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影响论文_王存博,董粉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佛学影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佛学,文化,美学,儒家,敦煌,佛教,医书。

佛学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存博,董粉和[1](2019)在《论杨仁山居士佛学对晚清维新思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杨仁山是晚清着名佛学家,被尊为中国近代佛教振兴第一人,毕生致力于佛教近代化事业,建构了近代中国居士佛教的基本格局,深刻影响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维新派知识精英的思想。杨仁山居士佛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了维新运动中的思想文化形态,他提倡的佛教救国论,把振兴佛教与振兴中华民族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满足了维新志士的精神需求,也为维新思潮的形成直接铺路,两者存在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因此,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武斌斌[2](2019)在《“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佛学对早期废名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废名与佛学的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佛学对早期废名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美学上的。这一美学追求以时间为序列可分为"集体无意识"与"主动追求"两个阶段,具体表现为"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两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舸[3](2018)在《佛学思想对魏晋中期文学审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自觉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一方面是由于文学本身成熟到了一定程度,另一方面又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玄学的兴盛有着相当的关系。同时,佛学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完备和成熟并参与到了文学的自觉当中,佛学思想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接受,从宗教角度上讲是因为它是自我开解绝处寻生的理论,东晋与古印度民族遭遇和社会社会环境相似,对于产生于印度的佛学思想便很容易接受,甚至有着天然的亲近;从哲学方面讲,佛教追求被称为“涅盘”的最高境界,而认识到“空”是达到“涅盘”的前提,因此“空”几乎成为东晋时期佛教的主要讨论内容——这与当时玄风盛行有着紧密的联系。谈玄的重要内容就是探讨“有”与“无”的关系,“无”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是理论核心,那么自然而然的,玄学之“无”与佛学之“空”便成为了互相印证、互相影响的哲学对象。在东晋的中后期,佛教彻底成为了被社会、官方普遍认可的宗教,它的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在审美内核方面,佛学为文学补充了新的内容,这些主题都是佛教哲学的核心概念。“苦难”是佛学的思想根源和世界观,摆脱“苦难”则需通过达到“般若”来实现,“涅盘”是佛学的终极境界。在审美意蕴方面论文从“空”、山水田园诗、音韵影响叁个方面论述,“空”是仅次于“涅盘”的概念,是对于世界一切物质、现象的总结,佛教认为万事万物不过是因缘产生的结果,因此“空”是事物的本质,因此关于表达“空静”、“空寂”、“空净”等美学意蕴的诗歌在东晋时期大量出现,多以山水田园诗的方式呈现。在审美主题方面,汉译佛典使用半方言式写作风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佛教汉语”,成为一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在佛教逐渐普及传播的过程士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佛教汉语文学审美上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讲,佛经中有大量的神话故事,这一特点结合了半白话式佛经的表达方式打开了志怪小说的大门,后世的志怪小说无论从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包括神鬼的宗教存在体系都有很深的佛教影响,在主题思想上也往往是佛教宣扬的崇善抑恶、因果轮回的佛教主题。综上所述,佛学在东晋时期对文学的渗透产生了文学的蝴蝶效应,以审美追求、思想内涵等方式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4-01)

叶云[4](2017)在《从叁分法到二元论——论佛学对儒家性善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儒家对人性持一种叁分的看法。孔子认为,整全的人性包括智性、仁性、欲性叁部分。其中,智性、仁性共同构成了道德的根据。孟子极大发展了孔子的仁性思想,正式创立了性善论。但这时性善论还只是性有善端论,十分强调教化、培养与推扩工夫。宋明儒学心性论的复杂之处不仅在于程朱理学片面地发展了智性这一脉,陆王心学片面发展了仁性这一脉,更在于受佛学的影响,宋明儒学对心性的看法整体采取了先天、后天的二元论模式。这种模式把道德根据变成了先天具足的、抽象的至善本体,使得性善论变为了性本善论。同时,它也使得儒家在工夫上一味强调复性,而忽视了后天的教化和培养,从而在理论上埋下了隐患。(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苏嘉雨[5](2017)在《浅析魏晋玄学对佛学的影响及合流》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学在中国传播过程是漫长且复杂,在传入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流通于贵族上层与皇室中,依附神仙道术而行。到了魏晋时期,佛学在中国的传播发生了质的跃变,西域僧侣将佛教教义依附魏晋玄学,推进了佛学中国化的进程及传播。本文从政治、社会、思想等方面阐述了魏晋玄学对佛学的影响及产生原因。(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7年17期)

王鑫,贺岭[6](2017)在《文化融合视域下佛学思想对影视剧的影响以及文化批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在中国文学、音乐等思想文化领域渗透并产生深远影响。到了唐朝,佛教与我国传统的道教、儒教并列为叁大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但是近年来有一些佛学影视剧传达出了不正确的佛学价值观,而影视剧作为传播的方式,必须要为受众做正确的引导。(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2期)

郭焕苓[7](2017)在《论梁启超佛学思想对其美学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先生的美学思想和佛学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都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都有着诸多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侧重于从梁启超的佛学思想出发来探求其佛学对其美学观的影响。以梁启超佛学思想与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深入剖析梁启超佛学与美学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认为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内外两个层面。外在层面上,梁启超的佛学着作与美学着作在时间上存在同步性。而内在思想层面则呈现为小说、佛教与群治;“无我”、“无为”和“趣味”;“惟心”与“境界”这几方面的关系。第一章为概述,集中对梁启超的佛学思想以及美学思想展开梳理。一方面将梁启超的佛学历程分为戊戌前后、流亡日本时期以及潜心研佛期,总结出梁启超“佛学注我”和“我注佛学”两方面的佛学基本态度;另一方面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主要构成加以梳理。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梁启超的佛学论着与美学论着在撰写完成时间上具有同步性,认为这一同步性暗示着佛学与美学在梁氏那里可能具有更为内在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发掘。第二章,着重论述梁启超笔下的小说这类文体形式与佛学以及与群治间的关系。首先论述《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小说的“熏”、“浸”、“刺”、“提”四种审美移人之力,在概念上带有一定的佛学色彩;第二,指明小说与宗教的目的在于“群治”,共同指向社会功用,都具有革命性的政治色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并未忽视对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文艺审美价值以及佛教哲学意涵的重视,其对二者工具性的阐发都是借助于小说与佛学本身的特殊性价值来实现的。第叁章,阐述梁启超的“趣味”论美学思想与佛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梁启超“趣味”论美学实现的重要前提“无我”说,受佛学上“无我”说的影响,是一种“大我”,具有超越性;另一方面,透过文本分析,指出梁启超在佛学上所主张的“无为”思想对其美学上所讲的“无所为而为”思想的建构有着相当深刻地影响。第四章,论述梁启超佛学思想中的“惟心”与“境界”说对其“审美境界”论的影响。首先梳理梁启超所主张的“境由心造”的佛学观点,并阐发其在佛学中的来源;其次,通过对比梁启超的“境界”论与王国维的“境界”说,得出“心境”是梁启超“境界”论的核心,而这一核心的形成受“叁界惟心”观的影响较大;最后,探析梁启超的“境界”观在“趣味”来源中的应用,从而认识到梁启超的“境界”论对其“趣味”论美学思想有着较深的影响。余论部分,先是以美育为例,就佛学思想对梁启超美学观其他方面的影响加以简要论述。然后,从中国现代美学史角度思考佛学与美学思想的关系问题,认为以佛学契接美学为中国现代美学吸收借鉴西学资源提供了有益借鉴,佛学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化转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梁启超美学思想中佛学因子的存在为审视佛学在现代中国美学早期建构中的作用提供了典型个案。(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3)

李蓝浩[8](2016)在《敦煌佛学文化对现代雕塑的影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佛学作为我国佛学文化精髓代表,对于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以敦煌佛学文化对现代雕塑的影响作用为研究主题,分析现代雕塑在敦煌佛学文化影响下的发展特点,并说明敦煌佛学文化在现代雕塑中的多样化表现。(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11期)

梁玲君,李良松[9](2016)在《试论隋唐时期佛学对医药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唐时期是我国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伴随佛学的发展,佛医学发展也兴旺起来。为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技术,研究隋唐佛学对当时医药文化上的影响有其现实意义,通过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典籍、医家着作以及后世着作中关于隋唐佛学与医学的着作,了解隋唐时期佛学在医药文化上所作出的贡献,以帮助理解传统医学中的医学理论体系,提高临床技术水平,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医文献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晓然,徐可芒[10](2016)在《佛学对艺术市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学题材艺术品的走红,成为今春艺术品市场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市场为什么偏爱这样的作品?这种作品贯注着怎样的人生情绪和精神理想?这些问题已成为艺术市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期焦点从历史和现状两方面,为您解读佛学题材艺术品市场热。苏珊·朗格说:"与其说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倒不如说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无论如何,这种影响是深邃的。"今天,商人、学者倾心佛学,构成了空前热烈的文化交流景观。佛教所主张的精神修行方法和修行理想成为更多的人追求人生解脱和精神超越的新途径。这(本文来源于《收藏投资导刊》期刊2016年10期)

佛学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废名与佛学的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佛学对早期废名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美学上的。这一美学追求以时间为序列可分为"集体无意识"与"主动追求"两个阶段,具体表现为"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两个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学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存博,董粉和.论杨仁山居士佛学对晚清维新思潮的影响[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武斌斌.“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佛学对早期废名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表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

[3].张舸.佛学思想对魏晋中期文学审美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8

[4].叶云.从叁分法到二元论——论佛学对儒家性善论的影响[J].孔子研究.2017

[5].苏嘉雨.浅析魏晋玄学对佛学的影响及合流[J].文存阅刊.2017

[6].王鑫,贺岭.文化融合视域下佛学思想对影视剧的影响以及文化批评研究[J].明日风尚.2017

[7].郭焕苓.论梁启超佛学思想对其美学观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7

[8].李蓝浩.敦煌佛学文化对现代雕塑的影响作用[J].艺术品鉴.2016

[9].梁玲君,李良松.试论隋唐时期佛学对医药发展的影响[J].中医文献杂志.2016

[10].晓然,徐可芒.佛学对艺术市场的影响[J].收藏投资导刊.2016

论文知识图

李叔同的晚晴山房-弘一法师墓唐代的玉飞天和玉带-图6-38 唐玉带...李叔同的晚晴山房-弘一法师纪念堂陈玉圃-蜀山纪游图 陈玉圃李叔同的晚晴山房-弘一法师像唐代玉器的种类及代表作-图6-35 唐鎏金牛首...

标签:;  ;  ;  ;  ;  ;  ;  

佛学影响论文_王存博,董粉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