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体关系论文_胡建方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客体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客,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马克思主义,网络。

主客体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胡建方[1](2019)在《马克思对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科学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的哲学概括,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实形式。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所有哲学都没能科学地解决主客体关系问题,而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和中介,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错误的过程中,科学地解决了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9年12期)

范丽敏[2](2019)在《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究其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与现实世界是一致的,此外,情景依赖性与动态建构性是它的新特征。新变化要求我们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进入网络,与受教育者共境;转变教育观念,与受教育者平等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把握主动权,以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2期)

曾令辉[3](2019)在《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整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它不单纯是哲学上的主客体关系或教育学上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简单移植,也不单纯是现实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复制。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需要从系统整体论的视角,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整体性的内涵、特点、生成可行性和实现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揭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内在基本矛盾和规律,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夏欣阳,李晓红[4](2019)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文明发展的产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转化为披着网络面纱的网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阈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围绕网络具有主客体相互转化、双向互动以及主客体相对平等等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启示: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主体性、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构建良性的网络互动机制、建立平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本文来源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潘顺[5](2019)在《主客体关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高度融合的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客体关系理论给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高度融合提供了很好的视域。要着力构建解释中国发展成功实践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重新加强意识形态灌输论的重要地位研究,增强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底气;积极探讨提高思想、政治和理论迭加效应的实现途径;探讨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规律。针对社会思潮对学生造成的迷惑,教师应该透彻阐释理论从而解疑释惑,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满足学生需求。教师要注意强化理论内功,探索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路径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改革能力以及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9年17期)

周军[6](2019)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创新中的主客体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国情,创造性地、系统地运用在我们党的全部活动实践中,形成并提炼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理论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好党群、干群、军民关系等的问题,是主客体关系辩证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必然会形成(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4期)

赖晓璐,江永强,刘学兰,黎莉,张小樱[7](2019)在《父母成人依恋、怜悯与亲子关系质量:主客体互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考察了父母的成人依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以及怜悯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广东省某市小学2~5年级学生的父母。534对父母自我报告了各自的成人依恋、怜悯和亲子关系质量。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发现:(1)父母各自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显着负向预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质量(主体效应),但无法显着预测伴侣与孩子的关系质量(客体效应);(2)父母各自的怜悯在上述主体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3)母亲的怜悯在自身依恋回避对父子关系的客体效应中起到"遮掩效应";(4)母亲的怜悯在自身依恋焦虑对父子关系的客体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从成对关系视角理解父母成人依恋如何影响亲子关系,实际干预中可以通过提高父母的怜悯能力来改善亲子关系。(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沈红,林桢栋[8](2019)在《大学教师评价的主客体关系及其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教师评价,在人事管理和学术内涵上存在着"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在我国大学的表现是行政力量的主导和学术力量的屈从。要实现大学教师评价主客体关系的平衡,需在"六个不唯"上做工作:评价导向上注重外显内在结合,不唯"可见表现";评价维度上考虑学术工作内涵,不唯"科研至上";评价标准上尊重不同学科差异,不唯"一把尺子";评价过程中引入教师主体功能,不唯"政策条款";评价方法上探索定性定量结合,不唯"数字迷信";评价结果上可行多方协商调适,不唯"一锤定音"。(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赵浚[9](2019)在《共同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性与目的性不断调和统一的结果,可以发展成为新的关系形态,即共同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主体的实现需要必要的发生条件,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徜徉于道德的自由境界,以高度的自我意识自为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主体将自觉占有人的本质,生发爱他人的能力;回归人的生活世界,追求人的终极关怀;构建人的意义人生,激发人的精神觉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终极性发展,这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提供了人学范式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邓沁汶[10](2019)在《卢卡奇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是卢卡奇早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他对发展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的突出贡献。卢卡奇早期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是他构建理论体系的基点。研究卢卡奇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是厘清其早期哲学思想发展脉络的切入点,对于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背景也具有重要意义。康德以先验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从主体的先天认识能力出发,将认识对象分为可知的经验对象与不可知的物自体,并以“物自体”在认识论领域中为人的认识能力设定了界限,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无法被克服。为了打破这条界限,黑格尔以实体就是主体的观点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结合起来,主体的自我认识过程即为实体的自我发展过程,通过思辨的辩证法论证了自我意识向自身回归成为绝对精神,在思辨中实现了主客体同一的概念神话。而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创造了实践辩证法,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论证了主客体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以总体性的思想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讨论共同构成卢卡奇阐释主客体关系的理论源泉。在时代背景下,第二国际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错误修正和片面理解,使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庸俗化倾向;在理论背景下,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以消解物自体为基点而发展,自始至终未能克服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出于这两方面原因,卢卡奇认为需要对主客体关系进行阐释,以恢复主体的能动性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他指出物自体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问题在思维领域里的表现形式。卢卡奇以总体性的辩证法为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指出物化的本质在于本体论意义上对主体与客体的颠倒,确立了无产阶级是真正的历史主体,并借助黑格尔的逻辑结构,提出了主客体在阶级意识中实现同一的观点。卢卡奇主客体关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他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的能动性,提出了资本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并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卢卡奇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在方法论、对主体与客体的规定以及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批判时都有失误。但他的阐释中呈现出其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相契合,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刻把握。(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9-05-01)

主客体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究其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与现实世界是一致的,此外,情景依赖性与动态建构性是它的新特征。新变化要求我们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进入网络,与受教育者共境;转变教育观念,与受教育者平等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把握主动权,以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客体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胡建方.马克思对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科学解决[J].经济师.2019

[2].范丽敏.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J].现代交际.2019

[3].曾令辉.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整体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9

[4].夏欣阳,李晓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其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

[5].潘顺.主客体关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高度融合的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

[6].周军.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创新中的主客体关系探究[J].知识文库.2019

[7].赖晓璐,江永强,刘学兰,黎莉,张小樱.父母成人依恋、怜悯与亲子关系质量:主客体互倚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8].沈红,林桢栋.大学教师评价的主客体关系及其平衡[J].中国高教研究.2019

[9].赵浚.共同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存[J].思想教育研究.2019

[10].邓沁汶.卢卡奇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D].武汉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城市群系统协调的主客体关系生物多样性资源产权主客体关系...道本管理“四主体论”示意图理主客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主客体关系科技供需主、客体关系移动商务信用信息服务主客体关系

标签:;  ;  ;  ;  ;  ;  ;  

主客体关系论文_胡建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