥有了相当丰富的现实意蕴。剧作以历史题材承载现实意蕴,从而使历史剧服务于现实,这突出地反映了解放区前后期文学对现实性品格的一贯追求。在解放区文学的整体格局中,以历史题材的创作为现实服务,是解放区文学拓展服务现实的题材领域、强化现实性品格的重要表现。(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秦林芳[6](2019)在《新编历史剧《叁打祝家庄》的编创过程解析——兼论解放区后期文学创作的组织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编历史剧《叁打祝家庄》是在解放区后期文学创作加强组织性的背景中产生的。以组织者为联结点,通过其行之有效的组织工作,使主题、材料与文字叁者结合起来,是该剧所显现出来的组织机制。它除了在其后集体创作的作品中有清晰的显示外,在其他更多非集体创作的、"写政策"的作品中也有隐性的流露。作为一部在领袖倡议和"有组织的领导下"编创出来的作品,该剧所显现出来的组织机制在解放区后期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意义。(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杨永明[7](2019)在《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学公共领域的存在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文艺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学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同时,解放区文艺活动的出现,也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又一次转型。它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空间形式和运行机制,不仅反映了战时文学生存发展的时代特点,也奠定了战后和全国解放后的中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发展范式。(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贾涛博[8](2019)在《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发生于文艺界的“民族形式”讨论已经过去将近八十年的历史,相关讨论成果早已内化为文艺创作者的写作思维,并付诸文学作品之中。当今天反思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回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民族化的历史时,不得不提及1942年之后解放区文学在民族化方面的辉煌成就。当然,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形式的创造必须归功于解放区积极的政治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语境,归功于解放区作家自觉地文艺探索与实践。然而,又不得不提及1939到1942年在几乎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民族形式”文艺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艺讨论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民族化或民族风格等话语进驻解放区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重要生成事件。它将“民族形式”的话语与文学追求贯彻到解放区作家的艺术思维、创作实践和文艺批评之中,深刻启发了解放区文学创作,对根据地的大众化、民族化的文学特征发挥了建构作用。1939年初《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刊,而文艺上初次论述“民族形式”的四篇文章正是刊登在该报刊之上,标志着解放区文学首次对“民族形式”问题涉足之时党政力量潜在地参与。“民族形式”讨论者在建构解放区文学的内容时也依然沿用中国共产党前后倡导的叁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思想纲领,甚至在“中心源泉”问题上解放区文学遵从了《讲话》中关于“民族形式”的人民本位艺术观。这说明“民族形式”讨论能够对解放区文学发挥建构作用,首先体现在党政力量的参与引导。其次,在“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下,解放区作家在处理“旧形式”问题上不再是之前那种因“形式”论“形式”的犹疑态度,而是跳出的形式怪圈,将其看做改造群众的历史契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重新架构问题视角。而在“五四”以来新文学“西化”的问题上,解放区作家受“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开始将新文学作为创作解放区文学创作可资借鉴的传统之一,能够有选择性地看待新文学语言的“欧化”事实,探究新文学在艺术上的“民族形式”,逐渐认同新文学在民族解放意义上的历史价值,其目的在于实现解放区文学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深刻对接。虽然“旧形式”、新文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民族形式”讨论之前就有过论述,但并没有得到纠正,根本原因在于没意识到问题的源头所在,不能对症下药而流于表面形式的解决。该讨论之后使得解放区作家的文艺创作思维观念发生转变,旧形式与新文学的问题进入“民族形式”的范畴,从形式问题转换到更为广阔开放的历史视野,实现其在文艺层面上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此外,文艺层面的建构也表现在“民族形式”讨论参与者对解放区文学在形式与内容、阶级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同一预设,也包括文艺家用“民族形式”的话语来批评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化成果。解放区文学在后期的语言、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作上实现了民族化。如丁玲在方言土语的借鉴上能够一改之前直接干硬的做法,而是将地域特色与人民情感相融合,内化了方言土语的使用方式。文学内容上能够对传统封建制乡间社会进行阶级的分析与时代斗争的书写,体现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变迁。诗歌创作上对民歌改造也有较大突破,从之前简单套用民间形式到剔除不合时宜的封建落后成分,实现地域风情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革命之声。这些都说明了解放区作家受到了“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其民族化的创作是该讨论建构解放区文学的实践表征。(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4-01)
李萱莹[9](2019)在《离合之间—论赵树理的创作何以成为解放区文学的典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赵树理究竟如何成为解放区文学的典型,本文试图从赵树理本人所坚持的民间立场和外在的政策导向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综合中共主流文艺政策的提法去分析赵树理的作品与政策的契合之处,这是导致他成为典型的最直接的外在因素;另一方面从赵树理本人所坚持的民间立场入手,赵树理把“民间”视为珍宝,因为这片土地给予了他全部的创作来源,这种取材于生活的写作素材使得他作品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除此之外,晋东南方言口语的使用、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局和各种民俗风格的巧妙运用是赵树理成为解放区文学创作典型的内在因素。赵树理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典型,可以说是动荡时代造就的产物。本文的论述将从叁个方面展开:第一章首先梳理了赵树理成为方向的过程,关键点是对两个词语的内涵进行比较,即“赵树理方向”和“赵树理的方向”,一字之差的背后涵盖的是作家本人的创作意图和主流文艺政策之间的离合。搞清这个差别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赵树理的作品,决不能单纯的以“政策小说”来概括赵树理的创作。第二章和第叁章着重分析的是赵树理成为解放区文学典型的原因,本文将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入手。第二章探讨了解放区文学的发展过程,将讨论的范围定位于解放区这个特殊的空间。重点要分析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为《小二黑结婚》在解放区迅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讲话,这种不期而遇的状况也代表着赵树理被树立为典型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第叁章探究的是赵树理成为方向的内在原因,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来分析赵树理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他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方言口语的使用、典型人物的塑造都很具有代表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杜欢欢[10](2018)在《例论政治对解放区文学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区文学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产生,因而政治对其起到绝对性的"把控"。无论本土作家群还是外来知识分子作家群都纷纷隐匿原本话语表达方式,努力用主流意识形态指导自己的创作。本文主要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例探究政治对解放区文学书写内容、模式及语言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07期)
解放区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解放区后期文学的价值观以追求功利性为目的,其功利性主要是以阶级利益为中心,通过阶级—政治倾向性表现出来的。剧作《血泪仇》的创演及反响,说明了解放区后期文学功利性价值观在内涵上已发生了从重在"为民族"到重在"为阶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和导引之下发生的。它提出的"文艺工农兵方向"和文艺工作者"立场问题"以及"态度问题",反映了"阶级的功利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作为必须执行的"党的文艺政策"和解放区文艺的"方向",它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对各解放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使之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形成了以"阶级的功利主义"为主的价值取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放区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秦林芳.抗战后期解放区英模类报告文学的对比模式与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9
[2].秦林芳.解放区后期文学价值观论析——从《血泪仇》说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秦林芳.论解放区前期文学中的“深入生活”思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4].秦林芳.论解放区后期文学的“英模书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秦林芳.论新编历史剧《叁打祝家庄》的现实意蕴——兼论解放区文学的现实性品格[J].齐鲁学刊.2019
[6].秦林芳.新编历史剧《叁打祝家庄》的编创过程解析——兼论解放区后期文学创作的组织机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杨永明.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学公共领域的存在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8].贾涛博.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D].辽宁大学.2019
[9].李萱莹.离合之间—论赵树理的创作何以成为解放区文学的典型[D].天津师范大学.2019
[10].杜欢欢.例论政治对解放区文学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