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日韩合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日韩,朝鲜半岛,东洋,地缘,帝国,图们,同盟。
日韩合并论文文献综述
雪珥[1](2016)在《日韩合并谋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清政府于1884年将图们江以北长约700里、宽约40-50里的地区划为特区,专供朝鲜人垦殖,给予他们比内地"闯关东"者更为优厚的扶持政策1910年8月29日,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大韩帝国"从世界上被彻底抹去,日本帝国恢复了其作为大清属国时的旧名"朝鲜",大韩帝国的"皇帝"也改称为(本文来源于《国家人文历史》期刊2016年07期)
王明星[2](2012)在《英日同盟与日韩合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出于共同对抗俄罗斯的需要,英、日两国先后两次缔结同盟条约。英日同盟的签订促使东亚国际局势迅速朝着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怂恿了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并进而实现了日韩合并,将朝鲜半岛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本文来源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期刊2012年00期)
宋成有[3](2012)在《安重根“东洋和平论”评析——兼谈安义士义举与“日韩合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重根义士的"东洋和平论"虽不乏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其哲人的思想火花至今仍然在闪耀,对新世纪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大局,不乏巨大的启迪意义。由于日本当局自食其言,安义士在完成《东洋和评论》的"序"和"前鉴"之后,尚未完成论说的正文,就慷慨就义,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最近30多年来,一方面,国内学者对安义士的"东洋和评论"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取得相当的业绩;另一方面,在"东洋和评论"史料的引用上,存在出处不明或过分发挥等问题。本文提供了管窥安义士论说的原始资料,或许有助于对安义士"东洋和评论"本意的理解。本文以事实为据,说明吞并韩国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既定目标,不必将"日韩合并"与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义举挂上钩。在纪念"日韩合并"100年的时候,有许多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本文来源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期刊2012年00期)
宋成有[4](2012)在《安重根“东洋和平论”评析——兼谈安义士义举与“日韩合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重根义士的"东洋和平论"虽不乏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其哲人的思想火花至今仍然在闪耀,对新世纪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大局,不乏巨大的启迪意义。由于日本当局自食其言,安义士在完成《东洋和评论》的"序"和"前鉴"之后,尚未完成论说的正文,就慷慨就义,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最近30多年来,一方面,国内学者对安义士的"东洋和评论"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取得相当的业绩;另一方面,在"东洋和评论"史料的引用上,存在出处不明或过分发挥等问题。本文提供了管窥安义士论说的原始资料,或许有助于对安义士"东洋和评论"本意的理解。本文以事实为据,说明吞并韩国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既定目标,不必将"日韩合并"与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义举挂上钩。在纪念"日韩合并"100年的时候,有许多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本文来源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期刊2012-03-31)
王明星[5](2012)在《英日同盟与日韩合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出于共同对抗俄罗斯的需要,英、日两国先后两次缔结同盟条约。英日同盟的签订促使东亚国际局势迅速朝着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怂恿了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并进而实现了日韩合并,将朝鲜半岛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本文来源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期刊2012-03-31)
王志伟[6](2011)在《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与日韩合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放在长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生产发展、区域自身的发展状况、相关国家的战略取向以及国际环境的时代特征等因素而不断发生变化。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虽然其他条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随着相关各国战略取向的变化,朝鲜半岛不再凸显其地缘战略地位,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日韩合并而没有引起新的国际冲突。(本文来源于《韩国研究论丛》期刊2011年01期)
李细珠[7](2011)在《日韩合并与清末宪政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日韩合并是近代东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朝野反应强烈。中国人民在同情韩国的灭亡与谴责日本殖民侵略行径的同时,更多的是进行自身的反省以及对中国内政改革的诉求。无论是立宪派,还是清政府官员,乃至于一般民间舆论,大都注目于立宪。由于日韩合并加重了中国民族危机,在各种宪政势力的压力之下,清廷也被迫调整了宪政改革的策略,缩短了预备立宪的期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宪政改革的进程,但并没有取得挽救清王朝命运的实在效用。(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辛东明[8](2011)在《康梁对“日韩合并”的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是20世纪初期轰动世界的大事件,至2010年,恰值100周年。百年之前,深受"日韩合并"后东北亚地缘政治突变的刺激,在民族危亡意识的驱动下,中国知识界对韩国亡于日本的原因及其后果展开多角度的研究和评论。其中,堪称政论界、学术界泰斗的康有为(1858—1927)和梁启超(1873—1929)的评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本文主要以康梁的文章为依据,略窥当时中国知识界对(本文来源于《韩国学论文集》期刊2011年00期)
纪彭[9](2010)在《日韩合并百年祭》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怀。相对于中国而言,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历史恩怨更加复杂、纠结。如果说中日之间的过节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关系,韩国人对日本的情绪干脆就是亡国之恨。今年8月22日是日韩合并100周年,日本政府已经开始探讨如何向韩国国民表达对以往殖民统治的歉意问题。日方希望通过顾及韩方意愿(本文来源于《文史参考》期刊2010年16期)
王志伟[10](2010)在《试论近代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及其日韩合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生产发展、区域自身的发展状况、相关国家的战略取向以及国际环境的时代特征等因素而不断发生变化。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虽然其他条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相关各国战略取向的变化,朝鲜半岛不再凸显其地缘战略地位,因此日本才能够顺利地实现日韩合并而没有引起新的国际冲突。(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日韩合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初,出于共同对抗俄罗斯的需要,英、日两国先后两次缔结同盟条约。英日同盟的签订促使东亚国际局势迅速朝着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怂恿了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并进而实现了日韩合并,将朝鲜半岛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韩合并论文参考文献
[1].雪珥.日韩合并谋中国[J].国家人文历史.2016
[2].王明星.英日同盟与日韩合并[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2
[3].宋成有.安重根“东洋和平论”评析——兼谈安义士义举与“日韩合并”[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2
[4].宋成有.安重根“东洋和平论”评析——兼谈安义士义举与“日韩合并”[C].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2012
[5].王明星.英日同盟与日韩合并[C].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2012
[6].王志伟.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与日韩合并[J].韩国研究论丛.2011
[7].李细珠.日韩合并与清末宪政改革[J].近代史研究.2011
[8].辛东明.康梁对“日韩合并”的评析[J].韩国学论文集.2011
[9].纪彭.日韩合并百年祭[J].文史参考.2010
[10].王志伟.试论近代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及其日韩合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