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杂交油菜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菜,杂交种,甘蓝,种子,亲本,品种,江西省。
杂交油菜种论文文献综述
石有明,邓武明,周燕,文凤君,黄华磊[1](2013)在《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的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3年03期)
龙飞[2](2008)在《明年小麦油菜种子繁殖工作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为切实保障明年小麦、油菜生产用种安全,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抓好小麦油菜种子繁殖工作。力争明年商品麦种供应比例超过60%,杂交油菜种占有率稳定在70%。 小麦、油菜是主要农作物,按照《种子法》的规定,生产商品种子应当办理《种(本文来源于《农资导报》期刊2008-10-21)
田筑萍,唐容,吴有祥,王通强[3](2008)在《利用SSR指纹图谱技术对杂交油菜种质鉴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用SSR标记构建53份甘蓝型黄籽油菜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个对黄籽油菜杂种贵油519及亲本具有共显性的SSR引物Ra2A05b,鉴定大田生产F1杂种群体的纯度,经与大田对比鉴定结果表明:SSR标记鉴定可以更多的识别非杂交种单株。(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8年06期)
吴平,刘尊文[4](2002)在《杂交油菜种——赣油14》一文中研究指出赣油14是由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偏早类型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叁系杂交油菜品种,于1995年5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江西省育成并审定的第一个杂交油菜品种获1998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特征特性属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02年02期)
薛照辉[5](2001)在《杂交油菜种真实性鉴定技术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杂交油菜的广泛种植和大量新杂交种的不断涌现,传统鉴定杂交油菜种真实性的方法逐渐难以满足种子经营管理的需要,研究准确、经济的鉴定方法成为杂交油菜生产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种(新油7号、新油10号)、亲本及形态与其相似的常规种(青油14号)种皮、种脐进行电镜扫描,并通过蛋白质、同工酶电泳及RAPD标记对其(青油14号除外)进行了鉴定和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扫描电镜可作为一种辅助的鉴定杂交油菜种真实性的手段。杂交油菜种与亲本因亲缘关系较近,除与亲本具有明显相似的外观形状外,表现出自身特有的表观现象,依据这些特征可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生化标记可以鉴定杂交油菜种的真实性及纯度。本实验蛋白质、同工酶电泳的结果显示出杂种谱带表现为“偏父型”、“互补型”或出现自身特有的谱带,从生化的角度验证了杂种与亲本的亲缘关系,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RAPD标记是一种鉴定杂交油菜种真实性的准确可靠的技术。利用改进的方法对油菜幼苗进行单株DNA提取,获得了理想的结果;从100个随机引物中选出4个可鉴定出新油7号、新油10号真实性的引物OPD07、OPD18、OPE03和OPE19 ;RAPD分析的结果表明,杂种的谱带既包含了恢复系的扩增谱带,也包含了其不育系的扩增特征谱带。在鉴定杂交油菜种真实性方面, RAPD技术较之同工酶技术更为准确可靠。酶是基因表达的产物,而RAPD反映的是DNA水平上的信息,利用RAPD标记可以检测杂种与亲本在DNA水平上的差异,由于不受基因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故RAPD比同工酶方法得出的结果更为直观、准确,而两种方法相结合更为理想。(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1)
杂交油菜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为切实保障明年小麦、油菜生产用种安全,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抓好小麦油菜种子繁殖工作。力争明年商品麦种供应比例超过60%,杂交油菜种占有率稳定在70%。 小麦、油菜是主要农作物,按照《种子法》的规定,生产商品种子应当办理《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交油菜种论文参考文献
[1].石有明,邓武明,周燕,文凤君,黄华磊.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J].南方农业.2013
[2].龙飞.明年小麦油菜种子繁殖工作展开[N].农资导报.2008
[3].田筑萍,唐容,吴有祥,王通强.利用SSR指纹图谱技术对杂交油菜种质鉴定的研究[J].种子.2008
[4].吴平,刘尊文.杂交油菜种——赣油14[J].中国农技推广.2002
[5].薛照辉.杂交油菜种真实性鉴定技术的初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