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大开发荒漠化灾害防治研究

我国西部大开发荒漠化灾害防治研究

一、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超[1](2016)在《《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中国西部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本论文是以西部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做出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原文节选自盖山林,盖志义所着《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一书的第六章“现代启悟篇”,该书主要讲述西部各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取得的成就。该论文选取文本包含环境科学、林学、农学等多个学科,行文夹叙夹议,还有说明。笔者借助翻译学功能派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初步研究和探索该文本的翻译特点和翻译技巧,并试图通过目的论理论中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以及赖斯对文本功能的三类划分:即“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祈使功能”来解决生态文本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翻译中涉及的难点,即词汇,短句,长句,语篇,修辞做出如下处理:从文本信息功能出发,变通及归化词汇中具有的文化内涵;对短句的表达进行归化和显化处理;以语篇连贯原则为指导,处理长句句内逻辑和顺序,同时对语篇的处理则突出文本交际功能,以及在目的论原则指导下的修辞异化。通过翻译实践,笔者认为:汉语词汇译入英文时需要克服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达到两种语言内涵和表达的平衡,准确完成传递信息的交际任务。汉语中存在多学科术语近义词,英文译文中需要仔细分辨,不可“一言以蔽之”。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具有差异,需要在英文译文中采用归化或显化方法,产生译入语接受的译文;汉语句内、句间和语篇逻辑需要在英译中增加语法、词汇和句序上的衔接;有时汉语中的语气需要在英文中以情态动词显化。汉语修辞手段本质上基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想,需要在英译中有所取舍,即以传递信息为最主要目的,尽量保留修辞特征。

陈芳淼[2](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胡小舰[3](2013)在《关于西部地区沙漠化治理的思考——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即要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任务,而生态环境退化和土地沙漠化将严重影响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作为西部山区的古浪县,虽然结合自身实际环境和条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造林治沙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防沙治沙工作仍不可停滞不前,必须充分认识治理工作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努力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为西部大开发做好一个生态基础与保障.

张军驰[4](2012)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整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大为改观,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也更为稳固。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加之本身极度脆弱,虽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局部改善、但是整体不断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有关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从调整的范围、手段、内容和取得的实效上看,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要素,加快推动和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西部地区资源和环境现实而迫切的需要,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为研究内容,对我国三十多年来环境政策的演变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了客观评价,深入剖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环境政策内容不够全面、相互之间缺乏协调、调整方法和手段单一、执法不严;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保护政策和水土保持政策等强化行政命令、忽视市场作用、多头管理出现部门冲突、政策缺乏激励措施、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上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政策理念、政策体系、调节手段和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政策理念相对滞后、政策体系不够完整、政策执行环节薄弱、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和实践的分析考察,提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应在战略层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在观念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道路方面走生态文明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生态文明为理念,遵循协调统一、环境民主、制度创新和本土化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网络,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全面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宏伟目标。

王楠[5](2011)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支持,将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在西部大开发提出之初,我国领导人就指出应该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子,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有些地区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永久性无法恢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何在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取得适度的平衡,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导论部分,笔者在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当前学界有关“生态法”、“环境法”等概念的使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界定来看,没有必要以“生态法”、“生态环境法”等概念来代替现在广泛使用的“环境法”、“环境保护法”等类似概念。之后,笔者对国内有关西部大开发法治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料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章主要介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生态环境重要,二是生态环境脆弱,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如何既实现经济社会全而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较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主要领导人先后在不同场合都不断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投入的不断增加、技术的进步、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即便如此,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之下。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减少、冰川消融迅速等问题仍然形势严峻。第二章在前一章梳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大致如何?这种现状是在何种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因此,本章第一节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本章第二节重点对西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生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治立法,包括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立法和变通规定,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着大量的自治立法,这些自治立法中有许多足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它们进行个初步梳理分析,对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分析,笔者基本认为,我国广大西部民族自治地方并没有充分发挥自治立法的优势,做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国生态环境执法问题。第一节对生态环境执法体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环境执法面临着这样一些困难: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问题;企业违法成本低;违法处罚手段少,力度弱;政府部门上下配合、部门联动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二节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该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法的建议。第四章对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一节对美国西进运动、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和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背景、基本过程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包括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建立权威性的开发组织机构;制定科学的开发政策和法规,并以其为导向;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进行大规模投资等。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教训值得吸取,如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对开发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忽视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忽视开发地区的内部发展动力等。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第五章主要论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问题。当前学界所说的生态效益补偿,不是强调生态学意义上的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而主要是强调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针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承担的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笔者认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设将对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等环境要素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章首先从现实需要、经济学原理、生态正义等角度分析了对西部地区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在对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国整体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结语。对于如何切实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学者提出了建设西部生态经济特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应该实行“绿色GDP”制度。目前,已经有个别重要生态保护区开始实行“绿色GDP”制度,这是一个良好的实践开端。此外,笔者认为,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的一点是加强现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目前,在应对传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法律体系,应该将着重点放到法律的执行上来。在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我们当然还需要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应该逐步走出单环境要素保护的思维模式,在制度设计、生态环境执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等各方而都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观。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还远远不能囊括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一些论文尚未涉及的问题,只能留待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关注、研究。

陈少林[6](2011)在《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水利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水土资源组合极端不均衡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西部水资源总量占全国45.9%,而83%集中在西南部。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资源型缺水问题突出。水利是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基础。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尤其是对于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水利建设落后的西部地区,水利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水利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论文遵循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匹配的基本模式,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从系统阐述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入手,全面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水利发展进程与现状,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进行区域比较与评价,运用数理模型实证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包括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需求估算,结合西南大旱旱情以案例形式对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最后给出今后十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国外水利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国外水利发展政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有益借鉴和启示。美国、日本、以色列和印度的水利发展给本文如下启示:水利建设和发展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这些启示的获得,有助于破解制约我国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性的建议,进而为实现我国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动力和政策保障。第二,第一次系统预测了未来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本文从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情况入手,利用Malmquist(曼奎斯特指数)方法分析西部各省(区、市)目前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变动情况,再利用灰色系统关联来分别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受制于直接测算水利需求在数据获取和技术分析方面均有一定难度,目前学术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预测几无涉猎。本文采用上述计量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进行估算是一次新的尝试。第三,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系统全面的阐释了2010年西南大旱的成因及其教训。本文研究发现,西南大旱的发生,自然气象因素固然是其直接原因,但主观人为因素不可忽视。本次旱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海拔区域水利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水资源丰富但却未能充分利用,即水利欠账太多。原本水资源储量丰富的云南寻甸县发生严重旱情的事实表明,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水生态保护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特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期望,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增强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第四,提出了未来十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总体战略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即西部水利事业应把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点,以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生产条件为出发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建设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等具体战略措施,针对西北和西南地区不同的水利条件和发展取向分别给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建议。

马江[7](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提出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邵治亮[8](2006)在《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是新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面对区域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在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了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与区域经济结构,并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战略进行初步研究。研究首次提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的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生态草畜业的重大举措。认为在实施退耕种草战略中坚持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利用退耕农田,建立草业基地,满足人民对草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达到退耕种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在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做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同时并进,以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保护作为退耕种草战略的切入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应用性等原则。通过切实解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有关重大问题与退耕种草战略的关系。同时以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增长为核心,采取强化草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草畜业、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保障体系等战略措施,以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一、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特征为退耕种草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区域社会经济功能弱,严重影响着区域国土开发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不断恶化的水土流失给陕北本来就不肥沃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目前退耕种草己经成了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陕北地区是闻名全国的果业生产基地,果业、薯业、养羊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巩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粮食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连年有余。区域发展草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实施退耕种草战略,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突破口。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则应以退耕种草、草牧产品加工为主要方向,同时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二、农民增收是退耕种草战略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目前仍属于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退耕几年来,国家的退耕补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明显地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但在国家停止补贴后,仅从经济效益上考察,退耕农民的收入将有可能低于非退耕户,因而存在复耕的可能。寻求有效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途路显得十分迫切。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符合陕北丘陵

刘拓[9](2005)在《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叠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杨慧霞,冯佰利,李海华[10](2005)在《中国农牧交错带环境恶化态势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农牧交错带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建国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工作,按照典型剖析、专题研究、总结提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

二、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翻译背景
    1.2 翻译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任务简介
    2.1 作者作品简介
    2.2 文本特点分析
    2.3 译前准备工作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目的论概述
    3.2 目的论指导思想
    3.3 赖斯文本分类
第四章 任务过程
    4.1 翻译难点
        4.1.1 词汇难点
        4.1.2 句子难点
        4.1.3 长句难点
        4.1.4 语篇难点
        4.1.5 修辞难点
    4.2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4.2.1 跨文化交际下的词汇
        4.2.2 信息功能下的句子
        4.2.3 语篇连贯原则下的长句
        4.2.4 交际功能下的语篇
        4.2.5 目的原则下的修辞
    4.3 小结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收获
    5.2 翻译教训
    5.3 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
附录二 译文
附录三 学科术语表

(2)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3)关于西部地区沙漠化治理的思考——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部地区甘肃省古浪县基本县情
2 土地沙漠化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2.1 土地沙漠化治理工作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脚步
    2.2 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缩小了东西部地区差距, 促进我国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
3 防治西部土地沙漠化的策略
    3.1 加强政府领导与监督力度
    3.2 加强法制, 完善防沙治沙法律体系
    3.3 坚持科技治沙, 提高科技含量

(4)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现实考量
    2.1 生态环境状况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西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内容
        2.2.1 法律法规
        2.2.2 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政策
        2.2.3 政策性文件
    2.3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分析
        2.3.1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成效
        2.3.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问题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演变与国外经验借鉴
    3.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变迁与实践
        3.1.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演变
        3.1.2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
        3.1.3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评价
    3.2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3.2.1 美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3.2.2 德国的环境治理模式
        3.2.3 日本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
        3.2.4 巴西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参考
    3.3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借鉴
        3.3.1 完善的政策体系
        3.3.2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3.3.3 政府作用的合理发挥
        3.3.4 健全的管理机构
        3.3.5 广泛的公众参与
第四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基本构架
    4.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背景
        4.1.1 时代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1.2 法治背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4.1.3 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4.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
        4.2.1 公共治理理论
        4.2.2 区域法治理论
        4.2.3 公共产品理论
        4.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4.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理念创新
        4.3.1 生态文明思想的兴起
        4.3.2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环境治理
    4.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原则创新
        4.4.1 协调统一原则
        4.4.2 制度创新原则
        4.4.3 环境民主原则
        4.4.4 本土化原则
    4.5 构建多元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构建
    5.1 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5.1.1 生态环境治理——政府管理的题中之义
        5.1.2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
    5.2 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5.2.1 环境政策工具的一般理论
        5.2.2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5.3 政府主导型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路径
        5.3.1 完善生态环境立法
        5.3.2 优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5.3.3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
        5.3.4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5.3.5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5.3.6 建立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
第六章 市场推动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化
    6.1 市场机制引入的必要
    6.2 市场机制在环境政策中的运用
        6.2.1 国外对市场机制的应用
        6.2.2 市场化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6.3 完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途径
        6.3.1 完善资源产权制度
        6.3.2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3.3 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第七章 公众参与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形成
    7.1 生态环境治理和公众参与
        7.1.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7.1.2 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7.1.3 公众参与的界定
    7.2 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7.2.1 公众参与的状况
        7.2.2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7.3 西部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7.3.1 提高西部公众环境意识
        7.3.2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
        7.3.3 建立环境信息制度
        7.3.4 健全西部公众的表达机制
        7.3.5 培育西部社会团体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环境、生态、生态环境
        (二) 环境法、生态法
        (三)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的概念使用
        (四) 几个意义上的"西部"
    三、相关研究动态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本文主要观点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七、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第一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特点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困难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规划
        一、中央政府规划
        二、地方政府规划
    第三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一、森林覆盖率提高较快
        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节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
        二、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形势严峻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五、湖泊萎缩
        六、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冰川加速消融
        七、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及其生态问题的产生
    本章结语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一、宪法
        二、法律和行政法规
        三、部门规章
        四、地方法规
        五、国际条约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自治立法现状
        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现状
        (一) 自治条例
        (二) 单行条例
        (三) 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存在问题
        (一) 内容重复、结构相似
        (二) 立法价值观念错位
        (三) 立法内容不全面
        (四) 立法内容政策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的途径
        (一)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环境立法体系
        (二) 突出地方特色、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 积极吸收优秀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内容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现状
        一、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现状
        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主要问题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建议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的问题
        三、云南怒江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建议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主要措施
        一、美国的西进运动
        二、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
        三、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项目
    第二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经验教训
        一、经验总结
        二、教训总结
        三、外国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本章结语
第五章 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
    第一节 对西部地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的依据
        一、生态效益补偿的现实需要
        二、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依据
        三、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一) 经济外部性理论
        (二) 机会成本
        (三) 其他理论依据
    第二节 我国当前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一、各类文件中的相关阐述
        二、我国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一) 我国早期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二) 当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第三节 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一、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
本文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统计表

(6)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0.3 研究的内容框架
    0.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0.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
1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1.1 水利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1.1.1 水资源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1.1.2 水利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1.2 水利发展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
        1.2.1 水利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1.2.2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1.2.3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1.2.4 水利发展保障西部地区改善民生
        1.2.5 水利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1.3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1.3.1 水利发展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3.2 水利发展在西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1.3.3 水利发展在西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1.3.4 水利发展在西部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2 西部大开发十年水利发展概况
    2.1 西部地区水土资源状况
        2.1.1 西北地区
        2.1.2 西南地区
    2.2 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2.2.1 前期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2.2.2 骨干工程支撑西部发展
        2.2.3 民生水利普惠人民群众
        2.2.4 节水改造推进节水社会
        2.2.5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2.2.6 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2.3 西部大开发中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调控能力不足与工程性缺水问题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2.3.2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2.3.3 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2.3.4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稳定增产的水利基础亟待加强
3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水利发展比较研究
    3.1 东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3.1.1 东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3.1.2 东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3.2 中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3.2.1 中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3.2.2 中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3.3 西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3.3.1 西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3.3.2 西部地区各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3.4 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比较
        3.4.1 水利投资情况比较
        3.4.2 水利发展政策的比较
        3.4.3 东中部水利发展对西部水利建设的启示
4 国外水利发展情况及对西部水利发展的启示
    4.1 美国水利发展情况
        4.1.1 美国水资源概况
        4.1.2 美国水资源管理结构
        4.1.3 美国水利政策的特点
    4.2 印度水利发展情况
        4.2.1 印度水资源概况
        4.2.2 印度水资源管理结构
        4.2.3 印度水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4.3 以色列水利发展情况
        4.3.1 以色列水资源概况
        4.3.2 以色列水资源管理结构
        4.3.3 以色列水利政策的特点
    4.4 日本水利发展情况
        4.4.1 日本水资源概况
        4.4.2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结构
        4.4.3 日本水利政策的特点
    4.5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启示
        4.5.1 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
        4.5.2 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
        4.5.3 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
        4.5.4 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
5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西部大开发对水利需求的特征分析
    5.2 目前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5.2.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5.2.2 MALMQUIST 指数分析
        5.2.3 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5.3 基于灰色关联的西部水资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5.3.1 灰色关联模型
        5.3.2 西部地区用水需求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5.4 西部地区用水量需求预测
        5.4.1 灰色系统预测的基本分类
        5.4.2 GM(1,1)预测模型
        5.4.3 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与西南大旱—云南寻甸教训与启示
    6.1 西南大旱旱情回顾
    6.2 寻甸基本县情及水情
        6.2.1 基本县情
        6.2.2 水资源概况
        6.2.3 降雨概况
    6.3 寻甸县水利发展现状
        6.3.1 蓄水工程概况
        6.3.2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现状
        6.3.3 防洪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情况
        6.3.4 农村饮水安全及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6.3.5 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现状
        6.3.6 引水工程概况
    6.4 大旱至灾凸显的水利发展问题
        6.4.1 水利“欠账”太多,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6.4.2 水利投资方向有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不受重视
        6.4.3 社会抗灾减灾意识薄弱,抗旱非工程措施不完善
        6.4.4 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6.5 特大干旱灾害带给人们的启示
        6.5.1 应从战略上重视水利与水务工作
        6.5.2 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6.5.3 应尽快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
        6.5.4 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6.6 对策与建议
        6.6.1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6.6.2 以工代赈,贮水于民
        6.6.3 完善抗旱非工程性措施
        6.6.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研究
    7.1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7.1.1 指导思想
        7.1.2 基本原则
        7.1.3 基本目标
    7.2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选择
        7.2.1 总体战略
        7.2.2 具体战略
    7.3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7.3.1 西北地区水利发展措施
        7.3.2 西南地区水利发展战略
    7.4 实施建议
        7.4.1 编制实施西部水利专项规划
        7.4.2 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7.4.3 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途径
        7.4.4 创新西部水利发展机制
        7.4.5 加大对西部水利工作的领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0.2 相关研究动态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点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1.3.3 总结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2.2.1 企业层面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2.3.1 区域社会层面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3.1 单个企业层次
        3.1.1 鲁北化工厂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3.1.4 金宝公司
        3.1.5 金骄集团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3.3 区域社会层次
        3.3.1 贵阳市
        3.3.2 上海市
        3.3.3 辽宁省
        3.3.4 江苏省
    3.4 总结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4.1.1 高原山地地形
        4.1.2 气候高寒干旱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4.2.3 水资源短缺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4.4.1 历史沿革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5.2 生态因素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5.3 人口因素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5.4 经济因素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5.5 社会因素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5.6.1 规模约束
        5.6.2 认识约束
        5.6.3 机制约束
        5.6.4 技术约束
        5.6.5 制度约束
        5.6.6 政策约束
        5.6.7 人才约束
        5.6.8 结构约束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6.2.8 总结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5 补充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6.4.3 总结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7.3.1 正式制度
        7.3.2 非正式制度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9.2.3 总结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9.3.1 阿坝州简况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9.3.6 总结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9.4.1 发展基础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背景
    1.2 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1.2.1 土地的不合理耕种急需改变
        1.2.2 水土流失急需控制
        1.2.3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历史机遇
    1.3 国内外退耕工作研究进展
        1.3.1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进展及现状
        1.3.2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概况
        1.3.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对我国的启示
    1.4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意义
        1.4.1 退耕种草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4.2 退耕种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1.4.3 退耕种草利于国际贸易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选题的目的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环境分析与综合评价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分析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概况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剖析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必要性
    3.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设及农牧草业发展状况分析
        3.2.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状况
        3.2.2 陕北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
        3.2.3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可行性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区域经济特征辨识
        3.3.1 区位条件分析
        3.3.2 区域城市发展现状
        3.3.3 区域资源结构特征
        3.3.4 区域资源利用分析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粮食供求状况与农民收入状况
        3.4.1 粮食供求情况
        3.4.2 农民收入问题
    3.5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系统特征
        3.5.1 退耕种草系统概述
        3.5.2 退耕种草系统的特征分析
        3.5.3 退耕种草系统要素间关系分析
第四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抉择
    4.1 退耕种草战略思想
    4.2 退耕种草战略目标
    4.3 退耕种草战略重点
    4.4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原则
第五章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问题
    5.1 退耕种草战略与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5.1.1 退耕种草战略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5.1.2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与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5.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5.1.4 退耕种草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2 退耕种草战略与农民增收问题
        5.2.1 农民收入与退耕种草
        5.2.2 退耕种草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
        5.2.3 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5.2.4 退耕种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5.3 退耕种草战略与粮食安全问题
        5.3.1 退耕种草与粮食安全
        5.3.2 退耕种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措施
    6.1 组建草业基地
        6.1.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成功范例
        6.1.2 建立草业基地可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6.1.3 苜蓿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潜力
        6.1.4 草业基地建设的措施
    6.2 发展生态草畜产业
        6.2.1 实行农牧耦合工程
        6.2.2 陕北丘陵沟壑区农牧耦合发展的条件和模式
        6.2.3 陕北丘陵沟壑区舍饲养羊技术
        6.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草畜产业发展对策
    6.3 完善政策法规
        6.3.1 建立合理的生态林草产权制度,优化退耕地的产权配置
        6.3.2 财政补贴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确保退耕种草的长效激励
        6.3.3 利用地方优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6.3.4 加强科学技术在退耕种草中的运用
        6.3.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草畜业产业化建设
        6.3.6 政府调控和群众参与相结合
        6.3.7 加强退耕种草工程的法制化建设,确保退耕种草的规范化
    6.4 健全保障体系
        6.4.1 强化退耕种草科学研究
        6.4.2 加快退耕种草服务体系建设
        6.4.3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6.4.4 积极寻求对外合作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小结
2 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回顾
    2.1 土地沙漠化概念
    2.2 土地沙漠化成因研究
    2.3 土地沙漠化治理技术研究
    2.4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研究
    2.5 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研究
    小结
3 土地沙漠化防治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理论
        3.1.1 生态学概念
        3.1.2 现代生态学研究重点
        3.1.3 生态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意义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1 主要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生态经济学在本研究中的作用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产生背景
        3.3.2 理论核心
        3.3.3 理论内涵
    3.4 制度经济学理论
        3.4.1 制度经济学内涵
        3.4.2 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3.5 灾害经济学理论
        3.5.1 灾害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
        3.5.2 灾害经济学基本规律及原理
    3.6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小结
4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危害
    4.1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
        4.1.1 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
        4.1.2 中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
        4.1.3 沙漠化土地类型
        4.1.4 沙漠化土地分布特点
        4.1.5 我国沙漠化土地动态
    4.2 中国土地沙漠化危害
        4.2.1 造成土地退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导致农牧业减产
        4.2.2 导致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4.2.3 威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2.4 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小结
5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估
    5.1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程序
    5.2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5.3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价中若干理论问题
        5.3.1 计算基准
        5.3.2 计算内容
        5.3.3 计算参数
        5.3.4 累积破坏量
        5.3.5 基准存量
        5.3.6 最终效果原则
        5.3.7 贴现率在土地沙漠化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5.4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
        5.4.1 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地资源经济损失
        5.4.2 土地沙漠化对农牧业生产损失
        5.4.3 土地沙漠化造成水利设施损失
        5.4.4 土地沙漠化对生活设施(房屋)造成的损失
        5.4.5 土地沙漠化对交通运输损失
        5.4.6 沙尘暴对人类健康影响
    5.5 典型案例—西藏自治区沙漠化经济损失
    小结
6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价
    6.1 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资源的价值性
    6.2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
    6.3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3.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6.3.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内涵
    6.4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6.5 全国防治土地沙漠化逆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6.5.1 生态效益
        6.5.2 经济效益
        6.5.3 社会效益
    6.6 土地沙漠化防治效益分析—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河北省沽源县为例
        6.6.1 沽源县概况
        6.6.2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情况
        6.6.3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评价
    小结
7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根源
    7.1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及全球变化影响
        7.1.1 干旱气候
        7.1.2 大风
        7.1.3 地表丰富的沙物质
        7.1.4 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地沙漠化影响
    7.2 中国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7.2.1 人口压力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2 产业结构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3 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4 生产方式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3 案例—甘肃省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扩展的原因
        7.3.1 民勤绿洲的基本情况
        7.3.2 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状况
        7.3.3 民勤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分析
    小结
8 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制度及政策因素
    8.1 土地沙漠化防治利益主体冲突分析
        8.1.1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利益群体及其理性分析
        8.1.2 土地沙漠化防治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
    8.2 土地沙漠化及影响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制度因素
        8.2.1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市场失灵问题
        8.2.2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政府失灵”问题
    8.3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现实制度问题分析
        8.3.1 土地制度问题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2 现有的林权制度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3 投入体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5 现行管理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6 草原利用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7 水资源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8 政策失误
    小结
9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一: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
    9.1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原理
    9.2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9.3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成功的标准
    9.4 我国土地沙漠化分区恢复与重建途径
        9.4.1 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
        9.4.2 半干旱沙地类型区
        9.4.3 高原高寒沙漠化土地类型区
        9.4.4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沙地类型区
    小结
10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二:经济社会发展
    10.1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0.1.1 人力资本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
        10.1.2 加强沙区人力资本发展的有效措施
    10.2 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实现沙区经济良性循环
        10.2.1 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0.2.2 沙区产业结构应着力战略调整
        10.2.3 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
        10.2.4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0.2.5 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10.3 以解贫、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促进沙区经济发展
        10.3.1 我国贫困地区的成因分析
        10.3.2 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对策
        10.3.3 积极发展沙产业,为沙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
        10.3.4 典型案例—甘肃省张掖市荒漠绿洲特色产业发展
    10.4 倡导生态文明,提高生态伦理道德
        10.4.1 生态伦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10.4.2 生态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
    小结
11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三:制度创新
    11.1 投入体制创新
        11.1.1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入机制
        11.1.2 改革投资管理方式,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11.2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创新
        11.2.1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原理
        11.2.2 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内容
        11.2.3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途径
        11.2.4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11.2.5 开征生态税
    11.3 产权制度创新
        11.3.1 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作用
        11.3.2 完善产权制度,赋予农牧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11.3.3 实行森林产权制度创新
        11.3.4 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
    11.4 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11.4.1 水资源利用现状
        11.4.2 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11.5 草原管理制度创新
    小结
12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四:保障体系
    12.1 组织保障体系
    12.2 法津保障体系
    12.3 科技支撑体系
        12.3.1 土地沙漠化防治科技支撑现状
        12.3.2 防治土地沙漠化科技支撑重点领域
    12.4 土地沙漠化监测和预警体系
        12.4.1 土地沙漠化灾害监测预警理论
        12.4.2 监测预警指标的选取
        12.4.3 监测方法的选择与推广
        12.4.4 监测体系建设
        12.4.5 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小结
13 结论及讨论
    13.1 结论
    13.2 讨论
附件1:不同的制度安排对生态治理的影响
附件2:不同国家生态补偿机制
附表1:2000年全国荒漠化省区主要农作物产值统计数据
附表2:1978-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附表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中国农牧交错带环境恶化态势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牧交错带的战略地位
二、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一) 土壤基质的不稳定性与贫瘠性
    (二) 气候因子时空异质性与自然灾害的频发性
    (三) 土地的镶嵌性与多样性
    (四) 植被的非均质性与波动性
    (五) 农牧业低产性与不稳定性
    (六) 经济基础薄弱性与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性
    (七) 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合理性与经济系统的失衡性
三、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改善的基本途径

四、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D]. 崔超.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2]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3]关于西部地区沙漠化治理的思考——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J]. 胡小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3)
  • [4]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 张军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5]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王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D]. 陈少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7]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 [8]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D]. 邵治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刘拓.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10]中国农牧交错带环境恶化态势探析[J]. 杨慧霞,冯佰利,李海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标签:;  ;  ;  ;  ;  

我国西部大开发荒漠化灾害防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