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左翼文学关于创作方法理论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付甜甜[1](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龚峤雪[2](2020)在《政治文化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左翼文学中的工人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工人形象的首次登场,究其本质是在以左翼文化思潮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语境的作用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本土工人形象相结合之后的产物,而本文恰恰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入手去研究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结合1930年代的社会历史语境、政治文化语境揭示1930年代左翼工人形象存在的合理性、建构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以及建构的价值。同时本文试图从左翼文学的创作实践入手,来探究工人形象在这一时期的建构问题,对于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的相关研究,在整个学界还属于一种空白地带,本文的研究从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语境;工人形象建构与历史意识形态的应和;形象建构的政治诉求与新的话语方式的生成等方面超越了以往单纯的人物形象研究。本文认为,左翼文学的工人建构不光是一种形象的塑造,更是一种观念的演进,工人形象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观念性的所指。论文第一章回顾1930年代整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方面着眼于我国近现代时期工业现代化的起步,工人群体广泛的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另一方面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苏俄文学等因素对中国作家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作为主体部分,直接论述政治文化导引下左翼工人形象的生产,并从形象建构与历史意识的应和,形象建构的政治诉求与新的话语方式的生成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这一时期工人形象建构的典型范例,主要方式以及内涵所在。第三章主要分析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功效,从政治文化意蕴与精神价值反思的角度分析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对文学史产生的影响,发掘出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的文学史价值所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治文化是左翼工人形象构建的主导因素,选取政治文化视角能够更加直接的分析左翼工人形象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学史价值。虽然一直被诟病的左翼小说中工人形象塑造在艺术上确实存在不足之处,但是这并无法磨灭左翼工人形象在文学史以及更广阔的范畴内的影响,而认识到左翼工人形象“生产”的建构性,真正理解工人形象建构的在文学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才是重新认识1930年代左翼工人形象的关键所在。
车志远[3](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范娉婷[4](2020)在《伪满乡土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成立正式确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事实。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文学之一,在伪满文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探讨在伪满时期的具体语境下,乡土文学叙事在乡土“满洲”与现代国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力图揭示在殖民语境下,乡土文学在帝国主义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设想的现代性进程之间的妥协与抵抗、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性表述。本文在运用现有的殖民地文学理论的同时回归历史语境和具体文本,展示伪满乡土文学文本在揭露殖民地民众的现实苦难的同时也展现出伪满乡土文学所蕴含的“内在的殖民性”特征,并力图展现伪满乡土作家试图寻找可以超越以西方现代性话语为内核的替代性文本的努力和尝试。论文主体分成四章。第一章主要简述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的过程,“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以及日伪当局提出的“独立的满洲文学”的文艺政策都对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去重新看待伪满文坛发生的“乡土文学”之争,试图展示出伪满乡土作家围绕乡土文学展开的争论中所包含着的对满洲文学民族性、阶级性、主体性等问题的不同认识。第二章从身处东北沦陷区的不同民族、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作家以不同的认知视角和叙事策略去发现和塑造了迥然不同的满洲乡土景观为媒介来阐释满洲乡景叙事所蕴含的复杂价值。第三章通过伪满乡土文学作品对乡绅形象的多种描绘来展现乡绅阶层与乡土经济衰败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章试图阐释出伪满乡土文学的现代性,即伪满乡土作家通过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间伦理、实现乡土自治的想象,并从中显现出现代性祛魅的特质。
上官晴天[5](2020)在《红色电影的生成 ——从左翼电影到解放区电影》文中研究指明红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受到国际左翼文学思潮、苏联社会主义电影运动、日本无产阶级电影运动的影响,也与国内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下前行发展。从红色电影生成的自身角度而言,红色电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外界的影响中而不断“调适”下生成,生成的过程具有复杂性、艰难性。从时间角度而言,红色电影经历了左翼电影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间阶段,经历了从左翼电影到解放区电影的发展路径,在三个时间阶段,其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又相互联系、有所区别和侧重。本文把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段作为红色电影的生成阶段,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发生发展相结合来把握红色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规律,并以此探究红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文艺形式与时代的关系、自身特征以及对当下文艺工作的启示。近年来,红色电影研究的内容逐渐增多,但大都是对建国后的红色电影的研究,之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红色电影的生成研究,即如何发生、发展、成熟这一脉络的系统梳理相对较少,且部分人没有站在特定的时空语境下去看待当时的红色电影,导致对其存在片面化、单一化的刻板印象。本文运用发生学、文献研究法等方法研究红色电影的生成,并总结概括红色电影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具体特征,分析其生成的复杂性并给予价值评价,以期对红色电影的生成做出更为符合历史的客观论述。本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路径和方法、创新之处、相关概念的界定,重点是对“左翼”、“左翼电影”、“解放”、“解放区电影”、“红色”、“红色电影”的联系和区别的阐释;第二章分析红色电影生成的特殊时空背景,从国外和国内两大方向来把握其复杂政治文化语境,主要分析左翼思潮、国际电影运动以及国内的背景,红色电影是在两者的“合力”的复杂背景下生成;第三章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电影发展流变,这里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点是分析红色电影在左翼电影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现实状态和政治艺术表达;第四章是对红色电影生成的反思,主要是分析红色电影生成的复杂性以及“政治与艺术的交融”的特点,复杂性是指红色电影是在艰难中曲折发展的,表现为它在不同时间阶段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打击,在斗争中艰难前行,其“政治与艺术的交融”的特点意味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中国电影艺术事业,探讨有关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的评价尺度和红色电影的启示。
张天宇[6](2020)在《辛克莱《100%:爱国者的故事》中日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00%:爱国者的故事》(100%:The Story of a Patriot),是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流浪汉彼得·加地(Peter Gudge)作为美利坚市(American City)政府的密探,潜入“赤党”(“Red”)内部打探情报的故事。小说延续了辛克莱作品中一贯带有的揭露黑幕的特点,揭露了美国政府和资本家残害无产阶级的罪恶行径,并真实再现了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I.W.W.)的发展状况及其受到的种种非难,呈现出一种“虚构的真实”。《100%:爱国者的故事》于1920年在美国出版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纷纷将其引介,在此背景下日译本及中译本相继诞生。辛克莱作为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揭黑幕运动代表人物,对其社会活动、文艺理论以及《屠场》等代表作品的研究,从来不乏其人,但对于《100%:爱国者的故事》的文本分析及其传播过程的研究却较为少见。本文以《100%:爱国者的故事》的中日译介为研究对象,运用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对《100%:爱国者的故事》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路径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重点探索小说原版和日译本的生成及传播与中译本的诞生所具有的关联性,以及《100%:爱国者的故事》译本的诞生在其各自历史脉络中生发出的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译本作为落脚点,追本溯源,将《100%:爱国者的故事》文本旅行的脉络分为三阶段,进行递进式阐述。首先,笔者在时代背景下对辛克莱其人其创作进行介绍,并将《100%:爱国者的故事》还原到其创作背景——一战前后的美国社会中进行分析,凸显文本的独特性及其现实意义。这些是《100%:爱国者的故事》的文本旅行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其次,笔者试图寻找《100%:爱国者的故事》能够被译介到日本的原因之所在,在此过程中笔者对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100%:爱国者的故事》在日本共发行了两版译本并多次再版,笔者对日译本版本的流变过程进行介绍,突出了译本相对于原作具有的埃斯卡皮所称的“创造性叛逆”的特点,并对《100%:爱国者的故事》日译本问世之后日本文坛对辛克莱作品的关注以及在此影响下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发展中出现的转变进行简要分析。最后,笔者对在美国左翼文学和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影响下出现的中国革命文学论争进行梳理,辛克莱的文艺理论正是在此过程中作为一种外部的理论资源进入了中国。笔者试图回归革命文学的历史语境中,从译者角度出发,探索《100%:爱国者的故事》译介入中国的动因及其在“中国之旅”发生的流变,并且试图挖掘包括《100%:爱国者的故事》在内的辛克莱作品译介热潮对译者陶晶孙的文学活动和对中国文坛起到的影响。本文认为,日本与美国面临着同样的阶级矛盾,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这是《100%:爱国者的故事》进入日本的契机,其日译本的出版与中译本的诞生又在无产阶级文学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100%:爱国者的故事》作为辛克莱首部被翻译到日本的作品,开启了日本文坛的辛克莱时代,风靡一时的辛克莱作品的译介热潮不仅影响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走向,也使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接触到了辛克莱的文艺思想,将其作为理论武器纳入革命文学的话语中,催生了中国的辛克莱作品译介热潮。也正是在此浪潮中,陶晶孙翻译了《100%:爱国者的故事》。《100%:爱国者的故事》由美国途径英国和日本到达中国,其译本经过译入语文化的熏染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在不同语境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李若男[7](2020)在《论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文中提出左翼文学曾一度因与政治联系紧密而被放逐于文学史叙述之外,但随着革命现代性的再解读,近些年来对左翼文学的研究又逐渐升温。其中,对于左翼作家的牢狱书写,尽管得到了部分学者的重视和肯定,但总体而言在文学史叙述中仍大都处于失语状态。在三十年代特殊的时代话语影响下,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也几乎都以揭露和关照社会现实作为主要创作目的。因而在其各类文本中,左翼作家总是以鲜明的对比手法,一边批判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牢狱空间的污秽性以及牢狱监管层的残暴贪婪,一边赞美革命者无惧生死的坚定与无畏,由此完成了对“革命”这一时代主题的具象传达。与此同时,许多左翼作家还以犀利的笔触对狱中底层囚徒的人性完成了深切关照,这不仅使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保留了文学的审美性和人文价值,而且还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对于牢狱的深度叙事。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梳理归纳了学界目前对于左翼文学的研究综述,并界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最后确定了研究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主要分析探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作家大量书写牢狱与革命以及现实问题的紧密联系。三十年代的左翼知识分子,面对频发的牢狱事件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在革命意识的促使之下,他们或根据自身的牢狱体验,或根据亲朋入狱的真实经历,有意选择了牢狱这一体现统治者残暴意志的特殊空间展开叙事,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共同参与到牢狱文学的建构之中,最终完成其批判社会与推进革命的双重目的。第三章主要分析论述了左翼作家在建构多重牢狱空间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对于现实的揭露和对于革命美好愿景的表达。左翼文学中的牢狱空间可细分为现实的物理生存空间、记忆性的黑暗权力空间和神圣的革命空间三类。国民党的牢狱、伪满洲国的牢狱和上海租界的牢狱都是叙事展开的基点,是文本人物发生动作必备的物理生存空间。在这一实在的生存空间之上,繁杂的人际关系又将衍生出牢狱的黑暗权力空间,肮脏暴力的权钱交易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在对物理生存空间和黑暗权力空间进行不遗余力地呈现的同时,创作主体的革命心理空间也在此过程中被清晰地建构出来。第四章主要剖析左翼牢狱书写中对于多种狱内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具体而言,按照身份地位和狱内所享权利,这些有血有肉、性格复杂的狱内众生相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动荡时代中的牢狱监管层,二是病态牢狱管理下的囚徒众生。一方面,左翼作家不断丑化牢狱上层管理者和龙头势力群,美化英伟高大的政治犯;一方面不断探索塑造不同人格的看守和底层囚犯,这既使左翼作家的革命诉求在文本中完成了生动的艺术表达,而且还使其在牢狱叙事中完成了揭露现实的沉重历史叙事,以及对于人性的深重批判。第五章在分析左翼牢狱书写中所存在的审美局限的同时,还将其放置于文学史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左翼作家精心设计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性创作,不仅导致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局限,而且对于文学战斗功能的强调,还导致左翼作家的牢狱书写多为短篇小说,甚至有的直接以速写的形式出现。但是,若将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的牢狱书写置于文学史的横纵向历时态坐标来考察,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在推动牢狱叙事发展上,在文学题材的拓展上以及文艺同革命的联系上,在揭露和影射现实问题上,尤其是囚徒等形象的塑造上,显然存有新的值得肯定的贡献。第六章为结语,主要以一种流动的文学史视野来评价和总结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
姜佳奇[8](2020)在《国统区小说中的乡绅书写》文中研究说明“乡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颇具争议的形象群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笔下,乡绅形象各自迥异,乃至呈现出全然相悖的镜像,从而引发了种种争论。本文以国统区小说中的乡绅书写为研究对象,尝试清理出不同时段乡绅书写的话语构成。也就是,以乡绅为“方法”,借助知识考古学和文本细读的手段,探讨“乡绅”这一具有典型性的主体,在现代文学中是如何生成、流变的。20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之前,关涉乡绅的小说创作,多是以较为深广的现实主义笔法,书写动乱中国的复杂人生,从而达成对民族生存现状和民族品格的观照。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在民族主义的统摄之下,在漫长且晦暗不定的抗争岁月里,乡绅的书写,与政治转折和文学论争表现出某种同构。抗战结束后,玄黄未定之际,乡绅的书写呈现出更明显的政治倾向,直接指向迥异的共同体想象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乡绅书写提供了一个文化政治的视角。其文学史的意义,不仅在于挑战现当代文学史中存在的“权力”,更在于,乡绅书写作为一种关乎政治和历史的实践,其“变格”背后的“回心”和精神蕴含,给今日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陈倩[9](2020)在《桑塔格小说《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的变化》文中提出小说《恩主》是美国新左翼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比较清晰地体现了美国左翼文学在20世纪的深刻变化。小说的作者桑塔格是美国当代着名女作家、批评家、公众知识分子,她的写作领域非常广泛,创作了一系列令她蜚声文坛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电影、摄影、理论着作等,她的作品风格独特,主题内容深刻。小说《恩主》创作于60年代初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展现了极强的个人风格,这部小说不仅体现了桑塔格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契合美国新旧左翼文学交替之际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美国当代左翼文学发展的特点。小说《恩主》从不同社会阶层的角度对美国社会进行了描写,具有深刻的社会性、时代性和哲理性,主要体现在希波赖特、安德斯太太、让-雅克等人的人生经历上,他们是美国社会平凡大众的代表,代表着普通人民的生存状态及心理状态,展现了人们内心的孤独、绝望和对自由的渴求、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并且在小说名字和情节的设置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恩主》的人物形象塑造同样是美国社会问题与矛盾的体现,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希波赖特是一个自小就有很强的孤独感的年轻人,长大后的他与周围虚伪的环境、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只能选择逃避现实世界,将自己沉浸在梦境之中,最后彻底消解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意义,他所展现出来的孤独、绝望,心灵的空虚,对自由的渴求,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正是二战后美国年轻一代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恩主》体现了美国左翼文学在新社会背景下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麦卡锡主义的肆虐,加之左翼运动自身无法适应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发展,逐渐丧失群众基础,旧左翼逐渐销声匿迹,60年代新左翼运动兴起,新左翼文学表现出青年一代压抑沮丧,渴望自由与变革,反对暴力斗争,更为关注人的自由和平等,表现在《恩主》里,希波赖特一直在寻找精神的自由,表达出对个人自由的渴望。希波赖特是那时的青年学生代表,在生活里感到压抑与沮丧,渴望自由与变革,他的生活充满着绝望、沉闷、冷酷,他追求一种有意义、有目的性的生活,试图从精神层面上超越个人的辉煌与物质的舒适。《恩主》具有鲜明的文学意义与社会意义。小说客观上实现了唤起读者对作品更敏锐的感知的目的,也是对后现代语境下极端分裂、极度矛盾的人们迷失自我、追寻自我、重构自我的历程的真实再现。它显示出人们在后现代语境下对生活、对艺术的新思考和对传统说“不”的反叛情绪。《恩主》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新左翼文学的特征,尽管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但左翼文学在今天依然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谭诗民[10](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二、试论左翼文学关于创作方法理论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左翼文学关于创作方法理论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
三 原创性 |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政治文化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30年代政治文化语境与工人形象的产生 |
第一节 “左联”前夕的历史政治语境 |
一、工业现代化起步与“工人”群体出现 |
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传入与“苏联因素”影响 |
第二节 以左翼文化思潮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语境 |
一、中国左翼文学发生与全球范围内的左翼文学思潮 |
二、文艺大众化运动与工人文学创作实验 |
第二章 政治文化导引下左翼工人形象生产 |
第一节 形象建构与历史意识形态的应和 |
一、模糊的“工人”身份:左翼文学之前 |
二、带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工人身份的确立 |
三、作为“革命的身体”的工人形象创造 |
第二节 形象建构的政治诉求与新的话语方式生成 |
一、苦难与觉醒:工人形象建构的典型范例 |
二、革命的现实主义:工人形象建构的主要方式 |
三、作为政治理想的载体:工人形象建构的内涵 |
第三章 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功效 |
第一节 左翼工人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意蕴 |
一、激发民众及其对1930年代革命历史景况的直击 |
二、审美政治与左翼工人小说的写作困境 |
第二节 左翼工人形象建构的精神价值反思 |
一、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精神范式价值 |
二、“工人形象家族”浓烈悲怆的永恒纪念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伪满乡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殖民语境与伪满乡土文学 |
(一)伪满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品格 |
(二)伪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 |
二、研究综述 |
(一)被冷落与被否定的时期 |
(二)去污名化的自我正名时期 |
(三)多元化、立体化的研究时期 |
三、研究对象、意义与框架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 |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 |
一、伪满文艺政策与伪满乡土文学 |
二、左翼文学启蒙与伪满乡土文学 |
三、“独立色彩”与“乡土文艺” |
第二节 重述“乡土文学”之争 |
一、满洲文坛的几次论争 |
二、“乡土文学”论争始末 |
三、“文艺大众化”与“乡土文学”之争 |
小结 |
第二章 同时而异质的乡景叙事 |
第一节 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乡土景观 |
一、荒凉、原始的乡土景观 |
二、作为自然风景的“满洲人” |
第二节 革命视域下的乡景叙事 |
一、阶级对立视角下的乡景叙事 |
二、城乡对立视角下的景观叙事 |
三、怒吼与抗争的“满洲”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乡绅叙事与乡土之熵 |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与乡绅叙事 |
一、启蒙主义视域下的乡绅形象 |
二、左翼革命文学视域下的乡土暴君 |
第二节 殖民语境与乡绅阶层蜕变 |
一、享乐主义的俘虏 |
二、殖民教育与“多余人” |
三、“帝国神圣”与殖民权力附庸 |
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性”批判与伪满乡土文学现代性 |
第一节 “满人题材”与满洲文学 |
一、满人印象与满洲记行 |
二、“像”与“不像”的五族协和 |
三、国民性改造与东亚现代性 |
第二节 重建民间伦理与现代性祛魅 |
一、殖民语境与“国民性批判”之困 |
二、重申“忠诚”与“正义” |
三、“封闭”空间叙事与现代性祛魅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红色电影的生成 ——从左翼电影到解放区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左翼”与“左翼电影” |
1.5.2 “解放区”与“解放区电影” |
1.5.3 “红色”与“红色电影” |
2 红色电影生成的特殊时空背景 |
2.1 世界左翼文学思潮与红色电影 |
2.1.1 国际左翼文学思潮 |
2.1.2 苏联社会主义电影运动 |
2.1.3 日本无产阶级电影运动 |
2.2 红色电影生成的国内背景 |
2.2.1 经济背景 |
2.2.2 政治背景 |
2.2.3 文化背景 |
2.2.4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 |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电影发展流变 |
3.1 红色电影的发生:左翼电影运动时期(1931-1937) |
3.1.1 党领导的革命电影文化运动 |
3.1.2 时代与民众中的位置:反帝反封建与大众化的创作趋向 |
3.2 红色电影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3.2.1 延安电影团的成立:人民电影事业的发端 |
3.2.2 革命与文艺的交汇:为工农兵服务 |
3.3 红色电影的成熟: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
3.3.1 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队的成立:延安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华北电影队 |
3.3.2 国统区进步电影与解放区电影的“共生” |
4 对红色电影生成的反思 |
4.1 红色电影生成的复杂性 |
4.1.1 “围剿”与“反围剿”:与“软性电影”的斗争 |
4.1.2 艰难中前行:抗战进步电影与解放区电影的呼应 |
4.1.3 电影制片厂的建设:对伪“满映”的接收 |
4.2 政治与艺术的交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辛克莱《100%:爱国者的故事》中日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状况简述 |
第一章 辛克莱与《100%:爱国者的故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下的辛克莱及其作品 |
一、美国社会主义旗手辛克莱 |
二、“揭发黑幕”:辛克莱作品的纪实性 |
第二节 美国阶级斗争脉络中的《100%:爱国者的故事》 |
一、《100%:爱国者的故事》的写作背景 |
二、《100%:爱国者的故事》的独特性及现实意义 |
第二章 《100%:爱国者的故事》译介在日本 |
第一节 《100%:爱国者的故事》在日本的受容 |
一、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
二、《100%:爱国者的故事》的译介契机 |
三、《100%:爱国者的故事》日译本版本的流变 |
第二节 日本文坛的“辛克莱时代” |
一、创造性叛逆:文化差异下的《100%:爱国者的故事》译本生成 |
二、辛克莱作品译介热潮的兴起 |
三、辛克莱作品冲击下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动向 |
第三章 《100%:爱国者的故事》译介在中国 |
第一节 由“批评家”到“文学家”——革命文学视域下的辛克莱 |
一、革命文学诞生前夕的世界语境 |
二、革命文学论争与辛克莱批评理论的介入 |
三、革命文学语境下的的辛克莱及其作品 |
第二节 《100%:爱国者的故事》的“中国之旅” |
一、《100%:爱国者的故事》中译本的诞生 |
二、《100%:爱国者的故事》中译本的改动 |
三、《100%:爱国者的故事》中译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国左翼文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价值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左翼牢狱书写的发生 |
2.1 深刻的“牢狱”体验 |
2.2 革命意识下的牢狱书写 |
3 左翼牢狱书写中的空间建构 |
3.1 脏乱狭小的物理生存空间 |
3.2 地狱变相的牢狱权力空间 |
3.3 心志难夺的革命心理空间 |
4 左翼牢狱书写中的人物塑造 |
4.1 动荡时代中的牢狱监管层 |
4.2 病态牢狱管理下的囚徒 |
5 左翼牢狱书写中的“失”与“得” |
5.1 审美局限:革命意识规约下的左翼理性美学 |
5.2 对“民”的启蒙式关注 |
5.3 对牢狱与现实的深度书写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牢狱题材作品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国统区小说中的乡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书写动乱中国的复杂人生(1930-1937) |
第一节 “却顾所来径”:早期左翼队伍中乡绅书写的罅隙 |
第二节 “再造民族”的不同选择:沈从文与端木蕻良的乡绅书写 |
第三节 辛辣讽刺中的灰色人生:“五四”余音里的乡绅书写 |
第二章 抗战烽火中的民族主义视野(1937-1945) |
第一节 暴露黑暗:大后方苟安的投机者 |
第二节 写典型:全民抗战中的异质者 |
第三节 寓言式的写作:精神失落的乡绅 |
第三章 玄黄未定之际的多种政治诉求(1945-1949) |
第一节 压抑农民主体性的制度阴影 |
第二节 “破产乡绅”形象与民主吁求 |
第三节 “戡乱文学”中尴尬的乡绅书写 |
第四章 乡绅变格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挑战“文学史的权力” |
第二节 乡绅变格中的“回心” |
第三节 乡绅变格中的精神意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桑塔格小说《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选择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苏珊·桑塔格 |
(二)美国左翼文学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桑塔格的创作与美国左翼文学发展 |
第一节 苏珊·桑塔格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
第二节 美国左翼文学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恩主》主题思想与美国社会 |
第一节 小说的心理象征性 |
第二节 小说的社会性与时代性 |
一、美苏冷战 |
(一)美国恐共、反共传统的延续 |
(二)杜鲁门政府的内外政策的影响 |
二、麦卡锡主义 |
第三节 小说的哲理性 |
一、小说名字的哲理性:谁是恩主? |
二、故事情节体现的哲理性 |
第三章 《恩主》人物形象 |
第一节 人物行为与性格特点 |
一、希波赖特 |
二、安德斯太太 |
三、让-雅克 |
第二节 行为性格形成的原因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价值与地位 |
一、希波赖特 |
二、安德斯太太 |
三、让-雅克 |
第四章 《恩主》与左翼文学的变化 |
第一节 美国文学剧烈转变时期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左翼运动与后现代理论的联姻 |
第三节 《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特质变化 |
第五章 《恩主》的意义 |
第一节 文学意义 |
第二节 社会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试论左翼文学关于创作方法理论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2]政治文化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D]. 龚峤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4]伪满乡土文学研究[D]. 范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5]红色电影的生成 ——从左翼电影到解放区电影[D]. 上官晴天. 西华大学, 2020(01)
- [6]辛克莱《100%:爱国者的故事》中日译介研究[D]. 张天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论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D]. 李若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国统区小说中的乡绅书写[D]. 姜佳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桑塔格小说《恩主》与美国左翼文学的变化[D]. 陈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