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间杂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杂种,远缘,荞麦,染色体,南瓜,菊花,核型。
种间杂种论文文献综述
路兴旺,刘博,刘瑞娟,窦全文[1](2019)在《青海高原披碱草属种间天然杂种的细胞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重复序列探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采自青海高原披碱草属种间天然杂种进行细胞学鉴定,同时结合物种分布及形态学特征,共揭示6种不同天然杂种的类型。第一类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和鹅观草属(Roegneria C. Koch)物种间的天然杂种,染色体数为35,染色体组成为St St YYH;第二类为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种(Elymus dahuricus Turcz. ex Griseb.)间杂种,染色体数为42,染色体组成为St St HHYY;第叁类为达乌力披碱草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35,染色体组成为St St HHY;第四类为垂穗披碱草和糙毛以礼草(Kengilia hirsuta Keng)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42,染色体组成为St St YYHP;第五类为垂穗披碱草和大颖草(Kengilia grandiglumis Keng)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42,染色体组成为St St YYHP;第六类为糙毛以礼草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 Tzvel.)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35,染色体组成为St YPNs X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披碱草属种间杂交渐渗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鉴定出的天然杂种可以作为潜在的种质资源在牧草或生态草育种中加以利用。(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谢勇尧,汤金涛,杨博文,李小娟,陶大云[2](2019)在《亚洲稻与非洲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非对称遗传互作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栽培稻(亚洲稻)和非洲栽培稻(非洲稻)之间存在很强的种间杂种优势,但由于生殖隔离导致杂种不育,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能结实,产量优势无法体现。S1座位是控制亚非稻杂种不育的重要遗传座位,其分子机理目前仍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精细定位了S1座位。并通过基因敲除和功能互补实验,揭示在非洲稻S1等位基因(S1-g)中存在3个紧密连锁的基因S1A4, S1TPR和S1A6共同组成了一个杀手-保护系统,而亚洲稻S1等位基因(S1-s)中只存在一个功能丧失突变的S1TP基因。在亚非稻杂种中,S1TPR-S1A4-S1A6复合体在孢子体母细胞中产生一种使雌雄配子败育的信号,而S1TPR独自具有消除不育效应的功能,可挽救非洲稻型配子,而亚洲稻型配子因携带S1TP基因,缺少S1TPR而选择性败育。该杀手-保护系统与已知的依赖双方亲本遗传因子共同作用的模型不同,杀手-保护者均来自于非洲稻基因组,不需要亚洲稻基因组元件参与,从而形成非对称的遗传互作模型。本研究还发现,敲除非洲稻S1座位3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均能破坏杀手系统,不能产生不育信号而消除S1介导的杂种不育。S1座位的进化研究表明,S1座位可能从古大陆开始,经历了新基因起源、基因重组和核苷酸变异等多个演化事件进化而来。本研究将有助于克服种间生殖隔离、实现种间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以提高杂交稻产量。(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左学丽,李旭青,杨燕萍,魏莱,曾丽倩[3](2019)在《小麦近缘植物冰草属种间杂种亲本及F_2代染色体核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冰草属植物为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异花授粉植物,其P基因组作为多种优异外源基因供体,对于小麦抗病性、抗逆性尤其是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属植物为优异牧草资源,具有多分蘖、返青早、枯黄晚、耐践踏等的特性。为了对冰草属蒙古冰草和冰草及其种间杂交后代种质鉴定、良种繁育、(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张凯,刁卫平,郭广君,潘宝贵,戈伟[4](2019)在《辣椒C.baccatum×C.frutescens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种间杂交已被广泛用于扩大作物的遗传背景和优良性状改良。运用有性杂交的方法,以Capsicum baccatum PI441570为母本,Capsicum frutescens PI634826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成功获得杂交种子。对杂种F_1植株20个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生长势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果型则小于双亲,其他表型大部分介于双亲之间,但是花粉可染率仅为4.9%,远低于母本的42.0%和父本的87.0%。同时应用EST-SSR分子标记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C.baccatum×C.frutescens杂种的获得,不仅扩大了辣椒遗传背景,而且为下一步通过叁元杂交改良一年生辣椒C.annuum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嘉彬,梁海永[5](2019)在《种间杂交杂种金叶榆的叶片形态及呈色生理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杂种金叶榆与普通白榆和普通金叶榆叶片形态以及其呈色生理机制之间的差异,用种间杂交无性系杂种1号、杂种2号金叶榆,以普通金叶榆和普通白榆作为对照进行叶形指数、色差、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比较。试验发现:普通白榆的叶绿素a、b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金叶榆和无性系杂种,4种榆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金叶榆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白榆。结果表明:2个杂种金叶榆品种叶面积差异显着,但均显着高于普通金叶榆和普通白榆;宽长比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普通金叶榆和普通白榆。金叶榆叶片色彩受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例的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状态受气孔导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宋慧,王迎儿,黄芸萍[6](2019)在《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印度南瓜(C.maxima)种间杂交幼胚培养和杂种真实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质遗传影响作物正反杂交F1性状。印度南瓜×中国南瓜不存在生殖隔离,而其反交: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存在杂交不亲和性障碍,制约了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正反远缘杂交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和中国南瓜优良细胞质基因的转育进程。本研究选用抗病中国南瓜高代自交材料MO与核心印度南瓜亲本MA配置中×印南瓜杂交组合,以幼胚为试材,筛选外植体最佳接种时期、最佳灭菌接种方式,以及最适培养基成分,建立中印南瓜杂种幼胚培养体系,并对杂种后代进行分子标记真实性鉴定。通过试验,确定中印南瓜MO×MA亚种间杂交胚胎拯救的最佳接种时期为授粉后25 d。果实采收之后,先在室内剥出幼胚,用2%NaClO浸泡5 min,除去内种皮;再将幼胚转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先用75%酒精消毒幼胚30 s,无菌水清洗1次,再利用2%NaClO浸泡5 min,之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准备接种。该外植体灭菌流程,幼胚接种后污染率低(39%)、萌发率高(24%)、接种操作方便。幼胚接种于No.8培养基:MS基础培养基+3.0 mg/L 6-BA+0.5 mg/L 2,4-D+0.2 mg/L NAA+20 g/L蔗糖+0.68%琼脂,胚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为25%。暗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作用不明显。选择在双亲中显示共显性差异的SSR标记,对再生植株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分别有23个差异引物和8个差异引物在6个E0单株中表现为杂合带型和父本MA带型,表明父本DNA已渗入杂种,6个E0单株为真杂种,为通过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远缘杂交转育中国南瓜细胞质基因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宋莫凡[7](2019)在《荞麦种间可杂交性及品种间杂种F1产量与性状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栽培甜荞具有花柱异型的特点,在自然条件下自交不亲和,因此大大限制了栽培甜荞的产量。野生甜荞和苦荞为等花柱型荞麦,具有自交结实的特点。如果能通过杂交将野生甜荞和苦荞中的等花柱自交可育基因导入到栽培甜荞中,就能够大大提升栽培甜荞的产量。然而野生甜荞和苦荞为甜荞的远缘种,种间杂交由于亲本间的不亲和性等诸多原因,导致花粉管不能正常生长或杂种胚败育等障碍。本试验通过进行不同组合的栽培甜荞与野生荞麦及苦荞的种间杂交,观察结实率,选择出可杂交性强的杂交组合;通过荧光显微观察受精过程中花粉管的生长动态,探索荞麦种间杂交不亲和的机理;通过对杂交子房的离体培养,对即将夭亡的杂种胚进行胚拯救,并探索出合适的荞麦杂种胚胚拯救技术体系;同时,还对栽培甜荞品种间的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研究旨在探讨荞麦远缘杂交的授粉结实机制、远缘杂交胚拯救技术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44个杂交组合中只有定甜荞1号(长、短)×野生甜荞、北早生(长)×野生甜荞和TQ12-08(长)×野生甜荞4个杂交组合存在结实情况,占比9.1%,杂交结实率在11.8%-36.3%之间。其余组合均不能结实,能够结实的4个组合其父本都是野生甜荞,可以判断以栽培甜荞作为母本,以野生甜荞作为父本可能具有最强的可杂交性;重复授粉对栽培甜荞与野生甜荞的杂交授粉结实性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但因组合而异。(2)以栽培甜荞为母本,以野生甜荞作父本的杂交组合杂交时,授粉后花粉管能够正常伸长并进入到胚囊内完成受精;其他苦荞材料作父本授粉后花粉管萌发后不久就会被抑制生长,只能延伸到大约花柱的1/3-1/2的位置。以栽培甜荞为母本,野生甜荞作父本时,虽然花粉管都能正常生长到胚囊内,但与不同母本间结实情况不同,表明荞麦远缘杂交具有受精前和受精后的不亲和性。不同的授粉方式中以栽培甜荞为母本,以苦荞(野生种或栽培种)为父本,重复授粉与授粉后1h用2,4-D处理柱头这两种方式作用不明显,花粉管没有更进一步生长;授粉前1h用2,4-D溶液处理柱头的方式能够使花粉管生长的更长,但依然不足以使花粉管伸长进入胚囊完成受精。(3)种间杂交后得到的杂种胚大多数都会夭亡,对即将夭亡的杂种胚进行胚拯救,最适宜的取外植体子房的时间为授粉后8d,最适宜的培养基成分为:MS+6.0mg/L6-BA+1.0mg/L IAA+3.0%蔗糖+0.7%琼脂;将定甜荞1号×野生甜荞杂交得到的杂种F1种子进行种植,成熟期观察植株形态及花器特征后,可以判定其为真杂种植株。(4)12个自交-杂交混合种(F1)在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花簇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优势表现不同,相比较在一级分枝和千粒重性状上优势较大。在综合比较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后,选出西农9978×北早生、西农9976×北早生、TQ11-6×定甜荞1号、定甜荞1号×西农9978四个组合为强优势杂交组合。(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丽娟[8](2019)在《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荞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荞麦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荞麦遗传育种起步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最近一些年来,在原有系统育种、诱变育种为主的基础上,开展了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等研究,特别是荞麦远缘杂交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所得种间杂种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等还不清楚。本研究对2014-2017年来获得的杂交组合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大苦1号×红心金荞、巨荞×红心金荞、巨荞×大野荞、巨荞×贵红甜1号及金荞1号加倍获得的贵矮金荞1号等材料进行细胞学观察,包括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花粉育性;对正常结实的高代品系中至少连续叁代均表现稳定的苦荞(新类型苦荞)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下进行栽培,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便为荞麦杂交育种选择及高产优质的新类型苦荞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所有杂交组合亲本均正常结实,杂种中仅有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与大苦1号×红心金荞能正常结实,其余杂种均表现为完全不育;对所有亲本及杂种的花粉育性进行检测发现所有不结实的杂种均具有一定的可育率。2.所有杂种及双亲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公式(染色体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配对构型分别为:二倍体亲本材料贵红甜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8m(EE)、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0.28Ⅰ+7.86Ⅱ,大野荞2n=2x=16=8sm+8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0.22Ⅰ+7.89Ⅱ,金荞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16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1.54Ⅰ+7.23Ⅱ,二倍体甜荞变异种贵红甜2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16m(EE);同源四倍体亲本材料四倍体长黑粒苦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TT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82Ⅰ+10.89Ⅱ+0.56Ⅲ+1.18Ⅳ,大苦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4sm+28m(TT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4.54Ⅰ+9.8Ⅱ+0.26Ⅲ+1.77Ⅳ;人工加倍四倍体材料贵矮金荞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M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45Ⅰ+4.68Ⅱ+0.33Ⅲ+1.80Ⅳ;甜荞大甜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EEEE)、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97Ⅰ+11.13Ⅱ+0.31Ⅲ+1.21Ⅳ;异源四倍体亲本材料红心金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2sm+14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1.58Ⅰ+11.94Ⅱ+0.14Ⅲ+1.53Ⅳ,巨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sm+14m(MM),12m+4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2.79Ⅰ+14.58Ⅱ+0.08Ⅲ+0.32Ⅳ,杂种F_1四倍体可育材料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F_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sm+7m(M)、1sm+7m(M′)、14m+2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06Ⅰ+13.07Ⅱ+0.18Ⅲ+0.57Ⅳ;杂种F_1四倍体不育材料巨荞╳红心金荞F_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1sm+7m(M′)、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5.73Ⅰ+9.83Ⅱ+0.07Ⅲ+1.60Ⅳ;杂种F_1叁倍体材料巨荞╳贵红甜1号F_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8m(M)、8m(E)、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5.66Ⅰ+4.31Ⅱ+2.80Ⅲ+0.33Ⅳ,巨荞╳大野荞F_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1sm+7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45Ⅰ+4.68Ⅱ+0.33Ⅲ+1.80Ⅳ;杂种F_2材料大苦1号╳红心金荞F_2不育株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sm+7m(M)、1sm+7m(M′)、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4.00Ⅰ+4.89Ⅱ+2.82Ⅲ+0.44Ⅳ;杂种F_2异交株即大苦1号/红心金荞F_2株//贵矮金荞1号异交株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5sm+3m(M′)、1sm+7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64Ⅰ+11.27Ⅱ+0.18Ⅲ+0.57Ⅳ;杂种高代品系材料贵多苦003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3sm+5m(M)、2sm+6m(M′)、16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2.61Ⅰ+12.32Ⅱ+0.02Ⅲ+1.17Ⅳ。发现,二倍体荞麦较四倍体荞麦更稳定,二价体频率高且单价体频率低的植株可育;杂种均存在单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多价体和末期出现大量多余微核等异常行为;另外,对杂种及双亲的遗传稳定性指数进行统计,发现亲本的遗传稳定性指数均达86%以上,而杂种的遗传稳定指数均低于双亲,说明杂种的稳定性相对较差。3.不同播种季节对多年生苦荞新品系的主花序的花粉可育率、总结实率、有效结实率、植株株高、主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及籽粒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秋播主花序花粉可育率、总结实率、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分枝数,籽粒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均极显着高于春播;植株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均极显着低于春播,主花序花朵大小、籽粒种子长宽比无显着差异。不同种植方式对主花序花粉可育率、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节数及籽粒百粒重的影响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秋季再生主花序花粉可育率、籽粒单株粒数显着高于秋季直播,主花序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粗、主茎节数,籽粒百粒重显着低于秋季直播,主花序花朵大小、总结实率,植株株高、主茎分枝数,籽粒种子长宽比、单株产量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各生长季节下主花序有效结实率及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是最高。所有参试品系中,1612-241秋季直播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系;1612-16、1612-33秋季再生单株产量较正季优势显着。4.不同生态区间米苦荞产量、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及各农艺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不同米苦荞品种产量、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在不同生态区、品种间及生态区与品种间的互作效应差异极显着。宁夏固原市表现为米苦荞高产高黄酮种植地,宁夏固原市、江苏省泰兴市、贵州省贵阳市、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显着高于其他各地,其中宁夏固原市产量最高,均值为1901.55kg/hm~2;宁夏固原市栽培下的米苦荞总黄酮含量最高,均值为2.98%,均显着高于其他各试点;江苏省泰兴市粗蛋白含量最高,均值为16.87%,显着高于其他各试点。生态因子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表现为,低纬度和高海拔是获得米苦荞较高产的基础,高纬度、低降水量、生育期较高温是增加米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低纬度、低海拔、生育期低降水量、生育期较高温利于提高荞麦籽粒的粗蛋白含量。生态因子、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表明,低纬度、长生育期、单株饱满种子多、单株产量高、种子颗粒大,有助于提高米苦荞产量。还发现,株高、千粒重是影响总黄酮含量的因素;千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是影响粗蛋白含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8)
姜娇,张恩慧,李升娟,石汶汶,吴晓凤[9](2019)在《采用胚挽救获得Ogura CMS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ra CMS)的恢复基因转至甘蓝Ogura CMS材料上,以6份甘蓝Ogura CMS材料为母本,以含恢复基因的甘蓝型油菜为父本,人工杂交结合胚挽救培养,研究取材时期、培养基成分和杂交组合对胚珠成苗的影响,同时对胚挽救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否为真实F1杂种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胚珠培养以剥蕾授粉后16d取材时胚珠成苗数最多,成苗率为4.56%;培养基以MS+GA 0.1 mg·L~(-1)+NAA 0.1 mg·L~(-1)+0.5%水解酪蛋白(CH)+0.5%活性炭(AC)成苗效果最好,成苗率高达6.24%;M09CMS×RFO-46组合成苗数最多,成苗率为5.96%。67株胚挽救培养得到的植株经流式细胞仪、SSR分子标记和形态学鉴定,得出65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高达97%。(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颖鑫,李沛曈,迟天华,王海滨,管志勇[10](2019)在《菊花脑×甘菊种间F_1杂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SR和SRAP标记及表型性状研究了二倍体菊花近缘种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种间杂种的真实性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31个杂交F_1代单株中,122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93.13%。42对SSR引物组合在菊花脑、甘菊及其122个F_1杂种中扩增得到123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性条带;18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5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性条带。菊花脑×甘菊种间F_1杂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4~0.90,表型变异系数在10.16%~16.67%之间,且存在超亲个体,说明种间杂种的遗传变异丰富;杂种的叶片表型偏向于母本。基于表型性状和SSR、SRAP分子标记的UPGMA聚类分析将亲本和122个杂交后代都分为7类,绝大多数杂种后代与母本菊花脑聚在一起,而父本甘菊和少部分杂种株系分别单独聚在一起,表明F_1代与母本更为相似。母本与种间杂种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0.62)高于父本(0.54),说明该杂种群体在遗传上更接近母本,与表型观察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种间杂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亚洲栽培稻(亚洲稻)和非洲栽培稻(非洲稻)之间存在很强的种间杂种优势,但由于生殖隔离导致杂种不育,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能结实,产量优势无法体现。S1座位是控制亚非稻杂种不育的重要遗传座位,其分子机理目前仍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精细定位了S1座位。并通过基因敲除和功能互补实验,揭示在非洲稻S1等位基因(S1-g)中存在3个紧密连锁的基因S1A4, S1TPR和S1A6共同组成了一个杀手-保护系统,而亚洲稻S1等位基因(S1-s)中只存在一个功能丧失突变的S1TP基因。在亚非稻杂种中,S1TPR-S1A4-S1A6复合体在孢子体母细胞中产生一种使雌雄配子败育的信号,而S1TPR独自具有消除不育效应的功能,可挽救非洲稻型配子,而亚洲稻型配子因携带S1TP基因,缺少S1TPR而选择性败育。该杀手-保护系统与已知的依赖双方亲本遗传因子共同作用的模型不同,杀手-保护者均来自于非洲稻基因组,不需要亚洲稻基因组元件参与,从而形成非对称的遗传互作模型。本研究还发现,敲除非洲稻S1座位3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均能破坏杀手系统,不能产生不育信号而消除S1介导的杂种不育。S1座位的进化研究表明,S1座位可能从古大陆开始,经历了新基因起源、基因重组和核苷酸变异等多个演化事件进化而来。本研究将有助于克服种间生殖隔离、实现种间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以提高杂交稻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间杂种论文参考文献
[1].路兴旺,刘博,刘瑞娟,窦全文.青海高原披碱草属种间天然杂种的细胞学鉴定[J].植物研究.2019
[2].谢勇尧,汤金涛,杨博文,李小娟,陶大云.亚洲稻与非洲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非对称遗传互作基础[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左学丽,李旭青,杨燕萍,魏莱,曾丽倩.小麦近缘植物冰草属种间杂种亲本及F_2代染色体核型分析[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张凯,刁卫平,郭广君,潘宝贵,戈伟.辣椒C.baccatum×C.frutescens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J].江西农业学报.2019
[5].刘嘉彬,梁海永.种间杂交杂种金叶榆的叶片形态及呈色生理机制的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9
[6].宋慧,王迎儿,黄芸萍.中国南瓜(Cucurbitamoschata)×印度南瓜(C.maxima)种间杂交幼胚培养和杂种真实性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
[7].宋莫凡.荞麦种间可杂交性及品种间杂种F1产量与性状优势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杨丽娟.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9].姜娇,张恩慧,李升娟,石汶汶,吴晓凤.采用胚挽救获得OguraCMS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种[J].园艺学报.2019
[10].刘颖鑫,李沛曈,迟天华,王海滨,管志勇.菊花脑×甘菊种间F_1杂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园艺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