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殖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中国,主义,中非,话语,理论。
西方殖民论文文献综述
于中宁[1](2019)在《去殖民化的核心是颠覆西方优越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某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制度有几个错误认识。第一,对西方文化的野蛮性、侵略性、掠夺性、殖民性估计不足,缺乏战略警觉。第二,全盘或部分接受西方优越论。第叁,对现代资本主义缺乏完整的认识。资本主义有贪婪残忍的一面,也有发展经济的合理因素,例如职业操守精神、法治精神、企业家精神等。社会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伟大创造,例如经济平等精神、社会正义精神、政府干预经济精神等,这些精神都离开了西方的基础价值观,对人类发展有重大(本文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张子祥,张煊[2](2019)在《对西方的“新殖民主义”之考与中非合作之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下的中非合作敌视,极力渲染中国在非洲的"新殖民主义"行为,诋毁中国的国际形象。通过历史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深入分析"新殖民主义"质疑的演变历程,以及"新殖民主义"引发的思考,旨在为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新殖民主义"猜忌,提供理论参考,让"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绽放光芒。(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1期)
龙森祥[3](2019)在《《雪花秘扇》:西方后殖民视野下的东方女性身体符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雪花秘扇》上映于2011年,根据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的同名原作改编。故事跨越了清朝中期与当下中国两个时代,讲述了两对女性的相似又不同的人生际遇,展现了女性间真挚的友谊。研究尝试借助后殖民批判主义的文化观点、批评策略,分析《雪花秘扇》中女性肉身的"奇观化",探讨影片从"清末"到"现下"的双层平行叙事及其叙事功能,并且从文化现象分析层面对《雪花秘扇》中情节的设置、角色身份的变化等内容做出分析和讨论,尝试解读《雪花秘扇》中隐藏的深层叙事内涵。(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10期)
韩秀丽[4](2019)在《关于中国在非洲经济存在的国际法思考——兼驳西方“移花接木”的“新殖民主义”谰言》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国家在非洲的存在经历了由殖民主义到新殖民主义的转变,新殖民主义原本无涉中国。随着中非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中国经常被西方国家贴上"新殖民主义"的标签。西方各种"新殖民主义"谰言对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存在带来负面影响,损害中非双方利益,并阻碍中非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在论述反殖民主义、反新殖民主义国际法发展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存在是反新殖民主义国际法的创新实践,批驳了西方"移花接木"的"新殖民主义"谰言,揭示了中非经济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实质,并进而探讨了践行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法治之路。(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法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林彦虎,黎万和[5](2018)在《全球化进程中反抗西方文化殖民的中国式突破——基于后殖民主义的比较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殖民形态的生成经历了"单向扩张—结盟性扩张—互动交织扩张"叁种交互形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对西方文化殖民的积极反抗中,后殖民主义做出了深刻反思和重要贡献,但也走向了系列困境。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融合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积极反抗西方文化殖民的掠夺性,在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建构中瓦解着资产阶级主导的西方文化殖民的霸权性,有效实现了全球化进程中反抗西方文化殖民之后殖民主义困境的中国式突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反抗西方文化殖民贡献了中国力量、提供了中国方案。(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韩林耕[6](2018)在《卡梅隆电影中西方中心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二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卡梅隆的电影之所以受到全球各种文化的认同,从本质上看是其创作上的内里逻辑的纠缠,导致他的创作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纠缠就是他宏阔的世界多民族视野和相对局限的欧美中心主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为他赢得了电影艺术层面的成功,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实例,为分析卡梅隆电影艺术提供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8年22期)
黄成华[7](2018)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书写方式批判——基于罗伯特·扬后殖民理论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殖民国家虽然赢得了政权独立,但依然受到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制。后殖民主义主张通过历史书写方式的批判,颠覆体现于历史书写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西方的文化殖民体现了知识与权力的合谋、"自我"对"他者"的新压制以及本体论的潜在暴力。(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8年11期)
刘康[8](2018)在《后殖民理论与“华语语系文学”——评吴娱玉《西方理论中的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理论",从广义上而言,指的是近40年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进入中国的西方思想观念;从狭义上来说,则指西方20世纪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虽然进入中国的西方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观念五花八门,立场与价值取向多元;但就文化领域而言,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具有左翼倾向的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和各种"后学",即后结(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8年10期)
龚秀美[9](2018)在《从《幽暗之地》看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文化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幽暗之地》是南非作家J.M.库切的代表作。J.M.库切的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在《幽暗之地》中,库切将自己的艺术才能深入到异质文化中间,去挖掘那些令人憎恶的人物的内心深处所隐含的事物。他批判了试图通过战争获取和平的野蛮行为,抨击了西方宗教文明的弊端,揭露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罪恶,对西方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根源进行了深思和批判。本文通过对《幽暗之地》的深入剖析和解读,来探究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文化根源,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叶险明[10](2018)在《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中“西方中心主义”批判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殖民主义"语境中"西方中心主义"批判有两个主要局限:一是把"西方中心主义"的传播和流行仅仅视为"宗主国"强力推行制造出来的话语的结果,而忽略了西方国家的"西方中心主义"与非西方国家的"西方中心主义"的互补关系及其现实历史原因。二是以特殊、独特、差异,来拒斥普遍、本质和统一;把"元叙事"等同于"西方中心主义"本身,拒斥"元叙事"和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性。这两个主要局限,不仅在方法论上阻碍了我们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科学批判以及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发展和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而且也给我们正确认识包括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设置了种种障碍。(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西方殖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下的中非合作敌视,极力渲染中国在非洲的"新殖民主义"行为,诋毁中国的国际形象。通过历史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深入分析"新殖民主义"质疑的演变历程,以及"新殖民主义"引发的思考,旨在为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新殖民主义"猜忌,提供理论参考,让"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绽放光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殖民论文参考文献
[1].于中宁.去殖民化的核心是颠覆西方优越论[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
[2].张子祥,张煊.对西方的“新殖民主义”之考与中非合作之辨析[J].青年与社会.2019
[3].龙森祥.《雪花秘扇》:西方后殖民视野下的东方女性身体符号分析[J].电影文学.2019
[4].韩秀丽.关于中国在非洲经济存在的国际法思考——兼驳西方“移花接木”的“新殖民主义”谰言[J].国际经济法学刊.2019
[5].林彦虎,黎万和.全球化进程中反抗西方文化殖民的中国式突破——基于后殖民主义的比较视域[J].新疆社会科学.2018
[6].韩林耕.卡梅隆电影中西方中心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二元性[J].电影文学.2018
[7].黄成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书写方式批判——基于罗伯特·扬后殖民理论的考察[J].社科纵横.2018
[8].刘康.后殖民理论与“华语语系文学”——评吴娱玉《西方理论中的中国》[J].中国图书评论.2018
[9].龚秀美.从《幽暗之地》看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文化根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10].叶险明.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中“西方中心主义”批判的批判[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