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囊前肢毁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内囊前肢毁损论文文献综述
彭婷婷,刘伟,王珏,孙伯民,邱娴[1](2019)在《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功能神经外科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的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44例,针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结果经过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后1月内出现尿失禁患者4例,睡眠障碍5例,肺部感染1例。患者术后一个月、一年及叁年的BMI指数及心理状况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结论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心理状况及手术耐受性、预防术后各类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王宁,王林,陈国强,郭宇鹏,黄乙洋[2](2017)在《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GPi-DBS)联合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Meig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行GPi-DBS联合BAIC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18、24、36个月)采用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量表(BFMDRS)、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症状量表(HAMD)、Hamilton焦虑症状量表(HAM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18个月,共随访19例病人,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2、18个月Y-BOCS、HAMA、HAM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9.8%、71.6%、72.1%、73.2%。术后24个月,共随访11例病人,BFMDRS、Y-BOCS、HAMA、HAMD术后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6%。术后36个月,随访3例病人,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97.5%。1例随访48个月,肌张力障碍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强迫、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病人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感染及严重刺激相关并发症。结论 GPi-DBS联合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显着,并发症少,同时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7期)
成洋,段丽娟,贺娟[3](2016)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强迫症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采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对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4例强迫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3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例残留少许幼稚行为,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后可以自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后统计,有效率在95%以上。结论强迫症患者接受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后,在手术期接受跟踪测评,记录患者心理、行为方面的异常现象,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减轻强迫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6年21期)
王滔,张陈诚,金海燕,林国珍,龚恒芬[4](2016)在《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灶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随访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灶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8例难治性强迫症病例,均行内囊前肢毁损术,毁损灶长度左侧内囊为10 mm,右侧内囊12 mm,术后1、3、6个月短期随访并以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治疗有效11例(61.1%),部分有效1例(5.6%),无明显改善或无效6例(33.3%)。病人术后Y-BOCS评分显着降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多为短期、可恢复,是药物与心理治疗无效后的一种增效治疗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张小小,孙伯民,李殿友,占世坤,曹春燕[5](2014)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长期随访(24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4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手术前后的主要症状、体重身高指数(BMI)、月经及相关精神科量表评分等进行对照研究,分析手术对神经性厌食症的影响。结果术后患者BMI指数显着升高(配对t检验,t=16.84,P<0.0001);Y-BOCS、HAMA、HAMD及ADL量表手术前后的中位数比较有显着差异(21.0 vs.3.5,16.0 vs.4.0,20.5 vs.5.5,16.5 vs.14.0);术前有体像障碍者19例,术后为9例(M=5,P=0.002);术前仅4人能坚持工作学习,术后该值上升为19例(χ2=4.49,P=0.034),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结论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有效,是该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抢救极低体质量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张时真,王伟,李鹏,张欣杰,杨森[6](2014)在《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口吃合并精神障碍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男性,30岁;因"口吃23年,情绪低落、焦虑10年"就医。病人7岁出现轻微口吃,未予重视。10年前,因与同学之间矛盾,出现抑郁、焦虑症状,随后口吃加重,发展为顽固性,且伴身体不自主抽动。6年前于华西医院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经正规药物及心理治疗,病人精神症状明显缓解,但口吃无改善。1年前病人自行停药,导致精神症状及口吃加重,随后正规服药疗效差,严重影响正(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葛雯艳[7](2013)在《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手术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性厌食症(anorcxla ncrvosa,AN)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该病(尤以年轻女性群体为主要好发对象)的高患病率及病死率已引起(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3年22期)
邱春,左传涛,管一晖[8](2011)在《内囊前肢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脑功能环路影响的~(18)F-FDG PE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强迫症患者存在脑部额叶-丘脑-纹状体-额叶异常环路,内囊前肢损毁术治疗强迫症可能是通过阻断上述环路发挥疗效,本研究利用~(18)F-FDG PET显像观察内囊前肢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脑功能环路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1-08-24)
潘宜新,占世坤,李殿友,许大远,林国珍[9](2011)在《MRI引导内囊前肢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引导的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MRI引导下,行立体定向内囊前肢毁损术。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等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年评定疗效。结果术后3年,临床痊愈或显着改善12例,改善5例,无效3例;其中3例完全停用抗精神病药。术后BPRS、PANSS和PSP量表总分和(或)各项因子评分均比术前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MRI引导的立体定向内囊前肢毁损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凌至培,潘龙盛,王芙昱,王天成,王林[10](2009)在《双侧扣带回及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疼痛(附10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和探讨双侧扣带回前部+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治疗对设计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和治疗的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10例顽固性疼痛包括: 6例神经病理性痛(丘脑疼痛4例,延髓梗塞后交叉性疼痛1例,脊髓病变术后右上肢疼痛1例);癌性疼痛4例(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和胆囊癌各一例)。手术采用MRI导向下立体定向双侧扣带回前部+双侧内囊前肢射频热凝术,手术前和术后出院时、术后3个月及1年分别采用VAS、SF-MPQ等疼痛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Zung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程度的评估。结果6例神经病理性痛出院时评估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减轻80%2例,疼痛减轻小于50%1例,4例癌性疼痛出院时评估4例疼痛全部消失, 1例仅服用少量口服止痛药维持镇痛,(大部分是近期手术病例)长期的随访在进行中。结论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治疗对神经病理性痛和癌性疼痛及伴随的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05-01)
内囊前肢毁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GPi-DBS)联合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Meig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行GPi-DBS联合BAIC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18、24、36个月)采用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量表(BFMDRS)、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症状量表(HAMD)、Hamilton焦虑症状量表(HAM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18个月,共随访19例病人,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2、18个月Y-BOCS、HAMA、HAM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9.8%、71.6%、72.1%、73.2%。术后24个月,共随访11例病人,BFMDRS、Y-BOCS、HAMA、HAMD术后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6%。术后36个月,随访3例病人,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97.5%。1例随访48个月,肌张力障碍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强迫、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病人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感染及严重刺激相关并发症。结论 GPi-DBS联合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显着,并发症少,同时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囊前肢毁损论文参考文献
[1].彭婷婷,刘伟,王珏,孙伯民,邱娴.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2].王宁,王林,陈国强,郭宇鹏,黄乙洋.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评估[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
[3].成洋,段丽娟,贺娟.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强迫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
[4].王滔,张陈诚,金海燕,林国珍,龚恒芬.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灶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随访观察[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
[5].张小小,孙伯民,李殿友,占世坤,曹春燕.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长期随访(24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
[6].张时真,王伟,李鹏,张欣杰,杨森.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口吃合并精神障碍1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
[7].葛雯艳.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手术护理[J].护理研究.2013
[8].邱春,左传涛,管一晖.内囊前肢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脑功能环路影响的~(18)F-FDGPET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1
[9].潘宜新,占世坤,李殿友,许大远,林国珍.MRI引导内囊前肢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
[10].凌至培,潘龙盛,王芙昱,王天成,王林.双侧扣带回及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疼痛(附10例报告)[C].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