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暗示及捏臀式注射法在肌肉注射中的应用

小儿心理暗示及捏臀式注射法在肌肉注射中的应用

刘慧姿

长沙市中医医院本部儿科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通过小儿心理暗示及捏臀式肌肉注射法的应用提高小儿安全注射质量。方法:将2014年7月至8月两个月共计120例在本注射室肌注的患儿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7月对照组60例,8月观察组60例。对照组将患儿体位固定后按传统肌肉注射法进行肌注,实验组采用心理暗示注射,采用捏臀法用右手将臀小肌捏住后,左手抽回血,并缓慢推动活塞,将药物注入。比较2组注射法的注射成功率和患儿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疼痛程度高于实验组,一次成功率低于实验组。结论:在为小儿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采用心理暗示法和捏臀式肌肉注射法明显优于传统臀部肌肉注射法,提高了安全注射质量,降低了疼痛,提升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暗示法;捏臀式;肌肉注射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少年儿童,也不论是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经常使用“暗示”,或暗示别人,或被别人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在无对抗的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小儿臀部肌肉注射法是在儿科治疗中常见的护理技术,因小儿不合作,导致注射时有一定难度,常见的有针头弯曲,针头脱出,导致穿刺不成功,患儿极度恐惧,导致护士无法采取无痛注射法,不能做到“两快一慢”,患儿感觉剧痛。2014年7月至8月,本科室改变了传统肌注手法,采用心理暗示法,捏臀式注射法提高了注射成功率,降低了患儿的疼痛程度,深化了优质护理内涵。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4年7月在本科臀部肌肉注射的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8月份臀部肌肉注射的患儿60例分为实验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5岁,注射药物胃复安10例,赖氨匹林20例,地塞米松5例,苯巴比妥钠20例,异丙嗪5例。急性胃肠炎10例,皮肤过敏5例,发热病人23例,镇静做检查10例,肺炎1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2.5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在性别、年龄、注射药物、病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用的注射器相同,治疗环境相同,护理人员固定,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家属一手环抱患儿双手固定患儿的双手及腰部,防止患儿手触摸针头污染注射区,避免划破患儿的手及臀部皮肤,患儿俯卧在家长的大腿上,家长的双腿将患儿的双腿夹住,实验组,护士在固定好患儿体位后,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方法有两种(1)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行区域,其示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区域(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为准)[1]。用络合碘消毒2次皮肤后,对照组护士左手错开并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进针后,左手抽回血,右手固定针头,为防止针头断裂,采用三快法,迅速将药液注入。对照组护士不着急进针,而是将干棉签刺激患儿注射部位皮肤,经刺激3-4次,患儿高度紧张的肌肉组织放松后,护士趁机迅速持注射器以握笔式注入患儿注射区域,然后护士右手捏住患儿臀部注射部位皮肤同时按摩局部肌肉组织,,左手抽有无回血,确定未在血管内后,缓慢将药液注入,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后用干棉签按住针眼部位,可继续按揉注射部位,促进药液吸收,防止硬结。

1.3观察指标

一次性注射成功并且患儿未感剧痛为指标。由于某些3岁以下的患儿无法用言语说出疼痛的程度,这里用患儿的哭声大小、持续时间长短来判断患儿的疼痛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注射成功率和患儿的疼痛程度比较

表12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组别例数一次注射成功成功率

实验组6060100%

对照组605795.0%

2.22组疼痛程度比较

表22组患儿哭声程度和持续时间比较

实验组例数哭声程度10分钟8分钟5分钟平均持续时间

实验组60中等68465.9+0.22

对照组60大48849.4+0.177

注:t=-14.072,p=0.000

3讨论

3.1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差,耐受力差,反应性强,对自身情感控制及疼痛耐受力弱[2],注射时常表现为恐惧、哭闹、挣扎、不配合等。患儿的臀部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进行操作前要加强与患儿的沟通,做好心理疏导,态度和蔼可亲,使其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分散注意力。当护士第一次用干棉签给予患儿臀部一个刺激时,患儿会认为针头注入肌肉组织,他们的臀部肌肉会处于更加紧张的状态,当他们意识到这个刺激其实不会痛时,护士再次用干棉签给予第二个刺激,当患儿大脑意识到这个刺激仍然不痛时,他们的臀部肌肉组织有所放松,当护士第三次用干棉签给予患儿第三个刺激时,患儿仍未感觉痛,这时他们的肌肉组织已经相当放松了,护士可乘机快速将针头注入。通过心理暗示法,转移注意力,使痛苦减轻到最低。(3)

3.2患儿注射时常表现为恐惧、哭闹、挣扎、不配合,导致护士无法采取无痛注射法,一般是“三快法”患儿感觉剧痛,同时挣扎更加剧烈,这就可能导致针头弯曲,针头脱落或者断针的现象,导致穿刺不成功。对照组的左手抽回血,右手固定针头的手法其实不适应儿童的注射,而实验组护士右手捏住患儿臀部注射部位皮肤同时按摩局部肌肉组织,,左手抽有无回血,这样可以更好地固定患儿的肌肉组织,不让针头在肌肉内摆动,以防针头弯曲、脱落和断针。这样护士就可以缓慢推注药液,患儿的疼痛程度降低了。

参考文献:

[1]李小萍.基础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2-233

[2]高虹,何瑛.心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290

[3]未小琴.暗示的心理学基础及其教育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6):143

标签:;  ;  ;  

小儿心理暗示及捏臀式注射法在肌肉注射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