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美刘盛禄(青州市高柳初级中学山东青州262500)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对增强全民族体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面对“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出的新要求,学校体育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使之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体育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的理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追求。一方面,体育有效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同时考虑社会文化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教育运作层面上,教师的教学应该特别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求,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满足社会对新生代的时代要求。在我们看来,有效的体育教学既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又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吻合。因而,在讨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有效教学目标之前,必须探讨学生对体育有效教学的需求特征。
1.培养学生兴趣是“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的前提
学习与兴趣紧密相联。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自己所学的东西,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它。实践中,有些体育教师认为:教学最重要的是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授课时应该尤为强调教学的强度和密度。这是一方面,但并不全面。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晰得知,学生非常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生动”,期望自己的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得到调动和激发。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地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2.“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
细细品味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两个关键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这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诉求完全一致。“阳光体育运动”目的就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时代背景下,促进学生健康以及养成体育锻炼兴趣是体育有效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有效教学的基础理论强调教学是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和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把有效体育教学目标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及体育锻炼兴趣的养成上,在实施策略上要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2.1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目标的前提。
现代教学论已经实现了从注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价值取向到以关注学习主体为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往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过分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承及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把关注学习主体作为有效体育教学的目标将更加关注课程在健康、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会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坚持体育活动、养成锻炼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以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法限制了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课堂教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容易使课堂失去生命活力和创造特性,导致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让学生运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感受到体育运动给身心带来的益处。因此,体育教师要成为合格的“阳光体育运动”指导者,必须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改变传统教育行为,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锻炼,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养成锻炼习惯。
2.2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关键。
体育评价是为体育教学目的服务的。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以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应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幅度、应用技术和技能的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锻炼的动力,从而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素质的发展。“健康”的概念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既然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追求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体育课的“考试”就应转变为阶段性的健康检测,变成一种对过去阶段的总结和对新阶段健康水平目标和计划的确定。由此,“考试”的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会产生迥异于前的变化;学生也会由“被考”转变为“考自己”“自己考”;教师的“主考”角色转化为“辅考”,引导学生以自我测试、相互评价等方式参与体育课成绩考评。具体做法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制订健康目标和健康计划(运动处方);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按时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而调整目标和计划。由此,便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和全新的“考试”——一种开卷又完全没可能也不需要作弊的考试。
2.3以学生为本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核心。
体育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养成服务。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才能做到心中有学生,着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引路。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健康的情意体验是否得到满足;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体育教学实施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十分关注学生运动兴趣、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等,这也是实现有效体育目标及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保证。
总之,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有效体育教学目标要指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平台作用,才能使广大学生真正自觉、自愿地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充分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