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超声条件重组油体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不同超声条件重组油体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为构建稳定的重组油体乳液,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200、400 W)和不同超声时间(6、12、24 min)对制备重组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为揭示不同超声条件与重组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关系,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圆二色谱,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流体动力学半径、微观结构和Oleosin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超声处理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乳化性、储藏稳定性和界面吸附能力远高于未经超声处理的乳液,并且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乳液粒径逐渐变小,乳滴形状规则、分布均匀,乳液表面负电荷增加;当超声条件为200 W、24 min时,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最为稳定,其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高达652. 2 m2/g和605. 2 min;不同超声处理改变了Oleosin蛋白的二级结构,影响其与磷脂酰胆碱的结合能力,进而改变乳液在油-水界面吸附特性,证明适宜强度的超声处理有利于重组油体乳液的形成。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油体及Oleosin蛋白的提取纯化
  •     1.3.2 Oloesin蛋白SDS-PAGE电泳
  •     1.3.3 重组油体乳液制备
  •     1.3.4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测定
  •     1.3.5 粒径、ζ-电位测定
  •     1.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
  •     1.3.7 絮凝指数测定
  •     1.3.8 储藏稳定性测定
  •     1.3.9 圆二色谱分析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天然油体分析及Oleosin蛋白SDS-PAGE
  •   2.2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分析
  •   2.3 重组油体粒径及微观结构分析
  •   2.4 重组油体的电位分析
  •   2.5 凝絮指数分析
  •   2.6 重组油体储藏稳定性分析
  •   2.7 圆二色谱分析
  • 3 结束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杨,孙禹凡,谢凤英,闫世长,钟明明,齐宝坤

    关键词: 大豆,重组油体,乳液,超声,稳定性

    来源: 农业机械学报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

    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80157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1902)

    分类号: O648.23

    页码: 380-386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367K

    下载量: 222

    相关论文文献

    • [1].牡丹油体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9(08)
    • [2].植物油体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
    • [3].花生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油体的显微结构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6)
    • [4].水稻油体钙蛋白家族的进化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分析[J]. 科学通报 2011(20)
    • [5].大豆油体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J]. 食品工业 2019(03)
    • [6].红花油体冻干粉的制备及稳定性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7].基于豆浆模拟体系大豆油体的提取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18(09)
    • [8].红花油体体外稳定性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 [9].核桃种子油体发育及不同品种种子子叶油体特征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9)
    • [10].芝麻油体的稳定性及油体膜蛋白结构分析[J]. 食品科技 2019(08)
    • [11].大豆油体的提取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9(04)
    • [12].不同发育时期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组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1)
    • [13].提取条件对大豆油体表面蛋白质去除效果的研究[J]. 大豆科学 2013(06)
    • [14].利用天然油体纯化原核表达蛋白的方法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15].油菜种子发育早期的油体发生与调控[J]. 植物科学学报 2019(03)
    • [16].油体与脂质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比较评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6)
    • [17].大豆油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8].植物油体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6(09)
    • [19].不同植物油体蛋白及其油体贮藏最适温度关联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04)
    • [20].甘蓝型油菜种子油体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11)
    • [21].芍药油体钙蛋白基因PlClo克隆及表达分析[J]. 植物生理学报 2019(03)
    • [22].5种植物油体性质的比较[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3].VEGF基因油体表达系统构建及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J]. 食品科学 2010(09)
    • [24].花生粗油体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油脂 2017(07)
    • [25].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和流变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S1)
    • [26].大豆油体对豆腐凝胶性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油脂 2017(02)
    • [27].油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油体的显微结构观察[J]. 中国园艺文摘 2018(06)
    • [28].高碱性提取的大豆油体的成分变化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4(03)
    • [29].圆柱形供油体内水平井压力降落的数学模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30].西藏白菜型油菜油体特征与营养品质及油体提取物的SDS-PAGE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标签:;  ;  ;  ;  ;  

    不同超声条件重组油体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