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活性分析

福建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活性分析

论文摘要

植物内生放线菌是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特别是抗生素)的潜在来源,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已知茶树中包含丰富的代谢物,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具有药用价值。福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为内生放线菌菌种资源的搜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目前对福建茶树可培养内生放线菌的资源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为了考察福建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抗菌活性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潜能,本试验利用7种分离培养基,对福建地区搜集到的16个茶树品种根、茎和叶进行菌种分离,并对这些菌进行了初步的活性筛选和抗菌物质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培养观察获得的菌株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然后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共鉴定出46株放线菌,来源于9个茶树品种。它们的丰度和多样性在不同的茶树品种和组织中具有差异,其中肉桂、铁观音和福云6号分离到了最多的放线菌菌株,根和叶分离到了最多的放线菌菌株。这46株放线菌分属于11个科13个属,分别为Kribbella、Mobilicoccus、Piscicoccus、链霉菌属、马杜拉菌属、诺卡氏菌属、不动盖球菌属、赖氏菌属、微杆菌属、小单孢菌属、分枝杆菌属、拟诺卡氏菌属以及假诺卡氏菌属。其中优势菌株为链霉菌属,而Mobilicoccus和Piscicoccus作为稀有放线菌,首次分离于植物内生环境。此外,有6株放线菌与模式菌株的同源性低于98.6%,推测它们可能为潜在的新种。为了解茶树内生放线菌的活性潜力,本试验对聚酮合酶基因(pks-I和pks-II)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进行PCR筛选,共有37株放线菌能够编码至少一个基因。然后进行抗菌(包括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筛选,共有16株放线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链霉菌XY006能够拮抗大部分真菌,表现出良好的广谱抗真菌活性,XY191、XY192和XY20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该结果表明,茶树内生放线菌具有较好的产抗菌物质的潜能。此外,植物内生放线菌在植物促生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试验测定了所有放线菌的IAA产量和ACC解氨酶活性,其中大多数放线菌(93.5%)能够产生IAA,产量为2.243.1μg/mL,21.7%的放线菌表现出显著的ACC解氨酶活性。有8株放线菌既能产生IAA,又具有ACC解氨酶活性。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茶树内生放线菌具有广泛的抗细菌、抗真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以抗真菌活性为指导,对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XY006进行活性物质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步骤,包括有机溶剂萃取、ODS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分析以及Oasis HLB柱层析,对XY006的粗提物进行纯化,最终获得了3个抗菌物质:化合物1的二级质谱碎片信息与大豆皂甙类物质类似,有待于进一步核磁解析结构。化合物2和3由于样品量较少,无法进行核磁共振解析结构,但通过比对MS/MS离子碎片信息,初步鉴定为环脂肽物质,分别是lipopeptin A和lipopeptin B,它们在结构上相差一个-CH2-。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
  •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功能多样性
  •     1.2.1 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
  •     1.2.2 抗肿瘤活性
  •     1.2.3 对植物的促生与生物防治作用
  •     1.2.4 其他活性
  •   1.3 功能基因的研究
  •   1.4 福建茶树内生放线菌的研究现状
  •     1.4.1 茶树内生菌的研究
  •     1.4.2 福建茶树内生放线菌研究现状
  •   1.5 本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茶树样品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盒与克隆载体
  •     2.1.4 酶类
  •     2.1.5 抗生素
  •     2.1.6 缓冲液
  •   2.2 试验方法
  •     2.2.1 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2 茶树内生放线菌的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
  •     2.3.2 可培养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
  •   2.4 讨论
  • 第3章 茶树内生放线菌的活性筛选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抗生素
  •   3.2 试验方法
  •     3.2.1 PCR扩增活性基因筛选
  •     3.2.2 内生放线菌发酵液的抗菌活性检测
  •     3.2.3 内生放线菌产IAA的测定
  •     3.2.4 内生放线菌ACC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茶树内生放线菌活性基因筛选
  •     3.3.2 茶树内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分析
  •     3.3.3 茶树内生放线菌的促生潜能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茶树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XY006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性质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株的发酵培养
  •     4.2.2 抗菌活性产物的分离纯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有机试剂的萃取
  •     4.3.2 抗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4.3.3 化合物1 的结构鉴定
  •     4.3.4 化合物2 的结构鉴定
  •     4.3.5 化合物3 的结构鉴定
  •   4.4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单文娜

    导师: 俞晓敏

    关键词: 植物内生放线菌,茶树,多样性,抗菌活性,植物促生潜能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农作物

    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分类号: S571.1;Q939.13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3427K

    下载量: 123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J]. 生物资源 2020(01)
    • [2].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5(03)
    • [3].阔苞菊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抗菌活性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9)
    • [4].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作为微生物农药开发的潜力[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23)
    • [5].植物内生放线菌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06)
    • [6].花苜蓿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J]. 草业学报 2013(05)
    • [7].2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系统发育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
    • [8].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发现无叶假木贼内生放线菌新种[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17)
    • [9].分离马齿苋内生放线菌的思路[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2)
    • [10].植物内生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J]. 微生物学通报 2013(07)
    • [11].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11(03)
    • [12].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CWJ-107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10)
    • [13].几种野生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遗传多样性及抗菌活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 [14].植物内生放线菌生物防治农业病害的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 2017(23)
    • [15].红景天内生放线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抗药性标记[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5)
    • [16].1株抗流感病毒H1N1红树林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J]. 微生物学杂志 2014(06)
    • [17].产几丁质酶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其对核盘菌的抑制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06)
    • [18].8种贵州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多样性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18(12)
    • [19].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CWJ-256次生代谢产物研究[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05)
    • [20].植物内生放线菌活性物质防治猕猴桃溃疡病[J]. 中国生物防治 2008(04)
    • [21].地锦草内生放线菌生物活性及活性菌株L57的鉴定[J]. 生物资源 2019(01)
    • [22].塔里木盆地光果甘草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逆、促生特性[J]. 草业科学 2018(07)
    • [23].抗玉米病原真菌的内生放线菌PC-F1的分离及活性物质鉴定[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10)
    • [24].内生放线菌对鬼臼毒素的微生物转化[J]. 微生物学杂志 2012(01)
    • [25].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植物内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0)
    • [26].植物内生放线菌功能及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5(04)
    • [27].番茄内生放线菌Fq24发酵条件的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
    • [28].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鉴定及其抗真菌物质的合成[J]. 微生物学报 2008(07)
    • [29].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杀虫活性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4)
    • [30].黄花蒿内生放线菌A5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06)

    标签:;  ;  ;  ;  ;  

    福建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活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