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语文教育

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语文教育

田良臣[1]2006年在《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汉语口语事实“本相”及当下口语课程实施现状的考察,结合对已有研究及其范型的反思,在回归汉语口语、汉语口语课程本体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构想。试图通过多维探究,走出原有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从本体之维出发,经功能之维、历史之维、域外之维,最后回归本体之维,由此探明口语课程的功能、发展轨迹,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在新的知识观、课程观视域内,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维度模型,为口语课程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重建提供新的材料与新的思路,同时也力图在汉语口语课程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方面有所探究。 通过不同维度的探究,本研究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1.汉语口语课程缺位与异化的深层根由。 从语文科本体外来看,口语课程之所以缺位或异化,主要是源于以下原因:一是“字本位”的传统文化。“字本位”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精英取向的书面语文化,它与以口语为表征的大众文化或民间文化相对,具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与运行规范。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育也一直是在书面语的范围内展开的,是一种“字本位”的语文教育。二是现代知识观。以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为特征的科学知识,是能够用文字表征的,可以量化的,能够被重复检验的,是真正的知识,这是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立场。口语知识是不符合科学知识规范的,不属于知识范畴。不仅如此,口语还不能对科学知识进行表征。叁是传统的教育目的观。传统的教育目的观关注的是非日常生活,忽视了学习者的当下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就言语载体而言,日常生活是口语表征的,非日常生活则是书面语表征的,忽视学习者日常生活的教育,当然不会给口语课程以存在空间。这里是一个残缺的生活世界。最后是陈旧体制的原因。中国社会长期推行的是精英教育,实行的是“书语取仕”,一张试卷判定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乃至终身命运。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进一步强化了书面语课程的“霸权式”存在,加重了口语课程的边缘性。 从语文科本体内部考察,口语课程缺位与异化的原因有:第一,传统的语文观。传统的语文观将语文视为外在于人而存在的符号系统,是一种可以被“拿来”、被“运用”的工具,特别地,这是一种能够被置于主体视域之内进行科学分析的“物”(工具)。很明显,书面语正好符合这一“工具”特性。而与主体生命、生活具有一体同构性的口语,实在难以被“拿来”,更难以被置于主体视域内进行触摸、把玩。因此,人们自然也就将口语拒斥在“工具”范畴之外。第二,以教材代课程。语文教材长期以来的“文选型”,自然难有或少有口语课程存在的空

胡虹丽[2]2010年在《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百年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实施究竟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全面总结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叁篇。上篇为“历史回顾与反思”。本篇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演变历程,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编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作了比较具体的历史描述和特征归纳。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不同阶段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时期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力求探寻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价值取向、目的要求、内容变迁、方法沿革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文章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把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分为“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两大阶段。“现代转型”包括“过渡”“激进”“平和”叁个时期。从清末新政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处于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国文、国语教育转化的孕育和过渡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为“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这个时期的国文教学在教学宗旨上强调的仍然是“忠君”“尊孔”的圣化作用,但也明确地包含了“实用”思想,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选文的经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时代要求,并注意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适切性;教学方法虽然基本上还是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读、背、讲”的延续,但不乏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和改进之举,并在延续旧法的同时,尝试引进新法。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凝结为强大的“批判传统,抑制文言”的势头,加速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在国语教育阶段,教育目的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教育内容则由文言独霸变成文言与白话并存,并出现由文言文教学逐步过渡到白话文教学的趋势;在标举科学、民主、自由、个性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出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接受到发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轨。1927-1949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裂变,进入到“反思传统,规范文言”的平和期。在“学科本体建构”的意识和努力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革命性演变,现代文言诗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包括“起伏”“探索”“融合”叁个时期。1949年-1978年,在革命政治话语的统摄之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性解读方式窄化文学价值”和“文学分析范式弱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工具论”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科学理性的引领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了“探索期”。一方面,在改变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训练方法的无序性等方面,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训练的异化使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僵化的模式。“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深刻的现代性反思中,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被冷落多年的“文化价值”受到重视,文言诗文教学思路由单一走向融合,“文学鉴赏”得到关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观照与剖析”。包括“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两个部分。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坚守”,这是我们从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解读出的一个“关键词”。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文章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沿着社会、个人、学科叁个层面展开了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坚守的意义探寻。接着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审视了当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困境,并追溯了问题的根源,对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内容游移不定,教学方法两极分化,教学评价剑走偏锋,教师发展专业缺失”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下篇为“未来前瞻与建构”。探寻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出路,“如何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言诗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中创新,也需要在借鉴中创新。本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在前面纵览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要继承与创新哪些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思考当下台湾、香港的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及评价测试等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思考如何把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及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实践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把文言诗文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整合起来,文章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陶健敏[3]2007年在《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普遍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在引进西方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深入探讨汉语本质特点和教学规律,力求在汉语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方面,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模式。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也说明了教学研究现状的不足。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法理论的发展。对最佳教学方法的追求成为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在这宏观的目标下面也包含着具体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唯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马首是瞻的被动发展局面,因此需要在理论建构上正确处理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之间的关系。二是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本质特点及其教学规律。我们主张将这两个问题以“教学法体系”为平台加以整合,将洪堡特的语言对比思想延伸到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中,从历时和共时的两个维度着重探讨它们在语言教学理论建构上的特点,特别是在关涉诸多教学要素的教学法原则以及教学过程安排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中的理论创新动力不足、语言本位观的错位和教学方法扭曲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在借鉴吸收西方二语教学理论的同时,对历时教学传统缺乏批判性地借鉴和继承。因此,我们建设性地主张,借鉴“后方法时代”教学理论,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这为建构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教学与学习规律的理论框架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如何在引进西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汉语教学本体的独特性,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从中析出两条主线:即如何正确评判对外汉语教学已有的理论建构,以及如何认识汉语教学中的本体特性。我们提出应辩证认识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并简略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理论构建的前期探索。提出解决上述两个基本课题,应借助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思想,在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框架中,发掘并整理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对外汉语教学思想和手段。并为之划定了对比的范围、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也探讨了本研究可能具备的意义。第二章教学法体系: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这一章是教学法体系研究的文献综述。针对中西方教学法理论中术语混淆以及译语不对称等问题,在教学法体系构建中加以辨析。提出以“教学法原则”为核心的“教学法体系”概念,分析评价中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所作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教学法体系的立体建构模式,向内分析教学法原则的核心作用及其内在建构,向外探讨教学法体系如何衔接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其他层面,论证教学法体系所具有的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的特性。第叁章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和对比构建这一章主要探讨语言观的概念及其哲学基础,提出语言观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原则的途径:语言观影响教学法原则中基本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而决定教学组织,影响语言教学方法择选。特别是通过对比几种典型的语言观,强调语言世界观是对语言本质的最真切的反映,而且突出它对于教学法体系对比的意义:首先,语言世界观为对比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对比视角;同时,以汉语为例,语言世界观可以重释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本体特点。语言世界观强调语言特点背后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特性,能够真实体现目的语的特点和内容,进而完善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第四章“前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这一章首先回顾汉英语对外教学的历史起源,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概述两者的宏观教学性质。在构拟的“教学法体系”中,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层对比,从而总结出历史上汉英语对外教学各自具有的鲜明特点和不同性质。在本章中,我们还通过专题研究,重点分析了元末明初的对外汉语教材《老乞大》所隐含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第五章“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在本章中,基于基础教学理论的共性,我们认为汉英语的二语教学均先后建构了“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和“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但是两者在体系外在模式构成和内部的历时建构上均呈现出诸多不同,我们也在教学法体系框架中,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详细的分层对比,重点突出标志理论建构的不同体系“教学法原则”的差异。第六章基于教学法体系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本体再思考本章基于上文对比结果,从具体的教学法原则形成及教学理论建构轨迹两方面总结两种语言教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特征,并试图从中西民族传统思维的深度诠释两者间的差异和独特性。本章还针对以“结构”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作了分析和反思,提出“字本位”理论与应用既有助于反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本体的真实特点,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建构的古今传承。本章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可归结为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理论建构中所存在的历史传承危机。代结语:“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本章分析了以Kumaravadivelu为代表所提出的“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它通过反思传统方法,倡导对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回归,主张构建一个“由下至上”,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我们结合“方法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及其存在的问题,主张超越传统教学法体系的视阈,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富有个性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并初步构拟了相应的体系构建模式。

薛海兵[4]2007年在《审视与建构:当下母语语境中的中学语言教学》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论争中,人们对语文学科教育的批评,触及到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以及语言教学问题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研究中学生母语学得的教学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中学语言教学置于母语语境下,重新审视其历史与现实、现状与问题,剖析语言学与中学语言教学之间相互促进与转化存在的问题,梳理分析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现行中学语言教学体系”,以及诸家建构体系的种种设想,为建构科学合理的中学语言教学体系奠定基础和积累资源。在审视与批判的基础上,在认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的前提下,借鉴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主要研究成果,结合中学语言教学使命和现状,提出了建构中学语言教学体系的思考。这个设想中的体系以语用为纲,以提高学生语言素养为目标,以语言使用即语言交际为核心,以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和方法系统为基本内容。这个体系的建构意图,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使中学语言教学成为有基本原理体系的独立课程,为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使语言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实现语言教学的转向。此虽杞人之思夜郎之见,却是全篇要旨所在。此外,全文以语用学的语境原理谋篇,是文本处置上的创新之处。

邢燕萍[5]2003年在《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语文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词源学角度追溯语文的含义,以索绪尔(F.de Saussure)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究学科本体的内 涵,建构一个以语言和言语为内部因素的语文学科本体观。 从这一本体观出发,明确语言学科的性质、主体内容等根 源问题,并从这一根源问题入手,重新审视我国语文教育, 观照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教育改革中急需 解决的问题。

胡妤[6]2018年在《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初―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提出,外宣翻译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当前无论在外宣翻译实践领域还是在外宣翻译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外宣翻译实践中依然存在形形色色的―甲型病状‖和―乙型病状‖,或源于语言错误、或源于文化差异。而研究领域虽然对外宣翻译实践中的不足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多集中于翻译技巧研究、地域、行业或专题研究,存在选题重复、研究领域分布不均等问题。这意味着多数研究聚焦于微观层面、针对具体问题开出处方,缺少宏观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拟通过历时研究,以翻译规范和多元系统理论为理论指导,既进行表层的翻译现象描写、又挖掘现象背后的社会成因(系统运动),并从国家形象建构视角对外宣翻译实践中呈现的规律性进行审视,最终抽离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宏观性原则规范。规范与翻译规范的定义说明,翻译规范既是价值和观念,也是翻译行为的现实体现。换而言之,翻译规范具有双重特性——翻译行为的规律性和社会期待的规约性,这为翻译的文本(行为规律性)研究与文本外的社会因素(社会规约性)研究建立了连接。而多元系统理论为社会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系统的、运动的视角。描写译学的先驱者列维将翻译视为译者在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过程,译作则是社会规范与译者态度(遵循或背离)的交织产物。从译作中观察译者实际选择的规律,并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中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社会系统与译者选择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本文首先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外宣翻译经典文本《今日中国》(China Today)为译文研究对象,尝试归纳不同时期外宣翻译实践的规律性特征(外宣翻译―实然‖规范),并结合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外宣翻译的根本使命——国家形象建构进行解读。但翻译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释我们经验世界中的翻译现象,也是为了建立普遍性的原则去解释现象和预测(部分的)现象。因此本文还将基于案例中―实然‖规范的解读,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分析社会文化大系统中各子系统对于外宣翻译的普遍性期待和要求,并立足于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目标,预测今后外宣翻译应当遵循的翻译选材和文本操作规范(外宣翻译―应然‖规范)。案例研究中,本文以图里所提出的翻译规范划分类型(预规范、操作规范和元规范)为分析框架,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China Today所遵循的―实然‖规范进行观察和梳理。鉴于研究资料的局限,本文研究重点为第二阶段。研究发现,第一阶段的源语文本选择体现出服务政治需求、突出自我立场的稳定性规律,并随着政治局势的动荡,刊物经历了―真实报道‖规范的确立与背离的变化。而在第二阶段,China Today在翻译选材上恢复了―真实报道‖规范的遵循,具体体现为微角度选材以展现真实中国,同时将选材视角从自我转向读者,寻求文化共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真实报道‖规范,报道选材呈现由表及里、由全到精、由内而外的变化。与此同时,在文本操作规范层面,第一阶段的外宣翻译实践更倾向于保留源语文化特征;而第二阶段的外宣翻译更多考虑受众的阅读惯习和思维特点,译者通过增译、删减、改写等手段对篇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词句进行调整。这一编译行为体现在段落划分、逻辑重组、信息明晰化、语言平实化等多个层面的规律性操作。因此本文认为在元规范层面,第一时期的译者倾向于遵循源语文化规范,而第二时期的译者倾向于遵守译入语规范。将译者的行为还原至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本文认为,国家策略层面的形象建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的选择,从而塑形―实然‖规范。建国初期,突出意识形态差异的社会主义政权形象的建构目标,决定了以社会主义政治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翻译选材规范和以―异化‖策略为主的操作规范。改革开放时期,―开放、发展‖的经济大国形象建构目标,决定了经济话语在外宣翻译选材中的突出地位,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受众‖概念促使翻译操作倾向于遵循译入语文化规范,以获得读者市场的接受。进入新世纪,国家形象更突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意味着追求国际社会的接纳并参与国际社会的规范建构。因此我国外宣翻译选材更具针对性,突出―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发展理念。而在翻译策略上以―归化‖为本、―异化‖并存,尝试逐步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争夺话语权以参与建构国际社会的规范制定。另一方面,本文对于国家形象建构效果与建构目标的对照研究总结了我国外宣翻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显示,我国外宣翻译在内容选择、话语尺度、表达方式以及译者主体方面曾经存在或者至今依然存在不足,主要包括意识形态浓厚、经济话语过量、用语过激以及译者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今后外宣翻译―应然‖规范的预测和建立提供借鉴。基于案例观察和国家形象建构视角的社会历史解读,本文进一步从具体的、历史的翻译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的、普遍性原则的讨论。立足多元系统理论,本文从政治、意识形态、语言、翻译、传播和经济六个系统剖析了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相互交集的系统元素在外宣翻译系统中所生成的普遍性规范,包含期待规范、关系规范、交际规范和义务规范。但各社会子系统生成的规范并不处于平等地位,系统本身的层级性、冲突性和运动性特点决定了译者必然在这些规范中进行选择性遵循,或者在不同的规范间通过协调和妥协寻找一个立足点。本文基于不同规范在外宣翻译系统中的位置级差,预测了当前及今后外宣翻译在翻译选材和文本操作中需遵循的―应然‖规范。本文建立的规范体系如下:元规范层面,译者遵循―道之存异,术之求同‖规范,采用―归化‖策略在言语层面迎合受众期待视野,但在涉及文化价值观、政治理念时尝试建构自我的话语体系,传达中国独有之―道‖。这一―二元‖并存的策略既避免了源语系统政治及意识形态系统的过度垄断,也避免了一味迎合读者带来话语体系的―西化‖,最终导致话语权的丧失。预规范层面,一方面源语材料的选择首先应当服务于目标形象的建构,关注选材的目标性、民族性和利益性;另一方面,在吻合国家形象建构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读者需求、寻求视域融合,遵循世界性、客观性和渐进性原则,逐步将民族性的异质要素裹挟进入译入语文化系统,逐步获得认同。操作规范层面,―道之存异,术之求同‖的元规范具化为―道之对应‖和―文之乐读‖两条规范。前者要求译文文本必须与原文在理念与观点的传播效果上获得对应,主要体现为译文的语义准确以及构造的形象准确。后者则要求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惯习和审美品味,在词句层面做到清晰、简明、真实,行文组织连贯、逻辑通顺合理,并将受众的情绪感受纳入考虑范围,不仅避免冒犯读者情感而且实现情感传播效应。在以上规范体系的导向下,译者具有高度自主性,可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手段实现传播效果的对应以及最终达成形象建构目标。本研究始于案例观察,立足于现象描写与解释,最终上升至理论总结,期望从规约译者选择的翻译规范角度给予外宣译者的实践以理论性的指导,并力图为促进外宣翻译描写研究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当然,囿于笔者学识水平、研究能力和时间精力的限制,谬误及疏漏之处难以避免,尚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改进。

陈勇[7]2010年在《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文中研究指明语文课程具有显着的实践品格。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这一重要品格却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遭到了有意无意的漠视、误解和扭曲,这正是造成语文教育质量不如人意、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近年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发生学方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语文课程本体考辨,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深入论证“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考察和剖析,并由此提出“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为合理塑造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探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指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语文课程本体考辨。通过“‘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本章探讨了“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指出语文课程之“语文”当指“言语”而非“语言”,其基本内涵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和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探明语文课程本体是判定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的前提。第二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指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内涵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实践课程。对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本章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维度给予了理论阐释。第叁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理论领域的命题,也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存在。我国古代语文课程在体现实践性上既积累了“熟读精思”、“多写多改”、“勤学多练”等宝贵经验,也存在着语文实践“暗中摸索”、“脱离语言实际和运用实际”等缺憾;现代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既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旗帜下有了科学合理的拓展,又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迷失;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则体现在课程目标、教材编制、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语文课程的发展史表明:只有正确把握并合理彰显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语文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第四章,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本章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两方面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教材方面,“文选型”教材容易造成对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遮蔽,教材练习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学方面,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主要表现为遭受漠视、异化变形、虚化窄化叁种情况。造成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文课程本体观游移错位、课程与教学观念存在偏差、课程设计以知识为本位,等等。漠视、扭曲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导致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第五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针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本章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第一,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经验”本性和工具属性,使语文课程实践回归语文课程本体;第二,基于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构建以语文实践为轴心的“生态—实践”语文课程,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语文实践生态环境的设计;第叁,变语文教学“授受范式”为“导练范式”,促成有效语文实践;第四,课程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彰显导向。

黄玉鑫[8]2003年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学科审视》文中认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学习之母、教育之本”的美誉,其地位十分重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语文阅读教学重新进行审视。 本文试图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对语文阅读的阅读行为、文本价值和阅读策略这叁个方面进行审视,以从本体上有效地获取对阅读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分析国外阅读理论的新进展,并且对我国语文传统阅读思想进行回顾与探讨。 本论文主要分为叁章,第一章提出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多学科审视的问题,这一章简要地分析了语文阅读教学多学科审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章首先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美学这叁个角度对语文阅读的阅读行为进行探讨,其次从逻辑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语文阅读的文本价值进行分析,最后从心理学、美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语文阅读的阅读策略进行探索;第叁章首先总结分析国外阅读理论的新进展,其次对我国语文传统阅读思想进行回顾与探讨。结语部分是最后得出的有关阅读的几点结论,同时也指出了本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陈小慰[9]2011年在《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语言学转向”开始,翻译研究经历了解构传统、突出译文目的、注重交际语用、从规定到描写、文化-社会学延伸、强调译者主体性等大大小小的“转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被称为“U形转向”的提倡语言学研究方法复兴之风又悄然兴起。但是,这一翻译研究向语言学的回归并非回到原点,而是从多维度的视角对翻译本体进行分析,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进行阐述,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分析近年来围绕翻译本体的讨论,我们已经有了语言(linguistic),文化(cultural),功能(functional),规范(normative)等切入点,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一些基本但却至关重要的方面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例如,译文受众偏离研究中心:对构成译文的要素——译文语言的象征力量缺乏关注等。在对宏观的、外部的因素倾注了太多关注的今天,更突显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从这一点出发,本文尝试引入从古典修辞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修辞理论“新修辞”(New Rhetoric)。这是一门强调言辞以受众为中心、注重修辞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重视话语象征力量、关注如何有效运用象征资源影响受众的综合性语言理论,突出修辞既是一种认知方法,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在对翻译和修辞之间的契合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文尝试从现实出发,突出译语受众和语言象征这两个关键要素,对翻译活动重新思考定义;同时运用新修辞中的“戏剧五元模式”理论,重新审视翻译参加者,思考译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提出在译者与受众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在翻译现实特性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带着修辞意识认识和解释翻译活动,带着修辞意识进行翻译,关注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语言作用于受众的象征性力量,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语境和修辞形势,有效运用象征资源,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和认同,让译文话语真正影响译语受众,实现翻译目的。这一点,对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外宣翻译质量问题也可提供新思路。简言之,从理论上看,新修辞理论可以提供认知翻译活动的新视角,丰富对翻译的认识;从实践来看,修辞意识的加入使翻译能够更好地服务现实,使其现实特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本课题对改变翻译理论探讨中修辞等于修辞格或美文这样一种“前理解”或“传统”观念,重新认识修辞对翻译的作用和启发价值,也具有意义和价值。

刘义民[10]2013年在《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研究》文中提出追求高效教学是语文教育者的梦想和追求。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也引起教育界人士的热切关注。世纪之交,语文教育再次因为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等问题受到社会的猛烈批判。21世纪初,语文课程与教学伴随世界性的改革浪潮,投入轰轰烈烈地课改运动中。然而,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问题,并且随着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化,语文教学的旧问题与新问题迭加交错,更加复杂,而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依然是教学效率问题。教学效率问题必须直面现实,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追根溯源,方能开出拯救良方。如果仅仅以有效教学理念倡导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深入实践解决问题,有效教学就难免有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之憾。鉴于此,本研究从语文教师教案、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语文教学质量诉求、新课程改革深化等现实问题出发,从教学目标研究、有效教学研究、教学生成研究叁方面梳理国内外语文教学研究相关文献。在综合分析其研究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从目标切入研究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为了实现本研究目的。首先,论文论述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价值诉求。言语智慧是语文教学目标的本质诉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的时代要求,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目标的终极追求。这为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指明了方向。根据课堂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总结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课程和教育文化叁方面深入分析,揭示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问题存在的深刻根源。同时,阐明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的内涵特点,强调语文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效率性、学科特性,以及语文教学过程中诸因素的协同效应理论、关键因素的“杠杆作用”原理和自组织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视野。其次,研究全面考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评价五个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对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的影响,并提出各要素优化的策略。第叁,考察教师在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中的教学策略。从教师教学监控视角提出提升教师教学信念、重构教师教学知识、培养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教师教学策略,以发挥教师的监督、决策与协调功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最后,在对以上教学过程各因素优化、教师教学策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有效教学理念与设计模式,提出构建本土化的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过程模式。包括言语智慧目标有效生成过程模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标有效生成过程模式、学会学习目标有效生成过程模式。并分别对其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支持环境、设计等进行了说明。总之,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它又不断演化出新的问题,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变革与发展。本研究仅仅尝试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全面系统研究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根据目标性质建构适宜的教学目标生成过程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完善教科书编制结构,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提高教学质量,引领语文教学走向有效教学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 田良臣.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 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3].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 陶健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审视与建构:当下母语语境中的中学语言教学[D]. 薛海兵. 苏州大学. 2007

[5]. 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语文教育[D]. 邢燕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03

[6]. 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规范研究[D]. 胡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7]. 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 陈勇. 西南大学. 2010

[8]. 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学科审视[D]. 黄玉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9]. 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 陈小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10]. 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研究[D]. 刘义民. 西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语文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