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部贤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授时历,白道交周,建部贤弘,授时历议解
建部贤弘论文文献综述
徐泽林[1](2015)在《建部贤弘对《授时历》“白道交周”问题的注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时历议解》是日本江户时代关于《授时历》研究的最重要着作,是对《元史·历志》中的"授时历议"所做的详细而深入的注解。文章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其作者是建部贤弘,并且对该书中关于"白道交周"的注解进行解读和数理分析,认为建部贤弘在关孝和《授时发明》的基础上对"白道交周"问题做出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注解,创立了新方法以求其中的"极数",并且指出了白赤道差公式的构造问题。(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佐佐木力[2](2013)在《评《建部贤弘的数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致最近日本数学史研究水平的提高有两个因素,一是几位日本的数学家对和算的数学解读,另是中国的数学史研究者对和算及中日数学交流史的研究。普及于民间的珠算与高于清朝数学水平的学术性数学是构成江户时代和算的要素,为明治时期向近代西方数学的成功转换做了准备,和算独特的状态及其社会基础为世界数学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极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建部贤弘是对和算的学术体系做出最大贡献的数学家。《建部贤弘的数学思想》是一部对建部贤弘研究成果集大成的综合性着作,其独创性贡献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揭示了建部贤弘的累遍增约术与现代数学中的Richardson外推法一致,另是论述了《大成算经》的"叁要"的数理思想与中国宋明理学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夏青,徐泽林[3](2013)在《再析建部贤弘“缀术”之本质——兼论《缀术算经》的数学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缀术算经》(1722)是江户时代的一本重要的和算书,中日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然而对于该书十二道算题中的"解题本术"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只有一些零星讨论,并没有展开系统研究,至于其"缀术"的本质,一般均认为是今日所谓的归纳法。事实上,其"缀术"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其十二道算题的"解题本术"之中。本文通过对"解题本术"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其"缀术"的本质乃将"算法单元"连缀起来的方法。其中的"法则、术理、员数"是对数学内容的分类,"理"、"术"、"数"是解法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据理探"和"据数探"则是缀术的基本方法,数学内容、解法系统、探索方法共同构成了《缀术算经》的数学体系。(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徐泽林,周畅[4](2010)在《建部贤弘的业绩与关孝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建部贤弘的学术经历及其与关孝和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建部贤弘在代数学、无穷小算法、极值算法、丢番图逼近、插值法等领域的科学创造与关孝和数学业绩的关系,并通过对《大成算经》内容的具体分析,探讨关孝和、建部贤明、建部贤弘师徒叁人对该书的不同贡献,最后论述了关孝和的业绩对建部贤弘的心理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2010年06期)
周畅,张建科[5](2008)在《建部贤弘的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数学方法论及中国宋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贯穿和算着作《缀术算经》始末的"缀术"方法的本质特征,以及书末"自质说"所反映的其作者建部贤弘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论。经分析认为,该书自序和"自质说"中所反映出来的建部贤弘的治学思想,与当时的主流哲学即朱子学、阳明学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中国的宋元理学。(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期刊2008年02期)
周畅[6](2008)在《和算分析方法的开拓者:建部贤弘》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建部贤弘所生活的江户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科学背景,并对他的数学成就、数学方法论以及数学哲学思想进行了考证与综述.通过分析认为,在数学理论和数学认识上,建部贤弘开辟了和算理论研究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2008年01期)
徐泽林[7](2002)在《建部贤弘的数学认识论——论《大成算经》中的“叁要”》一文中研究指出“象形”、“满干”和“数”,是日本江户时代数学家建部贤弘在《大成算经》中所讨论的叁个范畴 ,也是该书的纲纪 ,谓之“叁要”。这些范畴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术数 ,语言晦涩 ,一直为日本数学史界所忽视。文章从中国数学文化传统出发 ,重新解读这些文字 ,提出一些全新的观点。认为在汉字文化圈数学家中 ,建部贤弘在中国象数学文化背景下 ,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数学科学的本质 ,讨论了数学研究对象及其存在性问题 ,并已接触到数学变量的讨论 ,同时对实数系给出了一种分类。其“叁要”数理观是汉字文化圈数学认识论的突出反映 ,具有数学哲学意义。(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期刊2002年03期)
徐泽林[8](1998)在《建部贤弘的累遍增约术与Romberg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和算家建部贤弘(1664-1739)为求圆周率创造了累遍增约术的数值逼近算法,这一算法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和算史研究者的重视。这篇论文通过对这一算法的深入分析,首次指明它就是数值逼近中的Romberg算法,而Romberg算法发表于1955年,因而认为建部贤弘是Romberg算法的初创者。并进一步分析了建部贤弘算法思想的中算源流。(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期刊1998年03期)
建部贤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导致最近日本数学史研究水平的提高有两个因素,一是几位日本的数学家对和算的数学解读,另是中国的数学史研究者对和算及中日数学交流史的研究。普及于民间的珠算与高于清朝数学水平的学术性数学是构成江户时代和算的要素,为明治时期向近代西方数学的成功转换做了准备,和算独特的状态及其社会基础为世界数学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极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建部贤弘是对和算的学术体系做出最大贡献的数学家。《建部贤弘的数学思想》是一部对建部贤弘研究成果集大成的综合性着作,其独创性贡献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揭示了建部贤弘的累遍增约术与现代数学中的Richardson外推法一致,另是论述了《大成算经》的"叁要"的数理思想与中国宋明理学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部贤弘论文参考文献
[1].徐泽林.建部贤弘对《授时历》“白道交周”问题的注解[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
[2].佐佐木力.评《建部贤弘的数学思想》[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3
[3].夏青,徐泽林.再析建部贤弘“缀术”之本质——兼论《缀术算经》的数学体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徐泽林,周畅.建部贤弘的业绩与关孝和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0
[5].周畅,张建科.建部贤弘的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思想[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
[6].周畅.和算分析方法的开拓者:建部贤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
[7].徐泽林.建部贤弘的数学认识论——论《大成算经》中的“叁要”[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
[8].徐泽林.建部贤弘的累遍增约术与Romberg算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