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师范论文-马静仪

晓庄师范论文-马静仪

导读:本文包含了晓庄师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陶行知,师范生,教育实践,晓庄师范

晓庄师范论文文献综述

马静仪[1](2018)在《陶行知师范生教育实践思想探析——以晓庄师范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陶行知师范生教育实践思想是其师范教育思想的重要构成,其教育实践思想在晓庄师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理论基础上,他以"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作为教育实践的核心理念。在教育实践内容和方式上,他围绕"教学做"课程开展了师范生教育实践活动,并建立了以"中心学校"和"民众学校"为平台的实习基地。陶行知师范生教育实践思想,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对当今重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多元途径,完善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等方面仍具有借鉴和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论坛》期刊2018年09期)

马静仪,刘京京[2](2018)在《陶行知师范生社会实践思想探析——以晓庄师范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师范生社会实践思想。晓庄师范的师生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以"教学做"课程和"联村"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转变了民众的旧思想,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智识;改善了乡村状况,获得民众的广泛赞同;培养出一批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人才,为中国乡村教育做出了贡献。陶行知师范生社会实践思想对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培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陆伟兵[3](2017)在《晓师情缘——谨将此文献给母校南京晓庄师范90华诞》一文中研究指出能与晓师结缘,实出乎我的意料。1983年7月,我考入江苏省武进师范学校,那年我15岁。15岁,一个懵懂、青涩、花儿一般的年龄。叁年学习,叁年成长,武师让我这个从农村来的孩子睁开了一双看大千世界的眼睛。1986年6月下旬,武师毕业在即,正在常州市西直门小学实习的我忽然接到母校紧急通知,回校、抽签、封闭、备课、上课。一堂语文评优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的成功教学,让我获得了保送南京晓庄师范五年制(叁二分段)试点班的面试资格,经晓庄师范体育测试和即兴演讲面试,我被正式录取。那(本文来源于《生活教育》期刊2017年03期)

王文岭[4](2017)在《南京晓庄师范附属小学创校纪实》一文中研究指出晓庄师范全称是晓庄试验乡村师范,今天的晓庄师范附属小学,创校时称作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第叁中心小学,简称晓庄中心小学,也称为晓庄小学。它和晓庄师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叫中心小学,而不叫附属小学?为什么是第叁中心小学,是不是还有第一和第二中心小学?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陶行知一反传统的师范教育思想有关。中国近代师范教育,肇始于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创设师范斋,此后各式师范学校相继兴起。从师范学校创办之始,一直到(本文来源于《生活教育》期刊2017年01期)

[5](2016)在《南京市晓庄师范附属小学教师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期刊2016年08期)

胡文静[6](2015)在《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健全人格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乡村建设运动、师范教育改革运动、义务教育普及运动的推动下,创建了乡村师范学校,以此来促进乡村改造的发展。乡村师范学校以乡村建设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论文以晓庄师范学校为例,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探究乡村师范学校的健全人格养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社会活动四个方面来揭示学校管理与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关系,以为乡村改造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推动乡村建设的发展。乡村师范学校的五个培养目标是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物质载体,农人的身手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实践手段,科学的头脑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思维基础,艺术的兴味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美育途径,改造社会的精神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德育目标。在五大培养目标中,既要以德育来育人格,又要以智育来启发人格,还要以体载格、以美辅格,以劳养格,以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立足于“本土化”和“生活化”的课程设置。“本土化”的课程是指乡村教育专业课程,重点提高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农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生活化的课程是指在以“生活”为中心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五种具体课程,分别是:中心小学活动教学做;分任院务教学做;征服自然环境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学生自动的教学做,这种生活化的课程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体力、审美的能力、劳动的能力、道德修养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以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乡村师范学校的教学管理以“教学做合一”为原则的艺友制、学园制、小先生制叁种特色的制度。“教学做合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即提高学生“知行并用”的能力。艺友制重点突出以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来传递知识和艺能,并且传授者与被传授者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不仅发展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意,而且还实现了育人的效果;学园制重点在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小先生制重点在于使学生行使了教师的职责,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辛劳和快乐,并且习得了学会担当、学会分享的品格。因此,此种教学管理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发生了明显的转化,.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乡村师范学校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教育活动、文化活动。通过这些社会活动的锻炼,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以促使高尚人格之养成;自觉继承和发扬民族大义,以促使爱国情感之养成;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促使科学头脑的养成;自觉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促使健康体魄之养成;自觉遵守各种规章条例,以促使自律精神之养成;自觉践行吃苦耐劳的生活,以促使坚韧品质之养成;自觉学习和欣赏艺术文化,以促使美感之养成,最终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最后,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呼应了推动乡村师范教育产生的“叁大运动”:义务教育普及运动、师范教育改革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5-05-18)

刘大伟[7](2014)在《操震球在晓庄师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量的文献资料、回忆录及书信的基础上,文章借助操震球个人视角,再辅之以叙事的表述手法,不仅"生活"地还原了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日晨之晓庄情形,还折射出晓庄创设时期的具体活动情形及大历史背景,体现出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地上与地下"、"史学与文学"、"书面与口述"叁结合原则,达到了从微观层面追求全景式总体史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生活教育》期刊2014年03期)

林银光,沈燕菁[8](2012)在《晓庄师范与国立师范学院:永远的旗帜》一文中研究指出陶行知和廖世承是我国近代两位杰出的教育家,晓庄师范、国立师范学院在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师范教育界高举教育改造、民族复兴的大旗,至今仍是我们新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榜样。(本文来源于《生活教育》期刊2012年22期)

童富勇[9](2009)在《乡村教育运动与晓庄师范》一文中研究指出晓庄师范是现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成果,而乡村教育运动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产物。"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民主化、科学化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西方各种资产阶级学说的涌入,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职业教(本文来源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期刊2009-09-01)

潘红梅[10](2007)在《做父母需要培训上岗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其中还特别要求更新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孩子的教育由叁个部分组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老师从教前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训,社会也正在积极创造(本文来源于《南京日报》期刊2007-10-17)

晓庄师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师范生社会实践思想。晓庄师范的师生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以"教学做"课程和"联村"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转变了民众的旧思想,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智识;改善了乡村状况,获得民众的广泛赞同;培养出一批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人才,为中国乡村教育做出了贡献。陶行知师范生社会实践思想对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培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晓庄师范论文参考文献

[1].马静仪.陶行知师范生教育实践思想探析——以晓庄师范为中心的考察[J].教师教育论坛.2018

[2].马静仪,刘京京.陶行知师范生社会实践思想探析——以晓庄师范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8

[3].陆伟兵.晓师情缘——谨将此文献给母校南京晓庄师范90华诞[J].生活教育.2017

[4].王文岭.南京晓庄师范附属小学创校纪实[J].生活教育.2017

[5]..南京市晓庄师范附属小学教师作品[J].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2016

[6].胡文静.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健全人格养成[D].浙江师范大学.2015

[7].刘大伟.操震球在晓庄师范[J].生活教育.2014

[8].林银光,沈燕菁.晓庄师范与国立师范学院:永远的旗帜[J].生活教育.2012

[9].童富勇.乡村教育运动与晓庄师范[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2009

[10].潘红梅.做父母需要培训上岗吗?[N].南京日报.2007

标签:;  ;  ;  ;  

晓庄师范论文-马静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