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及印度板块的北向漂移标志着印度洋的形成,而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及后续的持续挤压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这些地质过程对全球古气候、古地理以及生命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前人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大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但是对于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机制和裂解过程以及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仍存在激烈争议。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岩相学及年代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遮拉组和维美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5.3±2.7 Ma和137.6±3.8 Ma,不属于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给出的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年龄范畴;(2)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和堆纳-岗巴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及倒转检验约束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极,31个采点和30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分别为:0.9°N,293.4°E,A95=7.0°,和58.7°N,330.3°E,A95=2.5°,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期间分别为南纬53.5°±7.0°和北纬10.4°±2.5°;在拉萨地块革吉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检验约束的古地磁极,54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为:74.4°N,225.9°E,A95=3.8°,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晚白垩世期间为北纬19.6°±3.8°;(3)结合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克拉通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已有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结果,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东南部早白垩世(147–124Ma)措美大火成岩省喷发于南纬50°左右,与重建的Kerguelen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喷出时的中心位置较为一致,揭示措美大火成岩省起源于Kerguelen地幔柱;东冈瓦纳大陆在147 Ma开始裂解,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在124 Ma之前已完全裂解;(4)结合拉萨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已有的可靠的古地磁学结果,表明亚洲大陆南缘(参考点:29.0?N,87.5?E)在整个白垩纪一直位于北纬14.3?左右,且处于近东西向排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在晚侏罗世以后既不存在洋盆的伸展也不存在超过1000公里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印度-亚洲大陆在48.1 Ma已经发生碰撞。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边伟伟
导师: 杨天水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拉萨地块,古地磁学,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7220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导师项目(项目编号:53200759223和53200759222)
分类号: P318.44;P548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036
总页数: 138
文件大小: 9049K
下载量: 12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特提斯喜马拉雅论文; 拉萨地块论文; 古地磁学论文; 东冈瓦纳大陆裂解论文;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