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葡萄糖脱氢酶活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葡萄糖,脱氢酶,杆菌,芽孢,短小,磷酸,微生物。
葡萄糖脱氢酶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端好[1](2010)在《高活力山梨醇脱氢酶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选育及生物催化合成米格列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米格列醇是1-脱氧野尻霉素的N-羟乙基衍生物,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临床上已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其主要通过以1-脱氧野尻霉素为底物纯化学合成和以N-羟乙基葡萄糖胺为底物化学生物组合法合成,前者反应步骤较多、生产成本高,其底物1-脱氧野尻霉素无论从植物中提取或化学合成或发酵生产,工艺均较复杂;后者采用产山梨醇脱氢酶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全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N-羟乙基葡萄糖胺反应用化学生物组合法合成米格列醇的工艺具有反应步骤少、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通过发酵获得的全细胞,其细胞膜山梨醇脱氢酶总活力和储藏稳定性均较低,严重制约了此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本论文的目的是获得具有高活力山梨醇脱氢酶的G. oxydans菌株,以其全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对化学生物组合法合成米格列醇的工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提高米格列醇的产量。通过对G. oxydans A1的培养和其细胞膜山梨醇脱氢酶活力的研究表明,碳源浓度较高时,抑制细胞生长。山梨醇脱氢酶催化生物转化反应时,反应液中溶氧量越大,反应需求的细胞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当反应液中的溶氧量一定,细胞浓度达到临界值时,反应速率最大;山梨醇脱氢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5.5。以G. oxydans A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结合梯度平板半理性筛选获得一株高山梨醇脱氢酶活力突变株G. oxydans Gouv2007,其单位生物量的山梨醇脱氢酶活力与原始菌株持平,而生物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1.2%,培养时间缩短了6小时。研究二者的发酵动力学,结果表明均符合底物抑制动力学模型,其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165h-1和0.2507h-1,Ki分别为1.5069g/L和3.9663g/L,突变株部分地解除了底物抑制现象。单因素优化实验表明,碳、氮源分别为山梨醇、酵母浸粉,无机盐为硫酸镁和磷酸氢二钾,摇床转速为200r/min,装液量为20%,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初始pH自然时,突变株的生物量和山梨醇脱氢酶的活力最高。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获得了细胞生长的最优培养条件:山梨醇18.0g/L,酵母浸粉10.0g/L,磷酸氢二钾3.0g/L其最终生物量达到1.333g/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34.6%;在2L发酵罐中放大培养,生物量达到了5.580g/L,单位生物量的山梨醇脱氢酶活力为1.1U/mg干细胞。对突变菌株细胞膜山梨醇脱氢酶性质作初步研究,最佳酶反应条件为:pH5.5,28℃。单批次操作稳定性较高,在转化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失活;当底物耗尽时,连续进行两次补加底物,酶活力降低较小;多批次操作稳定性较差,首次重复使用时,酶活力有较小的降低,二次重复使用时,酶活力丧失40%。在山梨醇培养基中梯度增大甘油浓度诱导提高山梨醇脱氢酶活力,甘油浓度为20.0g/L时,该酶的单位生物量活力达到1.9U/mg干细胞,比未诱导的提高了63%。总活力达到2.2U/mL发酵液,比未诱导的提高了30.5%。其储藏稳定性也相应提高,菌体静息细胞储存一个月时,酶活力保留75%,未经诱导的只保留30%。酶动力学显示,其Ks由诱导前的51mmol/L减小到38mmol/L,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加了1.34倍。由此,建立了甘油诱导高活力山梨醇脱氢酶的生产工艺。以葡萄糖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N-羟乙基葡萄糖胺,葡萄糖转化率为89%;在通气搅拌下,用高活力的山梨醇脱氢酶催化N-羟乙基葡萄糖胺反应生成6-脱氧-6-氨基(N-羟乙基)-α-L-呋喃山梨糖;再加氢还原为米格列醇,分别利用TLC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检测到从N-羟乙基葡萄糖胺到生成米格列醇两步反应的总底物转化率为77.3%和73.6%,产物得率为62.7%。对合成的米格列醇经提纯后得到白色固体粉末,测得熔程为142-147℃,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该产物与米格列醇标准品谱图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0-06-30)
张锦芳,籍小涛,杜连祥[2](2001)在《D-葡萄糖脱氢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短小芽孢杆菌在D-核糖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D-核糖发酵液离心洗涤得菌体 ,采用超声波破碎 (在 40 k W下 ,工作 4s,间歇 4s,破碎 90次 ) ,制备无细胞抽提液。取无细胞抽提液 80 μL 及 10 0 μmol/ L 葡萄糖、4μmol/ LNADP、0 .6 mmol/ L Tris- HCl(p H=6 .8)、10 μmol/ L Mn SO4溶液各 1m L,在 37℃下保温 10min,测定 A340 num的值 ,对比 NADPH标准曲线 ,测定 D-葡萄糖脱氢酶的酶含量。根据测定的时间及酶蛋白的含量 ,从而确定 D-葡萄糖脱氢酶的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张德泰,马蔚芸,董永勤,杨伟宗[3](1998)在《上海地区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人群葡萄糖 - 6-磷酸脱氢酶 ( G6PD)活力水平及 G6PD缺乏的发生情况 ,观察 G6PD与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采用标准方法测定该地区随机人群 555例及糖尿病患者 169例 G6PD活力。结果 :G6PD活力在随机人群为 5.4 1± 1.2 6U / g Hb-1,糖尿病患者中为 4 .81±1.30 U/ g Hb。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 G6PD较随机人群显着降低 ( P<0 .0 1) ,G6PD缺乏的发生率随机人群为 1.4 4 % ,糖尿病患者为 3.55% ,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期刊1998年04期)
孟泽[4](1986)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试剂中该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肌酸激酶(CK)用的G6PD 试剂,最好预先测其活力,然后确定其用量.我们参照IFCC 推荐方法测其活力,在测定中发现按推荐方法加已糖激酶(HK)得到假性的极高的G6PD 活力;若不加HK,测得结果能准确代表G6PD 试剂中该酶的活力.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1986年03期)
葡萄糖脱氢酶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D-核糖发酵液离心洗涤得菌体 ,采用超声波破碎 (在 40 k W下 ,工作 4s,间歇 4s,破碎 90次 ) ,制备无细胞抽提液。取无细胞抽提液 80 μL 及 10 0 μmol/ L 葡萄糖、4μmol/ LNADP、0 .6 mmol/ L Tris- HCl(p H=6 .8)、10 μmol/ L Mn SO4溶液各 1m L,在 37℃下保温 10min,测定 A340 num的值 ,对比 NADPH标准曲线 ,测定 D-葡萄糖脱氢酶的酶含量。根据测定的时间及酶蛋白的含量 ,从而确定 D-葡萄糖脱氢酶的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葡萄糖脱氢酶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端好.高活力山梨醇脱氢酶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选育及生物催化合成米格列醇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张锦芳,籍小涛,杜连祥.D-葡萄糖脱氢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短小芽孢杆菌在D-核糖生产中的应用[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
[3].张德泰,马蔚芸,董永勤,杨伟宗.上海地区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测定[J].上海医学.1998
[4].孟泽.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试剂中该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改进[J].临床检验杂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