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砂仁提取物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中药砂仁提取物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一、中药砂仁提取液对胃肠激素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君[1](2021)在《茯苓利中焦水湿的药效物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其传统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临床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痰饮眩悸、食少便溏、心悸、失眠等。目前,虽然对茯苓化学活性成分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茯苓的利水渗湿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建立“湿阻中焦”大鼠模型,进行了茯苓有效部位的筛选、利水渗湿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同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诠释茯苓利中焦水湿的药效物质及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完善茯苓质量评价体系及进一步产品开发奠定基础。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采用“游泳+灌胃冰水+饥饱失常+湿垫料”的方式建立大鼠湿阻中焦模型,以大鼠体重、尿量、负重游泳时间、粪便含水率,血清中D-木糖、淀粉酶(AMS)、白蛋白(ALB)、总蛋白(TP)的含量及胃组织HE染色结果,对茯苓水提物的药效进行评价。HE染色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茯苓水提物(1.5、7.5、15 g/kg,以生药量计)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胃粘膜中胃小凹结构损伤及腺体萎缩的状态。各药效指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茯苓水提物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大鼠粪便含水率、尿量、D-木糖、体重、AMS、ALB、TP、游泳时间。综合各指标结果显示:茯苓水提物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可产生利水渗湿作用,且中剂量茯苓水提物的效果强于低、高剂量茯苓水提物。2.采用湿阻中焦模型大鼠进行茯苓酸性多糖组、水溶性多糖组及总三萜的利水渗湿功效研究。HE染色结果表明,茯苓酸性多糖(1 g/kg,以生药量计)、水溶性多糖(7.5 g/kg,以生药量计)、总三萜(7.5 g/kg,以生药量计)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胃粘膜中胃小凹结构损伤及腺体萎缩的状态。各药效指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大鼠粪便含水率、尿量、D-木糖、体重、AMS、ALB、TP、游泳时间。综合各指标结果显示:茯苓酸性多糖、水溶性多糖、总三萜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均具有利水渗湿作用。3.采用UPLC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茯苓水提物的指纹图谱,获得了21个特征峰的峰面积;以湿阻中焦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10批不同产地茯苓的药效实验,以粪便含水率、尿量、D-木糖、体重、AMS、ALB、TP、游泳时间为药效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后计算总药效,采用灰关联度法对各样品的特征峰峰面积与利水渗湿作用进行关联度分析,通过比较各指纹图谱的特征峰与利水渗湿作用关联度的大小,确定茯苓利水渗湿作用的效应成分。结果显示:21个色谱峰与总药效的关联度在0.74~0.86,表明各成分与药效均具有关联性但相差不是太大,显示茯苓是通过其内部的有效物质成分群共同作用达到利水渗湿作用的;与总药效关联度最高的前13号峰为6号峰(茯苓酸B)、17号峰(去氢茯苓酸)、8号峰、9号峰(茯苓酸A)、16号峰、11号峰、18号峰(茯苓酸)、5号峰、4号峰(16α-Hydroxytrametenolic acid)、12号峰(猪苓酸C)、7号峰(去氢土莫酸)、15号峰、2号峰,均大于0.8,显示有较大的关联性,推测前13号峰对应的化学成分为茯苓发挥利水渗湿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抗利尿激素(ADH),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 3)、水通道蛋白4(AQP 4)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AC、PKA、p-PKA、CREB、p-CREB、AQP 3、AQP 4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AQP 3、AQP 4,以及结肠组织AQP 3、AQP 4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本研究中各给药组大鼠血清MTL、GAS、胃组织AC、p-PKA、p-CREB、结肠AQP 3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ADH、胃组织AQP 3、AQP 4含量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肠组织AQP 4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同剂量茯苓水提物、茯苓酸性多糖、水溶性多糖、总三萜可能通过调节胃肠相关激素(GAS、MTL)、胃组织水液代谢相关通路(AC-c AMP-AQPs)和结肠水液代谢相关蛋白(AQP 3)发挥利水渗湿作用。研究结果也表明,茯苓的健脾作用与利水渗湿功效相关联。

戴宁[2](2020)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不适、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本病的患病率较高,缺乏特效药物。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有研究表明与脑肠肽密切相关。在辨证论治和病证结合思想的指导下,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中医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作用的机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丰富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内涵。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古籍及民国图书数字化平台”,整理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中医名词术语,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西医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同时,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应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中医证型;同时,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中医方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证型的理论依据。文献研究:对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实验研究阳性药物和疗程的选择奠定基础。实验研究:首先,采用碘乙酰胺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胃肠动力情况来评价模型。此后,给予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和多潘立酮进行药物干预,通过上述指标评价药物疗效,反证模型成功。同时,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的最佳干预条件,评价其对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整体水平和离体细胞水平两个方面,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检测血清、组织和胃窦平滑肌细胞中脑肠肽(SP,SS,Ghrelin,VIP,GAS,CCK,CGRP)。结果理论研究:(1)中医理论中“痞满”、“嘈杂”、“胃脘痛”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为接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邪气、饮食、痰湿、气郁、瘀血等,核心病机为脾气虚弱、中焦气机阻滞,病位在脾,但与心、肝、肺、肾具有一定的关系。(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脾气虚证、肝胃不和证、肝脾不和证、脾胃湿热证和寒热错杂证,其中脾气虚证的比例最高。在中医病证结合观念的指导下,从脾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既符合病机特点,也满足辨证论治的要求。因此,具有补脾理脾作用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在理论层面是可行的、科学的。文献研究:对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发现香砂六君子汤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论是单独使用香砂六君子汤,还是将香砂六君子汤与常规治疗药物合用,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常规治疗。在纳入的27项研究中,有26项研究比较了有效率。在这26项研究中,不论疗程是14天、28天,还是30天,试验组的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这26项研究中,有16项研究仅使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针对这16项研究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单独使用香砂六君子汤,还是将香砂六君子汤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有效率均高于多潘立酮对照组。这为实验研究的药物选择和疗程提供参考。实验研究:(1)采用碘乙酰胺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成功制备了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大鼠的毛发疏松不泽、神疲乏力、倦卧怠动,进食量和饮水量增长缓慢,体重显着降低,胃肠动力下降。胃部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胃部均未出现病理改变。(2)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给药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进食量、饮水量、体重有所改善,胃肠动力有所恢复,且各组大鼠胃部和下丘脑均未出现病理改变。(3)大鼠整体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胃中SP、GAS、Ghrelin含量均显着降低,SS、VIP、CCK、CGRP含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和中、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增加了大鼠血清和中SP、GAS、Ghrelin含量,多潘立酮和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降低了大鼠血清中SS、VIP和CGRP含量,同时多潘立酮还降低了大鼠胃中VIP、CCK和CGRP的含量,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降低了大鼠胃中SS、VIP和CCK的含量,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降低了大鼠胃中CGRP的含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血清中SP含量显着降低,血清中的CCK和CGRP含量显着升高,三个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中VIP含量均显着高于多潘立酮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 SP mRNA、GAS mRNA、Ghrelin mRNA 表达量显着降低,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显着增加了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 mRNA、GAS mRNA、Ghrelin mRNA表达量,降低了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上调了胃中SP mRNA表达量,上调了胃和下丘脑中GAS mRNA、Ghrelin mRNA表达量,同时下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GAS mRNA和Ghrelin 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SS mRNA、VIP mRNA、CCK 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SS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和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上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蛋白表达量,同时下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S蛋白表达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蛋白表达量和Ghrelin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4)采用酶消化法成功分离培养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用CCK-8法筛选药物血清干预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最佳条件,发现10%浓度药物血清、干预24h为最佳条件,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可以显着促进细胞增殖。(5)细胞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上清中SP、GAS、Ghrelin含量显着降低、SS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中、高剂量的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可以增加胃窦平滑肌细胞上清中SP含量、GAS含量和Ghrelin含量,降低SS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SP mRNA含量显着下降,SS mRNA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中、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上调胃窦平滑肌细胞SP mRNA表达量,中剂量的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下调胃窦平滑肌细胞SS mRNA表达量。结论(1)《中医内科学》仅依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将其归属于痞满、嘈杂、胃脘痛的范畴,但并没有分析FD的中医病因病机。此外,笔者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研究者们不仅将FD归属于痞满、嘈杂、胃脘痛,还将其归属于反胃、厌食、纳呆等范畴,由此可见中医对FD的认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查阅现代文献和工具书,同时梳理古代文献,对FD的定义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中医理论中“痞满”、“嘈杂”、“胃脘痛”与FD较为对应,FD的主要中医病因为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思虑过度等,病机以脾气虚弱、中焦气机阻滞为核心,病位主要在脾,与肝、心、肺、肾具有一定的关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分型中,脾气虚证位居首位。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理论可行性。(2)临床中,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改善症状,提高有效率。(3)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出现胃肠动力下降,且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表达下降,SS、VIP、CCK、CGRP上升,表明脑肠肽表达异常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给予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后,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胃动力增强,其药物血清可以促进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可以上调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的表达,下调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S、VIP、CCK、CGRP的表达,表明调节脑肠肽异常、恢复胃动力可能是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药效作用机制之一。

李娅玲[3](2020)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因胆囊良性病变行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因胆囊良性病变行胆囊切除术治疗,且符合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即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即西药治疗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手术方式、病情轻重、病程等基线水平均具有可比性。两组均予以饮食指导、情志疏导、生活方式调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煎剂口服,主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情况以及粪便脂肪球计数情况,并制定相关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腹泻复发情况。结果:1.因各种原因,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各自剔除2例,脱落3例,两组最终有效病例各为32例。2.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有效率96.88%,对照组有效率90.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组间比较,两组在大便性状、大便频率、腹胀、胁肋胀痛、腹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情志、情志与腹泻关系、嗳气、食欲、精神、体力、舌脉方面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便不尽感、排便急迫感、睡眠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嗳气(P>0.05)外,其余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病情分级方面,治疗后,病情轻度的观察组有31例,对照组19例,病情中度的观察组1例,对照组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体重指数方面,胆囊切除术后,两组BMI值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后BMI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BMI仍低于术前水平。6.在大便脂肪球计数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大便脂肪球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大便脂肪球计数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复发率方面,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3人,对照组复发10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与西药金双歧、思密达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在改善肝郁脾虚型PCD患者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西药金双歧、思密达。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与西药金双歧、思密达均能改善PCD患者BMI值,安全性均较好,两者均能有效降低大便脂肪球计数,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且前者复发率更低。本研究存在诸多局限与不足,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予以验证。

张琦[4](2020)在《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临床研究: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小肠内给予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通过观察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探讨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通过观察两组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恶性呕吐、腹痛腹胀),探讨芪黄煎剂能否减轻术后不适和并发症;通过观察术后患者两组胃肠激素的变化(MOT、GAS、SS、VIP),探讨苗黄煎剂能否调节术后胃肠激素,进一步探讨芪黄煎剂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2.实验研究通过建立胃切除手术创伤大鼠模型,给予芪黄煎剂干预,通过观察小肠推进率探讨其是否能够促进胃肠运动的恢复;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ENS网络中ACh、SP、VIP、NO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数量,探讨其是否有助于ENS网络的重建和恢复;通过检测ENS网络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及其受体(M3R、VIP2R、NK1R)mRNA 表达水平、蛋白翻译情况,探讨:ENS网络结构的恢复是否标志着其功能的恢复(即分泌正常的神经递质),进一步探讨芪黄煎剂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 临床研究将80例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mutrition,EN)乳剂TPF营养管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d-第7d给予中药芪黄煎剂营养管滴入,分别观察两组:(1)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造影剂到达升结肠时间、到达横结肠时间、到达降结肠时间);(2)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7天胃肠激素(MOT、GAS、VIP、SS)的血浆含量;(3)术后不适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2.实验研究将80只大鼠建立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由软件制作随机码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4组,每组20例。(1)给予小肠内滴注芪黄煎剂(下同),采用酚红排空测定法,公式(小肠推进率=推进长度/小肠全长×100%)计算小肠推进率。(2)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肠ENS网络中ACh、SP、VIP、NO的形态和分布;ACh、SP、VIP、NO神经元细胞数量。(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其 mRNA表达水平,观察AChE、SP、VIP、NOS基因转录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录后AChE、SP、VIP、NOS的蛋白翻译情况。(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观察M3R,VIP2R,NK1R基因转录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录后M3R,VIP2R,NK1R的蛋白翻译情况。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1)研究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造影剂到达升结肠时间、到达横结肠时间、到达降结肠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2)两组术后促进胃肠运动激素比较:两组术后1、7天GAS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7天MOT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两组术后1天MOT、GA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7天较术前MOT、GAS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7天较术前1天,MOT、GAS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抑制胃肠运动激素比较:术后1、7天,VIP、SS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对于组内比较,两组均有术后1天均明显升高,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天较术前VIP、SS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7天较术前1天VIP、SS上升不明显(P>0.05)。(3)与对照组相比,芪黄煎剂能够减轻术后腹胀、腹痛不适,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恶心呕吐例数无差异(P>0.05)。2.实验研究(1)在小肠推进运动功能的实验中发现,术后小肠推进率标准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均较假手术组下降(P<0.05),芪黄煎剂组小肠推进率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在ENS网络结构观察的实验中发现芪黄煎剂组ACh、SP肠神经元胞体大而染色深,节间束的神经纤维粗大,与假手术组染色及分布相当,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相对较小,节间束神经纤维纤细、染色较浅;芪黄煎剂组VIP、NO肠神经元胞体较小,节间束神经纤维纤细、染色较浅,与假手术组染色及分布相当,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相对较深,节间束神经纤维粗大。(3)在ENS网络阳性神经元数量观察的实验中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芪黄煎剂组减少不明显,P>0.05(值分别为P=0.2930,0.5039,0.2800,0.0005);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明显比标准肠内营养组增加,P均<0.005(值分别为P=0.2930,0.5039,0.2800,0.0005)。(4)在ENS网络肠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中发现,标准肠内营养组与假手术组比较AChE、SP、M3R、NK1R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芪黄煎剂组AChE、SP、M3R、NK1RmRNA也明显降低,而VIP、NOS及VIP2R明显升高(P<0.05);芪黄煎剂组与免疫肠内营养组和标准营养组比较AChE、SP、M3R、NK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VIP、NOS及VIP2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论(1)手术的创伤,麻醉的应激可以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损害,影响ENS中相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2)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芪黄煎剂能够减轻术后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促进小肠蠕动功能;(3)芪黄煎剂能够有效的调控胃肠激素(MOT、GAS、VIP、SS),使之在手术后尽快恢复正常;(4)芪黄煎剂有助于ENS网络的重建和恢复,促进肠道动力增强;(5)芪黄煎剂可以有效调控ENS中相应阳性神经元数量以及ACh、SP、VIP、nNOS、M3R、VIP2R、NK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6)胃切除术后小肠内早期应用芪黄煎剂有利于术后肠ENS恢复,促进胃肠运动,利于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陈紫兰[5](2020)在《芪术香砂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芪术香砂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胃排空、胃泌素-17等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变,客观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探讨芪术香砂汤治疗DGP的机理,为中医药治疗DGP提供临床思路。方法:研究过程中共收集到符合研究标准的DGP患者5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芪术香砂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接受莫沙必利治疗,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胃排空、胃泌素-17、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和症状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主要症状(痞满早饱、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且明显下降,说明两组对这些症状治疗均有效;对于痞满早饱、恶心呕吐,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治疗组对痞满早饱、恶心呕吐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对嗳气反酸、疲乏无力、大便溏滞不爽均有效(P<0.01),而对照组仅对疲乏无力、大便溏滞不爽较治疗前有效(P<0.05);治疗后的次要症状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说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不显着。(2)血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且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3)胃排空比较: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且明显上升,说明两组对胃排空治疗均有效;治疗后治疗组胃排空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4)G-17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且明显下降,说明两组均可降低G-17水平;治疗后治疗组G-17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结论:芪术香砂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使用莫沙必利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DGP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糖水平,减少G-17过度分泌,促进胃排空速度,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杨明[6](2019)在《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保胎中药方剂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历代医家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等的用药规律;利用系统药理学技术对保胎常用方寿胎丸中药对菟丝子-桑寄生化学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和代谢通路进行研究,初步对该药对保胎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和分析。为保胎中药理论研究如复方配伍、性味归经、病证关联及经典处方中药对的活性组分筛选、系统靶标发现等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旨在继承和发扬古现代医家诊治胎漏、胎动不安的经验,为提高临床保胎水平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保胎中药医案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汉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医家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现存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应用EXCEL数据管理软件将方剂归纳、总结并规范化后建立数据库,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等数据挖掘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关系挖掘分析,对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讨,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历代各时期保胎治疗临证思路、用药规律等内涵。2、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首先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永华教授团队的计算机模型筛选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中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Uniport数据库检索药对活性分子预测靶标相应的人源物种的基因以及对应的UNIPROTKB,然后将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候选化合物和预测靶点映射到网络中,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与靶点疾病网络图,其次,将预测靶点映射到KEGG中,构建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治疗先兆流产的靶点-通路网络。所有的网络均由Cytoscape3.5.1软件绘制。成果:1、历代保胎方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汉唐宋时期出现频数排前五位的保胎药为当归(8.0986%)、川芎(7.7465%)、阿胶(5.9859%)、甘草(5.8099%)、人参(4.3134%);元明清保胎中药出现频数前五的为当归(7.7609%)、白术(6.7351%)、甘草(6.4228%)、白芍(5.9768%)、川芎(5.6200%);近现代保胎中药中出现频数排前五位的是续断(7.4064%)、菟丝子(6.7537%)、桑寄生(6.7253%)、白术(6.5551%)、白芍(6.1578%)。(2)药物分类频数分析结果:汉唐宋安胎方药中补虚药(16.36%)、清热药(11.52%)、活血化瘀药(6.06%)排前三;元明清时期补虚药(22.46%)、清热药(14.97%)、理气药(6.42%)在安胎方剂中排前三;近现代时期安胎方剂中补虚药(28.65%)、清热药(13.45%)、祛风湿药(4.68%)为前三位。(3)因子分析结果:将汉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的保胎方剂分别分成了 9,8,12个因子。基本都提示了保胎需从几个证型辨证论治,病机有肾虚、气虚、脾虚、血热、血瘀等,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病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肾虚证治宜补肾益气,固冲安胎;气虚证治宜益气固冲安胎;脾虚宜行气和胃调气机;血虚证治宜补血固冲安胎;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固冲安胎;血瘀证治宜祛瘀止血,固冲安胎。(4)聚类分析结果:共总结出18组比较有意义的聚类方,其中汉唐宋时期6组,元明清时期5组,近现代时期7组。汉唐宋时期的6组分别为补益肝肾、补血安胎的保胎丸;理气和胃,止呕安胎的香砂养胃丸;行气理气,散结消滞的厚朴、生姜;滋阴生津,调养肝肾的生地黄、桑寄生;养血补血、止血安胎的胶艾汤以及健脾补胃的糯米、葱白。元明清时期的5组分别为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的杜仲丸;养血补血、止血安胎的胶艾汤;疏肝理气,活血安胎的保气散和安胎和气饮;补血理气,清热安胎的安胎丸以及益气养阴生津的增液汤。近现代时期的7组方中有补肾健脾,益气安胎的寿胎丸;有行气滋肾、补肝安胎的苏梗砂仁汤;滋阴清热、养血安胎的保阴煎加减;有补气养血、固肾安胎的胎元饮等。(5)关联分析结果:汉唐宋时期当归+川芎、当归+甘草、川芎+甘草为排前三位的药对,阿胶、川芎、当归、甘草为强关联药物组合,二阶三阶分析分别在这几味中药中排列组合;元明清时期排名前三的药对为白术+当归、白芍+当归、川芎+当归,其中当归、川芎、甘草、阿胶、白芍、白术、黄芩为强关联;近现代时期中桑寄生十续断、菟丝子+续断、菟丝子+桑寄生为排名前三的药对,三阶以上关联分析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白术、党参这几味药当中组合。2、保胎方中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分析结果(1)通过对药材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所有活性分子的ADME性质的计算,得出12个活性分子(OB≥30%,DL≥0.18),通过WES预测12个分子(其中有两个分子无直接靶点)的直接靶点153个,活性分子通过这些靶点发挥其药理活性。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中成分共75种,已经建立其化学成分数据库。(2)通过OMIM数据库共收集先兆流产相关靶标455个,构建T-D网络图进行分析,将其与药对活性成分对应的153个靶标作对比,获得共同靶标31个,即该药对对抗先兆流产的预测作用靶标,主要靶点为NOS3、TNF、L-6、Caspase、PTGS1等。(3)通过靶点-通路网分析,我们发现菟丝子-桑寄生通过MAPKs、PI3K-AKT和TGF-β等信号通路防治流产。结论:1、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结论(1)汉唐宋及元明清两个时期高频药多为养血活血用药,如当归、川芎,近现代方剂中频率最高的为续断,菟丝子,主要为强肾补益药。(2)不同时期的保胎方药的使用各有侧重:补虚药在三个时期中使用频率都最大,其中补气药(白术、人参)和补血药(当归、阿胶)使用较多,近现代使用补阳药(续断、菟丝子)频率较高;活血化瘀药在汉唐宋时期使用较多,理气药在元明清使用频率较高,而强肾补益在近现代中较常使用。(3)因子分析提示历代及近现代医家认为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的病因可以概括为:脾肾亏虚、气血虚、血热、血瘀等,病机为冲任损伤,肝肾亏虚,而以肾虚为主。(4)聚类分析说明补益脾肾、益气养血等补虚法为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原则,清热凉血安胎法在三个时期中均较常用,而活血化瘀法在三个时期中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5)关联分析显示汉唐宋的强关联组合方类似于胶艾汤和四物汤,元明清时期强关联的方药类似于加减固胎饮子,而近现代强关联组合的方药则类似于寿胎丸。说明汉唐宋医家多以胶艾汤和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元明清时期则以加减固胎饮子作为基本方,而近现代多用寿胎丸为基础方。2、保胎常用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结论(1)通过对药材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所有活性分子及高连接度靶点的作用研究,发现涉及到的保胎作用机制主要为造血、提高机体免疫等。(2)通过构建T-D网络图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对应的靶点中发现有31个靶点与先兆流产直接相关;同时我们通过GO分析也发现先兆流产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多角度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靶标-通路网络富集分析,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活性分子作用于多个通路,该药对其作用的机制主要可能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的表达,纠正表达不足或表达过度的状态,维持正常妊娠。我们通过系统药理学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对先兆流产产生效果主要通过造血、提高机体免疫等功效实现。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药复方治疗防治流产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江斯炜[7](2019)在《香槟方主要有效成分的药代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香槟方是治疗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经验方,方中包含乌药、砂仁、人参、桃仁和槟榔5味药材,生物碱是香槟方的主要物质基础。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建立香槟方中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波尔定碱4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4种生物碱成分在复方及单味药煎煮液中含量的差异;建立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大鼠血浆及PBS缓冲液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香槟方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血浆蛋白结合率,以期为香槟方的质量控制、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香槟方中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4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2.1×150 m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条件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 min,5%B;1~3.5 min,5%~70%B;3.5~4.5 min,70%~95%B;4.5~6.5 min,95%~5%B;6.5~8 min,5%B);流速0.2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2 μ 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各化合物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142.10→44.11(槟榔次碱),m/z 156.20→44.07(槟榔碱),m/z 314.29→265.12(去甲异波尔定),m/z 328.13→265.10(波尔定碱)。2.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大鼠血浆及PBS缓冲液中测定方法的建立:以青藤碱为内标,采用蛋白沉淀法对血浆样品及PBS缓冲液样品进行预处理,沉淀剂为5倍体积乙腈。分析方法为: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2.1 × 15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1;总分析时间为8 min;柱温:30℃;样品管理器温度:10 ℃;进样量:2 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各化合物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314.29→265.12(去甲异波尔定),m/z 328.13→237.07(波尔定碱),m/z 330.32→152.12(青藤碱,内标)。3.香槟方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正常大鼠分别单次灌胃给予香槟方水煎液(生药量为1 g·mL-1,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的剂量分别为6.54 mg·kg-1和0.38 mg·kg-1)、乌药单煎液(生药量为0.22 g·mL-1,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给药剂量分别为10.03 mg·kg-1和0.53 mg·kg-1)、去甲异波尔定单体(给药剂量为6.54 mg·kg-1)、波尔定碱单体(给药剂量为0.38 mg·kg-1);术后肠麻痹(POI)大鼠单次灌胃给予香槟方水煎液(生药量为1 g·mL-1,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6.54 mg·kg-1和0.38 mg·kg-1)后按各时间点从大鼠眼眶静脉丛取血。采用已建立的UP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大鼠血浆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浓度,以DAS 2.0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各组大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4.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及POI模型组,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已建立的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及PBS缓冲液中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的质量浓度,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在正常和POI模型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香槟方中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4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成功建立同时测定香槟方中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分析方法,各化合物分别在0.48~57.48 ng·mL-1(槟榔次碱),0.98~78.08 ng·mL-1(槟榔碱),0.81~64.96 ng·mL-1(去甲异波尔定),0.09~18.24 ng·mL-1(波尔定碱)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73%~104.34%,RSD(n=6)均小于5%。香槟方中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波尔定碱的含量分别为:(90.07±1.26)、(445.27±12.39)、(742.35±38.39)、(38.50±3.33)μ g · g-1,均显着低于单煎液中的含量。2.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大鼠血浆及PBS缓冲液中测定方法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均在0.1~6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5);PBS缓冲液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线性范围为1~100 ng·ml-1(r≥0.9980);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11%,准确度在-8.1%~5.0%之间;提取回收率均大于63.7%,基质效应在(89.6±1.9)%~(111.3±3.9)%之间;各条件下血浆及PBS样品稳定性结果相对误差范围为-12.0%~10.8%。3.香槟方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单体组大鼠体内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各主要药动学参数与香槟方组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乌药组大鼠体内的Cmax和AUC高于香槟方组,但MRT缩短。与正常大鼠相比,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POI模型大鼠体内的Cmax和AUC增大,体内驻留时间(MRT)延长,清除率(CLz/F)减小。4.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在正常大鼠体外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8.58%~63.00%和69.90%~75.11%;在P0I模型大鼠体外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2.74%~60.76%和65.55%~66.43%,属于中等结合型成分。波尔定碱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结论:1.本文建立的UPLC-MS/MS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适用于香槟方中4种主要生物碱成分的定量分析及血浆、PBS缓冲液样品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含量测定。2.单体给药、乌药单味药给药、香槟方复方给药后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显着,香槟方复方给药后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血药浓度变化更平缓,有利于其药效作用的稳定发挥。3.香槟方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正常和POI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具有显着性差异,二者在POI模型大鼠体内的吸收效果更好,消除速率更缓慢,生物利用度更高,更有利于抗炎、促胃肠动力药效作用的发挥。4.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属中等强度,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且波尔定碱在POI模型大鼠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显着低于正常大鼠,提示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在临床应用时需注意药物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产生的相互作用,且需根据病理状态调整剂量。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香槟方中主要的生物碱成分的体内外定量分析方法,并对香槟方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香槟方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马丽娟[8](2019)在《香槟方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近年来结直肠外科手术技术和腹腔镜器械的高速发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已得到广泛运用。虽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住院天数少、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但临床上仍不可避免出现不同程度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本课题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科学研究方法,观察香槟方对于气虚气滞型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希望为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康复提供一种安全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选择。方法:1.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部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共40例。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和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香槟方+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安慰剂+基础治疗组),每组各20例。术后第1天9:00AM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开始给药,实验组服用中药香槟方颗粒剂(槟榔、人参、乌药、砂仁、桃仁)治疗;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甘草),每日1剂,分2次温服,直至术后第7天(或出院当天)停止服用。2.对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有无基础病史及有无腹部手术史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术前有无肠道准备、术前全流饮食及禁食时间,术中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有无留置胃管等手术相关资料进行统计。3.记录受试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恢复全流及半流饮食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记录术后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对术后D1-4受试者胃肠功能进行标准量化评价,对术前及术后D1-4 VAS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分析。4.使用SPSS22.0软件对两组受试者相关资料建立数学统计分析模型。其中计量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等级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不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对纳入实验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病史、腹部手术史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纳入实验两组间术前WBC、Hb、PLT、ALB、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纳入实验两组受试者的术中相关资料如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留置尿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留置腹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补液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水平齐,具有可比性。4.对纳入实验的两组受试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恢复全流、半流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治疗组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h)显着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全流饮食、半流饮食时间进行统计分析,香槟方组在缩短术后恢复全流饮食、半流时间上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5.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进行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6.对两组受试者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4天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至术后第4天胃肠功能评分逐日增高,具有时间效应(P=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相同时间的香槟方组与安慰剂组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且治疗组、对照组与术后D1、D2、D3、D4存在交互作用(F=30.388,P=0.000<0.05)。7.对两组手术者术前、术后D1-4 VAS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各时间点上VAS疼痛评分有显着差异(F=382.304,P=0.000<0.05),两组间VAS疼痛评分有显着差异(P=0.000<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时间上具有交互作用(P=0.003<0.05),时间因素的作用随分组的不同而不同。8.纳入实验的两组患者观察期间药物依从性均为良好(未服用次数均为0);无肺部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香槟方在促进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具体体现在缩短术后肛门自主排气排便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全流、半流饮食时间等方面。对于改善腹部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缓解术后疼痛有积极作用,是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安全、可靠的一种中药治疗方案。

林锦璇[9](2018)在《中药香槟方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及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益气通腑法改善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第二部分是临床研究,开展本院益气通腑法经验方中药香槟方作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临床研究,观察香槟方的临床效果和其安全性,并且初步探讨它的作用机制。一、文献研究:益气通腑法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目的:妇科患者因经带胎产乳伤血耗气加上外感或内伤等病邪侵袭导致机体以虚为主,手术金刃再次伤及气血,因此术后多表现为精神疲倦,腹胀等以气虚气滞血瘀为主之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研究者认为针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腑气不通的中医治疗,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治则,中医主要以口服中药方为主,组方多以益气通腑为法,相关文献显示益气通腑法中药方对术后胃肠功能快速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因此本课题对益气通腑法治疗妇科的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并进行Meta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为中医疗法缓解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1980-2018.1),整理总结以益气通腑为法的口服中药方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采用口服的益气通腑中药方(含有黄芪、人参或红参、白术、党参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或安慰剂与常规治疗或西药与常规治疗。通过Excel表格及RevMan5.3软件进行文献数据提取及分析,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5篇,共1957例患者,其中中医治疗组1027例,对照组930例。Meta分析以不同的腹部手术方式(腹腔镜、腹式、其他)分亚组,按照相关胃肠结局指标分亚型。分析结果:用手术之后第一次肛门的排气时间作为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中药与对照组相比(Z=5.51,P<0.00001,MD=-9.62,95%CI=-13.05-6.20,I2=97%);以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作为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中药与对照组相比(Z=4.78,P<0.00001,MD=-13.56,95%CI=-19.13-8.00,I2=96%);以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作为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中药与对照组相比(Z=10.55,P<0.00001,MD=-7.50,95%CI=-8.89-6.11,I2=67%);以术后腹胀缓解时间作为主要结局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中药与对照组相比(Z=1.46,P=0.14,MD=-12.44,95%CI=-29.104.22,I2=99%);以有效率作为结局指标显示:中药与对照组相比(Z=8.45,P<0.00001,OR=4.57,95%CI=3.216.50,I2=15%)。结论:以益气通腑为法的中药方改善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是妇科腹部手术后治疗胃肠动力紊乱的有效治法之一。但由于高质量文献较少,且存在发表性偏倚,未来期待进一步的开展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大样本研究,为临床筛选有效中药方、观察中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二、临床研究:中药香槟方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中药香槟方对妇科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改善胃肠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及原则,将纳入研究的19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组和空白对照组。服用时间与方法:中药香槟方组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一天起每日服用2次,每日1剂,每次150ml,至术后排便为止。口香糖组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一天清醒时每4h咀嚼1次,每次1片,每次持续约15min,至术后排便为止。空白对照组手术之后给予西医常规的基础治疗。从患者术后第一天起到术后7天(或者在出院前),每天观察西医常规治疗、香槟方或口香糖干预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包括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并且对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相关症状(腹胀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三组患者围手术期胃肠相关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统计分析方法应用R×C列联表的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一)基线水平最终共纳入168例,其中香槟方组55例,口香糖组57例,空白对照组56例,对三组病例的年龄、疾病种类、基础病史、腹部手术史及反映全身营养状况的术前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各因素(包括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术式、手术之后腹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手术之后尿管的留置时间、手术之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等),三组患者上述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纳入试验研究的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水平齐,具有可比性。(二)治疗结果1.患者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整体比较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时间主要为手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和手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通过正态性检验,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为正态分布,故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统计结果显示三组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香槟方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正态性检验,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为非正态分布,故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统计结果显示三组手术之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香槟方组较空白对照组及口香糖咀嚼组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均有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时间分层比较(1)麻醉时间为24小时的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的比较: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中麻醉时间为24小时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F=0.847,P=0.024,其中中药香槟方组较空白对照组第一次排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中麻醉时间为24小时手术之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呈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三组第一次排便时间比较,Z=13.715,P=0.001,其中中药香槟方组较口香糖咀嚼组、空白对照组手术之后第一次排便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时间大于4小时的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的比较: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中麻醉时间大于4小时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均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F=0.224,P=0.800,麻醉时间大于4小时者患者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较空白对照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第一次排便时间比较,F=5.801,P=0.006,其中中药香槟方组较空白对照组手术之后第一次排便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时间分层比较(1)手术时间小于2小时的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的比较: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中手术时间小于2小时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F=2.657,P=0.079,手术时间小于2小时者患者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较空白对照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中手术时间小于2小时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呈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三组第一次排便时间比较,Z=4.561,P=0.102,手术时间小于2小时者患者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较空白对照组第一次排便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时间为24小时的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的比较: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24小时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均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F=1.657,P=0.196,手术时间24小时者患者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较空白对照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第一次排便时间比较,F=9.743,P=0.000,手术时间24小时者患者中药香槟方组较空白对照组第一次排便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方式分层比较1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的比较: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及空白对照组的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比较,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及空白对照组恢复时间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香槟方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与排便时间比较: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及空白对照组的手术之后第一次排气时间不同,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香槟方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正态性检验,三组患者手术之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呈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及空白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香槟方组较口香糖咀嚼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通过比较三组病例的腹胀发生率,结果显示:c2=5.895,P=0.043,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较空白对照组的腹胀发生率均有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c2=2.530,P=0.327,中药香槟方组较口香糖咀嚼组、空白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后发热发生率的比较,c2=2.078,P=0.368,中药香槟方组较口香糖咀嚼组、空白对照组的术后发热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住院期间相关费用及住院天数比较对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住院总费用、住院总天数进行比较,通过正态性检验,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住院总天数均为正态分布,故采用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统计结果显示:三组病例的住院总费用的比较,中药香槟方组较口香糖咀嚼组或空白对照组的住院总费用均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住院总天数比较,中药香槟方组较口香糖咀嚼组或空白对照组住院总天数均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胃肠功能相关激素、炎性指标测定结果及疲劳评分比较对三组不同的检测时点(手术之前、手术之后1天、手术之后3天共3个时点)的GHRL水平进行整体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手术之后三组患者的GHRL的分泌水平均有降低,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及空白对照组GHRL水平在手术之后第3天均有升高,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三组间的GHR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组间比较显示中药香槟方组的GHRL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不同的检测时点(手术之前、手术之后1天、手术之后3天共3个时点)的CRH水平进行整体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手术之后三组患者的CRH的分泌水平均升高,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空白对照组CRH水平在手术之后第3天有降低,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三组间的CR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同一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不同的检测时点(手术之前、手术之后1天、手术之后3天共3个时点)的IL-6R水平进行整体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手术之后三组患者的IL-6R的分泌水平均升高,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空白对照组IL-6R水平在手术之后第3天有降低,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三组间的IL-6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同一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不同的检测时点(手术之前、手术之后1天、手术之后3天共3个时点)的IL-1β水平进行整体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手术之后三组患者的IL-1β的分泌水平均升高,中药香槟方组、口香糖咀嚼组、空白对照组IL-1β水平在手术之后第3天有降低,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三组间的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同一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香槟方可以有效缩短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术后3天GHRL水平中药香槟方组相对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香槟方能够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胃肠激素促生长素(GHRL)水平有关。

杨彩霞[10](2017)在《云南产阳春砂仁与进口砂仁化学成分及主要药效学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目前市场销售砂仁的主流品种云南产阳春砂仁(YCS)和进口砂仁(JK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药效学比较(整体动物及离体胃肠肌对胃肠动力、消化液分泌的影响、以及镇痛等实验)以了解两种砂仁的成分、主要药效差异,对市场销量最大的两种砂仁的品质优劣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以期对YCS的临床应用及深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GC—MS联用技术、LC-Q-TOF-MS/MS系统、HPLC法、福林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YCS与JK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以了解两种砂仁的化学成分差异。2.采用幽门结扎法收集大鼠胃液并分析,同时取血清研究两种砂仁对大鼠胃液及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等胃肠激素的影响;并用葡聚糖蓝显色及离体胃肠平滑肌实验研究两种砂仁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用番泻叶致泻及冰醋酸致痛实验以观察两种砂仁对小鼠止泻及镇痛的作用。结果:1.YCS与JKS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区别。YCS含挥发油约3.75%,共检测出41种化学成分,挥发油中含量最高者为乙酸龙脑酯(73.61%),占其干燥品的2.76%,其次为樟脑(17.27%);JKS含挥发油约为1.97%,共检测出50种化学成分,挥发油中含量最高者为樟脑(56.77%),其次为乙酸龙脑酯(23.17%),乙酸龙脑酯占其干燥品的0.46%,两药挥发油中除乙酸龙脑酯、樟脑、龙脑、D-柠檬烯、异蒲勒醇、β-松油烯、莰烯、β-侧柏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1-甲基-1,4-环己二烯为共有成分外,其余成分均为各自所特有;YCS中香草酸、总酚性成分、总黄酮、YNS中Quercetin-8-O-α-L-[rhamnopyranosy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用M754表示)等非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JKS。JKS中槲皮苷、Methyl-6-(6-(3,4-dimethoxy)-benzalacryl-β-Dglucosyl)-O-β-D-glucopyranoside(用M546表示)、原儿茶酸含量高于YCS。2.YCS与JKS挥发油高剂量组能显着抑制幽门结扎大鼠的胃液分泌,降低胃酸酸度,增加胃蛋白酶活力,提高MTL与SP的含量,降低VIP的表达,且非挥发性成分作用弱于挥发油,YCS作用优于JKS;此外,JKS非挥发性成分无降低VIP含量的作用,且其低剂量组可抑制胃蛋白酶活力。3.在胃肠动力实验研究中,两种砂仁挥发油均能显着增加胃残留率,YCS非挥发性成分对此也有显着作用,而JKS非挥发性成分对此无影响。两药的挥发油均能明显促进肠推进,YCS作用略优于JKS,非挥发性成分对肠推进影响不显着。对SD大鼠的离体肠、胃平滑肌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剂量逐渐增加,YCS对正常肠肌呈先兴奋后抑制作用,JKS呈抑制-兴奋-抑制作用;对于胃平滑肌,YCS及JKS的非挥发性成分呈先兴奋后抑制作用,JKS挥发油呈抑制-兴奋-抑制-作用(2)两药对阿托品所致肠、胃平滑肌的松弛有显着对抗作用,且YCS作用略优于JKS。(3)两药非挥发性成分对乙酰胆碱所致肠肌痉挛有明显抑制作用,挥发油有明显抑制乙酰胆碱所致胃平滑肌痉挛作用,YCS作用略优于JKS;(4)两药挥发油对氯化钡所致肠肌痉挛有明显松弛作用,YCS作用略优于JKS,而非挥发性成分无此作用;YCS非挥发性成分、JKS挥发油对氯化钡所致胃平滑肌痉挛有明显松弛作用,JKS作用略优于YCS。4.两药可减少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的稀便点数,YCS作用明显优于JKS,且可延长小鼠排稀便潜伏期,JKS则无此作用。两药均能极显着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两药此作用差异不显着;YCS、JKS挥发油均有一定延长扭体潜伏期作用,但JKS非挥发性成分无此作用。结论:1.化学成分检测显示,两药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有较大差异,YCS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远高于JKS,且JKS中乙酸龙脑酯含量达不到药典要求。挥发油中主要成分YCS为乙酸龙脑酯、樟脑、莰烯、龙脑、D-柠檬烯,JKS为樟脑、乙酸龙脑酯、D-柠檬烯、龙脑、莰烯、β-月桂烯、α-杜松醇。2.YCS与JKS均可减少胃液量及降低胃酸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力,而改善幽门结扎大鼠的的胃黏膜损伤;可提高兴奋性胃肠激素MTL、SP的浓度,降低抑制性胃肠激素VIP浓度,显示出良好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另可抑制胃排空、促进肠推进,对离体肠、胃平滑肌的作用与给药浓度与平滑肌机能状态有关,两药对胃肠动力显示出显着的双向调节作用;另两药对胃肠道表现出显着的止泻、镇痛作用。以上实验中挥发油效应总体强于非挥发性成分。JKS在胃肠道功能调节及疾病治疗中显示出与YCS相似的作用,但YCS药理作用明显优于JKS。基于YCS与JKS在化学成分及含量的显着差异,以及YCS在药理作用中的明显优势,建议在砂仁购买使用中,对两种砂仁的差异给予充分的考虑,以便获得安全有效的砂仁药材,同时,应大力推广种植YCS,以使药品、食品领域能获得合格的砂仁产品。

二、中药砂仁提取液对胃肠激素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砂仁提取液对胃肠激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茯苓利中焦水湿的药效物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茯苓水提物利中焦水湿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药物与试剂
        1.3 动物
    2 方法
        2.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2 分组、造模与给药
        2.3 指标检测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造模结束相关指标的变化
        3.2 给药结束相关指标的变化
        3.3 总药效评价
    4 讨论
第二章 茯苓利中焦水湿有效物质部位的筛选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药物与试剂
        1.3 动物
    2 方法
        2.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2 分组、造模与给药
        2.3 指标检测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胃组织病理状态的影响
        3.2 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药效学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谱效关系的茯苓利中焦水湿作用的效应成分研究
    1 不同产地茯苓水提物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1.1 材料
        1.2 方法与结果
    2 不同产地茯苓利水渗湿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3 茯苓利中焦水湿作用谱效相关性分析
        3.1 指纹图谱与单药效指标相关性分析
        3.2 指纹图谱与总药效相关性分析
        3.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茯苓利中焦水湿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药物与试剂
    2 方法
        2.1 试剂的配制
        2.2 样本的获得
        2.3 指标检测
    3 结果
        3.1 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3.2 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胃组织“AC-c AMP-AQPs”信号通路的影响
        3.3 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 的影响
    4 讨论
结语与创新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4. 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研究
        5. 小结
    综述二 脑肠肽的研究进展
        1. 脑肠肽的概念
        2. 相关脑肠肽的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理论研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名
        2.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认识
        3.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
        4. 结论
    理论研究二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理论研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2.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理论与文献依据
        3. 结论
文献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二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疗效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三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四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五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条件的筛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六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及处理
    1.6 中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两组剔除、脱落及终止情况比较
    3.2 基线指标比较
    3.3 临床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指标比较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胆囊的生理病理
        2.1 胆囊的生理
        2.2 胆囊的病理
    3 胆囊切除的现状
        3.1 胆囊切除的指征
        3.2 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
        3.3 胆囊切除后的并发症
    4 PCD诊疗现状
    5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6 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立方依据
        6.1 导师治疗PCD(肝郁脾虚型)的经验总结
        6.2 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的方义解析
        6.3 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与治疗PCD有关的药理研究
    7 不足与展望
        7.1 不足
        7.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
    附录3 Bristol粪便评分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肠神经系统概念及研究进展
        1 肠神经系统(ENS)的概念与形态学结构
        2 肠神经系统来源与发育
        3 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
        4 肠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5 肠神经系统网络结构、递质、受体的观察和检测
    二 神经内分泌激素(胃肠激素)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1 胃肠激素的概念
        2 胃肠激素的重要兴奋性与抑制性激素(神经递质)
        3 胃肠激素的检测
    三 胃切除术后中医辨证、对机体危害及ENS网络的影响
        1 胃癌发病率及危害
        2 胃切除手术后对机体的影响
        3 胃切除手术后中医辨证
        4 胃切除手术后对ENS网络的影响
    四 中西医对病理状态下胃肠激素及ENS损害的干预
        1 现代医学干预
        2 传统中医中药干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材料
        1 实验药物和试剂
        1.1 实验药物
        1.2 主要试剂
        2 仪器和设备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标准
        2 术后中医证型的辨别、治法确立、方药组成
        3 中药施治方法
        4 观察指标
        5 指标的观察及检测方法
        6 统计学方法
        四 结果
        1 术后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4
        2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胃肠运动激素变化比较
        2.1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促进胃肠运动激素MOT、GAS变化,结果见表2-5
        2.2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抑制胃肠运动激素VIP、SS变化,结果见表2-6
        3 术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的情况比较(恶性呕吐、腹痛腹胀),结果见表2-7
        五 讨论
        1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应用的理论基础分析
        2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干预分析
        3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激素变化的干预分析
        4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的干预分析
        5 中药应用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
    研究内容
        一 实验动物、材料、仪器和试剂
        1 实验动物
        2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和器具
        2.2 实验试剂
        3 实验仪器
        3.1 检测离体肠管运动功能的仪器
        3.2 检测ENS肠神经元分布和定位的设备和仪器
        3.3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 mRNA表达的设备和仪器
        3.4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ChE、SP、VIP、NOS、M3R、VIP2R、NK1R蛋白表达设备和仪器
        二 方法
        1 大鼠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的建立方法
        2 动物分组、干预方法和标本的采集
        2.1 动物分组
        2.2 各组干预措施
        2.3 标本采集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1 小肠推进率的检测
        3.2 肠神经元的形态、分布观察
        3.3 肠神经元的数量观察
        3.4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mRNA表达
        3.5 AChE、SP、VIP、NOS、M3R、VIP2R、NK1RmRNA蛋白表达
        4 统计学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建立大鼠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完成标本采集
        2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3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肌层中肠神经元的形态、分布观察结果(如图3-5)ACh、SP、VIP、NOS肠神经元电镜下的形态、分布
        4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组织中肠神经元的数量的观察结果
        5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 mRNA和受体M3R,VIP2R,NK1R mRNA的表达
        5.1 各组间神经递质和受体的mRNA转录情况比较
        5.2 Ach、SP、VIP、nNOS、M3R、VIP2R、NK1R扩增动力学曲线
        6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 mRNA蛋白表达
        四 讨论
        1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小肠推进功能的干预分析
        2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ENS网络结构影响的干预分析
        3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ENS网络肠神经递质变化的的干预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5)芪术香砂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发病机制
        1.3 临床诊断
        1.4 西医治疗
    2 中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
        2.2 中医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5 不良反应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信息分析
        3.2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3.4 两组患者胃排空比较
        3.5 两组患者胃泌素-17水平比较
        3.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7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8 两组安全性比较
    4 讨论
        4.1 立论依据
        4.2 组方分析
        4.3 疗效分析
        4.4 机理探讨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6)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保胎中药方剂古今文献研究
    1.1 历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1.1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1.2 唐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1.3 宋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1.4 元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1.5 明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1.6 清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2 近现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1.2.1 专方治疗
        1.2.2 名老中医治疗
        1.2.3 验方治疗
        1.2.4 中成药及中药制剂治疗
        1.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章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2.1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设计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方法
    2.2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结果与分析
        2.2.1 汉唐宋时期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2.2.2 元明清时期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2.2.3 近现代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2.3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讨论
        2.3.1 保胎组方高频药分析
        2.3.2 保胎组方中药分类分析
        2.3.3 保胎方病因病机分析
        2.3.4 历代保胎治则分析
        2.3.5 保胎方药对与药组分析
第三章 保胎常用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以寿胎丸中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为例
    3.1 研究背景
    3.2 系统药理学概况
    3.3 研究方法
        3.3.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及活性成分的筛选
        3.3.2 候选化合物作用靶点的预测
        3.3.3 候选化合物-靶点及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3.4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及分析
        3.4.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及活性成分的筛选
        3.4.2 靶点的识别与网络分析
        3.4.3 GO分析
        3.4.4 通路分析
    3.5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讨论
        3.5.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的活性成分及主要靶点
        3.5.2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的信号通路
    3.6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香槟方主要有效成分的药代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术后肠麻痹
    1.2 香槟方
    1.3 血浆蛋白结合率概述
    1.4 小结
第二章 UPLC-MS/MS同时测定香槟方中4个生物碱成分
    2.1 材料
    2.2 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建立UPLC-MS/MS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及PBS缓冲液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的质量浓度
    3.1 材料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香槟方中去甲异波尔定和波尔定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4.1 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去甲异波尔定及波尔定碱在正常和POI模型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5.1 材料
    5.2 实验方法及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香槟方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胃肠功能紊乱的现代医学认识与应用
        一、胃肠功能紊乱的现代医学认识
        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探索
        三、现代医学的治疗
    第二节 胃肠功能紊乱的传统医学的认识与应用
        一、传统医学对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传统医学对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
    第三节 香槟方的中药组成及现代药理研究
        一、香槟方来源及组成
        二、香槟方成分的现代药理研究
第二章 临床试验与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治疗前组间基线比较
        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四、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比较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现代中西医研究
    第二节 香槟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
        一、香槟方的基础研究
        二、香槟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中药香槟方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一、腹部手术之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探索
        二、胃肠功能紊乱的相关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三、胃肠功能恢复的评价指标
        四、现代医学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旳研究进展
        一、关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中医思想源流
        二、现代中医药对手术之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现状
        三、中医治疗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纳入文献及对象
        二、Meta分析结果
        三、纳入文献的用药规律
    第三节 讨论
        一、纳入文献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二、益气通腑法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效果分析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手术前病例基本资料统计描述
        二、手术后治疗前病例组间基线比较
        三、临床疗效
        四、依从性与安全性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的研究意义
        二、益气通腑法经验方中药香槟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本研究结果分析
        四、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云南产阳春砂仁与进口砂仁化学成分及主要药效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云南产阳春砂仁与进口砂仁饮片药材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第一节 实验药材来源
    第二节 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检测
第二章 云南产阳春砂仁与进口砂仁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数据处理
        1 实验药品
        2 实验动物
        3 药品及试剂
        4 主要仪器
        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二节 对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1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1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止泻与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1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论文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四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文献综述研究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录

四、中药砂仁提取液对胃肠激素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茯苓利中焦水湿的药效物质及其机制研究[D]. 李慧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D]. 戴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观察[D]. 李娅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4]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D]. 张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芪术香砂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D]. 陈紫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D]. 杨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香槟方主要有效成分的药代力学研究[D]. 江斯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香槟方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马丽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中药香槟方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林锦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10]云南产阳春砂仁与进口砂仁化学成分及主要药效学的比较研究[D]. 杨彩霞. 云南中医学院, 2017(10)

标签:;  ;  ;  ;  ;  

中药砂仁提取物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