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内部养分循环及对植物养分供应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在秦岭中段海拔1 100—1 900 m范围内油松(Pinus tabuliformis)—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混交林密集分布的区域设置23个调查样地,分0—20、20—40和40—60 cm 3个土层采取样地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海拔、不同土层之间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的差异,旨在阐明秦岭松栎林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为揭示森林土壤养分限制因素、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及秦岭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提供基础。结果显示:(1)土壤总有机C、总N和总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723、1.641和1.039 g·kg-1,随着海拔增加,土壤整体的总C、总N呈上升趋势,而总P无明显变化;(2)土壤C?N、C?P、N?P的均值分别为14.906、24.081和1.657,随着海拔增加,土壤整体的C?N呈"先上升—后下降"、N?P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P无明显变化;(3)0—20 cm土层的C?P、N?P均显著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而不同土层的C?N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土壤C、N之间的正向相关性远高于C、P和N、P;(4)在20—40 cm土层中,海拔1 300—1 500 m处的土壤C?N较高,而海拔1 100—1 300 m处的土壤N?P较高;在40—60 cm土层中,海拔1 300—1 500 m处的N?P显著低于1 100—1 300 m和1 700—1 900 m海拔段。该研究表明,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沿海拔梯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适量增施氮肥有助于缓解林地土壤N的限制性作用,且应更加重视高海拔区域的土壤保育工作。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昊,邹梦茹,王思芊,万洪秀
关键词: 松栎混交林,海拔,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秦岭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2018B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70)
分类号: S714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12.003
页码: 2323-2331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316K
下载量: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