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剂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用量,酚醛树脂,耐水,氧化钨,耐高温,丙烯酸酯。
催化剂用量论文文献综述
单淑曦,赵栋,张孝阿,江盛玲,吕亚非[1](2019)在《铂催化剂用量对室温硫化发泡硅橡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铂催化剂条件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和硅氢缩合脱氢反应制备了双组分室温硫化发泡硅橡胶。研究结果表明:铂催化剂影响产物的结构和性能,当催化剂的含量为1 200 mg/kg时,热性能较好,初始分解温度达到494℃,1 000℃残炭率达到71.66%,热导率达到0.092 W·(mK)~(-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泡孔尺寸变小,分布变窄。(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9年12期)
徐小韦[2](2019)在《探究催化剂用量对甲阶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含量、粘均分子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NaOH催化剂,经反应后得到了甲阶酚醛树脂,所得产品中游离酚/醛含量相对较低,探寻了反应所需时间以及不同程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影响。实际结果表明,若反应时间偏长,无论是羟甲基还是游离酚的含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内部粘均分子量明显增多;伴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有效控制了游离酚/醛含量,此时受催化剂的影响会在分子间产生尤为明显的缩聚反应。(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潘鸽,王晓伟,李双双,付志磊,刘芳[3](2019)在《铂催化剂用量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硫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铂催化剂用量对加成型双组分室温硫化(RTV-2)液体硅橡胶在聚氯乙烯(PVC)表皮上硫化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调整硅橡胶中铂催化剂的用量,解决了搪塑模具制备过程中因RTV-2硅橡胶与PVC表皮中P元素反应所导致的硅橡胶硫化不完全及花纹复制率低的问题。结果表明,额外添加0. 5%~1. 0%的铂催化剂后,硅橡胶在PVC表皮上能完全硫化并形成清晰花纹。(本文来源于《有机硅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沈传石,车兴旺[4](2017)在《异戊橡胶稀土催化剂用量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新癸酸钕-叁异丁基铝-倍半乙基氯化铝络合体系的稀土催化剂,配制不同活性的催化剂,在实验室进行瓶聚合后,投入生产参加聚合反应,得到催化剂用量和聚合转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实验和生产得到的结论相互校正。摸索在门尼调整过程中维持高转化率状态。(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2017年01期)
陈少俊,陈丹云,衷明华[5](2016)在《基于手持技术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持技术实验是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实验,其特有的数据化、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研究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化学原理的实质,降低学习实验的难度。本实验利用手持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催化剂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6年06期)
梁明卉[6](2015)在《催化剂用量对库仑法测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资料显示,叁氧化钨的加入量会影响库仑法测定全硫的实验结果。为确认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并估计影响的大小,用库仑滴定法测定几种不同标煤样的全硫,并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叁氧化钨的加入量。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挥发分小的煤,催化剂的加入量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在煤样挥发分较大的情况下,增加叁氧化钨的加入量可改善实验结果偏低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魏娟,陈日清,王春鹏,关明杰[7](2015)在《催化剂用量对酚醛树脂及泡沫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酚、多聚甲醛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钠(Na OH)为催化剂合成了高固含量酚醛树脂,并以此制备了酚醛泡沫材料。通过粘度、氧指数、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酚醛树脂及酚醛泡沫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了泡沫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树脂粘度增大,游离酚及游离醛含量降低,泡孔孔径减小且分布更为均匀。催化剂质量分数为4%时制备的酚醛泡沫力学性能较好,单位密度(kg·m-3)压缩强度为2.43 k Pa、弯曲强度为5.52 k Pa、拉伸强度为2.11 k Pa。(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5年03期)
任强,张旸,孙建平,李坚,汪称意[8](2014)在《低催化剂用量ATRP制备丙烯酸酯叁嵌段共聚物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体摩尔量0.02%的低浓度二价铜盐和廉价配体五甲基二乙烯叁胺(PMDETA)络合物为催化剂的ARGET ATRP法,以双官能团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丁酯(BA)聚合得到大分子引发剂Br-PBA-Br,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和可控性的影响.再用氯化铜为催化剂,以Br-PBA-Br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ARGET ATRP聚合,得到窄分布的PMMA-b-PBA-b-PMMA叁嵌段共聚物,并采用硅藻土对聚合产物进行微量残留铜盐脱除处理,使铜离子含量降到了聚合物质量的0.001%.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叁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在51000~110000,分布指数低于1.50.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得产物共聚组成与GPC结果相近.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证明叁嵌段共聚物呈现良好的相分离.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所得叁嵌段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在2.7~11.7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124%~231%之间.采用ARGET ATRP可以合成组成和性能连续可调的PMMA-b-PBA-b-PMMA叁嵌段共聚物,同时解决了催化剂用量大,不易脱除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刘渊,罗军,孔德权,冯晓琴[9](2014)在《催化剂用量对热固性酚醛树脂热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氨水作为催化剂,制备了热固性PF(酚醛树脂),探讨了氨水用量对PF预聚体的固化过程和固化产物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氨水催化合成的PF预聚体在85℃左右、200℃左右、低于200℃和400~600℃时,分别为其溶剂脱除、固化(达到相对最大固化速率)、小分子脱除(预聚体固化过程中)和降解等阶段。(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4年03期)
刘兆阳,李国鹏,陈海良,董良[10](2013)在《聚酯多元醇合成中催化剂用量对聚氨酯制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先以己二酸、乙二醇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出聚酯多元醇,再以聚酯多元醇和TDI-100为原料制备出预聚体,考察催化剂用量对预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预聚体和MOCA为原料制备聚氨酯弹性体,考察催化剂用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制备工艺、制品性能及高温耐水解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弹性体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8-05)
催化剂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NaOH催化剂,经反应后得到了甲阶酚醛树脂,所得产品中游离酚/醛含量相对较低,探寻了反应所需时间以及不同程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影响。实际结果表明,若反应时间偏长,无论是羟甲基还是游离酚的含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内部粘均分子量明显增多;伴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有效控制了游离酚/醛含量,此时受催化剂的影响会在分子间产生尤为明显的缩聚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剂用量论文参考文献
[1].单淑曦,赵栋,张孝阿,江盛玲,吕亚非.铂催化剂用量对室温硫化发泡硅橡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胶粘剂.2019
[2].徐小韦.探究催化剂用量对甲阶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含量、粘均分子量影响[J].当代化工研究.2019
[3].潘鸽,王晓伟,李双双,付志磊,刘芳.铂催化剂用量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硫化行为的影响[J].有机硅材料.2019
[4].沈传石,车兴旺.异戊橡胶稀土催化剂用量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J].山西化工.2017
[5].陈少俊,陈丹云,衷明华.基于手持技术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
[6].梁明卉.催化剂用量对库仑法测硫的影响[J].山西科技.2015
[7].魏娟,陈日清,王春鹏,关明杰.催化剂用量对酚醛树脂及泡沫性能的影响[J].热固性树脂.2015
[8].任强,张旸,孙建平,李坚,汪称意.低催化剂用量ATRP制备丙烯酸酯叁嵌段共聚物及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4
[9].刘渊,罗军,孔德权,冯晓琴.催化剂用量对热固性酚醛树脂热性能的影响[J].中国胶粘剂.2014
[10].刘兆阳,李国鹏,陈海良,董良.聚酯多元醇合成中催化剂用量对聚氨酯制品性能的影响[C].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弹性体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