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性能论文_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

导读:本文包含了荧光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荧光粉,荧光,性能,稀土,晶体,卟啉,钼酸。

荧光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1](2019)在《CaLaAl_3O_7:Tm~(3+)蓝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尿素为燃料,乙二醇为络合剂,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CaLaAl_3O_7∶Tm~(3+)蓝色荧光粉。通过XRD分析样品的物相,扫描和透射电镜分析荧光粉形貌,确定合成最佳温度和最优尿素用量,并探究Tm~(3+)掺杂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的最佳用量为基质CaLaAl_3O_7物质的量的2倍,最佳合成温度为800℃。荧光粉为纳米颗粒,哑铃型,底部直径约50nm,长约130nm,中间较细部分约35nm。荧光粉的激发谱线由位于250nm~300nm的电荷迁移带(O~(2-)→Al~(3+)、O~(2-)→Tm~(3+))和位于357nm的Tm~(3+)激发峰(~3H_6→~1D_2)组成,最强激发峰位于357nm,跃迁强度最大。发射光谱位于455nm,来自于Tm~(3+)的~1D_2→~3F_4跃迁,荧光粉发蓝光。Tm~(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14,在近紫外357nm激发下,发光色坐标为(0.197,0.138),是一种潜在的单掺杂蓝色荧光粉。(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9年06期)

宋志国,张顺,张颢昊,王敏[2](2019)在《苯磺酸锌配合物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苯磺酸锌[Zn(H_2O)_6](C_6H_5SO_3)_2(1)和对甲基苯磺酸锌[Zn(H_2O)_6](p-CH_3C_6H_4SO_3)_2(2),均为无色块状晶体。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两个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配合物中Zn(Ⅱ)离子均与6个配位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形的八面体空间构型,再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还研究了两个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琳,林冰,梁珂,刘劳珍,隆金桥[3](2019)在《铝铋离子掺杂对ZnO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水合醋酸锌作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作为溶剂,聚乙二醇(PEG-400)作为分散稳定剂,利用一种简单温和的方法制备Al~(3+)、Bi~(3+)掺杂氧化锌量子点,分别研究Al~(3+)、Bi~(3+)单掺,共掺对量子点荧光光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灯照射下,量子点颜色为绿色。在360 nm的激发下,ZnO量子点在524 nm附近有较的发射峰。随着掺杂离子用量的增加,ZnO量子点可见光区发射峰形状不变,单掺和共掺Al~(3+)、Bi~(3+)都使ZnO量子的荧光峰值减弱,但单掺Al~(3+)使荧光峰发生了红移。(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武超,李峰,范伟,张静,孙杰[4](2019)在《Mg~(2+)或Zn~(2+)掺杂的Ca(WO_4)_(1-x)(MoO_4)_x∶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氧化钨(WO_3)、叁氧化钼(MoO_3)、碳酸钙(CaCO_3)和叁氧化二铕(Eu2O_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激活的钨钼酸钙Ca(WO4)1-x(MoO4)x∶Eu3+红色荧光粉,探究固溶成分变化对材料发光特性的影响。在Eu3+和Li+摩尔分数均为10%条件下,钨酸根离子(WO24-)被不同摩尔分数的钼酸根离子(MoO24-)替换,Ca2+被不同摩尔分数的Mg2+和Zn2+替换。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所制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800℃,(MoO4)2-摩尔分数为25%,Li+和Eu3+摩尔分数均为10%,Mg2+摩尔分数为1%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好,其激发峰位于~352nm处,发射峰在~612nm处; Zn2+摩尔分数为3%时,荧光粉发光强度最好,其激发峰位于~294nm处,发射峰在~612nm处。(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翟永清,王恒刚,李天姿,姜龙太,汪威澳[5](2019)在《ZnWO_4∶Eu~(3+),Dy~(3+)白色荧光粉的微波水热合成及其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水热法快速合成了Zn_(0.9975-x)WO_4∶0.0025Eu~(3+),x Dy~(3+)(x=0,0.0025,0.005,0.01,0.02)一系列单一基质白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光谱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180℃下仅用2 h即可合成单斜晶系黑钨矿结构的Zn WO_4∶Eu~(3+),Dy~(3+)纯相,且有较高的结晶度;样品颗粒为类球形,尺寸在50 nm左右。在303 nm的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可以同时产生WO_4~(2-)、Dy~(3+)和Eu~(3+)的特征发射,主峰分别位于472 nm、583 nm和617 nm。当样品组成为Zn WO_4∶0.0025Eu~(3+),0.005Dy~(3+)时,其色坐标为:x=0.3359,y=0.3064,接近理想白光,色温:5290 K。(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吴明娒[6](2019)在《荧光粉红色发光性能调控和设计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色成分可以提高LED器件的显色指数,可使器件变得更为暖和。Eu~(3+)稀土离子具有特征红色发光性能,但是由于Eu~(3+)稀土离子的f-f跃迁在蓝光区域吸收窄,本报告首先给出了有关Eu~(3+)无浓度猝灭,同时讨论了利用(Tb~(3+))n→Eu~(3+)或者Ce~(3+)→(Tb~(3+))n→Eu~(3+)能量传递以及结晶学的结构调控以提高在蓝光区域的吸收和发光性能;其次讨(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刘志强,曹师虎,张哲,武峻峰,赵越[7](2019)在《2,6-二(1-咪唑基)萘和二羧酸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识别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6-二(1-咪唑基)萘(L)和二羧酸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3个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Co(L)(AIP)]·2DMF (1),[Co(L)(AIP)]·DMF (2)和[Co(L)(IDC)(H2O)2]·0.5L·H2O (3)(H2AIP=5-氨基间苯二甲酸,H2IDC=4,4′-亚氨基二苯甲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等对MOFs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2和3属于叁斜晶系P1空间群。1和3均为一维的链状结构,2为二维的层状结构,叁者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此外,对MOFs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3通过荧光猝灭对丙酮分子具有识别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耿聪,郑慧,陈玉婷,姜建壮[8](2019)在《离子受体对自由卟啉探针荧光识别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个N,N-二吡啶胺基受体修饰的自由卟啉化合物(Porphyrin-2-DPA)光学识别性能的系统研究,可以得知:该卟啉化合物中心刚性共轭的四吡咯环状结构不仅作为灵敏的光学信号基团、更是作为第一离子配位受体,在非共轭的N,N-二吡啶胺基受体辅助下,对Pb2+/Cu2+离子表现出灵敏的多重信号分析识别功能。(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余意,刘嫚玲,刘根长,张明,董昱[9](2019)在《一种新型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光LED具有高能效、低能耗、长寿、环保等许多优点,成为下一代绿色固态光源.实现LED白光发射主要方法之一是发蓝光或近紫外光的芯片上按一定比例涂上荧光粉,利用芯片发射的蓝光或紫外光来激发荧光粉而实现.然而,尽管目前发红色荧光的粉体材料种类较多,但整体性能仍不足.因此探索性能优异的适合蓝光、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的发红光稀土材料是当前该领域一个研究热点.具有白钨矿结构的双钼酸盐NaLu(MoO_4)_2物化性能优良,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基质材料,其结构特殊,可以为掺杂的稀土激活离子提供丰富的晶场,改善激活离子的发光性能.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一系列NaLu_((1-x))Eu_x(MoO_4)_2(x=0.02, 0.05, 0.10, 0.15, 0.20, 0.25,)荧光粉体材料,并利用XRD,EMS、粒径分析、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等手段对不同掺杂量的荧光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u~(3+)离子的杂浓度在20%左右时材料的成型最好,粒径均匀,发光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游超瑜,林隆辉,李剑锋[10](2019)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荧光粉由于其显色性好以及荧光寿命长等优点,一直作为重要的荧光转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s)系统中。然而相比于其他稀土荧光粉,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由于固有本征发光效率低,能量失配以及荧光寿命过长等问题,严重危害了整个发光二极管系统,尤其是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的色彩质量和能源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途径增强其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1-3]。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等离激元共振效应(SPR)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的普适性解决方案。作为一种等离子信号放大器,银核壳层隔绝纳米粒子(Ag-SHINs)被有效负载在稀土荧光颗粒周围,通过精确调控壳层隔绝纳米粒子的内核尺寸、壳层厚度,从共振峰位置、距离效应以及负载浓度等几个方面系统地研究Ag-SHINs对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壳层隔绝模式中,惰性壳层可以有效阻止荧光淬灭,而Ag内核提供的强光电场可以对荧光信号的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同步进行增强。通过调控SPR效应可以有效地加速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内量子能量转移过程,对荧光强度、荧光寿命性能进行同步优化。这对于LED技术体系尤其是白光照明WLE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荧光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苯磺酸锌[Zn(H_2O)_6](C_6H_5SO_3)_2(1)和对甲基苯磺酸锌[Zn(H_2O)_6](p-CH_3C_6H_4SO_3)_2(2),均为无色块状晶体。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两个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配合物中Zn(Ⅱ)离子均与6个配位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形的八面体空间构型,再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还研究了两个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荧光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CaLaAl_3O_7:Tm~(3+)蓝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稀土.2019

[2].宋志国,张顺,张颢昊,王敏.苯磺酸锌配合物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3].刘琳,林冰,梁珂,刘劳珍,隆金桥.铝铋离子掺杂对ZnO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J].云南化工.2019

[4].武超,李峰,范伟,张静,孙杰.Mg~(2+)或Zn~(2+)掺杂的Ca(WO_4)_(1-x)(MoO_4)_x∶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5].翟永清,王恒刚,李天姿,姜龙太,汪威澳.ZnWO_4∶Eu~(3+),Dy~(3+)白色荧光粉的微波水热合成及其发光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19

[6].吴明娒.荧光粉红色发光性能调控和设计制备[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7].刘志强,曹师虎,张哲,武峻峰,赵越.2,6-二(1-咪唑基)萘和二羧酸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识别性能(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8].耿聪,郑慧,陈玉婷,姜建壮.离子受体对自由卟啉探针荧光识别性能的影响(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9].余意,刘嫚玲,刘根长,张明,董昱.一种新型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

[10].游超瑜,林隆辉,李剑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论文知识图

磷光敏化荧光器件结构示意图(a)不同...化合物13’在273K时CO2的吸附等温线化合物6的左手和右手的螺旋链及氢键构...化合物36的分子结构、氢键(4,4)拓扑的...),另一种图5-7化合物38的分子结构及...纳米晶(a)和ZnS:Mn/SiO2(b)...

标签:;  ;  ;  ;  ;  ;  ;  

荧光性能论文_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