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铜纳米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颗粒,氧化铜,激光,细胞,金属,疏水。
铜纳米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陈帅,周海芳,赖云锋[1](2019)在《铜纳米颗粒对氧化铪/氧化锌双介质层阻变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微电子加工工艺制备了具有Ti/HfO_x:Cu NPs/ZnO/ITO结构的阻变存储器,研究铜纳米颗粒对器件阻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铜纳米颗粒不仅使器件操作电压减小、并且更加均一,而且增大了器件高低阻态的电阻值比(开关比),高、低阻态电阻值更加稳定,表现出优异的耐擦写特性.纳米颗粒的引入还使低阻态的导电由普尔-法兰克发射机制主导转变为欧姆导电细丝主导.进一步研究发现,纳米颗粒增强了局部电场,不仅保证了较小电压下可产生更多的氧空位,还限定了导电细丝的位置.此外,铜纳米颗粒有利于降低器件操作电压并提高其均一性,有助于提高阻态电阻值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秀梅[2](2019)在《金、铜纳米颗粒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纳米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效应、纳米催化性能、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和生物相容性等,在光学、催化、生物诊断和医学治疗等诸多领域被广泛研究。因此,设计和构筑性能优异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分别合成了Au纳米颗粒(Au NPs)以及一维Au-Cu/Ti02-NB和Cu/Ti02-NB纳米结构,并研究了Au NPs作为饱和吸收体对2 μm激光的调制作用、二氧化钛纳米带负载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Au-Cu/Ti02-NB)对分子氧氧化苯甲醇的催化性能,以及二氧化钛纳米带负载Cu纳米颗粒(Cu/Ti02-NB)用于纳米多孔陶瓷膜的制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颗粒尺寸均一、平均直径为15 nm的Au NPs,并将其制成为Au NPs密度不同的饱和吸收体(S1和S2)用于Tm:YAP固态激光器,研究其对2 μm波段激光的调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S1样品输出的最短激光脉冲宽度为1 μs,重复频率为99 kHz,对应的脉冲能量为6.1μJ,峰值功率为6 W。而具有较高Au NPs密度的S2样品相比于S1样品,产生的激光脉冲宽度较窄,重复频率和峰值功率较高,脉冲能量较低,这说明Au NPs密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缩短脉冲宽度、提高重复频率。研究还发现,Au NPs的类球形形貌和均匀的尺寸,使得Q开关激光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其较大的叁阶非线性系数,使得制备的Q开关激光器显示出非常低的阈值。这些结果表明Au NPs制备的可饱和吸收体在2μm激光调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一维Cu/Ti02-NB纳米结构并高温煅烧,将其与HAuCl4进行原位置换反应,制备了Au-Cu/TiO2-NB纳米结构。采用ICP-AES、SEM、HR-TEM、XPS等表征方法对该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极小的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2nm)高分散地负载于二氧化钛纳米带表面。利用苯甲醇的分子氧氧化反应评价Au-Cu/TiO2-NB纳米结构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其与对应的单金属纳米结构相比,Au-Cu/TiO2-NB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均大大提高,且其催化活性可通过改变负载Au/Cu的比率来调控。在Au/Cu比为1:3.85,反应温度为280℃时,该双金属催化剂对苯甲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对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维持在98%以上。在长达30h的催化反应运行后,Au-Cu/TiO2-NB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仍能维持不变,且用过的催化剂重复使用,其催化性能也基本保持不变。(3)将一维Cu/TiO2-NB纳米结构压片煅烧,制备了Cu/TiO2-NB多孔陶瓷膜,并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氛围等条件对成膜结构和机械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800℃、N2氛围下煅烧制得的多孔陶瓷膜,其孔隙率较高、孔径较小,且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且陶瓷膜中的Cu纳米颗粒主要是以金属态存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稳定性,有望应用于膜反应器和膜分离过程。研究还发现,Cu纳米颗粒在制备多孔陶瓷的过程中具有烧结助剂的作用,可有效降低陶瓷膜的烧结温度,这为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多功能无机陶瓷膜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8)
吴琼,何会,于超,张军[3](2019)在《氧化铜纳米颗粒经p38和ERK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性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氧化铜纳米颗粒(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CuONPs)对Raw264.7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调节自噬的相关信号通路。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CuONPs的形态特征;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实验;不同浓度梯度的CuONPs处理巨噬细胞24 h,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TEM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自噬小体报告质粒GFP-LC3瞬时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uONPs处理前后Raw264.7细胞胞质中GFP-LC3蛋白绿色点状聚集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的表达情况及相关的p38和ER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结果:CuONPs可显着抑制Raw264.7细胞活力,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F=35.987,P=0.000);TEM结果显示,CuONPs颗粒沉积于自噬体;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GFP-LC3转染细胞后,CuONPs处理组GFP-LC3点状聚集明显多于对照组,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3-Ⅱ/Ⅰ表达水平明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F=156.585,P=0.000),上述结果说明CuONPs能促进巨噬细胞中自噬小体的生成;而且Western blot结果表明10μg/mL的CuONPs处理细胞,能明显上调p-p38、p-ERK蛋白水平,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升高(p-p38:F=72.899,P=0.000;p-ERK:F=123.300,P=0.000)。结论:CuONPs能抑制细胞活力,并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活化,并且p38和ERK通路可能参与了自噬的分子调控。(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鑫剑[4](2019)在《激光选区熔化铜纳米颗粒制造表面功能结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表面工程技术、新型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表面功能结构制造已成为新兴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表面功能结构制造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按功能需求主动设计结构表面,并根据结构形状进行快速制造。结合数字化设计、先进材料与制造工艺方法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高灵活性、小批量低成本、原理简单等优点,已成为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纳米尺度材料与加工技术相结合,通过特定加工技术、组装方法进行表面微/纳结构制备,可使表面性能进一步得到强化、改性及赋予新效应与新功能,表现出了有别于单一宏观表面功能结构的特殊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空气环境下的激光选区熔化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成形表面功能结构的方法,并根据功能要求主动设计表面结构,利用逐层迭加原理实现“自下而上(Bottom-to-Up)”的表面功能结构一体化制造,为柔性化、高效、高稳定、多尺度及复合表面功能结构制造提供重要技术手段。激光选区熔化(SLM)铜纳米颗粒制造表面功能结构技术研究是利用激光逐层选择性局部扫描单层图形作业区域,在醇类有机溶液和有机聚合物共同作用下,实现空气环境下金属铜材料的增材制造成形。根据醇类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关系,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其热分解衍生物与铜纳米颗粒之间的反应,通过DSC/TG等实验手段分析醇类、铜纳米颗粒和PVP之间的反应原理,提出激光作为热源,铜纳米颗粒、PVP和醇类作为原材料的空气环境下金属铜熔化成形方法。根据提出的激光熔化铜纳米颗粒成形方法的原理,利用流体的能量、动量及质量守恒控制方程,建立激光热作用铜纳米分散液的热-流-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仿真分析纳米颗粒受激光热作用发生熔化融合的过程。结合激光与铜纳米分散液作用过程中的自然对流、界面张力和马兰戈尼效应(Marangoni effect),分析还原性溶剂沸腾对分散液流动状态的影响和重力及表面张力对颗粒熔化融合过程的作用。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激光在铜纳米分散液中的分布及热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相变过程能量变化规律、质量守恒及质量流等效原理,建立激光熔化铜纳米颗粒成形的连续模型,利用该模型对SLM铜纳米颗粒增材成形轮廓的演变规律进行仿真分析。利用纳米颗粒形态等效模型,分析纳米颗粒在成形轮廓表面的附着现象,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有效性。根据铜纳米分散液的流动特性及其与基底材料的润湿特性,建立涂铺刀涂铺模型,并确定其稳定涂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制SLM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成形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开展SLM铜纳米颗粒单道工艺试验研究,并明确SLM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单道成形工艺参数窗。利用Plateau–Rayleigh流动失稳准则,分析单道轨迹成球原因,并提出抑制措施。通过不锈钢基底单层平面激光熔化铜纳米颗粒成形工艺试验,研究扫描线间距、扫描填充方式对单层成形平面高度的影响,确定合理单层平面成形工艺参数。在单层平面成形工艺基础上进行双层平面工艺试验研究,得到双层平面成形合理工艺参数。利用SLM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分别制造具有微/纳二级结构的疏水/超疏水表面功能结构和减摩表面微织构。建立网格表面微/纳结构的静态接触角模型,分析了具有微/纳二级结构网格表面的疏水性能。利用SLM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成形的微/纳二级结构网格表面的最大静态接触角可达约为160°。依据流体准稳态Reynolds方程,分析不同凸型减摩微织构的面积比和几何结构对流体动压增压特性及其减摩特性的影响。通过液体润滑摩擦试验,研究SLM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成形表面微织构的液体润滑状态及其减摩性能。试验表明了SLM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的凸型表面微织构,可实现流体动压润滑减摩。采用SLM铜纳米颗粒增材制造成形的方环形微织构(微织构单元面积比S_p=0.28,内径特征尺寸与微织构单元尺寸比r_i/r_l=0.6),在润滑介质中为航航特航空润滑油4050,相对运动速率0.6m/s和载荷28kPa的工况下,其摩擦系数约为0.062,在相对运动速度890mm/s,接触应力140GPa工况下,表面微织构和减摩铜层共同对减摩产生贡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张丽霞,顾雯,张宏伟,段链[5](2019)在《2种方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TCA)和刃天青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CuO-NPs)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细胞毒性的异同。方法:采用RTCA法确定BMECs细胞毒性实验的最佳细胞接种数量及染毒时间。分别用1.5、0.75、0.38、0.19、0.09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以无细胞的培养液为对照组(0 mg/mL),分别以RTCA法及刃天青法比较其细胞毒性。通过比较2种方法所获得的IC_(50)值判断2种毒性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每孔2.5×10~3个细胞为BMECs最佳接种浓度,接种后40h为最佳染毒时间。RTCA检测结果表明1.5、0.75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后约2 h开始细胞活性降低,并在染毒4 h内全部死亡。通过刃天青法分别在染毒3、12、24、36、48 h进行测定,得到与RTCA相似的结果,即1.5和0.75 mg/mL组的细胞毒性最大,且CuO-NPs对BMECs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所获得IC_(50)值相关系数为0.999,P=0.000,具相关性。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P=0.323)。从计算IC_(50)的R~2值来看,RTCA拟合曲线法R~2值高于刃天青法R~2值。结论:CuO-NPs体外作用于BMECs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性,RTCA方法与刃天青法测定BMECs细胞毒性结果具有相关性,RTCA方法所得结果可能更为准确,更适合于CuO-NPs的细胞毒性研究。(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2019年02期)
郝晓明[6](2018)在《“冷冻”的铜纳米颗粒催化剂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沈阳12月24日电 (记者郝晓明)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替代贵金属金或银的铜催化剂,它在催化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与传统铜催化剂完全不同却与金、银接近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12-25)
葛南,刘树亮,高宏志,张亚萍,王礼兴[7](2018)在《激光照射下硫化铜纳米颗粒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型光热剂硫化铜纳米颗粒(BSA-CuS NPs)对HeLa细胞的光热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牛血清清蛋白(BSA)为生物模板合成BSA-CuS NPs,对其进行物理表征和光热转换实验。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硫化铜组、光照组和联合组。采用CCK-8法检测BSA-CuS NPs的细胞毒性,TUNEL实验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酶标法检测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免疫蛋白印迹分析细胞色素C(Cyt-c)蛋白的表达。结果 BSA-CuS NPs为直径(26.25±1.86)nm的片状结构,紫外线可见吸收峰位于980nm。升温曲线说明BSA-CuS NPs较去离子水溶液升温效果更加明显,呈现光照强度依赖性。CCK-8实验结果表明,在100mg/L浓度范围内培养24h,BSA-CuS NPs对HeLa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TUNEL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较其余3组明显增强。氧化应激指标测定显示,硫化铜组、光照组的SOD、GSH-Px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36、920.00,P<0.01);联合组与硫化铜组比较、联合组与光照组比较,SOD、GSH-Px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3.84,P<0.01)。免疫蛋白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组的Cytc蛋白表达量较硫化铜组、光照组和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5,P<0.01)。结论 BSA-CuS NPs对HeLa细胞具有光热杀伤效应,机制可能与BSA-CuS NPs诱导大量自由基产生,进而启动凋亡基因程序有关。(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邓文婧[8](2018)在《基于荧光铜纳米颗粒和金属有机框架的生物传感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传感技术是一门综合了化学、信息学、生命科学等多种知识的交叉新兴学科,因其具有成本低、选择特异性、在线分析等众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一系列独特性能,从而表现出异于常规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成为当下研究热点。纳米材料的出现及其优良性质为生物传感的技术研发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二者巧妙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化学分析、生命医学与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迅速发展。本论文基于荧光铜纳米颗粒(CuNPs)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构建了叁种响应速度快、分析成本低的新型荧光生物传感器,成功实现了对钾离子(K~+)、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寡核苷酸序列、叁磷酸腺苷(ATP)的有效检测。具体内容如下:(1)第2章,基于核酸适配体与其目标物钾离子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借助于核酸外切酶I(Exo I)和末端保护现象,通过荧光铜纳米颗粒(CuNPs)的荧光信号强弱,构建了一个免标记、高灵敏度的钾离子传感器。首先,设计了一条包含两部分的单链DNA(ssDNA),其3’端为K~+核酸适配体序列,5’端为荧光铜纳米颗粒的合成模板聚T序列(poly T)。当K~+与3’端核酸适配体相互识别时,会诱导其发生折迭进而形成G-四链体二级结构,该二级结构能有效阻止Exo I对ssDNA从3’到5’端的水解,使得5’端poly T得以保留并为CuNPs的合成提供有效模板,体系可测到CuNPs的特征发射波长。当没有K~+存在时,3’端K~+核酸适配体不会发生结构变化形成G-四链体,3’末端没有二级结构保护,Exo I会将ssDNA水解成单个或很小的寡核苷酸碎片,因5’端poly T的合成模板被水解而无法合成CuNPs,体系荧光信号很低。该方法检测限低,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良好、低成本等优点,可潜在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2)第3章,基于多孔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对单、双链DNA的吸附力显着不同,设计了一个基于铜为金属中心、均苯叁甲酸为配体的金属框架材料(Cu_3(BTC)_2)的新型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寡核苷酸序列,并探究了材料的降解性。由于π-π堆积,Cu_3(BTC)_2能特异性吸附ssDNA,并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效应猝灭ssDNA上标记的FAM荧光基团。当存在目标序列时,ssDNA杂交形成双链DNA(dsDNA)时,Cu_3(BTC)_2对dsDNA吸附力较小,使得dsDNA与Cu_3(BTC)_2作用后不会附着在材料表面,FAM荧光信号不会被猝灭,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可快速有效检测HIV相关寡核苷酸序列的荧光传感平台。实验过程中还探究了材料Cu_3(BTC)_2的可降解性,利用氨基酸中羧基、氨基和Cu~(2+)的强配位能力,一定尺寸的氨基酸可通过MOFs表面的孔道进入材料内部,充分破坏Cu_3(BTC)_2内金属原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实现对材料的降解,使得原本被吸附在Cu_3(BTC)_2表面的ssDNA被释放出来,被猝灭的FAM再度恢复荧光信号。该发现为快速检测小尺寸氨基酸提供了潜在可能。(3)第4章,叁磷酸腺苷(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存与转换物质,被称为能量传递的“分子货币”,同时也是S1核酸酶的抑制剂。基于ATP对S1核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合S1核酸酶对ssDNA的特异性水解反应,我们利用CuNPs在602 nm处的荧光发射信号,发展了一种可特异性检测ATP的免标记荧光传感器。设计了一条由30个T碱基组成的ssDNA(T30),T30为CuNPs的有效合成模板,S1核酸酶会特异性水解ssDNA,使得CuNPs无法合成,体系荧光信号弱。当ATP存在,会抑制S1核酸酶活性,T30得以保留并为合成CuNPs提供模板,此时可检测到CuNPs的较强发射信号。体系荧光信号强度与ATP浓度呈正比关系,线性范围为0-0.2 mM。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特异性检测ATP,且无需荧光标记,DNA序列设计简单,成本较低。(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01)
Mahmoud,Nasrollahzadeh,Mohaddeseh,Sajjadi,S.Mohammad,Sajadi[9](2018)在《采用积雪草树叶提取物生物合成二氧化镁纳米粒子负载的铜纳米颗粒用于高效催化还原有机染料和芳香硝基化合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个经济、绿色的新型方法,采用积雪草树叶提取物作为自然的还原剂,在不使用稳定剂或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合成了MnO_2纳米粒子负载的Cu纳米颗粒(CuNPs).该合成过程环境友好,且避免使用有毒的还原剂.树叶提取物中的酚羟基将溶液中的Cu~(2+)还原为Cu NPs,后者再稳定在MnO_2 NPs表面.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和红外光谱对所得Cu/MnO_2纳米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可用作高活性、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多相催化剂,用于室温水溶液NaBH_4存在下刚果红、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以及硝基化合物,如2,4二硝基苯肼和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Cu/MnO_2纳米复合物的高稳定性可使其被分离出来,重复使用数次而活性无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欧丽娟,孙爱明,吕小龙,陈思羽,王凌云[10](2017)在《叁聚氰胺-铜(Ⅱ)配合物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荧光检测叁聚氰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聚氰胺与铜离子配位反应并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turn-off"策略检测叁聚氰胺。当叁聚氰胺存在时,与铜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使得后期合成铜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浓度不够,导致铜纳米颗粒荧光减弱。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对叁聚氰胺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50μmol·L~(-1),检出限达0.5μmol·L~(-1)。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检测牛奶样品中的叁聚氰胺,回收率良好。(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7年12期)
铜纳米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纳米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效应、纳米催化性能、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和生物相容性等,在光学、催化、生物诊断和医学治疗等诸多领域被广泛研究。因此,设计和构筑性能优异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分别合成了Au纳米颗粒(Au NPs)以及一维Au-Cu/Ti02-NB和Cu/Ti02-NB纳米结构,并研究了Au NPs作为饱和吸收体对2 μm激光的调制作用、二氧化钛纳米带负载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Au-Cu/Ti02-NB)对分子氧氧化苯甲醇的催化性能,以及二氧化钛纳米带负载Cu纳米颗粒(Cu/Ti02-NB)用于纳米多孔陶瓷膜的制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颗粒尺寸均一、平均直径为15 nm的Au NPs,并将其制成为Au NPs密度不同的饱和吸收体(S1和S2)用于Tm:YAP固态激光器,研究其对2 μm波段激光的调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S1样品输出的最短激光脉冲宽度为1 μs,重复频率为99 kHz,对应的脉冲能量为6.1μJ,峰值功率为6 W。而具有较高Au NPs密度的S2样品相比于S1样品,产生的激光脉冲宽度较窄,重复频率和峰值功率较高,脉冲能量较低,这说明Au NPs密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缩短脉冲宽度、提高重复频率。研究还发现,Au NPs的类球形形貌和均匀的尺寸,使得Q开关激光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其较大的叁阶非线性系数,使得制备的Q开关激光器显示出非常低的阈值。这些结果表明Au NPs制备的可饱和吸收体在2μm激光调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一维Cu/Ti02-NB纳米结构并高温煅烧,将其与HAuCl4进行原位置换反应,制备了Au-Cu/TiO2-NB纳米结构。采用ICP-AES、SEM、HR-TEM、XPS等表征方法对该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极小的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2nm)高分散地负载于二氧化钛纳米带表面。利用苯甲醇的分子氧氧化反应评价Au-Cu/TiO2-NB纳米结构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其与对应的单金属纳米结构相比,Au-Cu/TiO2-NB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均大大提高,且其催化活性可通过改变负载Au/Cu的比率来调控。在Au/Cu比为1:3.85,反应温度为280℃时,该双金属催化剂对苯甲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对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维持在98%以上。在长达30h的催化反应运行后,Au-Cu/TiO2-NB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仍能维持不变,且用过的催化剂重复使用,其催化性能也基本保持不变。(3)将一维Cu/TiO2-NB纳米结构压片煅烧,制备了Cu/TiO2-NB多孔陶瓷膜,并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氛围等条件对成膜结构和机械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800℃、N2氛围下煅烧制得的多孔陶瓷膜,其孔隙率较高、孔径较小,且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且陶瓷膜中的Cu纳米颗粒主要是以金属态存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稳定性,有望应用于膜反应器和膜分离过程。研究还发现,Cu纳米颗粒在制备多孔陶瓷的过程中具有烧结助剂的作用,可有效降低陶瓷膜的烧结温度,这为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多功能无机陶瓷膜开辟了新的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纳米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陈帅,周海芳,赖云锋.铜纳米颗粒对氧化铪/氧化锌双介质层阻变特性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秀梅.金、铜纳米颗粒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9
[3].吴琼,何会,于超,张军.氧化铜纳米颗粒经p38和ERK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性损伤[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
[4].王鑫剑.激光选区熔化铜纳米颗粒制造表面功能结构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张丽霞,顾雯,张宏伟,段链.2种方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19
[6].郝晓明.“冷冻”的铜纳米颗粒催化剂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8
[7].葛南,刘树亮,高宏志,张亚萍,王礼兴.激光照射下硫化铜纳米颗粒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8].邓文婧.基于荧光铜纳米颗粒和金属有机框架的生物传感新方法[D].湖南大学.2018
[9].Mahmoud,Nasrollahzadeh,Mohaddeseh,Sajjadi,S.Mohammad,Sajadi.采用积雪草树叶提取物生物合成二氧化镁纳米粒子负载的铜纳米颗粒用于高效催化还原有机染料和芳香硝基化合物(英文)[J].催化学报.2018
[10].欧丽娟,孙爱明,吕小龙,陈思羽,王凌云.叁聚氰胺-铜(Ⅱ)配合物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荧光检测叁聚氰胺(英文)[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