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傣族,西双版纳,村寨,表征,景区,宗教,民族。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论文文献综述
崔璨[1](2018)在《宗教生活与敬老养老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傣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宗教在傣族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宗教对傣族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傣族人的敬老养老也深受其宗教的影响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敬老养老文化。本文以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村寨为研究对象,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按照个人--家庭--社区(村寨)的逻辑顺序依次考察傣族老年人的宗教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对傣族的传统敬老养老文化以及现代养老政策在该地的实践状况进行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探讨。应用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傣族的宗教与敬老养老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解释。研究发现傣族村寨中存在着一种“过渡仪式”——“成老礼”。“成老礼”的发现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民族学与民俗学的人生礼仪类型,另一方也说明它在当地的敬老养老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老礼”不仅使傣族社会形成了对“老”的特殊认知,同时也是傣族老年人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机制。“死”的地方性认知不仅让傣族老人形成了爱惜生命的态度,也在敬老养老问题上对社会成员形成了有力的制约。宗教在老人弥留之际起到了临终关怀的作用,对死者的家属也起到了很好的慰籍作用。“家神”不仅是长辈权威地位的象征,也充当着“法律”的角色,成为傣族家庭敬老养老重要的保障力量。南传佛教使傣家人形成了“无性别偏好”和“少生”的生育观,“家神”与傣族特殊的亲属关系促使傣家人形成了普遍的抱养、收养习俗,再加上傣族社会流行上门入赘,这使得傣族人并不担心自己子嗣少或膝下无子而影响到自己将来的养老。傣族以村寨为核心的社会取向使傣族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由家庭扩大到了村寨。傣族的民间歌手“章哈”通过演唱进行劝孝,用音乐的魅力进行社会教化。在宗教的影响下,傣族社会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赕老人”仪式。由于热衷于宗教活动,傣族老人的社会参与程度极高。傣族老人通过在各种宗教仪式中展演自己的神圣力量而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地位,也强化了傣族社会的长幼次序。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养老政策和老年协会在当地的实践都不尽人意,要使国家的养老制度在当地得到落实,就要以“小传统”的地方敬老养老体系为依托,把“小传统”作为落实“大传统”的载体,充分发挥“大传统”的文化整合功能,使得国家的养老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在傣族敬老养老的各种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是关键的变量。成功的互动仪式唤起了情感能量,产生连带节奏从而引发集体兴奋,吸引成员反复参与仪式。傣族老人在成功的互动仪式中不仅获得了高额的情感能量,还巩固强化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失败的互动仪式无法唤起情感能量,甚至消耗情感能量。失败的互动仪式无法建立起集体兴奋,让仪式成员感到厌烦从而避之。失败的互动仪式给国家养老政策与老年协会在当地的实践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本研究认为:宗教生活构成了傣族敬老养老实践的文化基础,是傣族老年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宗教生活不仅是傣族老年人社会地位提升的机制,也形塑和巩固了傣族老人神圣的力量与其权威的地位,并对社会成员产生了强有力的制约,从而形成傣族尊老敬老的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为傣族的养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敬老”与“养老”的高度统一是傣族传统敬老养老文化的重要特征;“赕”与“安乍”不仅构成了傣族的地方性敬老养老逻辑,也是维系傣族敬老养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机制;互动仪式构成了傣族敬老养老实践的核心,有效的敬老养老实践基于一系列成功的互动仪式,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是敬老养老实践有效与否的核心因素。最后,本文对傣族老人的社会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对傣族的宗教生活、敬老养老文化与社会秩序做出归纳与总结。(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章立明,王语嫣[2](2017)在《政策、权力、市场形塑下傣族村寨宗教生活变迁——以云南西双版纳曼刚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义务教育和口岸开放等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西双版纳傣族村民宗教生活的内容与形式,旅游市场中涉及的利益分配和布点调整也在作用着当地的民族关系、村际关系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合力的形塑下,傣族村民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被不断地重组和置换。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曼刚为例,揭示近40年来,傣族村民的宗教生活经历了狂热-功利-理性等几个阶段的变迁后,现在呈现出宗教信仰世俗化和宗教节日民俗化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7年10期)
赵旭东,朱鸿辉[3](2017)在《传递文化表征何以成为可能?——基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傣族村寨的民族志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学以研究人和文化见长。在人和文化组成的人文世界中,文化通过不断地传递得以存续。人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在以文化表征的传递为主要方式的文化传递过程中,其心理表征以及该表征所指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动,从而使由心理表征外化而成的公共表征发生改变。这些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与不变皆能统辖于文化表征本身,因此在网络通讯技术和新媒体高度发达的现实社会语境中,以文化表征的传递的视角理解文化的传递和嬗变就成为必要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张文明[4](2012)在《浅析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与民居建筑中的宗教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在各种影响建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中,宗教因素从古至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原始宗教和佛教等宗教信仰,对于傣族村寨的空间布局,傣族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居住习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2年10期)
钟洁[5](2012)在《基于游憩体验质量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优化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本土化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测量量表,并对其加以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存在"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6个共同因子;并根据其定量评价结果,提供了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优化策略,以期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结构合理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谱系。(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2年08期)
汪俊,朱晓辉[6](2012)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思考——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模式是企业、民族社区的双方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政府的影响力相当重要。在对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旅游发展状况及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查找问题,对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2年05期)
赵凤珠,赵海艳[7](2010)在《傣族聚居区城镇、村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傣族儿童、青少年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嘎洒镇傣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到嘎洒镇城镇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有很大一部分傣族儿童、青少年转用了汉语;生活在村寨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生了由母语单语人向傣汉双语人过渡的变化。傣文的习得和使用情况令人担忧,傣文水平偏低。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述现状的成因。(本文来源于《民族教育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方仁[8](2007)在《西双版纳傣族园村寨旅游景观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双版纳傣族园自然村寨"曼春满"为案例,介绍了傣族传统的干栏式民居、丰富优美的热带植物、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宗教信仰等旅游景观特色。指出当前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存在着传统建筑被"异化"、自然景区商业化,以及现代基础设施与特色景观不相协调等问题。提出在景区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两者关系;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景观,只有在传承中得到永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广东园林》期刊2007年06期)
余玲[9](2007)在《“傣族园”景区村寨建设发展模式思考——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公司充分依托景区五个村寨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形成了独特的"公司+农户"的模式,走出了旅游共同致富的道路,成为西双版纳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司带动型"的成功典范。并以其丰富旅游和深厚民族文化底蕴被列为首批全国旅游文化(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07年10期)
范文武[10](2006)在《依托资源优势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村寨建设发展模式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傣族园是我省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大省进程中脱颖而出的一颗新星。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及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傣族园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依托资源优势,按“公司+农户”模式共谋发展的路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的(本文来源于《今日民族》期刊2006年10期)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义务教育和口岸开放等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西双版纳傣族村民宗教生活的内容与形式,旅游市场中涉及的利益分配和布点调整也在作用着当地的民族关系、村际关系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合力的形塑下,傣族村民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被不断地重组和置换。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曼刚为例,揭示近40年来,傣族村民的宗教生活经历了狂热-功利-理性等几个阶段的变迁后,现在呈现出宗教信仰世俗化和宗教节日民俗化等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论文参考文献
[1].崔璨.宗教生活与敬老养老文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8
[2].章立明,王语嫣.政策、权力、市场形塑下傣族村寨宗教生活变迁——以云南西双版纳曼刚村为例[J].学术探索.2017
[3].赵旭东,朱鸿辉.传递文化表征何以成为可能?——基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傣族村寨的民族志考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张文明.浅析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与民居建筑中的宗教元素[J].美术大观.2012
[5].钟洁.基于游憩体验质量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优化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为例[J].旅游学刊.2012
[6].汪俊,朱晓辉.以企业为主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思考——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案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
[7].赵凤珠,赵海艳.傣族聚居区城镇、村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傣族儿童、青少年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10
[8].方仁.西双版纳傣族园村寨旅游景观浅析[J].广东园林.2007
[9].余玲.“傣族园”景区村寨建设发展模式思考——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个案分析[J].时代金融.2007
[10].范文武.依托资源优势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村寨建设发展模式透析[J].今日民族.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