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线性双稳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电,俘能,简谐激励,谐波平衡法
非线性双稳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朱培,任兴民,秦卫阳,周志勇[1](2018)在《非线性双稳态压电俘能系统阱间阱内运动谐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对压电俘能系统进行了平衡点分岔分析,证明其具有非线性双稳态特性,并且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再采用谐波平衡法对双稳态压电俘能系统进行分析,推导出了激励幅值、激励频率、响应幅值及输出功率之间的解析关系式,预测了结构的阱内、阱间动力学响应。分析了阻尼、阻抗、激励幅值、激励频率等参数对响应幅值及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阻抗对能量获取频带宽度、响应幅值有较大影响。系统阱间、阱内运动均有高、低能量态共存现象,不同激励幅值和激励频率下存在最优阻抗使得输出功率最大。(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任博林[2](2017)在《基于双稳态发电系统的非线性吸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中振动能量非常普遍,将振动能收集转换成电能技术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双稳态发电系统和非线性吸振器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双观态电磁式能量捕获系统作为非线性吸振器,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基于双稳态发电系统的非线性吸振器的复杂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根据主系统附加双稳态吸振器系统建立了系统在简谐激励下动力学方程,利用Routh-Hurwitzz判据分析系统在平衡点的稳定性,并利用数值仿真研究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对系统的分岔影响情况和结构参数对吸振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双稳态吸振器系统王现出两个稳定平衡点(势阱)和一个不稳定平衡点(势垒),发现非线性吸振器在低频时便可越过势垒发生大幅混沌运动,并且频带宽利于发电,改变激励幅值,吸振器和主系统可由小幅运动变成大幅运动。通过对结构参数的优化,主系统发生共振时的振幅逐渐降低,非共振时主系统幅值较低的同时,吸振器的振幅逐渐变大,利于发电。研究了系统在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学特性,借助数值仿真分析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和有色噪声激励下噪声强度、系统初值、系统参数等对非线性吸振器减振及发电的影响规律,得出当噪声强度很小时,吸振器只在一个平衡点附近做小幅运动,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开始跨过势垒在两势阱之间做大幅混沌运动且越过势垒的次数增多,越有利于发电。通过各参数的逐步优化,主系统振动能量及幅值变小的同时,吸振器的输出功率增大。将非线性阻尼引入到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中,提出了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双稳态吸振器,借助数值仿真对比了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吸振器和考虑线性阻尼的吸振器对主系统减振效果,分析了非线性阻尼对主系统和吸振器的动力学特性、振动能量及平均输出功率的影响,得到结论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双稳态吸振器减振效果更好,不同的非线性阻尼系数对主系统和吸振器的振动能量均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7-06-30)
贾尚帅,孙舒,李明高[3](2014)在《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通过谐波平衡法计算获得系统幅频响应方程,分析不同非线性系数、阻抗参数与激励对系统幅值解影响,随激励频率、幅值的变化,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幅值解存在跳跃、多解现象,调节非线性系数及阻抗参数可使不稳定区域范围最小;研究外加激励对功率影响,随非线性系数及阻抗参数的增加,输出功率先增加后减小,通过调节磁化强度与负载阻抗可使系统输出功率最大;通过实验所得频率电压响应曲线及电阻功率响应曲线,验证系统非线性分析结果。可为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06期)
韩研研[4](2013)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时磁力式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稳态压电悬臂梁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正压电效应将环境中的振动能转换为电能的新型独立自供电装置。双稳态发电系统在运动中产生较大变形,为保证双稳态压电悬臂梁模型与实际模型相对应,需要建立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双稳态压电悬臂梁数学模型。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与压电振子的运动形态密切相关,高能轨运动是发电过程中希望得到的运动形式,因此如何让高能轨运动在低宽频下产生,以及系统参数对其有何影响,成为本文重点研究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为更加深刻的认识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整体及局部动力学行为,了解系统参数对系统发电能力的影响,对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进行复杂动力学分析是本文重点研究之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建模、数值仿真和解析分析方法对影响双稳态压电悬臂梁发电系统的响应特性、发电效率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对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压电悬臂梁系统的研究现状,针对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做了简要的概括。(2)针对双稳态悬臂梁压电振子,考虑悬臂梁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大变形对系统非线性的影响,应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压电双稳态悬臂梁的大变形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系统的无量纲方程。(3)大幅运动在双稳态压电发电中具有突出优势,为探究大幅运动在宽低频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因素,对无量纲方程进行了谐波平衡分析。研究不同激励水平、几何非线性相关系数、机电耦合项、负载电阻对系统周期响应的影响。发现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的幅值响应存在跳跃现象,并呈现软特性;多解和跳跃现象基本集中在低频段,这一特点与环境的低频特征相符;几何非线性使系统解的个数增多,可以将系统的周期解从低能解吸引到高能解上来;机电耦合系数对近似解共振峰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调解系统的机电耦合性能,使其适应环境的低宽频特性;数值部分验证了解析解关于最优负载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4)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机电耦合方程,应用Matlab对该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分别讨论了系统激励、负载阻抗、大幅周期运动和大幅混沌运动、大变形非线性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发现该模型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激励一定的情况下,系统存在最优阻抗使系统输出功率最大;在相同的激励下,大幅周期运动的发电能力优于大幅混沌运动;几何非线性使系统产生更加丰富的动力学行为,通过改变梁长可以使系统处在所希望的大幅周期运动中,从而提升发电能力。综上所述,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后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并针对影响系统发电能力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提高了对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的认识,可为双稳态压电发电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12-01)
汤静,王嘉赋[5](2010)在《非线性单稳态系统中基于内禀振荡的随机共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察具有内禀振荡的单稳态非线性系统的随机振荡行为,研究了内禀振荡对噪声背景中微弱信号检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出信噪比和系统信噪比增益都表现出随机共振行为;该随机共振现象依赖于系统的选频特性,而系统的选频特性源于内禀振荡.该单稳态非线性系统表现出的这种源于内禀振荡的随机共振,可能为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张莉,王善进,罗晓华,邵明珠,罗诗裕[6](2009)在《非线性抛物线势与量子阱双稳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超晶格量子阱的双稳态效应,在经典力学框架内,把粒子的运动方程化为了具有阻尼项和受迫项的经典Duffing方程。利用Melnikov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全局分叉与Smale马蹄变换意义上的混沌行为,给出了系统进入混沌的临界条件值。结果表明,只要参数满足临界条件,系统就是"数学"稳定的。考虑到系统进入混沌的临界条件与它的参数有关,只需适当调节这些参数,混沌就可以得以避免或控制,这为光学双稳态器件的制备和稳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09年06期)
张梅[7](2008)在《叁阶非线性光学中的后弯现象与系统的双稳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从介质的非线性极化开始,在牛顿力学框架内,把偶极子的运动方程化为含有立方项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并用摄动法进行求解,找到了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后弯曲线。正是这个后弯现象决定了系统存在两个不同状态,而这两个不同状态正好是系统的双稳态。(本文来源于《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毕磊,包景东[8](2007)在《非线性耗散对亚稳态系统量子衰变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一种快速傅里叶变换路径积分方法,研究非线性耗散系统的量子衰变速率,得到了Bounce轨道的作用量SB,即衰变速率的指数因子.在系统与环境存在非线性耦合f(x)=tanh[λ(x-xb)]的情形下,发现其对衰变速率具有抑制作用.指数因子随温度T的关系不再满足SB=a[1-b(T/Tc)2]法则;与通常的线性耗散情形相比,跨越温度Tc回升,即系统更早地进入穿透区域.(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金涛,汪希宣[9](1992)在《刚性转子——SFD系统双稳态响应的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刚性转子——SFD(Squeeze Film Damper,即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的频响方程出发,求得了系统频响曲线的骨架曲线和共振振幅轨迹线;分析了产生双稳态的原因及系统参数对跳跃的影响。发现双稳态跳跃的非线特性为Duffing型非线性与附加分岐型非线性及两者的组合。(本文来源于《云南工学院学报》期刊1992年04期)
孟光[10](1990)在《非线性柔性转子——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稳态及双稳态响应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柔性转子——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稳态及双稳态响应的稳定性和系统通过双稳区时的升、降速特性。研究表明:系统的稳态响应有两个不稳定区。不平衡参数越大,轴承参数及外阻尼率越小,越容易引起不稳定。质量比越大,刚度比越小,产生不稳定的门坎转速越低。判别得出的稳态圆响应的不稳定性有许多是由于系统的非协调响应引起的。此外,只有当初角速度在双稳区之前,系统加速通过双稳区时才可能引起双稳态跳跃。双稳态中的小解具有比大解更强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1990年07期)
非线性双稳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中振动能量非常普遍,将振动能收集转换成电能技术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双稳态发电系统和非线性吸振器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双观态电磁式能量捕获系统作为非线性吸振器,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基于双稳态发电系统的非线性吸振器的复杂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根据主系统附加双稳态吸振器系统建立了系统在简谐激励下动力学方程,利用Routh-Hurwitzz判据分析系统在平衡点的稳定性,并利用数值仿真研究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对系统的分岔影响情况和结构参数对吸振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双稳态吸振器系统王现出两个稳定平衡点(势阱)和一个不稳定平衡点(势垒),发现非线性吸振器在低频时便可越过势垒发生大幅混沌运动,并且频带宽利于发电,改变激励幅值,吸振器和主系统可由小幅运动变成大幅运动。通过对结构参数的优化,主系统发生共振时的振幅逐渐降低,非共振时主系统幅值较低的同时,吸振器的振幅逐渐变大,利于发电。研究了系统在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学特性,借助数值仿真分析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和有色噪声激励下噪声强度、系统初值、系统参数等对非线性吸振器减振及发电的影响规律,得出当噪声强度很小时,吸振器只在一个平衡点附近做小幅运动,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开始跨过势垒在两势阱之间做大幅混沌运动且越过势垒的次数增多,越有利于发电。通过各参数的逐步优化,主系统振动能量及幅值变小的同时,吸振器的输出功率增大。将非线性阻尼引入到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中,提出了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双稳态吸振器,借助数值仿真对比了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吸振器和考虑线性阻尼的吸振器对主系统减振效果,分析了非线性阻尼对主系统和吸振器的动力学特性、振动能量及平均输出功率的影响,得到结论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双稳态吸振器减振效果更好,不同的非线性阻尼系数对主系统和吸振器的振动能量均产生了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线性双稳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朱培,任兴民,秦卫阳,周志勇.非线性双稳态压电俘能系统阱间阱内运动谐波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8
[2].任博林.基于双稳态发电系统的非线性吸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3].贾尚帅,孙舒,李明高.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4
[4].韩研研.考虑几何非线性时磁力式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动力学分析[D].天津大学.2013
[5].汤静,王嘉赋.非线性单稳态系统中基于内禀振荡的随机共振[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张莉,王善进,罗晓华,邵明珠,罗诗裕.非线性抛物线势与量子阱双稳态系统的稳定性[J].半导体光电.2009
[7].张梅.叁阶非线性光学中的后弯现象与系统的双稳态[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
[8].毕磊,包景东.非线性耗散对亚稳态系统量子衰变速率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
[9].金涛,汪希宣.刚性转子——SFD系统双稳态响应的非线性分析[J].云南工学院学报.1992
[10].孟光.非线性柔性转子——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稳态及双稳态响应的稳定性分析[J].航空学报.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