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浴复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温,过低,海水,大鼠,体重,水浴,温水浴。
水浴复温论文文献综述
奂剑波[1](2018)在《温水浴复温对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肺损伤及血清酶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难或海战时落水人员浸泡于海水中,发生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的概率较大。马岛海战中,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遭英潜艇鱼雷攻击后迅速沉没,舰员落水和失踪达320人,大多数舰员落水后因低温海水浸泡而死亡~([1])。目前对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致伤机制与救治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楚,即使采用及时的救治措施,重症低温伤员救治成功率仍然低于50%~([2,3])。由于海上搜救伤员的难度较大,如处于战争时期,落水人员的救治通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4])。在20℃以上海水中,落水人员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既往体温过低症动物模型通常在短时间内致伤,并不能很好反映长时程海水浸泡导致的慢性体温过低症的病理生理改变。及时恰当的复温是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早期救治的关键措施。既往国内外研究大多关注急性重度体温过低症伤员的主动体内复温措施,如CRRT或者ECMO等~([4])。体表复温由于其可能产生“复温性休克”或者“后降效应”等在救治实践中应用尚存在争议~([7,8])。而在长时程海水浸泡导致的慢性体温过低症的救治中,如果伤员的意识清醒,海战环境下,无高级的复温设备,无专业的医务人员时,紧急采用温水浴复温等体表复温对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伤员进行救治的利与弊难以把握,与被动复温相比对机体的影响仍不清楚。另外,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肺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其死亡率高达66.7%~([9]),如不正确及时处理可能对体温过低症最终救治成功率产生影响。血清酶学指标改变如肝功、肾功、心肌酶等可反映机体重要脏器的病理生理状态,体温过低症时其变化也较大。观察复温措施对于肺脏病理损伤和重要血清酶学的影响可一定程度上评估该复温方法的有效性。为了对长时程海水浸泡导致的体温过低症的病理生理改变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我们建立了长时程海水浸泡导致的体温过低症S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重要脏器病理学改变进行横断面的观察研究,发现该模型中肺脏是重要的低温致伤靶器官,并发现了低温性胸水,且血清酶学改变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温水浴和被动复温两种不同方法对大鼠进行复温,比较复温前后体温过低症大鼠肺脏损伤程度及血清酶学等指标的变化,以此初步评价温水浴复温在紧急状态下对长时程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复温的效果。第一部分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模型。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温实验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低温实验组采用自制大鼠水浴固定器在20℃人工海水中浸泡24h,观察大鼠生命体征变化,实验结束后检测各部位体温,常见血液学指标及重要脏器病理学改变。结果:低温实验组大鼠低温海水浸泡过程中,心率、呼吸、意识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浸泡结束后核心温度接近20℃。血液学指标明显异常,病理学提示重要脏器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肺脏病理损伤较为严重,出现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及间质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结论: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肺脏为重要的损伤靶器官,可用于后续相关研究。第二部分温水浴复温对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肺损伤及血清酶学的影响目的:比较温水浴复温与被动复温,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复温前后肺脏病理及血清酶学变化,初步评估温水浴复温在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救治中的效果。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低温实验组(20℃海水浸泡24h),被动复温组1、2、3、4(20℃海水浸泡24h+被动复温,分别在复温后0h、3h、6h、12h处死),温水浴复温组1、2、3、4(20℃海水浸泡24h+温水浴复温,分别在复温后0h、3h、6h、12h处死),每组10只。主要检测肺脏病理学及血清肝功、肾功、心肌酶等指标改变。结果:温水浴复温与被动复温对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肺损伤及血液学异常均有恢复作用。与被动复温组相比,温水浴复温组大鼠在复温后6h、12h,肺脏病理损伤恢复更好,P<0.05;在复温后6h实际碳酸氢盐恢复更好,P<0.05;在复温后0h肝功能指标升高更少,复温后3h、6h恢复更好,P<0.05;在复温后0h肾功能指标升高更少,复温后3h、6h、12h恢复更好,P<0.05;在复温后0h心肌酶指标升高更少,复温后3h、6h恢复更好,P<0.05。结论:与被动复温相比,温水浴复温对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肺损伤及血液学异常的修复作用更明显。温水浴复温在海战中长时程海水浸泡导致的体温过低症伤员的紧急复温中效果优于被动复温。(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奂剑波,陈丽娜,韩志海,代维,袁丹凤[2](2018)在《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不同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和复温曲线特征。方法取490只雄性SD大鼠(实验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浸泡组(450只)和对照组(40只),浸泡大鼠在(15.0±0.2)℃海水中分别浸泡不同时长:2 h(100只)、5 h(150只)、10 h(200只),每个浸泡时长的存活大鼠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并给予相应的方法复温:被动复温(被动复温组)、37℃热水浴复温0.5 h(37℃主动复温0.5 h组)、37℃热水浴复温1 h(37℃主动复温1 h组)、42℃热水浴复温0.5 h(42℃主动复温0.5 h组)、42℃热水浴复温1 h(42℃主动复温1 h组);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随机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给予上述4种不同方法的热水浴复温。计算各组的复温成功率;复温20 h后采集存活大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出温度记录器读取动态腹腔温度数据,计算被动复温速度、热水浴复温迟发后降效应。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组大鼠低温海水浸泡存活率下降(P<0.05),被动复温组及主动复温组的复温成功率均下降(P<0.05),37℃主动复温1 h组大鼠复温成功率大于或等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大于或等于被动复温组;对照组热水浴后均存活。存活大鼠血清CK-MB、ALT和LDH水平随着浸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主动复温组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浸泡时长相同时,37℃主动复温1 h组的CK-MB、ALT和LDH水平低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低于被动复温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复温曲线,被动复温组复温速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且死亡大鼠的复温速度低于存活大鼠(P<0.05);热水浴复温大鼠腹腔温度可出现迟发后降效应,迟发后降总效应越大,死亡率越高;对照组37℃热水浴迟发后降效应不明显,42℃热水浴明显(P<0.05)。结论在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的救治中,恰当的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大于被动复温。紧急情况下可以将热水浴作为一种复温选择,但不当的复温条件可降低救治成功率,其可能与迟发后降效应有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钟小雁,梁英[3](2005)在《恒温水浴复温对新生儿硬肿症体温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讨恒温水浴复温对新生儿硬肿症体温和硬肿消退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恒温水浴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复温。结果:实验组体温恢复和硬肿消退时间分别为7.82±2.21h和13.7±2.22h;对照组分别为10.57±1.79h和15.79±2.64h。各组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1)。结论:恒温水浴复温安全经济有效,有利于硬肿症患儿体温的恢复及硬肿消退。(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05年03期)
田华梅,刘凤萍[4](1993)在《温水浴按摩用于新生儿复温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早产儿体温低下,引起嗜睡和拒食,能量得不到补充易导致并加重硬肿症的发生和发展。为了预防新生儿硬肿症发生,我院婴儿室试用温水浴按摩为低体重儿复温。并进行了对照观察,其效果显着。温水浴按摩组与对照组发病率差异非常显着。临床资料以本院1988年1月9日至1990年10月17日出生的早产儿、低体重儿60例(男29例,女31例)做为温水浴按摩复温组,查阅本院1982年2月3日至1985年11月21日出生的早产儿、低体重儿60例(男(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1993年01期)
田华梅,刘凤萍[5](1992)在《温水浴按摩用于低体重儿复温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8年1月9日至1990年10月17日间出生的低体重儿60例;男29例,女31例,均为出生后6小时体温不升者,给予温水浴按摩复温.将婴儿置于37℃水中轻轻按摩,待婴儿适应后将水温逐渐调至45℃左右.在水中按摩10分钟后,迅速将婴儿全身擦干并涂以鱼肝油后包裹好放入保温箱中或用棉被热水袋保温.经过温水浸泡按摩的婴儿,末梢循环得到改善,因之四肢温暖,肤色红润,反应力提高,吸吮力也增强,体温都回升至36.5℃以上。根据具体情况,每日给予1~2次温水浴按摩.结果60例中仅2例患硬肿症(一名为25周流产儿,体重(本文来源于《冶金医药情报》期刊1992年04期)
水浴复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不同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和复温曲线特征。方法取490只雄性SD大鼠(实验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浸泡组(450只)和对照组(40只),浸泡大鼠在(15.0±0.2)℃海水中分别浸泡不同时长:2 h(100只)、5 h(150只)、10 h(200只),每个浸泡时长的存活大鼠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并给予相应的方法复温:被动复温(被动复温组)、37℃热水浴复温0.5 h(37℃主动复温0.5 h组)、37℃热水浴复温1 h(37℃主动复温1 h组)、42℃热水浴复温0.5 h(42℃主动复温0.5 h组)、42℃热水浴复温1 h(42℃主动复温1 h组);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随机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给予上述4种不同方法的热水浴复温。计算各组的复温成功率;复温20 h后采集存活大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出温度记录器读取动态腹腔温度数据,计算被动复温速度、热水浴复温迟发后降效应。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组大鼠低温海水浸泡存活率下降(P<0.05),被动复温组及主动复温组的复温成功率均下降(P<0.05),37℃主动复温1 h组大鼠复温成功率大于或等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大于或等于被动复温组;对照组热水浴后均存活。存活大鼠血清CK-MB、ALT和LDH水平随着浸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主动复温组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浸泡时长相同时,37℃主动复温1 h组的CK-MB、ALT和LDH水平低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低于被动复温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复温曲线,被动复温组复温速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且死亡大鼠的复温速度低于存活大鼠(P<0.05);热水浴复温大鼠腹腔温度可出现迟发后降效应,迟发后降总效应越大,死亡率越高;对照组37℃热水浴迟发后降效应不明显,42℃热水浴明显(P<0.05)。结论在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的救治中,恰当的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大于被动复温。紧急情况下可以将热水浴作为一种复温选择,但不当的复温条件可降低救治成功率,其可能与迟发后降效应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浴复温论文参考文献
[1].奂剑波.温水浴复温对长时程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肺损伤及血清酶学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
[2].奂剑波,陈丽娜,韩志海,代维,袁丹凤.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
[3].钟小雁,梁英.恒温水浴复温对新生儿硬肿症体温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
[4].田华梅,刘凤萍.温水浴按摩用于新生儿复温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1993
[5].田华梅,刘凤萍.温水浴按摩用于低体重儿复温的疗效观察[J].冶金医药情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