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甲基,苯胺,硅烷,精馏,喷射器,反应器。
光氯化论文文献综述
温明强,刘少杰[1](2018)在《一氟二氯乙烷生产过程光氯化反应器的优化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通过探讨一种氯氟烃—一氟二氯乙烷(F-141b)为了去除不饱和烯烃杂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光氯化反应器使用效果效率及维修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改造措施,使之能适应F-141b的生产需要,并降低生产成本,为其他光氯化反应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23期)
张恩浩[2](2018)在《光氯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和能源需求推动了从传统化石燃料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必然转变。然而,由于缺少具有理想氧气还原反应(ORR)和氧气析出反应(OER)催化动力学的电催化剂,再生燃料电池和可再充电的金属-空气电池这类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的开发受到严重阻碍。现有催化剂的过电势较大,导致了其在充电过程中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此外,实际应用中普遍使用的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广泛普及明显受限于高成本,以及差耐用性。因此,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应运而生。其中非金属含碳材料作为双功能ORR和OER电催化剂,由于其理论活性高、来源广泛、价廉环保,以及持久耐用性等优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论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微机械剥离法和等离子体增强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了单层石墨烯纳米片和垂直取向石墨烯。利用氯气光氯化和紫外光辅助金属氯化物分解氯化的方法,通过石墨烯中碳的sp~2-to-sp~3杂化状态转变来设计结构缺陷和共价C-Cl键。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C-Cl共价键的形成,获得了18 atom%Cl覆盖率的石墨烯。并且在照射后通过拉曼光谱监测D,G和2D峰的变化,进一步确认了缺陷结构的存在。氯化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迁移率从原始石墨烯的730.4 cm~2/(V·s)降低至66.1 cm~2/(V·s),表现出明显的半导体性质和P型掺杂特性。拉曼光谱表示缺陷和C-Cl键与辐照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相应地在石墨烯结构中引入结构缺陷和调控其化学组成。鉴于活性位点的产生,以及快速的离子和电子传输的性能,氯化石墨烯满足高性能电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要求。利用标准叁电极体系的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氯化垂直取向石墨烯作为优异的双功能ORR和OER自支撑式电极,OER在电流密度10 m A/cm~2时的过电势为370 mV,Tafel斜率为41 m V/dec,优于现有商业Ir/C。同时,ORR还原峰值出现在0.776 V(vs.RHE),与对照电催化剂如碳布和本征石墨烯相比,产生更正的氧气还原电压和更大的极限电流密度。在耐久性方面,氯化石墨烯电极经过12 h计时电流测试,电流密度损失仅为4.2%,显着优于商业Ir/C材料的稳定性。本论文开发了两种通用的氯化方法,通过赋予碳质材料丰富的缺陷和极化碳作为活性位点,成功制备了氯化石墨烯。优异的双功能ORR和OER电催化活性使氯化石墨烯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敬,宋淑伟[3](2018)在《光氯化法制备制冷剂HCFC-142b工业模拟及节能降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光氯化法制备HCFC-142b整套工艺流程进行了工业建模、核算,通过精确的计算机模拟实现对现有工艺的核算。分析工艺流程,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工艺技改的潜力点,采用计算机工业模拟的方法提出并验证技改方案的可行性,最终进一步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辅助工艺优化,实现节能降耗。技改后的实际生产数据反馈:通过工艺优化,明显降低了蒸汽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有机氟工业》期刊2018年01期)
陈寿林,马定娜,王赛[4](2017)在《对二甲苯光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对二甲苯光氯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通过气相色谱仪采用内标法测定并计算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内各组分的浓度。建立动力学方程,对各组分的浓度进行拟合,得到在不同温度下各步反应的速率常数。通过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得到各步反应的指前因子A和活化能Ea,对后期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7年08期)
陈寿林[5](2017)在《对二甲苯光氯化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4-双(叁氯甲基)苯是重要的农药、医药合成中间体及氯化试剂,由其作为氯化剂生产酰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及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国内由其作为氯化剂的研究报道及工业应用很少。研究高纯度1,4-双(叁氯甲基)苯的制备工艺过程及开展其作为氯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光氯化反应合成1,4-双(叁氯甲基)苯的反应过程,建立并获得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通过计算得到各步反应的指前因子和活化能。以动力学方程为指导,进一步探究了该反应的影响因素,对光照条件、氯气流速和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在实验室小试装置中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以100 W紫外灯提供光源,氯气流速为60 mL/min,反应过程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在50℃条件下反应40 min,第二阶段在100℃条件下反应150 min,第叁阶段在120℃条件下反应750 min。根据此条件反应合成1,4-双(叁氯甲基)苯的纯度为99.05%,通过对动力学方程和反应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采用多釜串联反应器进行反应实现连续化生产的方案,通过控制各反应器的温度抑制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品纯度。并以其为氯化剂对对苯二甲酸的氯化反应进行了尝试,得到高纯度对苯二甲酰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光氯化反应合成制备1,4-双(叁氯甲基)苯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及收率高等优点,由其作为氯化试剂对酰氯化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5)
刘敬,宋淑伟,都荣礼,史阿莹,游康丽[6](2016)在《光氯化法制备HCFC-142b精馏工艺的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光氯化法制备HCFC-142b精馏工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优化。分别讨论了操作回流比、进料位置和塔顶馏出量等多参数对HCFC-142b精馏过程的影响,获得了制备高纯度HCFC-142b产品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工艺数据。计算与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叁塔流程精馏生产出的HCFC-142b产品性能满足公司的要求,并且叁塔优化后能耗低、操作方便、可靠。(本文来源于《有机氟工业》期刊2016年04期)
吴晓军[7](2016)在《射流喷射器在光氯化反应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氯化反应器搅拌强度低、混合效果差、氯气利用率低的缺点,提出了采用射流式气体分布器和射流式废气引流器强化氯化反应的混合效果,提升氯气利用率。(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6年03期)
时颖[8](2014)在《基于反应精馏的气相光氯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精馏是一种新兴的化工过程,它将化学反应过程与精馏分离过程耦合为一体。与一般的化工生产过程相比,反应精馏具有能源节省、收率高、选择性好、工艺过程减少、便于操作等优点,所以反应精馏这项高新技术在近年来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在合成化学中,特别是在香料、医药、天然产物等有机合成方面,光氯化反应具有很大的潜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具有的清洁环保、条件温和、环境安全、能耗较低、工艺简便等特点是其他氯化方法不能代替的。把反应精馏应用于有机氯化物合成中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反应精馏技术、氯甲基叁甲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和一氯丙酮的合成方法。通过研究,设计了反应精馏装置、确定了氯甲基叁甲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和一氯丙酮的合成方法。分别以四甲基硅烷和丙酮为原料,与氯气通过反应精馏合成氯甲基叁甲基硅烷和一氯丙酮。先从氯化反应的动力学原理着手,实验的结果表明氯化反应主要发生均相拟一级反应。在上述设计基础上,设计了用于氯甲基叁甲基硅烷和一氯丙酮合成的反应精馏塔,并探索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单程转化率等对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精馏塔的生产能力。反应精馏制备氯甲基叁甲基硅烷的试验中设计了一套理论塔板数为8块,塔高500mm,塔径29mm的反应精馏装置,产品纯度大于99%,收率为58.2%。反应精馏制备一氯丙酮的试验中设计了一套理论塔板数为9块,塔高563mm,塔径26.5mm的反应精馏装置,产品纯度大于99%,收率为64.7%。通过大量实验,对反应精馏技术的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反应精馏法制备氯甲基叁甲基硅烷和一氯丙酮的工艺路线,为反应精馏技术的应用研究拓展了新的内容,并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完成了500吨/年氯甲基叁甲基硅烷工业化生产装置以及1000吨/年一氯丙酮的工业设计,为项目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胡学锋,吴蕾,骆永明[9](2014)在《苯胺在含富里酸/Fe(Ⅲ)高盐水体中的光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典型芳香胺类有机物苯胺为模型化合物,研究苯胺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光转化情况.考察高盐水体中,不同浓度富里酸、Fe(Ⅲ)及不同pH条件下,苯胺氯代产物光化学生成的情况,并通过苯胺在实际海水中的光反应,证明苯胺在天然海水中经太阳光照,可以生成其氯代产物.富里酸与铁离子形成络合物,有利于苯胺氯代反应的发生,反应过程中,4-氯苯胺的生成量要高于2-氯苯胺.在FA/Fe(Ⅲ)/Cl-共存水环境中,富里酸浓度相对于铁离子浓度对苯胺氯代反应影响小,活性铁物种在该反应中占据相对更重要的地位.(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4年04期)
傅娟,汤吉海,陈献,崔咪芬,周峰[10](2012)在《基于竞争因子的特戊酰氯光氯化反应宏观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内环流反应器进行蓝色光源引发的特戊酰氯光氯化反应实验和动力学研究,测定不同温度下氯化反应液中各组分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基于竞争因子的特戊酰氯光氯化连串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加入竞争因子的连串反应动力学模型比拟一级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特戊酰氯光氯化的反应规律,通过参数估计得到特戊酰氯生成一氯代特戊酰氯的活化能为1.98 kJ/mol,一氯代特戊酰氯生成β,β-二氯代特戊酰氯和β,β′-二氯代特戊酰氯的活化能分别为2.40和1.42 kJ/mol,二氯代特戊酰氯生成对应叁氯代特戊酰氟的活化能分别为4.83和4.82 kJ/mol。各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部较小,说明特戊酰氯的光氯化反应受Cl_2的气液传质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光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和能源需求推动了从传统化石燃料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必然转变。然而,由于缺少具有理想氧气还原反应(ORR)和氧气析出反应(OER)催化动力学的电催化剂,再生燃料电池和可再充电的金属-空气电池这类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的开发受到严重阻碍。现有催化剂的过电势较大,导致了其在充电过程中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此外,实际应用中普遍使用的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广泛普及明显受限于高成本,以及差耐用性。因此,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应运而生。其中非金属含碳材料作为双功能ORR和OER电催化剂,由于其理论活性高、来源广泛、价廉环保,以及持久耐用性等优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论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微机械剥离法和等离子体增强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了单层石墨烯纳米片和垂直取向石墨烯。利用氯气光氯化和紫外光辅助金属氯化物分解氯化的方法,通过石墨烯中碳的sp~2-to-sp~3杂化状态转变来设计结构缺陷和共价C-Cl键。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C-Cl共价键的形成,获得了18 atom%Cl覆盖率的石墨烯。并且在照射后通过拉曼光谱监测D,G和2D峰的变化,进一步确认了缺陷结构的存在。氯化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迁移率从原始石墨烯的730.4 cm~2/(V·s)降低至66.1 cm~2/(V·s),表现出明显的半导体性质和P型掺杂特性。拉曼光谱表示缺陷和C-Cl键与辐照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相应地在石墨烯结构中引入结构缺陷和调控其化学组成。鉴于活性位点的产生,以及快速的离子和电子传输的性能,氯化石墨烯满足高性能电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要求。利用标准叁电极体系的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氯化垂直取向石墨烯作为优异的双功能ORR和OER自支撑式电极,OER在电流密度10 m A/cm~2时的过电势为370 mV,Tafel斜率为41 m V/dec,优于现有商业Ir/C。同时,ORR还原峰值出现在0.776 V(vs.RHE),与对照电催化剂如碳布和本征石墨烯相比,产生更正的氧气还原电压和更大的极限电流密度。在耐久性方面,氯化石墨烯电极经过12 h计时电流测试,电流密度损失仅为4.2%,显着优于商业Ir/C材料的稳定性。本论文开发了两种通用的氯化方法,通过赋予碳质材料丰富的缺陷和极化碳作为活性位点,成功制备了氯化石墨烯。优异的双功能ORR和OER电催化活性使氯化石墨烯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氯化论文参考文献
[1].温明强,刘少杰.一氟二氯乙烷生产过程光氯化反应器的优化改造[J].山东化工.2018
[2].张恩浩.光氯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刘敬,宋淑伟.光氯化法制备制冷剂HCFC-142b工业模拟及节能降耗[J].有机氟工业.2018
[4].陈寿林,马定娜,王赛.对二甲苯光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山东化工.2017
[5].陈寿林.对二甲苯光氯化过程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
[6].刘敬,宋淑伟,都荣礼,史阿莹,游康丽.光氯化法制备HCFC-142b精馏工艺的模拟与优化[J].有机氟工业.2016
[7].吴晓军.射流喷射器在光氯化反应上的应用[J].浙江化工.2016
[8].时颖.基于反应精馏的气相光氯化反应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9].胡学锋,吴蕾,骆永明.苯胺在含富里酸/Fe(Ⅲ)高盐水体中的光氯化[J].环境化学.2014
[10].傅娟,汤吉海,陈献,崔咪芬,周峰.基于竞争因子的特戊酰氯光氯化反应宏观动力学[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