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免疫论文_曹霞,李曾,李翔,田姗,张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浸泡免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疫苗,莨菪,弧菌,细胞系,糖苷,蓖麻油。

浸泡免疫论文文献综述

曹霞,李曾,李翔,田姗,张丹[1](2019)在《五味宣痹汤联合手脚食醋浸泡防治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XP方案一线治疗所致手足综合征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五味宣痹汤联合手脚食醋浸泡防治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XP方案一线治疗所致手足综合征(HFS)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拟行XP方案治疗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XP方案化疗及维生素B_6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味宣痹汤口服联合手足食醋浸泡。2组化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手足痛的程度,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淡暗、大便稀溏和呕吐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淡暗、大便稀溏和呕吐积分及手足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CD3~+、CD4~+、CD4~+/CD8~+、NK和EORTC QLQ-C30量表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 五味宣痹汤联合手脚食醋浸泡可以有效防治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XP方案一线治疗所致的手足综合征,改善生活质量,可能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郭欣娅,季策,李伟明,张庆华[2](2018)在《副溶血弧菌浸泡和尾静脉显微注射感染斑马鱼幼鱼的免疫应答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存在于海洋和淡水环境中,对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比较Vp通过浸泡和尾静脉显微注射的方式感染斑马鱼所引起的天然免疫应答的差异,实验利用Vp13菌株通过浸泡和尾静脉显微注射感染受精后3天的斑马鱼幼鱼,并通过转录组和qRT-PCR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各自的LD50感染剂量的Vp感染2h后可以激活斑马鱼的天然免疫应答,并且免疫相关基因tnfb和ccl20a.3在两组中均显着上调;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我们推测浸泡感染可能最先影响背侧决定、细胞色素和脂肪酸结合蛋白以及炎症反应等过程,而显微注射感染可能主要直接影响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免疫应答反应;通过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的结果与转录组结果相一致。该研究为探究不同感染途径对斑马鱼天然免疫应答的激活,并为进一步分析免疫应答信号传导途径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15)

裴宇,董洁[3](2018)在《中药浸泡疗法联合点阵激光、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浸泡疗法联合点阵激光、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点阵激光、免疫调节剂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浸泡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自觉症状、皮损角化及皮损面积评分变化,统计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CD3~+、CD4~+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2组自觉症状、皮损角化及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6.00%)低于对照组(22.00%,P<0.05)。结论中药浸泡疗法联合点阵激光、免疫调节剂可有效改善多发性跖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8年09期)

[4](2018)在《澳大利亚研究电刺激和浸泡对改善母猪和免疫去势公猪里脊和臀肉食用品质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生猪产业正在酝酿一个非规范的猪肉食用品质鉴定模型,模型成功实施后,可以指导生产者选择适当的加工处理手段,进而不间断地提供高品质的猪肉产品。澳大利亚科学家对性别、电刺激和成熟时间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选择的样本为母猪和免疫去势公猪(样本量为50头),取样部位为背最长肌和臀肉。宰后2 min进行电刺激(150 mA,(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刘恩秀[5](2018)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水温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水产养殖中一种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给我国淡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鱼类养殖业的快速增长,盲目投放抗生素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研究表明化学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同时抗生素会在鱼体内残留从而对水产品安全造成隐患,使用疫苗对鱼病进行免疫防控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是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免疫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研究对象,控制其浸泡免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水温,运用免疫毒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初步探讨了浸泡温度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影响。本研究将制备好的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稀释至1×10~8 CFU/mL,将异育银鲫分别在20℃、25℃和30℃的疫苗中浸泡免疫30min,然后捞出正常饲养。免疫后的3h、12h、48h和96h取样,用酶活测定试剂盒检测黏液和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免疫应答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HC I)、Toll样受体3(TLR3)和白介素11(IL-11)在鳃、后肠和脾中的表达情况。在免疫后的5d、7d、11d、18d和25d刮取黏液和分离血清,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免疫后黏液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进行分析。免疫后的第25天,用浓度为3.74×10~6 CFU/mL(2×LD_(50))的菌液进行攻毒实验,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RPS)。主要结果如下:浸泡免疫后,血清和黏液中非特异性酶的活力都显着升高。(1)在黏液中,LZM的活力在浸泡免疫后短时期内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上升趋势更加显着,酶活力达到峰值的时间更短,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SOD、AKP和ACP的活力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12h和48h之间酶活力达到峰值,同样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酶活力达到峰值的时间更短。(2)血清中,LZM的活力在各个温度浸泡组中无显着差异,直到96h各组酶的活力才显着增加。SOD的活力在30℃处理组达到峰值的时间更短,另外两组在12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出现稳定降低的趋势。AKP和ACP的活力在浸泡免疫后3h急剧上升,随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浸泡免疫后叁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后肠中的表达量要显着高于另外两个组织,且受浸泡温度的影响较大,在25℃和30℃浸泡组基因的表达要显着高于20℃浸泡组。而在鳃和脾中基因表达的趋势相近,受浸泡温度的影响也不太显着。MHC I基因的表达在浸泡免疫后12h内显着上调,随后出现基因先下调后上调的趋势。TLR3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上调后下调,在鳃和后肠中峰值出现的时间要比脾中峰值出现的时间早。IL-11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调,在鳃中12h后基因的表达显着低于对照组,而后肠和脾中基因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在30℃浸泡免疫组中,特异性抗体上升的时间更早且抗体效价也更高。以3.74×10~6 CFU/mL的菌液攻毒后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在20℃、25℃和30℃叁个温度中浸泡免疫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38.9%、33.3%和50%。本文主要根据异育银鲫在不同温度中浸泡免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后血清和黏液中非特异性酶活力及特异性抗体的变化,以及免疫相关基因的组织差异性表达,初步探讨了浸泡温度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泡免疫后可以显着增强鱼体的免疫应答效应,且30℃浸泡下免疫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8)

任燕,时云朵,石存斌,吴淑勤[6](2018)在《一种佐剂新材料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蓖麻油聚乙二醇单酯葡萄糖苷(CPMG)在细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中的佐剂作用,将CPMG和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联合施用,二次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后饲养在室内玻璃缸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加强免疫后2、4、7、11、14和21 d脾脏中Ig M、IL-1β、C3、C-凝集素和溶菌酶的m RNA表达量,首次免疫30 d后用同源菌株活菌攻击实验鱼;同时,用含CPMG、山莨菪碱复合佐剂的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一次后饲养在池塘网箱中,定期抽取血液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并用同源菌株人工感染实验鱼。结果显示,CPMG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的5个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CPMG组Ig M基因较无佐剂组更早表达,补体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的基因表达量更高或表达持续时间更长。血清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周达到160,6周达到峰值640,12周降低为40。室内玻璃缸中二次免疫30 d后,CPMG组的平均相对保护率达到70.6%,复合佐剂组达到88.2%,均显着高于无佐剂组的56.0%。池塘网箱中一次浸泡免疫30、60和120 d后,平均相对保护率分别为54.6%、44.0%和12.5%。研究表明,CPMG与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共同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增强了脾脏中Ig M、IL-1β、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基因表达,提高了异育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志刚,可小丽,张德锋,曹建萌,卢迈新[7](2017)在《温度和罗非鱼日龄对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方法从而提高其免疫效果,本实验研究了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在不同温度下浸泡免疫不同日龄罗非鱼后的免疫保护效果,通过Elisa方法分析了其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差异,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罗非鱼浸泡免疫后Ig M、IgT、CD8+和补体C3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15日龄和20日龄罗非鱼浸泡免疫后其相对免疫保护率显着高于10日龄罗非鱼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且这两组中免疫保护效果出现的快慢和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28℃浸泡免疫获得的免疫保护率在前期显着高于31℃和25℃两组,持续时间也最长。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浸泡免疫后罗非鱼抗体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日龄罗非鱼和28℃免疫条件下的抗体峰值要高于其它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浸泡免疫后IgM、IgT、CD8~+和补体C3基因均出现上调表达,其中IgT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最为显着。该研究可为揭示罗非鱼日龄和免疫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浸泡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机制奠定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王维玲[8](2017)在《鲤疱疹病毒II型微载体培养技术与灭活疫苗浸泡免疫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鲫(Carassius aurat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鲫造血器官坏死症是目前危害养殖鲫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II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鲫造血器官坏死症流行范围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给鲫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尚缺乏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方法。疫苗免疫被认为是预防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鲤疱疹病毒II型细胞疫苗制备主要以细胞瓶贴壁方式培养病毒,是疫苗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因素,探索鲫脑组织细胞(GiCB)与鲤疱疹病毒II型规模化培养工艺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针对鲤疱疹病毒II型细胞疫苗规模化制备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工艺问题,开展了鲫脑组织细胞与鲤疱疹病毒II型微载体培养技术及其灭活疫苗浸泡免疫效果的研究,旨在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在Cephodex微载体悬浮培养系统中规模化培养鲫脑组织细胞和鲤疱疹病毒II型的工艺。结果表明,Cephodex微载体适合GiCB细胞的贴壁培养,细胞贴壁期培养基中血清浓度为10%,微载体浓度为6g/L;细胞初始接种密度为2.5×105cells/mL时,以转速35rpm,每静置30min搅拌2min的间歇搅拌方式贴壁率最佳,8h后贴壁率可达90%以上;增殖期以45rpm的连续搅拌速度可获得最佳的细胞生长效能。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以感染复数为0.2的CyHV-2病毒接种规模化培养的GiCB细胞5d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TCID50/m L)可达106.50±0.30。本项研究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疫苗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奠定了前期基础。2、用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BPL)灭活微载体细胞培养的鲤疱疹病毒II型制备灭活疫苗,分别用105TCID50/mL和104TCID50/m L的疫苗剂量作为免疫原浸泡免疫健康异育银鲫鱼苗(3.20±0.15cm),部分免疫鱼苗在免疫后第4周和第8周后分别进行浸泡感染攻毒实验,确定不同免疫剂量疫苗的保护效果。同时,另一部分免疫鱼苗在首次浸泡4周后同法加强免疫一次,并于二次免疫后第2、4、7、14、21和28天采集鱼体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gM、IL-11和C3补体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攻毒感染实验后取各组的感染死鱼进行PCR病毒检测确定病原并利用TaqMan real-time PCR确定每尾鱼体的病毒载量。研究结果显示,免疫4周后免疫剂量105TCID50/mL和104TCID50/mL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2%和48%,免疫8周后两种免疫剂量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1.6%和53.9%,加强免疫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3.1%和65.4%。加强免疫后IgM、IL-11和C3补体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上调。攻毒感染实验后,病死鱼PCR病毒检测均显示阳性。加强免疫组感染死鱼的病毒载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1)。由此可见,鲤疱疹病毒II型(CyHV-2)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效果较好,比较两种不同剂量免疫,免疫剂量为105 TCID50/m L时效果比104 TCID50/m L时更佳,且加强免疫一次效果更好。该结果为使用CyHV-2灭活疫苗浸泡免疫鲫鱼苗时选择合适免疫剂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7-05-10)

刘玲玲[9](2016)在《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41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静脉血10.0 ml,将血清标本分成叁组,分别浸泡5.0min、15.0 min、25.0 min,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浸泡时间ANA检测结果。结果浸泡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78.05%,对照组为7.32%、0.00%;浸泡1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对照组为0.00%、0.00%;浸泡2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80.49%、特异度为10.00%,对照组为0.00%、0.00%。研究组浸泡15.0 min时敏感度(100.0%)高于浸泡25.0 min时敏感度(80.49%),特异度(100.0%)高于浸泡5.0 min时特异度(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泡15.0 min时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抗核抗体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假阳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6年26期)

路珍,绳秀珍,唐小千,邢婧,战文斌[10](2016)在《浸泡免疫迟钝爱德华氏菌疫苗诱导牙鲆黏液细胞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鱼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黏液细胞对疫苗免疫的应答特性,本研究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浸泡免疫灭活迟钝爱德华氏菌前后牙鲆皮肤、鳃、前肠、中肠和后肠中黏液细胞数量和特性的时序变化。苏木精-曙红(HE)、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前皮肤主要分布含中性黏多糖的Ⅰ型黏液细胞以及含中性黏多糖和少量酸性黏多糖的Ⅲ型黏液细胞,鳃中可观察到Ⅰ、Ⅲ型以及含酸性黏多糖和少量中性黏多糖的Ⅳ型黏液细胞,前肠中主要分布Ⅰ型黏液细胞,中肠、后肠上皮中可观察到Ⅰ、Ⅲ、Ⅳ型和含酸性黏多糖的Ⅱ型黏液细胞。免疫后,牙鲆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中黏液细胞总量随时间呈现先增多后减少趋势,后肠在第5天达到峰值,其他于第3天达到峰值;免疫后各组织中Ⅰ型黏液细胞数量减少,含酸性黏多糖成分的Ⅱ、Ⅲ及Ⅳ型黏液细胞数量显着增多,表明疫苗免疫诱导黏液细胞成分由中性黏多糖向酸性黏多糖转变。p H 2.5和p H 1.0条件下AB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酸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且多数为硫酸化酸性黏液细胞。本研究结果为鱼类黏液的免疫防御功能及黏液细胞在鱼类黏膜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浸泡免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存在于海洋和淡水环境中,对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比较Vp通过浸泡和尾静脉显微注射的方式感染斑马鱼所引起的天然免疫应答的差异,实验利用Vp13菌株通过浸泡和尾静脉显微注射感染受精后3天的斑马鱼幼鱼,并通过转录组和qRT-PCR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各自的LD50感染剂量的Vp感染2h后可以激活斑马鱼的天然免疫应答,并且免疫相关基因tnfb和ccl20a.3在两组中均显着上调;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我们推测浸泡感染可能最先影响背侧决定、细胞色素和脂肪酸结合蛋白以及炎症反应等过程,而显微注射感染可能主要直接影响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免疫应答反应;通过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的结果与转录组结果相一致。该研究为探究不同感染途径对斑马鱼天然免疫应答的激活,并为进一步分析免疫应答信号传导途径提供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浸泡免疫论文参考文献

[1].曹霞,李曾,李翔,田姗,张丹.五味宣痹汤联合手脚食醋浸泡防治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XP方案一线治疗所致手足综合征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郭欣娅,季策,李伟明,张庆华.副溶血弧菌浸泡和尾静脉显微注射感染斑马鱼幼鱼的免疫应答的比较[C].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裴宇,董洁.中药浸泡疗法联合点阵激光、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8

[4]..澳大利亚研究电刺激和浸泡对改善母猪和免疫去势公猪里脊和臀肉食用品质的作用[J].肉类研究.2018

[5].刘恩秀.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水温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8

[6].任燕,时云朵,石存斌,吴淑勤.一种佐剂新材料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中的应用效果[J].水产学报.2018

[7].刘志刚,可小丽,张德锋,曹建萌,卢迈新.温度和罗非鱼日龄对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8].王维玲.鲤疱疹病毒II型微载体培养技术与灭活疫苗浸泡免疫效果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

[9].刘玲玲.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10].路珍,绳秀珍,唐小千,邢婧,战文斌.浸泡免疫迟钝爱德华氏菌疫苗诱导牙鲆黏液细胞的动态变化[J].水产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浸泡免疫组Realtime-PCR反应鲤...浸泡免疫组Realtime-PCR反应鲤...浸泡免疫牙鲆鱼抗鳗弧菌灭活细胞...2-10H种免疫途径下蓝曼龙血清中的...不同温度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后血...不同温度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后黏...

标签:;  ;  ;  ;  ;  ;  ;  

浸泡免疫论文_曹霞,李曾,李翔,田姗,张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