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太平洋海表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太平洋,温度,印度洋,气旋,梯度,北大西洋,异常。
太平洋海表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范秀梅,樊伟,杨胜龙,周为峰,伍玉梅[1](2019)在《基于海面位势高度和海表温度构建西太平洋叁维温度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个基于上一年逐月叁维再分析温盐场和第二年月平均卫星观测数据,包括海表温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海面高度异常SLA(Sea Level Anomaly),来推算区域海洋叁维温度场的方法。选取西太平洋区域作为验证算法有效的海区。该叁维水域的水平海域范围设定为:30°N~50°N,140°W~180°W,水平分辨率为1°;深度方向为从海表至-1 000 m,划分为19层。重构的第一步是利用上一年的逐月的温盐场,在该叁维空间的每个网格点上建立一个温度和卫星观测的海表温度、海面位势高度的回归方程。根据该回归方程和第二年的卫星观测数据可以得到第二年的该区域的叁维温度场。第二步把相同月份的该区域存在的Argo温度廓线同化进重构的温度场来提高重构的精度。重构的2015、2016年的温度场和CMEMS(Copernicus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ervice)提供的再分温度场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92 9和0.991 2,均方根误差为0.79和0.89℃;在-200 m以深的区域,均方根差异小于1℃,-200 m以浅的区域,均方根差异在1~2℃。表明该重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所以基于第一年的温盐叁维数据和第二年的卫星观测的海表数据可以重构第二年的叁维温度场。(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梁健,任宏利,陈权亮[2](2019)在《太阳总辐照度对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分析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年代际变化对太阳辐射响应,利用SST资料、20世纪再分析资料和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所提供的太阳总辐照度(TSI)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TSI对热带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热带中太平洋SST存在与TSI类似的准11年周期变化信号,TSI与SST以及其他海气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SST异常在滞后于TSI信号1~3年时的正相关达到最强,证实了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可能存在对TSI信号的滞后响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由TSI所直接引起的海表净短波辐射变化可能是热带中太平洋SST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异常可以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引起表层纬向风的变化,并反过来增强SST的年代际变化信号。TSI正位相引起的SST正异常可促使对流层温度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增加、上升运动加强等相应变化,进而使得总云量增加,因此滞后2~3年后可能会由于云-辐射反馈而引起进入海洋净短波辐射量的减少。(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方珂,余锦华[3](2019)在《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表温度梯度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51—2018年哈德里中心海温资料、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第四代欧洲中心汉堡模式,针对1994年、2018年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异常多的年份,研究了引起TC增加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模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变冷是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北大西洋负叁极型式SSTA促使TC生成的进一步增加。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冷却在菲律宾以东激发出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北大西洋负叁极型式SSTA在我国南海、菲律宾至东南沿岸激发出气旋性环流异常。前者在西北太平洋中部,后者在南海产生有利于TC生成的局地环境。1994年和2018年夏季热带中太平洋出现暖SSTA、印度洋为冷SSTA、北大西洋呈现负叁极型式SSTA,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极端增多。近30年来,当出现热带中太平洋增暖和印度洋冷却时,北大西洋表现出比1989年以前更强的负叁极型式SSTA,使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和北半球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A梯度的线性相关更显着。(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一丁,尹训强,宋亚娟,乔方利[4](2019)在《浪致混合对2016年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季节性预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层海洋通过海气交换影响大气-海洋耦合系统,海浪引起的垂向混合影响上层海洋结构,从而在气候预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FIO-ESM),以2016年为例,分别开展了耦合和关闭海浪模式情况下的短期气候预测实验,分析浪致混合对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季节性预测的影响。通过对模式预测的SST异常(SSTA)进行定量评估发现,浪致混合能够显着降低北太平洋高纬度海区预测误差,在(45°N,150°E)附近海区SSTA改善可达1℃,气候模式能够更好地预测SSTA的经向分布特征,特别是能够准确地反映25°~45°N海区SSTA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有浪和无浪两个实验的热收支贡献发现,垂向混合是导致上层海洋温度差异的主导影响因子。海浪通过改变垂向混合,使2016年北太平洋SST在高纬度海区大幅降低,在低纬度海区略有升高,最终提升了模式对北太平洋SST的季节性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志伟,康建成,顾成林,徐勇,汤明[5](2019)在《近33a西北太平洋极端海表温度事件的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1982~2014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最优插值1/4度逐日海温分析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极端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事件的变化特征,探讨极端SST事件与ENSO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明显增大,20世纪80年代为2~5 a一遇,20世纪90年代为1~4 a一遇,21世纪以来,除2004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有发生。极端高温发生天数呈线性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30 d/10 a。单次极端高温事件持续时间逐渐增长,增长速率为0. 56 d/次,且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也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 032℃/次和0. 049℃/次。相反的是,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明显减小,1982~2000年为1~2 a一遇,21世纪以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极端低温发生天数和单次事件的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减少速率分别为-27 d/10 a和-1. 6 d/次。单次极端低温事件的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增长速率分别为0. 0087℃/次和0. 017℃/次。极端高温事件呈现1~4 a和4~7 a周期的高低频震荡,低温事件呈现多尺度周期变化,主周期尺度为3~4 a。Nino 3. 4区下半年ENSO指数与西北太平洋极端高温呈显着负相关,与极端低温事件呈显着正相关。意味着在La Nia年份,极端高温事件更容易发生。反之,在ElNio年份,极端低温事件容易发生。(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方珂,余锦华[6](2019)在《海表温度差异对1998及2016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70—2016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CHAM4模式,研究了各海盆海表温度异常(SSTA)对1998和2016年这两个超级厄尔尼诺衰减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及大尺度环流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在1998与2016年几乎相反的SSTA型态是导致TC生成频数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热带和北太平洋SSTA在1998与2016年均分别在珠江叁角洲和日本以南形成气旋性环流。1998年8月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SSTA产生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响应强于太平洋SSTA产生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使西北太平洋受异常反气旋控制,减少TC的生成。2016年在叁个大洋SSTA共同作用下,西北太平洋受异常气旋控制导致TC生成频数偏多。太平洋经向SSTA模在北半球副热带强迫出东西反向的跷跷板形势,在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产生的响应与实际变化相反,因此太平洋经向模对西北太平洋TC生成没有正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温健,陆鑫一,陈新军,余为[7](2019)在《基于海表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体栖息地热点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柔鱼是大洋洄游性头足类种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经济价值,目前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在西北太平洋捕捞的主要对象。柔鱼属于短生命周期生物,其栖息地适宜性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显着影响。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06—2015年9—11月中国鱿钓捕捞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ST)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两个关键环境因子,构建基于捕捞努力量和算术平均算法的柔鱼综合栖息地热点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在超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条件下的变动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基于SST和PAR的栖息地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热点海域;9—11月柔鱼各月适宜的SST和PAR范围具有显着月间变化且逐渐减小;柔鱼产量、捕捞努力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随栖息地指数值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对比2007年强拉尼娜年份和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研究发现,2007年柔鱼CPUE和栖息地适宜性显着高于2015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2007年强拉尼娜现象导致柔鱼渔场内适宜的SST和PAR面积显着增加,而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两者适宜面积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变差,柔鱼CPUE降低。(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瑜,郑全安,李晓峰[8](2018)在《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锋的相关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渔业之一,其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及温度变化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海表温度(SST)的遥感数据计算海表水平温度梯度(SSTG),根据2013—2015年中国(不含中国台湾省)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生产数据,分析海表温度锋与秋刀鱼资源丰度和渔场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秋刀鱼作业渔场主要分布于37°~49°N,145°~165°E;SST为10~14°C时,单位捕捞渔获量(CPUE)与SST呈负相关,SST为14~17°C时呈正相关,最适宜SST为12.5~14.5°C。当SSTG为0.01~0.06°C/km时,CPUE与SSTG呈显着线性正相关,最适宜SSTG为0.01~0.05°C/km。作业海域温度锋与CPUE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CPUE作业点到锋面的距离(DIST)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在夏季6—8月,当DIST为0~100 km范围内时,CPUE与DIST呈线性正相关,在秋季9—11月,CPUE与DIST呈对数负相关,90%以上的作业点出现在DIST为0~50 km范围内。研究表明,海表温度影响着秋刀鱼洄游渔场分布,亲潮黑潮交汇区形成冷水楔,海表温度锋集聚,进而秋刀鱼鱼群集群,形成高产渔场。(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林大伟,布和朝鲁,谢作威[9](2018)在《夏季中国华北降水、印度降水与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耦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51~2014年的站点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应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法(MEOF)研究了年际尺度上华北夏季降水、印度夏季降水与海表面温度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模态)。结果表明:当印度夏季降水偏强时,若同期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表现为LaNi?a位相,则西太平洋暖池对流加强,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北,有利于华北夏季降水与印度夏季降水一致增强。反之,当印度大部降水偏弱时,若同期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表现为ElNi?o位相,则华北夏季降水和印度夏季降水一致减弱。然而,两地夏季降水的协同变化关系并不总是成立。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随时间演变表现为冬春El Ni?o衰减型时,伴随着印度洋偶极子(IOD)正位相的衰减过程,这会减弱东亚夏季风,使得华北夏季降水偏少。此时印度半岛夏季降水增强区集中在其西部,无法形成连接印度和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环半球遥相关(CGT)波列,可能使得华北夏季降水异常与全印度夏季降水异常成相反形势。这些结论揭示了中国华北夏季降水、印度夏季降水和海表面温度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海温外强迫对两地夏季降水之间相关关系的作用,从而对华北夏季降水的预测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梦阳,郑建,杨宇星,王法明[10](2018)在《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传递及与ENSO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主要的年际变化信号之一,对其形成机制和预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ERSST v4海表面温度资料与NCEP/NCAR Reanalysis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回归分析与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异常信号的传递机制及其与ENSO现象的联系。诊断结果表明,副热带东北太平洋SST异常与ENSO指数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副热带东北太平洋SST异常的暖信号超前于ENSO指数约半年时间,通过风-蒸发-海温的反馈机制,沿东北-西南方向向赤道中太平洋缓慢传递。更进一步的数值实验显示,副热带东北太平洋的正SST异常信号的确可以影响大气环流场,使其西南方向的海面风速减弱,蒸发潜热通量减少,从而使信号向西南方向传递。(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太平洋海表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分析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年代际变化对太阳辐射响应,利用SST资料、20世纪再分析资料和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所提供的太阳总辐照度(TSI)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TSI对热带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热带中太平洋SST存在与TSI类似的准11年周期变化信号,TSI与SST以及其他海气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SST异常在滞后于TSI信号1~3年时的正相关达到最强,证实了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可能存在对TSI信号的滞后响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由TSI所直接引起的海表净短波辐射变化可能是热带中太平洋SST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异常可以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引起表层纬向风的变化,并反过来增强SST的年代际变化信号。TSI正位相引起的SST正异常可促使对流层温度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增加、上升运动加强等相应变化,进而使得总云量增加,因此滞后2~3年后可能会由于云-辐射反馈而引起进入海洋净短波辐射量的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平洋海表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范秀梅,樊伟,杨胜龙,周为峰,伍玉梅.基于海面位势高度和海表温度构建西太平洋叁维温度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梁健,任宏利,陈权亮.太阳总辐照度对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3].方珂,余锦华.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表温度梯度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19
[4].赵一丁,尹训强,宋亚娟,乔方利.浪致混合对2016年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季节性预测的影响[J].海洋学报.2019
[5].陈志伟,康建成,顾成林,徐勇,汤明.近33a西北太平洋极端海表温度事件的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J].海洋环境科学.2019
[6].方珂,余锦华.海表温度差异对1998及2016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
[7].温健,陆鑫一,陈新军,余为.基于海表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体栖息地热点预测[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
[8].刘瑜,郑全安,李晓峰.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锋的相关关系[J].水产学报.2018
[9].林大伟,布和朝鲁,谢作威.夏季中国华北降水、印度降水与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耦合关系[J].大气科学.2018
[10].王梦阳,郑建,杨宇星,王法明.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传递及与ENSO的联系[J].海洋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