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事检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民事,程序,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案件,虚假,进路。
民事检察论文文献综述
汤维建[1](2019)在《新时代民事检察的定位与作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事检察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面、由对立监督到协同监督、由一元到多元、由无保障到有保障、由单纯的刚性监督到刚柔并济的复合监督等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在民事诉讼监督中,要善于营造既有利于审判又有利于监督的程序结构模式,使司法(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2-09)
李洋,朱堂军[2](2019)在《一纸民事检察建议让“老赖”无处藏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本案情2019年7月,杭州市民翁某来到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向检察机关申请民事执行监督。翁某反映她和被执行人郑某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起诉至法院,2018年11月20日西湖区法院作出判决,判令郑某归还翁女士借款本金18万元,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宣判(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2-03)
赵少岸[3](2019)在《“情报+科技”引领监督模式是民事检察工作的新潮流》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事检察监督工作被动受案模式业绩数据不佳,根本原因是在机制上存在被动、零碎、存在监督空白、监督有效性低、案件数量少等局限,难以对民事诉讼建立全面有效的监督。“情报+科技”引领监督模式以情报思想为指导,以科技手段为方法,主动发现民事检察线索并随之展开法律监督工作,在实践中发现了大量监督线索,有效打击相关黑恶势力犯罪、套路贷犯罪、虚假诉讼犯罪,并对相关民事错误裁判进行监督,成效明显。究其原因,该模式是信息分布状况决定的最有效的线索追踪方式,发现线索能力强大,赋予检察机关系统治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适应性,契合法律监督的属性,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将成为民事检察工作新潮流。为应对变革带来的挑战,检察机关需处理好信息权、队伍建设、公共关系等重大课题。(本文来源于《新时代智慧检务建设论文集》期刊2019-12-01)
董少谋[4](2019)在《民事检察监督范围与程序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应重新认识和界定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通过立法等手段加强检察院对消极不予立案的监督、对虚假诉讼的监督、对审判程序中严重违法情形的法律监督。同时,检察监督的程序保障应有两个方面:一是法院对检察院提出的抗诉应直接裁定进入再审;二是法院对检察(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1-30)
刘卉[5](2019)在《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为检察工作包括民事检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此背景下,由国家检察官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云南省检察院承办的第(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1-27)
齐红,戴哲宇[6](2019)在《如何有效落实民事检察依职权监督》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事检察依职权监督,是指民事检察工作中,检察机关不经当事人申请,以自行发现的线索为案件来源,从而对法院民事诉讼活动开展法律监督。笔者认为,作为民事检察监督的重要启动方式之一,需要扩大依职权发现线索的途径,规范受理审查流程,适当调整相关程序,才能有效落实民(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1-10)
王翠云[7](2019)在《以民事检察创新发展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昆明11月7日电(通讯员王翠云)11月7日,第十五届高级检察官论坛在昆明举行。此次论坛由国家检察官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云南省检察院承办。论坛以“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围绕民事检察监督基础理论问题、民事(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1-08)
吴强林[8](2019)在《做强民事检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提出,要通过"做优刑事检察工作,做强民事检察工作,做实行政检察工作,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①。"四大检察"的提出,既是顺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检察机关职能调整优化的历史必然。民事检察一直是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做强民事检察既有现实需求,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本文来源于《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11-07)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课题组,黄辉[9](2019)在《民事检察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检察机关强化民事检察职能,构建形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轮驱动的检察职能新格局,是检察改革的基本趋势。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有机整合民事检察办案资源,构建符合检察权运行规律、内部高效协作、外部广泛支持的民事检察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民事检察部门办案工作的整体(本文来源于《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11-07)
王莉,金迪[10](2019)在《民事检察监督视角下的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种新的社会矛盾纠纷充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是相对稳定的、滞后的,通过大量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去适应社会需要,进而作为司法裁判的法源依据已经成为我国特有的法的形式。演变成"准立法行为"的司法解释,解决了司法者处理具体案件的适法需求,同时也引发了司法者"各执一词"的适法混乱。适用上的"无序化"造成了司法解(本文来源于《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11-07)
民事检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本案情2019年7月,杭州市民翁某来到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向检察机关申请民事执行监督。翁某反映她和被执行人郑某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起诉至法院,2018年11月20日西湖区法院作出判决,判令郑某归还翁女士借款本金18万元,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宣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事检察论文参考文献
[1].汤维建.新时代民事检察的定位与作为[N].检察日报.2019
[2].李洋,朱堂军.一纸民事检察建议让“老赖”无处藏身[N].检察日报.2019
[3].赵少岸.“情报+科技”引领监督模式是民事检察工作的新潮流[C].新时代智慧检务建设论文集.2019
[4].董少谋.民事检察监督范围与程序保障[N].检察日报.2019
[5].刘卉.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N].检察日报.2019
[6].齐红,戴哲宇.如何有效落实民事检察依职权监督[N].检察日报.2019
[7].王翠云.以民事检察创新发展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N].检察日报.2019
[8].吴强林.做强民事检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路[C].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2019
[9].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课题组,黄辉.民事检察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研究[C].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2019
[10].王莉,金迪.民事检察监督视角下的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C].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