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激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双频,激光器,光源,半导体,绿光,装置。
光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李长磊,姚文明,陈建生,田玉冰,檀慧明[1](2019)在《基于共掺杂Dy-Tb∶YAG晶体的全固态黄光激光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激光上下能级的粒子反转速度,采用具有高声子能量的YAG晶体作为掺杂基质,通过多声子弛豫的方式加速~6H_(13/2)能级的粒子数消耗;同时引入与激光下能级能量相近的Tb~(3+)离子,实现Dy~(3+)∶~6H_(13/2)与Tb~(3+)∶~7F_4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成功地减小了~6H_(13/2)的能级寿命,首次获得了582.1 nm的黄光激光输出。通过对比Dy∶YAG与Dy-Tb∶YAG的荧光光谱,分析了Tb~(3+)离子掺入对激光上能级寿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11期)
张讷洁[2](2019)在《用于物质弹性模量测量的双频脉冲绿光激光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模量是表征生物组织和材料机械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法研究生物组织机械性能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研究光散射物理理论和生物医学应用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受激布里渊散射物质弹性模量测量系统主要以单频绿光脉冲激光器作光源,受激布里渊散射信号提取困难。因此,本文为生物组织弹性模量测量系统设计一种正交线偏振双频可调谐脉冲绿光激光器,为生物组织弹性模量测量提供一种新途径。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介绍了脉冲激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描述了受激布里渊散射测量原理及生物组织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论述了双频受激布里渊散射生物组织弹性模量测量系统原理。第二,论述了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特性。介绍了用于物质弹性模量测量的双频脉冲绿光激光器的设计方案,采用PBS分成直线腔和直角腔两个谐振腔,采用Cr4+:YAG被动调Q方法,KTP腔内倍频,PBS和HWP组成的双折射滤光片进行选模等。第叁,从被动调Q速率方程出发,建立了内腔倍频被动调Q速率方程。对内腔倍频被动调Q速率方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泵浦速率、Cr4+:YAG初始透过率和输出镜反射率等参数对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第四,建立了单频脉冲绿光激光器实验系统,在阈值泵浦功率为1.31W时,获得了脉冲宽度为22ns,重复频率为1.35kHz的脉冲绿光激光输出。研究了532nm连续光和脉冲光的功率特性及双折射滤光片的选模特性,测量了 KTP的最佳放置方位角。实验研究了输出脉冲特性与入射泵浦功率和腔长之间的关系,随着入射泵浦功率和腔长的增加,重复频率均逐渐减小,脉冲宽度相应增加,实验与仿真理论相符。测量了HWP绕腔轴旋转时激光输出功率和偏振态的变化规律,随着HWP的旋转,输出功率呈正弦函数变化,周期为π;HWP每旋转α°,输出激光偏振态变化2α°。第五,建立双腔双频脉冲绿光激光器实验系统,获得了正交线偏振可调谐双频脉冲绿光激光输出。在阈值泵浦功率为2.01W时,直线腔和直角腔分别获得了脉冲宽度为40ns、42ns,重复频率为1.72kHz、1.56kHz双频脉冲绿光激光输出。随泵浦功率的增加,直线腔和直角腔重复频率变化为1.74kHz~3.75kHz和1.56kHz~3.85kHz,呈增大趋势;脉冲宽度变化为40ns~35.7ns和42ns~36.9ns,呈减小趋势。通过改变HWP1和HWP2的倾角,直线腔和直角腔分别获得的频率调谐范围为0~39.3GHz和0~26.1GHz。这种激光器结构简单、调谐方便,能够满足受激布里渊散射物质弹性模量的测量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朱宝华,李小婷,孙子路[3](2018)在《长脉冲绿光激光焊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绿光激光器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对绿光激光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近红外激光焊进行对比。在不同激光峰值功率、脉冲宽度下,测试激光焊接紫铜的焊缝成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峰值功率、脉宽的增加,绿光激光焊接紫铜的焊缝熔深、熔宽随之增加。绿光激光焊接紫铜最大熔深0.5mm,由于光斑较小,更适合0.2mm紫铜搭接焊。相比传统近红外激光焊接,绿光激光焊接焊点一致性良好、表面光滑美观、无飞溅。(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8年06期)
朱健强,陈绍和,郑玉霞,黄关龙,刘仁红[4](2019)在《神光Ⅱ激光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光Ⅱ大型固体高功率激光装置是我国激光驱动器发展历史的里程碑,其成功研制使我国高功率固体激光工程与技术、聚变物理与基础物理研究实现了全面且本质的跨越式发展。简要概述了神光Ⅱ激光装置研制中创新发展的大量工程方案与技术手段,举例介绍了神光Ⅱ激光装置在近20年来的高质量运行中取得的众多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经多方支持和多年持续发展,已经形成数万焦耳级纳秒激光装置、皮秒拍瓦以及飞秒拍瓦激光装置等,这些装置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强场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等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物理实验核心平台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1期)
张光军,吕佳茵,刘人境[5](2018)在《我国大科学工程项目组织管理问题与对策——以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实施大科学工程项目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成功组织实施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工程,但现行实施的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仍存在着一些局限。为此,结合目前我国大科学工程的组织结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总结了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美国NIF大科学工程及DARPA组织的先进组织管理思想和经验,提出优化我国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大科学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管理支持。(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8年21期)
李志超,李欣,赵航,龚韬,郑坚[6](2017)在《神光Ⅲ激光装置光学Thomson散射实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及其动力学行为是理解和研究黑腔辐射源的首要因素,非常敏感的影响着各种辐射驱动的物理过程。NIF点火攻关与预期存在的差距,一定程度上都与黑腔等离子体状态有关。为此,近年来先后在万焦耳级的神光Ⅲ原型和十万焦耳级的神光Ⅲ主机激光装置上大力发展光学Thomson散射精密诊断技术[1]。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建立了四倍频Thomson散射技术[2],获得了充气黑腔不同特征区域的Thomson散射实验数据,表征了充气黑腔内部的等离子体状态分布。实验采用七束激光合成一环辐照充气黑腔腰部腔壁的方式构造准二维的实验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光学Thomson散射光谱的正算能力。通过正算光谱与实验结果的直观比对,初步理解了充气黑腔注入孔附近的等离子体状态和动力学行为。腔腰部的实验光谱与正算光谱存在差异,分析认为腰部诊断孔的非二维效应和探针光的影响可能是主要因素,通过分解模拟验证了该判断。实验获得的充气黑腔Au冕区Thomson散射光谱为首次,国际上未见报道。此外,神光Ⅲ主机装置上的四倍频探针光已经建成,该装置将面向复杂充气黑腔、多环激光辐照的实验条件,研究类点火条件下的内环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敏感区和多束激光相互作用敏感区等具有挑战性区域的等离子体状态和动力学行为,相关实验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7-07-26)
王雅琴,胡广月,赵斌,郑坚[7](2017)在《神光Ⅲ激光装置直接驱动内爆靶产生的连续谱X光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驱动的内爆靶通过轫致辐射过程可以产生覆盖1—100 keV能区的小尺寸、短脉冲和高亮度的光滑连续谱X光源,可用于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点投影照相和吸收谱诊断等.本文对30—180 k J输出能量的神光Ⅲ激光装置直接驱动氘氚冷冻靶产生的连续谱X光源辐射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为优化内爆光源提供物理基础.采用了美国OMEGA激光装置和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使用的定标率来给出不同驱动能量时的靶参数和激光脉冲参数.研究发现,内爆靶丸在停滞阶段瞬时的密度和温度剧增可以产生尺寸约100μm、发光时间约150 ps的X光脉冲;X光辐射主要产生于被压缩的氘氚冰壳层内侧、而不是中心的高温气体热斑区;等离子体的自吸收可以显着降低1—3 keV的较低能区的X光发射,但对更高能区没有影响;X光辐射主要集中在<30 keV的较低能区,氘氚聚变反应可以增强>30 keV的硬X光辐射、但对<30 keV的较软的X光辐射没有明显贡献.(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王雅琴[8](2017)在《神光Ⅲ激光装置直接驱动内爆靶产生的连续谱X光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滑连续谱X光源可应用于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点投影射线照相和吸收谱诊断,但是通常激光辐照固体平面靶的产生方法,光子能量往高能方向只能推进到3.5keV左右,仅能满足原子序数Z<18的中低Z物质的诊断需求。因此需要高于3.5keV的光谱平滑的X光源来研究较高Z的材料的物态性质。激光驱动的内爆靶通过轫致辐射过程可以产生覆盖1-1OOkeV能区的小尺寸、短脉冲和高亮度的光滑连续谱X光源。尽管目前内爆光源已经成功应用于3-7 keV光子能量范围内的中Z材料的研究,但对内爆靶产生的X光源的专门研究还非常稀少,其中的物理机制和物理规律还不清楚,因此需要研究内爆X光源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来优化内爆光源。本文首先对30-180kJ输出能量的神光Ⅲ激光装置直接驱动氘氚冷冻靶产生的连续谱X光源辐射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美国OMEGA激光装置和NIF激光装置使用的定标率来给出不同驱动能量时的靶参数和激光脉冲参数。利用Multi-1D(一维辐射流体程序)计算内爆靶的时空演化。根据Multi-1D程序输出的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分布分布来计算辐射光谱。我们调节了激光吸收率以及靶丸结构以确保中子产额与OMEGA的一维模拟结果一致。研究发现,内爆靶丸在停滞阶段瞬时的密度和温度剧增可以产生尺寸约100μm、发光时间约150ps的X光脉冲;X光辐射主要产生于被压缩的氘氚冰壳层内侧、而不是中心的高温气体热斑区;等离子体的自吸收可以显着降低1-3keV的较低能区的X光发射,但对更高能区没有影响;X光辐射主要集中在<30keV的较低能区,DT聚变反应可以增强>30keV的硬X光辐射、但对<30keV的较软的X光辐射没有明显贡献,因此聚变反应对内爆X射线源的亮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尝试采用较高Z塑料靶来优化内爆光源。另外,本文利用CH替换冷冻DT靶的DT冰内层,对内爆光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H等离子体更高的原子序数可以提高轫致辐射的发射率,并且存在最优的CH厚度,使主要的X光来源于CH层,且X光穿过外层等离子体时被吸收的份额最少,从而X光源的总辐射能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1)
鞠乔俊[9](2017)在《半导体泵浦掺镝黄光激光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光激光器在荧光显微成像、流式细胞术、眼科光凝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LD泵浦的全固态黄光激光器发展迅速,高稳定性、高效率、高光束质量的全固态黄光激光器是当前激光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目前的全固态黄光激光器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绝大多数黄光激光器依赖于通过红外激光的非线性频率转换方式实现。这就造成了,一方面,非线性转换过程中基频光模式竞争导致黄光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较差、光束质量不佳;另一方面,系统的复杂程度直接导致了激光器的体积较大,从而对激光器的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实现稳定性好、体积小的医用黄光激光器的新思路。采用半导体泵浦掺Dy3+激光介质的一步式方案,实现高稳定性、小体积、高亮度的黄光激光输出。主要做了如下研究工作:理论方面:探索一种高稳定性、小体积全固态黄光激光器的实现方法。根据掺Dy3+激光介质的特殊能级结构,采用半导体激光泵浦,利用4Fg/2→6H13/2的能级跃迁,无需非线性频率转化,直接可以获得黄光波段的激光,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全固态黄光激光器的稳定性问题。实验方面:首先,对比分析Dy:YAG单晶、Dy:YAG陶瓷和Dy:BSO单晶的光学性能;然后,设计对热效应不灵敏的谐振腔,并优化泵浦光和振荡光之间的模式匹配;最后,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通过Dy:YAG单晶实现了全固态582.7 nm黄光激光输出。(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1-01)
[10](2016)在《中国光/激光医学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一文中研究指出论坛围绕国内光/激光医疗设备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搭建一个技术与应用的双平台,由需求引导技术发展。通过会议交流与研讨,加强光/激光医学领域一线医疗工作者、研究机构和光/激光领域的企业的上下游合作,缩短叁方的距离,从而推动国内光/激光医疗仪器的国产化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光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弹性模量是表征生物组织和材料机械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法研究生物组织机械性能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研究光散射物理理论和生物医学应用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受激布里渊散射物质弹性模量测量系统主要以单频绿光脉冲激光器作光源,受激布里渊散射信号提取困难。因此,本文为生物组织弹性模量测量系统设计一种正交线偏振双频可调谐脉冲绿光激光器,为生物组织弹性模量测量提供一种新途径。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介绍了脉冲激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描述了受激布里渊散射测量原理及生物组织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论述了双频受激布里渊散射生物组织弹性模量测量系统原理。第二,论述了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特性。介绍了用于物质弹性模量测量的双频脉冲绿光激光器的设计方案,采用PBS分成直线腔和直角腔两个谐振腔,采用Cr4+:YAG被动调Q方法,KTP腔内倍频,PBS和HWP组成的双折射滤光片进行选模等。第叁,从被动调Q速率方程出发,建立了内腔倍频被动调Q速率方程。对内腔倍频被动调Q速率方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泵浦速率、Cr4+:YAG初始透过率和输出镜反射率等参数对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第四,建立了单频脉冲绿光激光器实验系统,在阈值泵浦功率为1.31W时,获得了脉冲宽度为22ns,重复频率为1.35kHz的脉冲绿光激光输出。研究了532nm连续光和脉冲光的功率特性及双折射滤光片的选模特性,测量了 KTP的最佳放置方位角。实验研究了输出脉冲特性与入射泵浦功率和腔长之间的关系,随着入射泵浦功率和腔长的增加,重复频率均逐渐减小,脉冲宽度相应增加,实验与仿真理论相符。测量了HWP绕腔轴旋转时激光输出功率和偏振态的变化规律,随着HWP的旋转,输出功率呈正弦函数变化,周期为π;HWP每旋转α°,输出激光偏振态变化2α°。第五,建立双腔双频脉冲绿光激光器实验系统,获得了正交线偏振可调谐双频脉冲绿光激光输出。在阈值泵浦功率为2.01W时,直线腔和直角腔分别获得了脉冲宽度为40ns、42ns,重复频率为1.72kHz、1.56kHz双频脉冲绿光激光输出。随泵浦功率的增加,直线腔和直角腔重复频率变化为1.74kHz~3.75kHz和1.56kHz~3.85kHz,呈增大趋势;脉冲宽度变化为40ns~35.7ns和42ns~36.9ns,呈减小趋势。通过改变HWP1和HWP2的倾角,直线腔和直角腔分别获得的频率调谐范围为0~39.3GHz和0~26.1GHz。这种激光器结构简单、调谐方便,能够满足受激布里渊散射物质弹性模量的测量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1].李长磊,姚文明,陈建生,田玉冰,檀慧明.基于共掺杂Dy-Tb∶YAG晶体的全固态黄光激光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2019
[2].张讷洁.用于物质弹性模量测量的双频脉冲绿光激光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3].朱宝华,李小婷,孙子路.长脉冲绿光激光焊接技术[J].应用激光.2018
[4].朱健强,陈绍和,郑玉霞,黄关龙,刘仁红.神光Ⅱ激光装置研制[J].中国激光.2019
[5].张光军,吕佳茵,刘人境.我国大科学工程项目组织管理问题与对策——以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
[6].李志超,李欣,赵航,龚韬,郑坚.神光Ⅲ激光装置光学Thomson散射实验研究进展[C].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2017
[7].王雅琴,胡广月,赵斌,郑坚.神光Ⅲ激光装置直接驱动内爆靶产生的连续谱X光源[J].物理学报.2017
[8].王雅琴.神光Ⅲ激光装置直接驱动内爆靶产生的连续谱X光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9].鞠乔俊.半导体泵浦掺镝黄光激光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10]..中国光/激光医学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