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评论也需要一点人情味(论文文献综述)
谈婷婷[1](2021)在《框架理论视域下《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研究》文中提出戈夫曼认为,框架是一种解释和认知我们所处环境的工具。的确如此,作为“历史的初稿”的新闻也能看到贯穿其中的新闻框架,而这些框架对塑造公众理解和认知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冠疫情中国际舆论场的复杂多变暗藏着激烈的“话语”博弈。我们便可以通过对新闻报道框架的研究,从而对媒体塑造的社会真实有所了解,重新体验新闻中的各国抗疫发展史。本研究选取《环球时报》2020年上半年(即第一波疫情)期间中文版报纸涉外抗疫报道为研究范本,并依据国外疫情应对措施即蔓延—“封城”—解封为依据,将在此期间的报道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议题周期内,力图从高、中和低三层进行框架分析。在高层结构中从德弗雷斯总结的七个新闻通用框架入手进行历时框架分析。在中层结构中,根据划分的三个阶段和围绕具体疫情事件进行国家群像式中层框架分析。在低层结构中,一方面选取报道频率最高的国家美国,对其相关报道用词和情绪进行细致分析,另一方面根据提炼出的三种典型常用框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发现,《环球时报》在报道各国抗疫新闻时存在着报道篇幅不均的倾向。除了随着疫情蔓延部分国家如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等成为实际疫情的“震中”,所以报道篇幅较多之外,《环球时报》对欧洲、美洲和亚洲这三大地区国家的报道所占篇幅更多。此外,客观事实主导框架内的新闻报道最多,占据一半以上,其次是偏向经济后果框架内的新闻报道和偏向人情味框架内的新闻报道。总体报道情绪为客观中立态度,并不存在污名化外国抗疫报道的现象。《环球时报》报道美国的新闻更为关注的是疫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硬新闻,而较少报道相关软新闻。其涉美疫情报道将美国呈现为一个前期宣扬排华等种族歧视言论,中期大肆实施地缘政治和极力“甩锅”中国,后期国内疫情难以控制的国家形象。尤其,在病毒溯源论、甩锅推责问题、蓬佩奥反华言论和特朗普抗疫政策等等争端框架的新闻中,其用词往往较为大胆。《环球时报》旗帜鲜明地在重要版面及时抗议和澄清有关抹黑中国的言论,并且通过大量引用国内外有影响力人士、媒体或组织的观点进行有力驳斥。此外,影响《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综合国力影响报道注意力、文化隔阂催生价值观差异、部分国家涌现的种族歧视和地缘政治、以及抗疫时差和抗疫焦虑导致必然性。最后,疫情常态化下,《环球时报》在进行国际健康传播时应该一方面洞察国际舆论动向,及时反驳有心人士煽动的有关中国的错误言论,担当好外宣旗舰媒体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采用红绿灯伦理原则报道外国抗疫新闻,从而努力降低外界传来的信息瘟疫的熵影响。通过建立中外民众的共通意义空间,实现跨文化同情,从而最终构建起人类健康共同体。
韩隽[2](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宋东强[3](2020)在《获赞100万+爆款短视频内容研究 ——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文中认为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使短视频这个新兴媒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其“短、平、快”的特点迅速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又一个“风口”,不仅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和休闲娱乐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传统主流媒体提高传播力、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民日报》抖音号作为传统主流媒体进军短视频领域的典型代表,对其短视频内容生产及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从2018年9月10日开通至2019年9月10日期间发布的获赞量在100万以上的282条短视频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PEST分析理论、狂欢理论及“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其内容和传播形态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的现状、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其次,从粉丝数量、内容时长、点赞量、评论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研究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其短视频题材类型、叙事特征及呈现形态,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抖音号在短视频题材类型上注重对军警、社会热点、大国形象、温情故事及政务民生类内容的挖掘,在叙事特征及呈现形态上,具有碎片化、平民化叙事和情感化表达的特点,且注重第一视角切入和场景化呈现,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其内容的一大特色。在对短视频内容进行必要分析的基础上,从用户角度出发,探讨了其作品获高点赞量的原因,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所引发的视听狂欢以及碎片化时代用户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是其获得高用户参与度的重要原因,以人为本的内容生产理念拉近了与用户的心理距离。最后,指出了其存在内容创新不足、部分内容煽情化倾向明显、语态转化存在困境等问题,并根据短视频的传播特点以及主流媒体的内容特色,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即内容要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坚持平民化、生活化、客观化的叙事理念,重视社会关系价值,提升内容亲和力。本研究期望能为主流媒体借力抖音短视频平台实现新型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提供理论参考。
张雷[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陈凌[5](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王晓晴[6](2020)在《抖音平台上的人民军队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军队形象是军队重要“软实力”,具有凝聚军心、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塑造民族精神等作用。以抖音为代表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既开辟了展示人民军队形象的全新领域,又提供了建构军队形象的崭新方式。本文选取“中国军网”、“人民海军”、“我们的天空”三个抖音号作为样本,以臧国仁的“三层框架法”为基础,结合抖音平台集影、音、文为一体的特征,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对研究框架进行创新性建构,共计三大部分七个类目,其中高层次框架包括视频主题、视频来源;中层次框架包括视频切入角度、视频叙事框架;低层次框架包括视频影像符号、视频声音符号、视频文本符号。本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队形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军队形象传播包括军队行为、用户对军队行为的解释两个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分别梳理样本账号的视频内容框架,同时对三个样本账号的横向比较,概述抖音平台上的军队形象,总结出其分别体现的形象特征、侧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研究抖音平台用户反馈分析军队抖音号形象传播的效果,最后总结抖音平台上的军队形象传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这切合军队科学化、专业运营抖音账号的需要,具有较强的行业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
张豆豆[7](2020)在《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的媒介话语建构分析 ——以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现有的国际话语格局中,话语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媒体,而信息资源配置与技术以及媒体实力上中西方仍存在巨大差距。与此同时,社交平台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新特质也为中国对外传播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信息传播环境下,中国新闻媒介在对外传播中如何突破用户、技术和渠道的数字鸿沟,策略性呈现媒介话语,是本研究的核心议题。研究首先明确了当前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的必要性和现状。其次在此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方法,选取人民日报、中国环球电视网(以下简称CGTN)、中国日报三家主流媒体的Facebook账号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研究议题,选取有效样本678条,主要分析当前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中,话语主题以事件立场框架为主,中国官方话语更受关注,新闻话语基调趋于客观,文字、图片和链接为首选的话语表达方式,主题标签的使用也起到了较好的导读效果,而用户的交互态度与原发文内容有较大联系。同时通过内容分析也发现,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议题内容同质化明显,新闻内容不具客观性,话语表达创新性不足,官方话语色彩浓厚,交流回应有局限,社交语言体系尚未形成。研究最终落脚于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的有效策略。面对现存的问题和不足,在社交平台上的对外传播中,中国主流媒体账号不仅要从主动设置议题、弱化新闻报道倾向性主动把握话语权;此外,还要利用新技术提升信息表现方式,善于运用多模态话语和人情味话语吸引新生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平台差异化运营和媒体协同合作拓展传播渠道,增强话语延展性。
买尔哈巴·买吐尔逊[8](2020)在《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的崛起也吸引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目光,这要求我们在国际社会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积极推动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国际传播是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更需要重视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中国媒体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了展现形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时,正式增设了“国际传播”奖项,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中国新闻界最高的荣誉奖项,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际传播新闻作品的最高水平,因此对获奖作品进行新闻叙事分析,能够从理论上掌握我国国际传播的新闻叙事现状,丰富我国新闻叙事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选取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为研究对象,以获奖作品内容为具体研究内容。以叙事学与新闻叙事学为具体的理论基础,使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的相结合,科学的抽样,从多个角度对样本进行剖析,总结其叙事特征,包括:第一属于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介绍研究国际传播奖的背景和意义,整理相关文献,理清研究思路,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属于核心论述部分。首先研究样本的叙事框架,再根据经典叙事学的二分法,对样本进行叙事研究。即从故事和话语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举例分析等方式,归纳整理样本的各个方面的叙事特征。第三部分属于总结与展望部分。在结尾部分,本研究总结了获奖作品具有以下特点:传播渠道具有多样性;国际传播议题以国家议题为主导地位,外交、历史、文化类为主;宣传模式向故事模式的转变;巧借“他人”之口讲故事;叙事视角多元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地方媒体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国际新闻多以汉语为主,进行对语言叙事还有所欠缺;并提出了传播主体应多元化;注重传播主渠道,结合新媒体技术优化叙事模;提升国际化叙事技巧等建议。
乔珂[9](2020)在《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个案》文中认为在现代风险社会的背景下,艾滋病作为全球性健康风险的一种,常常出现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之中。风险社会是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大众媒体在界定、诠释和建构现代化风险上具有持久且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传递风险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降低艾滋病风险带来的公众恐慌,避免自身沦为这一风险的扩大站和扬声器,大众媒体必然会选择性地凸显或淡化艾滋病议题的某些面向。因此,大众媒体对艾滋病风险议题具有建构性。正是这种建构性,使得透过艾滋病风险议题相关报道文本,研究大众媒体在该风险报道中呈现出怎样的现实图景成为可能。本研究在风险沟通理论的基础上,以《人民日报》2009-2018年艾滋病风险议题的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建构艾滋病风险议题的特征和策略。本研究运用了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框架理论作为一种建构视角的理论,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最终,本研究通过考察内容分析路径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基本情况,及框架分析路径下相关报道对风险议题框架、新闻通用框架、新闻结构框架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媒介在艾滋病风险议题建构中的报道倾向和风险沟通状况,并总结了《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建构策略。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在内容分析路径下,从报道形式层面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呈现出对该风险关注度有所下降、从宏观角度塑造严肃议题、以事实为主,观点为辅的特征;从报道内容层面来看,该风险报道具有权威的风险定义者、多元的风险内容等特征。其次,在框架分析路径下,从相关报道对风险议题框架的使用情况来看,风险调控议题框架是《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最偏向使用的框架。并且,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风险调控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而风险事态议题框架和风险反思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相关报道对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情况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最青睐使用的新闻通用框架是责任框架和事态框架,且责任框架与风险调控议题框架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事实框架与风险事态议题框架的联系最大,冲突框架则与风险反思议题框架之间具有明显联系。从相关报道对新闻结构框架的使用情况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在文本组织框架上更倾向于使用情节框架而非议题框架,在报道主体框架上更倾向使用治理框架。除此之外,动员框架、科研框架和关爱框架也是构成艾滋病风险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归因框架则没有被广泛使用。最后,根据《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基本情况和框架使用情况,总结出媒体在该风险议题中的传播逻辑是:第一,权威信源的强化使用,媒体在艾滋病风险议题中维护了政府官方与专家学者的风险定义者地位。第二,“政治化”的风险议题建构,在《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议题中,风险被当作“政治”问题来进行呈现,而“医学”语境下的艾滋病问题却很少进入媒体的视野。第三,复杂风险的简单归因,国外的相关报道呈现出典型的一元化归因模式,国内相关报道的归因虽然较为多样,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在无形之中弱化了艾滋病本身的传染风险和危险性行为者的感染风险。第四,风险的隐匿与遮蔽,报道展现出可控的风险图景,却很少呈现出风险沟通中各利益关系人的观点争锋。
陈悦[10](2020)在《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基于“斯里兰卡爆炸案”报道与评论的分析》文中指出在无穷的远方,苦难降临于陌生人,他们的悲痛和哭声与我有什么关系?地理空间分隔了人类,划分出属于不同区域的群体,然而媒介通过传递影像文字打破了地域限制,在遥远的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结。随着互联网发展,世界任一角落的灾难都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屏幕里,而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反应?Chouliaraki认为,不同类型的灾难新闻会唤起受众不同程度的情感道德参与,媒介化苦难对我们是否愿意关心他者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关于媒介化苦难和公众同情的研究集中于西方国家如何看待发生在非西方国家的灾难,发展中国家的受众情况被忽视。国内对公众同情的研究则局限于国内事件,很少拓展到更远的苦难。本文试图以2019斯里兰卡连环爆炸案为例,运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中国媒体的国际灾难报道和中国网友的同情反馈。本研究包括三个核心部分:第一,媒体如何报道斯里兰卡爆炸案;第二,人们在互联网上对此事件如何回应,表达何种同情;第三,媒体报道对公众同情能否产生有效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媒体对斯里兰卡爆炸案的报道可以划分为冒险类和危急类新闻,二者比例相当,不存在狂欢代入类;(2)冒险类新闻中,人物形象缺失,斯里兰卡被高度他者化;(3)危急类新闻中,施害者和受害者的形象得到丰富呈现,尤其是欧美国家遇难者的形象,斯里兰卡的他者化地位削弱但仍存在;(4)媒体的情感倾向性在部分危急类新闻中表现明显,新闻措辞偏主观化;(5)46%网民对斯里兰卡爆炸案表示同情,其中谴责型同情最为突出,主要是对恐怖分子和对美国的愤怒指责;(6)极少数网友拒绝同情,主要表现为调侃宗教文化和斯里兰卡的落后;(7)半数网民未明确表达对此爆炸案的情感倾向,而是从自我和他者的立场反思追问;(8)新闻报道倾向性与公众对爆炸事件的态度不具有一致性,网友对事件的个人解读超越新闻内容。
二、新闻评论也需要一点人情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评论也需要一点人情味(论文提纲范文)
(1)框架理论视域下《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3.研究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1.框架理论研究 |
2.国际健康传播研究 |
3.《环球时报》相关研究 |
4.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内容分析法 |
4.文本分析法 |
一、 《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的研究背景 |
(一)新冠疫情国际时间线梳理 |
(二)古代疾疫传播的偏见和后疫情时代信息瘟疫 |
1.古代疾疫与偏见形成 |
2.后疫情时代信息瘟疫 |
(三)媒介化的他者苦难 |
二、 《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的高层框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界定 |
2.研究具体思路 |
(二)高层框架分析 |
1.报道主题分布 |
2.报道主体频率 |
3.报道倾向分析 |
4.新闻通用框架 |
三、 《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的中层框架分析 |
(一)外国抗疫报道的阶段性群像 |
1.前问题阶段:2020年1月15日—2月26日,国外疫情逐渐蔓延阶段 |
2.预警和反思阶段:2020年2月27日—4月27日疫情大流行,多国开始“封城”抗疫 |
3.后问题阶段:2020年4月28日—6月30日开始解封与疫情常态化 |
(二)涉外抗疫报道的框架周期模式 |
1.阶段性报道数量 |
2.冲突性和戏剧因素 |
四、 《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的低层框架分析 |
(一)典型国家抗疫报道框架 |
1.报道频率 |
2.报道主题 |
3.报道情绪 |
4.报道用词 |
5.美国抗疫形象 |
(二)常用涉外抗疫报道框架 |
1.回应式报道框架分析 |
2.人情味框架分析 |
3.特有图文配置框架分析 |
五、影响《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的因素 |
(一)综合国力影响报道注意力 |
(二)文化隔阂催生价值观差异 |
(三)部分国家涌现种族歧视和地缘政治 |
(四)抗疫时差和抗疫焦虑导致必然倾向性 |
1.外国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
2.中国对外国的“担忧” |
六、国际健康传播框架的思考 |
(一)报道原则:遵守红路灯伦理报道原则,降低负面熵影响 |
(二)焦点选择:污名化外国抗疫并不存在,合作仍将是报道焦点 |
(三)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反对疫情政治化 |
(四)责任意识:做好外宣旗舰媒体,深度剖析社会根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心术语释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
1.4.3 文献启示 |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获赞100万+爆款短视频内容研究 ——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爆款短视频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媒体抖音号及《人民日报》抖音号的研究 |
1.3.3 国外关于移动社交媒体与短视频新闻的融合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5.1 PEST分析理论 |
1.5.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1.5.3 狂欢理论 |
1.6 创新点及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展现状分析 |
2.1 关于《人民日报》抖音号 |
2.2 《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展的PEST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抖音号获赞100万+短视频内容分析 |
3.1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情况分析 |
3.1.1 粉丝总量大、增长迅速 |
3.1.2 内容时长30 秒以下占比超8 成 |
3.1.3 点赞量100 万-500 万占比最高 |
3.1.4 评论量与点赞量关系不明显 |
3.1.5 分享量反映传播力 |
3.2 短视频内容和题材类型 |
3.2.1 军警主题类 |
3.2.2 社会热点类 |
3.2.3 大国形象类 |
3.2.4 温情故事类 |
3.2.5 政务民生类 |
3.3 叙事特征及呈现形态 |
3.3.1 碎片化、平民化叙事突出 |
3.3.2 第一视角切入,场景化聚焦 |
3.3.3 情感化表达,传递正能量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抖音号作品高点赞量原因分析 |
4.1 新媒体时代的视听狂欢 |
4.1.1 “爆款”产生的狂欢化 |
4.1.2 狂欢化拉近了主流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
4.2 碎片化时代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 |
4.2.1 对信息获取的需要 |
4.2.2 获得认同和归属的需要 |
4.3 以人为本的内容生产理念 |
4.3.1 内容富有人情味 |
4.3.2 注重主流价值的传播 |
4.3.3 重视对基层人物的关注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抖音号存在的不足 |
5.1 内容创新略显不足 |
5.1.1 题材类型较单一 |
5.1.2 人物形象脸谱化 |
5.2 部分内容煽情化倾向明显 |
5.3 语态转化存在困境 |
5.3.1 英雄主义话语占主流 |
5.3.2 与受众互动有待加强 |
第六章 《人民日报》抖音号对主流媒体抖音号的启示 |
6.1 内容要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 |
6.1.1 丰富内容选题,同质中求特别 |
6.1.2 突出内容时效性、冲突性、实用性 |
6.1.3 创新呈现形态,把握“综合视听” |
6.2 平民化、生活化、客观化的叙事理念 |
6.2.1 第一现场,以小见大 |
6.2.2 叙事要有温度、接地气 |
6.2.3 防止过于主观性表达 |
6.3 重视社会关系价值,提升内容亲和力 |
6.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 |
6.3.2 合理设置议程,积极传播正能量 |
6.3.3 抢占传播先机,积极引导舆论 |
6.3.4 创新传播语态,强化社交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样本数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抖音平台上的人民军队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军队形象文献综述 |
二、国内军队形象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设计 |
三、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基于框架理论视角的样本视频综述 |
第一节 样本视频的高层次框架分析 |
一、视频主题:以“士气情感”“训练任务”“青春个性”为主 |
二、视频来源:以“纪实拍摄”和“素材拼接”为主 |
第二节 样本视频的中层次框架分析 |
一、视频切入角度:以“细节场景”为主 |
二、视频叙事框架:以“事实框架”和“人情味框架”为主 |
第三节 样本视频的低层次框架分析 |
一、影像符号:大小景深均衡、偏好“平视视角”、特效符号使用过半 |
二、声音符号:偏好“人声消音+背景音乐” |
三、文本符号:偏好网络流行语、修辞手法、表情符号 |
第二章 抖音平台上所传播的军队形象 |
第一节 抖音平台所传播的军队形象概述及分类 |
第二节 不同军队抖音号传播的军队形象 |
一、中国军网:“自信透明”“作风优良”“政治合格”为主的军队形象 |
二、人民海军:“自信透明”“青春有爱”为主的军队形象 |
三、我们的天空:“青春有爱”“作风优良”为主的军队形象 |
第三节 用户对抖音平台军队形象传播的反馈 |
一、用户的转发、评论、点赞量化分析 |
二、用户评论的情感取向 |
第三章 抖音平台军队形象传播的思考与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抖音平台军队形象传播与塑造中的优势 |
一、军队抖音号形象传播中的优势 |
二、军队抖音号形象塑造中的优势 |
第二节 抖音平台军队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军队抖音号账号运营层面存在的问题 |
二、军队抖音号内容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三、军队抖音号用户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抖音平台与其它平台的军队形象传播的比较 |
一、与传统媒体平台的军队形象比较分析 |
二、与其他新媒体平台的军队形象比较分析 |
第四节 抖音平台军队形象传播优化策略 |
一、军队抖音号账号运营层面优化策略 |
二、军队抖音号内容层面优化策略 |
三、军队抖音号用户层面优化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的媒介话语建构分析 ——以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框架理论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的必要性和现状 |
2.1 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体话语建构的必要性 |
2.1.1 社交平台:重构对外传播的生态和格局 |
2.1.2 社交平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路径之一 |
2.1.3 社交平台:已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阵地 |
2.2 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体话语建构的现状 |
2.2.1 中国媒体海外社交账号影响力 |
2.2.2 中国媒体海外多平台和多语种布局 |
3 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 |
3.1.2 类目建构 |
3.1.3 信度检测 |
3.2 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媒体的实证分析:内容层面 |
3.2.1 话语应对主要集中于事件双方的对立冲突期 |
3.2.2 话语主题以事件立场框架为主 |
3.2.3 中国官方话语更受关注 |
3.2.4 话语基调趋于中性 |
3.3 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媒体的实证分析:形式层面 |
3.3.1 文字、图片和链接是首选的话语表达形式 |
3.3.2 主题标签突出事件显着性 |
3.4 用户对中国媒体中美贸易摩擦报道的态度呈现 |
3.4.1 客观态度涵盖范围广 |
3.4.2 话语基调与用户态度有较大联系 |
4 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的问题 |
4.1 推送内容缺乏社交属性 |
4.1.1 议题内容同质化明显 |
4.1.2 主观立场缺少隐性表达 |
4.2 话语表达形式呈现不足 |
4.2.1 报道形态创新性不足 |
4.2.2 官方话语色彩浓厚 |
4.3 报道效果联动能力不足 |
4.3.1 交流回应有局限 |
4.3.2 社交语言体系尚未形成 |
5 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媒介话语建构的有效策略 |
5.1 内容层面:优化新闻内容把握话语主动权 |
5.1.1 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走向 |
5.1.2 弱化新闻报道倾向性,增强内容客观性 |
5.2 形式层面:利用新技术提升信息表现方式 |
5.2.1 运用多模态话语,创新表达方式 |
5.2.2 善用人情味话语,吸引新生力量 |
5.3 效果层面:拓展传播渠道增强话语延展性 |
5.3.1 实施差异化运营,发挥平台引流, |
5.3.2 媒体协同合作,形成“聚众”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叙事学研究综述 |
1.3.2 新闻叙事学研究综述 |
1.3.3 国际新闻研究综述 |
1.3.4 中国新闻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际传播与叙事学的内涵 |
2.1 国际新闻传播的内涵 |
2.1.1 国际传播 |
2.1.2 国际新闻 |
2.2 新闻叙事学的理论 |
2.2.1 叙事学的涵义 |
2.2.2 新闻叙事学的涵义 |
第3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现状分析 |
3.1 国际传播奖概述 |
3.2 历年获奖情况 |
3.3 刊播媒体层级分类情况 |
3.4 刊载媒体分类 |
3.5 语言分类情况 |
第4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的叙事内容分析 |
4.1 国际新闻奖议题分析 |
4.2 国际新闻奖话题分析 |
4.2.1 外交类议题 |
4.2.2 社会类议题 |
4.2.3 政治类议题 |
4.2.4 历史文化类议题 |
4.2.5 经济类议题 |
4.2.6 科技类议题 |
4.3 国际新闻叙事模式分析 |
4.3.1 宣传模式 |
4.3.2 新闻模式 |
4.3.3 故事模式 |
第5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的叙事话语分析 |
5.1 叙事者的划分 |
5.1.1 叙事者是记者 |
5.1.2 叙事者是知情人 |
5.1.3 叙事者是当事人 |
5.2 叙事者的功能 |
5.3 叙事视角的分类 |
5.3.1 隐藏第一人称的记者叙事视角 |
5.3.2 内视角叙事 |
5.3.3 纯客观视角叙事 |
5.3.4 复合视角 |
第6章 国际传播奖叙事策略与反思 |
6.1 国际传播奖叙事策略分析 |
6.1.1 叙事内容 |
6.1.2 叙事话语 |
6.2 思考 |
6.2.1 传播主体应多元化 |
6.2.2 注重传播主渠道 |
6.2.3 提升国际化叙事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一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理论基础 |
(一)风险社会 |
(二)风险沟通 |
(三)框架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研究 |
(二)艾滋病报道研究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样本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问题 |
第一章 内容分析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
第一节 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形式特征 |
(一)议题关注度有所下降 |
(二)从宏观角度塑造严肃议题 |
(三)事实为主、观点为辅 |
第二节 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内容特征 |
(一)权威的风险定义者 |
(二)多元的风险内容 |
第二章 风险议题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
第一节 风险议题框架的细分原则 |
(一)风险议题的具体内容 |
(二)风险议题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风险议题框架的整体特征 |
(一)风险议题框架的使用情况 |
(二)主导风险议题框架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风险议题框架的历时特征 |
(一)风险事态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 |
(二)风险调控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
(三)风险反思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 |
第四节 风险反思议题的具体取向 |
(一)风险信号与风险反思议题框架 |
(二)风险反思议题的关注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闻通用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
第一节 新闻通用框架的细分原则 |
(一)新闻通用框架的具体内容 |
(二)新闻通用框架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新闻通用框架的整体特征 |
(一)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情况 |
(二)主导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不同风险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
(一)风险事态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
(二)风险调控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
(三)风险反思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闻结构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
第一节 文本组织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
(一)文本组织框架的分类标准 |
(二)文本组织框架的使用情况 |
第二节 报道主题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
(一)报道主题框架的分类标准 |
(二)报道主题框架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归因框架的具体取向 |
(一)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归因框架 |
(二)国外艾滋病报道的归因框架 |
(三)国内艾滋病报道的归因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权威信源的强化使用 |
第二节 “政治化”的风险议题建构 |
第三节 复杂风险的简单归因 |
第四节 风险的隐匿与遮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基于“斯里兰卡爆炸案”报道与评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媒介化苦难 |
2.1.1 媒体与远处的苦难 |
2.1.2 我们与他者 |
2.1.3 受害者形象 |
2.1.4 影像运用 |
2.2 全球化语境下的同情 |
2.2.1 同情与拒绝同情 |
2.2.2 互联网与情感传播 |
2.3 苦难与同情 |
2.3.1 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
2.3.2 媒介化苦难的三种类型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和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案例 |
3.2.2 样本收集 |
3.2.3 样本分析 |
第四章 媒体报道:他者化与人物形象呈现 |
4.1 冒险类新闻:人物数字化,高度他者化 |
4.1.1 人物形象缺失或模糊化 |
4.1.2 他者化斯里兰卡 |
4.2 危急类新闻:人物形象具体化,削弱他者化 |
4.2.1 受难者形象 |
4.2.2 施害者形象 |
4.2.3 全面剖析事件,削弱他者化 |
4.2.4 “心疼”斯里兰卡,呼吁同情 |
第五章 公众同情 |
5.1 同情斯里兰卡:怜悯与愤怒并存 |
5.2 拒绝同情:嘲讽灾难,调侃宗教 |
5.3 回避同情:从“自我”和“他者”视角旁观灾难 |
5.4 公众同情与媒体报道 |
第六章 讨论 |
6.1 讨论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四、新闻评论也需要一点人情味(论文参考文献)
- [1]框架理论视域下《环球时报》涉外抗疫报道研究[D]. 谈婷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12)
- [2]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3]获赞100万+爆款短视频内容研究 ——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D]. 宋东强. 河北大学, 2020(08)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5]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抖音平台上的人民军队形象传播研究[D]. 王晓晴.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社交平台上中国对外传播的媒介话语建构分析 ——以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为例[D]. 张豆豆.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8]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D]. 买尔哈巴·买吐尔逊. 新疆大学, 2020(07)
- [9]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个案[D]. 乔珂.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基于“斯里兰卡爆炸案”报道与评论的分析[D]. 陈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