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刘家湾滑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坡,刘家,稳定性,突变,奉节县,工程地质,汶川。
刘家湾滑坡论文文献综述
何源,罗永红,王运生,高原[1](2015)在《刘家湾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家湾滑坡位于青川东河口红光乡刘家湾,为汶川地震触发的特大型岩质山体滑坡。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滑坡堆积体与一般汶川地震滑坡运动堆积体迥异的是滑体在沿碳质板岩与白云岩划分带破坏溃滑后,滑源区又沿白云岩风化卸荷带触发了二次溃滑,形成二级堆积平台的形态且以不同岩性区分,在岩性划分带及风化卸荷带呈现出明显的动力破坏特性。通过对该滑坡堆积体进行岩体物理力学试验及波速测试研究表明,该滑坡由白云岩、碳质板岩及千枚岩组成的"内硬外软"岩质边坡具有明显的量化差异特性,强震条件下差异岩性组合边坡岩层接触面的动力突变效应耦合凸出地形是导致该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近一步研究显示该滑坡运动可大致分山体震裂阶段、地质分界面应力突变阶段、高速溃滑阶段、碎屑流堆积阶段、二次溃滑堆积5个动力过程。(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何源[2](2015)在《刘家湾滑坡岩体介质分界面动力突变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体物理-力学性质随空间位置不同而有性质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波阻抗特性。强震条件下,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通常在介质物性差异界面形成强烈的反射、折射效应,产生巨大的动拉应力、动剪应力从而导致斜坡岩土体破坏或形成独特的动力失稳特征。因此,通过开展岩体介质分界面动力突变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防震减灾意义。本文以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的青川县刘家湾大型岩质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开展理论研究、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滑坡区岩体物理力学实验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探讨刘家湾滑坡在强震作用下应力波穿透不同地质单元时所产生的动应力突变特征,致使滑坡失稳的破坏机制。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刘家湾滑坡的野外调查表明,斜坡总体上表现为“内硬外软”的二元结构组合,外部地质单元由震旦系胡家寨组炭质板岩、绢云石英千枚岩组成,而下部的地质单元则震旦系元吉组下段白云岩组成。通过室内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得到的结果分析,叁种岩体在弹性模量呈梯度递减变化的趋势,白云岩的弹性模量为炭质板岩的7.1倍、炭质板岩的弹性模量为千枚岩的10.7倍。室内实验表明该斜坡岩体组成物质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在强震作用下地层岩性分界面易形成显着的动应力突变效应。(2)特殊的地质结构组合使得应力在穿透白云岩与炭质板岩地质单元时,透射应力约等于0.54倍初始应力,反射应力约等于‐0.46倍的初始应力。此时,反射进入白云岩地层的应力波为拉伸波,在地层分界面产生强大的动拉应力、动剪应力作用,使得斜坡最终沿地层分界面破坏并高速滑移剪出,形成滑坡。(3)刘家湾滑坡离散元数值模拟的研究分析表明,斜坡的剪切应变首先以地层分界面为界线集中在斜坡外部“软质岩体”板岩内。在地震动力的持续加载下,剪切应变开始集中在分界面两侧,沿地层分界面产生变形,并向坡脚锁固段集中,最终引起锁固段破坏而以地层分界面为滑移面高速剪出。整体上,斜坡中质点的水平加速度、竖向加速度均具有高程放大效应。其中,以监测点M6为参照,监测点M5~M1的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依次为1.25、1.28、1.46、1.55、1.58倍;竖直加速度放大系数依次为1.11、1.02、1.19、1.19、1.42倍,水平加速度放大更为明显。(4)白云岩及板岩组成的“内硬外软”二元结构在介质分界面处的动力分异效应与波阻抗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波阻抗比<0.8时,应力波在透过介质分界面时,最大主应力呈放大效应;当波阻抗比=0.8时,应力波在透过介质分界面时并无明显的放大或减小,可视为应力分异效应的临界条件;而当波阻抗比>0.8时,应力波在透过介质分界面时最大主应力呈递减效应,且随着波阻抗比越大,递减效应越明显,亦即说明应力波在介质分界面出的反射效应越强烈。(5)刘家湾滑坡的破坏机制为“外软内硬”特殊的地层岩性组合使得地震波在穿过地质界面时发生折射、反射等动应力作用,耦合地形放大效应等使得斜坡体动力响应异常强烈,并使得滑坡沿软弱结构面剪出。其变形破坏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地震的长持时累积效应-地质界面应力突变阶段-高速溃滑阶段-碎屑流和堆积阶段-二次溃滑堆积阶段。(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郑天友,祝振华[3](2008)在《刘家湾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家湾滑坡位于新建兰渝铁路线路CK127+500左侧,滑坡主滑方向与线路近于垂直,线路穿越滑坡体的前缘。文章通过分析滑坡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详细描述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在定性及定量两个层次上综合评价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08年02期)
姚文清,杨子荣,王文喜[4](2006)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长江叁峡水库区刘家湾滑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对滑坡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方式进行稳定性研究已成为目前岩土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由于滑坡稳定性判别的模糊性,可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先找出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个因素,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值。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来判定滑坡的稳定性[2](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贺建波[5](2004)在《叁峡库区刘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叁峡库区地处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和第叁阶梯过渡带,地跨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和川鄂低中山峡谷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奉节县是叁峡库区内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刘家湾滑坡为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个,该滑坡对已建的移民迁建工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新县城区的移民开发建设,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本论文在详细调查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多种勘察手段,从综合地质分析入手,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失稳机理。由于滑坡稳定性分析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单一的方法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尝试将工程地质类比法及有限差分法引入到滑坡稳定性分析中,以对滑坡稳定性的综合工程地质类比分析为基础,结合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差分法进一步对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及应力应变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计算了滑坡的推力,依此为据对滑坡防治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本次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按滑坡边界、变形特征及成生关系的不同,刘家湾滑坡可分为刘家湾老滑坡及新滑坡两部分,其中刘家湾老滑坡体积约793×104m3,为一大型岩质滑坡,老滑坡整体无变形迹象。新滑坡规模达122×104m3,变形迹象较明显,滑坡近期变形以蠕滑为特征,表现为牵引式滑移失稳模式。刘家湾老滑坡形成的主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坡体结构及气象与水文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其形成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新滑坡的形成则与区内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刘家湾老滑坡具典型的“弯曲―拉裂型”变形破坏模式,滑坡发生之前岩体经历了弯曲、拉裂直至岩层折断、压碎的过程。新滑坡的形成主要由于在滑坡前缘大开挖及在坡体上不合理地堆填弃土改变了坡体形态和结构,破坏了其原有的自然平衡,加速了老滑坡体前缘的演变进程,在持续的暴雨的诱发下产生了刘家湾新滑坡,新老滑坡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滑坡稳定性及应力应变场有限差分法分析表明: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稳定性较差,其中老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新滑坡则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滑坡体浅表面局部存在着拉应力分布区,而剪应力则明显在坡脚地带集中;滑坡体位移集中在浅表层的中前部,位移方向平行坡面向下,发生破坏失稳的可能性极大。综合工程地质类比法分析表明,刘家湾老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刘家湾老滑<WP=5>坡综合判别系数为1.52,其判别系数分级为稳定;新滑坡现处于极限平衡或蠕滑阶段。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可知:老滑坡在天然状态下与雨季状态下,FS=1.16~1.28,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状态下,FS =0.99~1.0,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或极限平衡状态;新滑坡在天然状态下,FS=1.05~1.11,滑坡处于暂时稳定状态,在雨季状态下,FS=0.89~0.96,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地震状态下,FS =0.835~0.903,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安全系数取1.25时,在雨季状态下,新滑坡剪出口的最大剩余下滑力为1887.5KN/m。结合稳定性分析、应力应变场分布特征及推力计算结果,通过多方案对比分析,确定了以保证新滑坡稳定为治理的重点,采用地表排水和堆填压脚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11-10)
刘家湾滑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随空间位置不同而有性质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波阻抗特性。强震条件下,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通常在介质物性差异界面形成强烈的反射、折射效应,产生巨大的动拉应力、动剪应力从而导致斜坡岩土体破坏或形成独特的动力失稳特征。因此,通过开展岩体介质分界面动力突变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防震减灾意义。本文以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的青川县刘家湾大型岩质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开展理论研究、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滑坡区岩体物理力学实验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探讨刘家湾滑坡在强震作用下应力波穿透不同地质单元时所产生的动应力突变特征,致使滑坡失稳的破坏机制。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刘家湾滑坡的野外调查表明,斜坡总体上表现为“内硬外软”的二元结构组合,外部地质单元由震旦系胡家寨组炭质板岩、绢云石英千枚岩组成,而下部的地质单元则震旦系元吉组下段白云岩组成。通过室内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得到的结果分析,叁种岩体在弹性模量呈梯度递减变化的趋势,白云岩的弹性模量为炭质板岩的7.1倍、炭质板岩的弹性模量为千枚岩的10.7倍。室内实验表明该斜坡岩体组成物质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在强震作用下地层岩性分界面易形成显着的动应力突变效应。(2)特殊的地质结构组合使得应力在穿透白云岩与炭质板岩地质单元时,透射应力约等于0.54倍初始应力,反射应力约等于‐0.46倍的初始应力。此时,反射进入白云岩地层的应力波为拉伸波,在地层分界面产生强大的动拉应力、动剪应力作用,使得斜坡最终沿地层分界面破坏并高速滑移剪出,形成滑坡。(3)刘家湾滑坡离散元数值模拟的研究分析表明,斜坡的剪切应变首先以地层分界面为界线集中在斜坡外部“软质岩体”板岩内。在地震动力的持续加载下,剪切应变开始集中在分界面两侧,沿地层分界面产生变形,并向坡脚锁固段集中,最终引起锁固段破坏而以地层分界面为滑移面高速剪出。整体上,斜坡中质点的水平加速度、竖向加速度均具有高程放大效应。其中,以监测点M6为参照,监测点M5~M1的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依次为1.25、1.28、1.46、1.55、1.58倍;竖直加速度放大系数依次为1.11、1.02、1.19、1.19、1.42倍,水平加速度放大更为明显。(4)白云岩及板岩组成的“内硬外软”二元结构在介质分界面处的动力分异效应与波阻抗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波阻抗比<0.8时,应力波在透过介质分界面时,最大主应力呈放大效应;当波阻抗比=0.8时,应力波在透过介质分界面时并无明显的放大或减小,可视为应力分异效应的临界条件;而当波阻抗比>0.8时,应力波在透过介质分界面时最大主应力呈递减效应,且随着波阻抗比越大,递减效应越明显,亦即说明应力波在介质分界面出的反射效应越强烈。(5)刘家湾滑坡的破坏机制为“外软内硬”特殊的地层岩性组合使得地震波在穿过地质界面时发生折射、反射等动应力作用,耦合地形放大效应等使得斜坡体动力响应异常强烈,并使得滑坡沿软弱结构面剪出。其变形破坏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地震的长持时累积效应-地质界面应力突变阶段-高速溃滑阶段-碎屑流和堆积阶段-二次溃滑堆积阶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刘家湾滑坡论文参考文献
[1].何源,罗永红,王运生,高原.刘家湾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15
[2].何源.刘家湾滑坡岩体介质分界面动力突变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3].郑天友,祝振华.刘家湾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评价[J].甘肃科技纵横.2008
[4].姚文清,杨子荣,王文喜.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长江叁峡水库区刘家湾滑坡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
[5].贺建波.叁峡库区刘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